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6年Jeff Barr重返10.23-25 QCon上海站,带你看透AI如何重塑软件开发!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上任两年,吴泳铭为阿里 AI 定调:终局是 ASI

  • 2025-09-24
    北京
  • 本文字数:5252 字

    阅读完需:约 17 分钟

大小:2.62M时长:15:15
上任两年,吴泳铭为阿里 AI 定调:终局是 ASI

正值吴泳铭出任阿里巴巴 CEO 两年之际, 阿里在云栖大会上仅用几个小时就点燃了市场的热情,股价一度大涨超 7%,创下 2021 年 10 月以来新高。


在为阿里确立“AI 驱动”的核心战略、并完成一系列组织与业务聚焦后,这一次,技术出身的吴泳铭不再低调,一口气向行业丢下几个核弹级判断,并首次系统阐述 AI 的终极目标,超级人工智能 ASI。正如吴泳铭在去年云栖大会上的断言——AI 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任何历史时期——一年后,我们就已从 AGI 变革的早期,站到了新的路口。


AGI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 AI 梦,而是一件确定性事件。一个具备人类通用认知能力的智能系统,一个能将人类从 80% 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人类更专注于创造与探索的智能系统,仍然不是 AI 的上限。AI 真正的上限,将迈向超越人类智能、能够自我迭代进化的超级人工智能 ASI。甚至人类还没有解决的科学和工程问题,比如医学难题、可持续能源、气候问题等,都能交给 ASI。这才是 AI 最令人振奋的想象空间,也是阿里等大型科技企业在这个时代下,需要定义的技术价值锚点。


在通向 ASI 的新阶段,阿里云也对其全栈 AI 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从 AI 大模型到 AI 基础设施都做了一轮技术迭代。


C 位是“卷”到让行业内人士都直呼“丧心病狂”的模型层,通义一出手就是大模型 7 连发:通义千问家族中最大、最强的基础模型 Qwen3-Max,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 Qwen3-Next,全新升级的千问编程模型 Qwen3-Coder,宣布开源的视觉理解模型 Qwen3-VL,斩获 32 项开源 SOTA 的全模态模型 Qwen3-Omni,通义万相 Wan2.5-preview 系列模型,以及新成员语音大模型通义百聆。


在 AI 基础设施层,阿里云清晰地展示了面向 Agent 的全栈技术体系应该如何构建:一站式模型服务和 Agent 开发平台阿里云百炼在框架、模型、组件等层面均进行了更新,底层基础设施面对 Agent 也进行了针对性调整,比如新一代磐久 128 超节点 AI 服务器,分布式存储层面的表格存储 Tablestore 为 Agent 提供高性能记忆库和知识库等。这一系统化的技术布局,标志着阿里云正在走向以 Agent 为中心的全栈智能服务新范式。


吴泳铭上任两年,如果“AI 驱动”为阿里确立战略锚点,ASI 的提出则设定了终极技术目标,也让其长期演进路线图清晰地呈现在外界眼前。

ASI,才是 AI 的终极目标


正如前文所言,阿里对 AI 终局的判断不是大家在过去更常听到的 AGI,而是 ASI。从 G 到 S,从 General 到 Super,意味着 AI 在速度与智慧上将经历双重飞跃。



根据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泳铭的判断,通往 ASI 之路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智能涌现”,AI 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这也是过去几年里,整个行业的核心叙事。


从 2022 年 ChatGPT 首次向全人类展现 AI 通用能力,到一年后全球范围内的“千模大战”,基于海量数据训练的大模型越来越能理解人类的意图,解答人类的问题。也是从这时起,AI 摆脱了过去饱受诟病的“人工智障”之称,成为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


当大模型具备了 Tool Use 能力,有能力连接所有数字化工具,完成真实世界任务,并且编程能力得到提升后,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自主行动”,AI 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这也是行业当前所处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AI 不再局限于语言交流,而是具备了在真实世界中行动的能力。比如,可以在人类的目标设定下,拆解复杂任务,使用和制作工具,自主完成与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交互。如果说第一阶段的 AI 还处于玩具级别,那第二阶段的 AI,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工具,能在各种应用场景中,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


