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4 月 10 日至 12 日,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吸引了超过 1500 位开发者、技术管理者和行业专家共聚一堂。大会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更有望持续影响软件开发领域,推动技术进步与工程创新。
继北京站的热烈反响之后,QCon 上海站将于 10 月 23 – 25 日开启。内容策划将延续 QCon 一贯的高标准,拒绝“技术热词 + 泛泛而谈”的浅层形式,坚持邀请真正踩过坑、做过事的人,带来面向真实挑战的技术实践分享,探讨当下亟待解决的工程难题与路径选择。
本届大会邀请了多位行业重量级技术人担任联席主席,包括小红书技术副总裁王晓博、快手高级副总裁,研发线负责人,技术委员会主席陈彬、腾讯安全副总裁兼玄武实验室负责人于旸(TK)、Coupang 研发 VP 郭东白等。他们为大会的内容方向提供了前瞻性指导。此外,还有 20+ 领域专家担任专题出品人,深度参与内容策划,并将挖掘可落地的工程经验与实践参考。


六大值得关注的变化
一、AI 不再是“探索”,而是“基建”
过去一年,许多 CTO 和技术管理者不再问“要不要用大模型?”,而是开始关注:
“我们如何将大模型融入内部技术体系?”
“能否像部署中间件一样部署大模型?”
QCon 上海 2025 设置了「模型训练与微调」「大模型推理的工程实践」「AI 搜索技术的深水区」「多模态融合技术与创新应用」「Data Infra for AI」「AI 中间件:加速智能应用开发」「端侧大模型」等专题,旨在帮助技术团队探索如何将大模型能力从“工具调用”升级为“系统能力”,真正构建为技术底座的一部分。
二、不再局限单一 Agent,而是“多智能体协同”
在面对更复杂、更长链条的任务流程时,许多团队已意识到:单一 Agent 在信息检索或内容生成方面的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系统对于任务拆解、状态保持与上下文协同的需求。
AI 系统的设计范式正发生深刻变化。Agentic AI 作为一种以智能体为核心建模单元的新架构范式,强调目标驱动、自主决策、多 Agent 协作与动态调度,从“模型调用”走向“系统智能”。
在 QCon 上海 2025,「Agentic AI」专题将深入探讨该领域的关键技术路径,包括自学习机制、情境理解能力、任务规划策略、多智能体协作协议等,并挖掘真正具备工程可交付性的实践案例。
三、站在通算与智算的路口:基础软件架构中新的生态位逐渐显现
在过去的三年中,基础设施开源软件随着大模型应用的加速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任务的运算量和并行度空前增加,硬件架构异构化、分布化趋势不可逆转,传统基础软件的“操作系统 + 数据库”组合不仅自身在演进和适应,基础软件架构也在相应演化,新的生态位逐渐显现。在 QCon 上海 2025,我们策划了「基础设施开源技术架构的挑战与未来」专题,计划邀请在过去 QCon 出镜过的基础软件开源领域的大咖们来分享,从他们自身的视角,回顾所在的领域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未来发展和新机会的判断。
四、从“工程师友好”到“工程生产力”
Vibe Coding、AI Coding、代码生成工具等,已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新热词。AI 不再只是“更聪明的 IDE 插件”,而正在演变为推动整个研发流程提效的系统能力——贯穿编码、测试、构建与交付的每一个环节。 工程生产力的范式正在改变。QCon 上海 2025 将设置「Vibe Coding」「AI4SE:软件研发提质增效实践」等专题,深入探讨人机协同编程、代码生成与 Code Review 自动化,从需求描述到测试用例生成再到测试实现的全流程自动化 等技术实践。这些内容不仅适用于平台研发,也非常适合工程效能团队、运维负责人和 CI/CD 工具链建设者。
五、构建系统容易,治理好系统才是硬道理
随着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变更频率持续提升,工程治理正成为高质量交付的“最后一公里”。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与可观测性,直接影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QCon 上海 2025 将设置「AI 时代的可观测实践」「大模型驱动的智能数据分析」「混沌工程与全链路压测」「大模型安全」等专题,深入探讨如何构建可观测、可测试、可防护的复杂系统,实现系统的平稳演进与风险可控。运维、SRE、架构、平台与数据团队相关从业者不容错过。
六、从个人卓越到组织卓越
技术高手未必天生就是优秀的管理者。从解决复杂问题,到带领团队高效协作、稳步扩展,这场转型往往是技术人成长过程中最具挑战的一步。
QCon 上海 2025 特设「从一流技术到一流管理」专题,聚焦技术思维与管理思维的融合,深入探讨技术人在团队建设、跨部门协作与组织增长中的角色演变与能力升级。这些议题,也许不像 AI 那样“酷炫”,却可能真正影响你的下一阶段技术成长。
除此之外,本届 QCon 还精心策划了 AI 在 金融、制造、音视频、影视、游戏 等行业落地的专题,以及「从“炫技”走向“实用”的 AI 产品」「具身智能:当 AI 学会“动手思考”」「AI 与跨端和高效融合」等精彩专题,多行业点线面覆盖,多端合一的先行探索和最佳实践应有尽有。这是一次 面向中高级技术人的系统性输入和高密度思考的机会,也欢迎你带着自己的实践加入这场技术共创。
📍 会议官网:https://qcon.infoq.cn/2025/shanghai/
📩 演讲申请:https://jinshuju.com/f/Wz095d
演讲标准
观点:申请人演讲的观点是否明确,所阐述的内容是否吸引人,是否有助于听众在知识和经验方面的积累?
实践:QCon 演讲内容,均以实践为出发。
深度:演讲内容的深度将直接关系到听众的收获,听众能够从演讲中挖掘出的内容也是组委会看重的,原则上,有深度的演讲稿被采纳的机会更高。
专业声誉:演讲人在所提交演讲涉及的专业领域的成就和从业经验也会作为评审的参考标准。
不要广告:QCon 讲台不是厂商宣传的舞台,请不要试图在演讲时做任何形式的广告。
听众所得:听众在演讲分享中可能的收获是组委会最关注的,这也是 QCon 大会举办的重要意义。
演讲福利
参会福利:免费自由参加大会所有课程;
专属折扣:特别折扣的优惠码,可方便同事、朋友等购买大会优惠门票;
独家报道:有机会接受 InfoQ/ 极客时间资深技术媒体的独家 深度采访、报道;
免费住宿:为外地嘉宾提供酒店住宿;
无忧差旅:为所有嘉宾承担往返会场的交通费用。
目前 QCon 上海站已开始正式报名,可以享受 8 折优惠,单张门票立省 1360 元(原价 6800 元),详情可联系票务经理 18514549229 咨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