写点什么

阿里五年晋升三次,这个程序员要聊聊他的选择

  • 2019-08-26
  • 本文字数:2644 字

    阅读完需:约 9 分钟

阿里五年晋升三次,这个程序员要聊聊他的选择

小二穆远是蚂蚁金服的一名程序员,五年晋升了三次,他要聊聊自己的五年阿里之旅,那些变化、坚持和泪水。请看本期的年陈故事会。



说起与阿里的缘分,是因为读书时在 T 公司实习,不喜欢实习那个组的工作内容,毅然决定来阿里工作。其实现在看那时的自己,也只是年轻不谙世事,半只脚踏入社会就开始以自己幼稚的标准评价周围的人、周围的事,所以按照当时我的认知水平,如果先在阿里实习那现在很可能就是在 T 公司写五年总结了,正因如此,我后来很喜欢讲一个黑程序员的段子,“所有程序员都看其他程序员是 SB”,因为自己也是从那个阶段走过来的。


这也让我想到最近团队新来的 93、95 后们,这些新同学普遍教育背景非常好,新加坡国立、牛津等等,但每个人都不是应届进来,而是在其他公司工作了几个月后跳槽到这里,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联系上述我自己实习的经历,我想表达一个观点,也许每个大公司都一样,不尽如意,我们只能在跳过几次槽,碰壁过几次后才会发现在哪里都差不多。当我们选择了阿里,我以自己的经历来看,这里不会错,可以接触到领域内最先进的技术,保持高速成长,周围充满了行业内最优秀的人才,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值得学习,有很好的组织保障让我们在很好的团队里,专注工作。


每年都会看到有同学在内网分享自己的三年醇、五年陈经历,印象里大家谈到最多的就是变化,就是坚持,就是泪水,我想我也差不多是这些,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经历,我也来分享一些故事和想法。

让自己脱离舒适区

我记得 15 年第一次谈绩效,那会刚参加工作一年,跟当时的主管说,我很焦虑,因为各种工作上的问题,想知道该怎么避免这种状态。出乎我的意料,老板饶有兴趣地看着我说,一个刚毕业的小同学,应该还是埋头做事的阶段,如果有焦虑感,那是非常好的事情,一定要保持住。从那之后,我就记住了这句话,不再排斥自己因为能力不够,工作没做不到位带来的不适感,而是利用这些,督促自己学习、适应、解决问题,同时尽量让自己保持状态,脱离舒适区。

皮实一点,帮团队承担更多

保持不适感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拥有持续成长的动力,那么,帮团队承担更多就是让自己做到持续成长的方式。这个逻辑大家都懂,我就举个小例子:我们团队负责的系统有一个工作流引擎,是做离线计算的,down 掉重启一下就好了,也不会引发线上故障,但年轻气盛的我,主动请缨要在一个月内提升到四个九,其中过程的艰辛不表,但结果是好的。后来有人跟我讲,系统稳定性问题那都是最复杂的问题,需要 100% 认真去做,否则就是 3.25 起步,那年的晋升,这件事也意外成了我汇报的一个重要亮点。


这类事情,我相信每个技术同学都经历过,对我来说,判断一件事要不要做的原因不是这件事做完是否可以拿出来讲,而是这件事是否可以解决团队的问题,因为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一定可以学到东西,同时也会让我得到团队的认可,当然也附带了其他好处,比如事情做得多了,年终总结的时候,一定有值得总结沉淀的亮点,就像广撒网一样。

向身边优秀的同学看齐

那么多的鸡汤,我却选了这碗,是因为向身边同学学习对我的帮助真的很大。知乎上很多人在讨论刚毕业,大公司与创业公司该去哪里,在我看来,大公司优先级远超过创业公司的原因是,大公司平台好,聚集了行业内最顶尖的人才,而且阿里的趋势是,人才越来越高端,这真的是对我们每个人最大的利好。就拿大家最烦的周报来讲,我刚开始写周报的时候,总是很苦恼,团队有的同学的周报写的那么清晰和丰满,我只能罗列解决的几个小 issue,所以我才能慢慢地看懂别人的工作,学到别人的思考,应用到自己的工作里。也因此养成了总结的习惯,长期培养的抽象总结能力,不仅体现在周报上,各种汇报 PPT 都非常有用,更能帮助站在全局思考。

用三年时间锻炼心力

我有一个习惯,每当有新同学入职找我一对一沟通,我不会画大饼,说这里的工作多美好,而是告诉他,最好待满三年。因为我看到太多人一年左右就离开了,因为各种原因。当然,并不是说一年跳槽不对,只是我听到很多人在不同场合都讲过,在一个公司,最少待三年才能对这个公司有感觉,这也是公司一直强调的三年醇的逻辑。关于这个逻辑,我也是很认同的,我认同的原因不是说,想对某个公司有感觉所以要待三年,而是通过三年的时间,锻炼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强大的心力,而后者,待的时间不够一定体会不够。


关于开会

会议效率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见仁见智,我一直践行的一点是,如果决定参加某个会议,就要认真听,认真思考,认真反馈,在会议里起到作用,如果去了不听,只是看自己的电脑,那就不要去,因为在会议里工作一点效率都没有。

关于晋升

马上要开始晋升季了,在晋升这个话题里,我也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我的心得,因为非常幸运地,我在这五年内晋升了三次。晋升,一定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抛开运气成分,我总结一下我的地利、人和的部分。


关于地利,我的经验是,专注、深耕一个领域,比如我是做机器学习工程平台的,从 14 年“近卫军”培训结束就开始做,到现在还在做这个事情,而且未来我还会持续做这件事,所以,对我来说,在一个领域内不断地学习,是成长的必要条件。


关于人和,对我帮助最大的方法是,永远按照更高的层级要求自己做事情。其实逻辑很简单,一定是一个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要让跨过这个 range 的过程尽量的自然,那就只能提前多迈迈腿,让晋升变成水到渠成的工作汇报。

Coding 是立身之本

如果说上面是我这些年总结的心得,那最后这一条就是汇聚所有心得的基础。“我们要保持一直在一线 coding”。从去年升到 p8 开始,不止一个同学问过我,升了 8 当了主管还需要写代码么。首先,我认为作为主管第一要务是对团队负责,保证团队目标达成,保证团队稳定,负责团队每个人的成长,但这些跟 coding 有什么关系呢。持续 coding 可以保持一个人敏锐的技术嗅觉,在技术选型,方案讨论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避免自己逐渐演变成太“形而上”的技术思维。但从精力分配角度来看,对团队负责一定会占用大部分精力,我的经验是,多写,多 CR。


多写的意思,不是说我是架构师,我是技术专家,我就一定要写核心代码,搭框架,那样肯定不够,也没有那么多核心代码给一个人写,要平衡,也要分担,既要团队每个人都有核心模块成长,也要承担 30% 的日常的 coding。


多 CR 是很重要的,尤其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可能有些 issue 没时间写,但可以通过 CR 保持细节的跟进并学习其他同学优秀的代码风格,一举两得。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蚂蚁金服科技(ID:Ant-Techfin)。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P5mPrXlJr6ZiVQtsvnoFdQ


2019-08-26 12:382975
用户头像

发布了 150 篇内容, 共 36.4 次阅读, 收获喜欢 38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数据库分类有哪些?

小齐写代码

Ulysses for Mac(Markdown) v33免激活版

展初云

Mac Ulysses 文本写作软件

特权账号管理之权限划分篇

尚思卓越

运维 网络安全 权限管理

软件测试/人工智能丨知识图谱与模型驱动测试的软件测试进化

测试人

人工智能 软件测试

准「AI 时代」下,如何衡量程序员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LigaAI

人工智能 研发管理 研发度量 AIGC 研发效能管理

软件测试/测试开发丨掌握未来,引领人工智能测试新潮流!

测试人

人工智能 软件测试

在HarmonyOS上使用ArkUI实现计步器应用

HarmonyOS开发者

HarmonyOS

避免defer陷阱:拆解延迟语句,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王中阳Go

Go golang 进阶 面试题 defer

提效神器!10%标注数据,比肩全量标注的模型效果!

飞桨PaddlePaddle

大模型 半监督 自动标注 模型蒸馏

SecureCRT 9 for Mac(终端SSH工具)

展初云

App加固中的代码混淆功能,让逆向工程师很头疼

用Puppeteer优化项目本地开发流程:一键获取登录Token

陇锦

Vue 前端 Node puppeteer

BI 数据可视化平台建设(2)—筛选器组件升级实践

vivo互联网技术

设计模式 前端组件设计 组件库开发

SideNotes for Mac(即时笔记工具)

展初云

Mac 笔记软件 SideNotes

【软件推荐】行云管家让你轻松实现数据安全运维!

行云管家

数据安全 数据泄露 数据安全运维

实时化与Serverless是开源大数据3.0时代的必然选择

阿里云大数据AI技术

开源

WorkPlus即时通讯app支持多种信创环境组合运行

BeeWorks

多GPU训练大型模型:资源分配与优化技巧 | 英伟达将推出面向中国的改良芯片HGX H20、L20 PCIe、L2 PCIe

GPU算力

阿里五年晋升三次,这个程序员要聊聊他的选择_文化 & 方法_Geek_cb7643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