进入自主行动阶段的 AI,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千行百业融入核心生产与业务流程的 Agents、AI Coding,以及智能终端。


其中,Agent 作为 AI 最有想象力的应用,是当下从开发者到企业都在关注的焦点,包括在本次云栖大会上,阿里云还专门展示了如何构建面向 Agent 的全栈技术体系。


随着 AI 进入 Agentic 阶段,企业正从“调用模型”迈向“构建可执行任务的 AI Agent”。在金融、医疗、制造、零售等多个领域,Agent 已经深度融入到业务核心流程,并从“试点探索”全面迈向“规模化落地”阶段,帮助企业实现降本提效、流程重构与创新跃迁。比如,西门子通过“小西”的智能体实现问题解决时间缩短 50% 以上,工程决策和运维精准度显著提高;平安知鸟的 AIGC 智能体产品矩阵,能够助力 3000+ 企业降低培训成本,提升组织效能;微医打造的“4+1”AI 智能体体系,能显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为这些投入实际应用的企业级 Agent 提供技术支撑的,是一站式模型服务和 Agent 开发平台阿里云百炼。


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百炼在框架、模型、组件等层面均进行了更新。在框架层面,发布了全新 Agent 开发框架 ModelStudio-ADK,该框架突破以预定义编排方式开发 Agent 的局限,能帮助企业高效开发具备自主决策、多轮反思和循环执行能力的 Agent。在模型层面,阿里云百炼持续上线全新通义千问家族旗舰模型,目前,用户可一键调用 Qwen、Wan、DeepSeek 等 200 多款业界领先的模型。在组件层面,面向 Agent 开发和部署所需的各类组件,阿里云百炼集成了工具连接 MCP Server、多模数据融合 RAG Server、沙箱工具 Sandbox Server、智能记忆存取 Memory Server 以及支付订阅服务 Pay Server 等 7 大企业级能力。


数据显示,在百炼平台,企业级 Agent 月均创建量近 8.4 万个,单月最高突破 9.8 万,创下历史新高。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尝试在阿里云百炼上构建 Agent,整体注册用户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2025 年内的新增注册用户数,单月同比最高增速超 1000%。


“自主行动”阶段的 AI 典型应用场景还包括 AI Coding。进一步来说,大模型 Coding 能力的提升,才是 AI 得以处理更复杂任务的关键。背后原因在于,Agent 可以自主 Coding,理论上就能解决无限复杂的问题,像工程师团队一样理解复杂需求并自主完成编码、测试。


从早期的代码补全,到如今的智能编程,大模型 Coding 能力越来越强,也在不断改变开发者的生产力范式。在前年云栖大会上发布的通义灵码,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覆盖了 90% 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以及超过 70% 的中国车企。AI Coding 带来的人机协作新模式,也还将继续。


第三个阶段是“自我迭代”,AI 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并实现自学习,最终实现“超越人”。这是阿里对于 AI 的未来构想。这个阶段有两个关键要素:其一,AI 连接了真实世界的全量原始数据;其二,Self-learning 自主学习。前者需要 AI 直接从物理世界获取更全面、更原始的数据,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模拟世界,发现超越人类认知的深层规律,从而创造出比人更强大的智能能力。后者需要 AI 通过与真实世界的持续交互,获取新的数据并接收实时反馈,借助强化学习与持续学习机制,自主优化、修正偏差、实现自我迭代与智能升级。


ASI 带来的关于未来的美好畅想,是一个可以实现的诗和远方。随着 AI 行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行业对 AI 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将提速。为了迎接 ASI 时代的到来,可能需要企业在战略和资源上持续倾斜。毕竟,这是一个“烧钱”不眨眼的赛道。根据 Gartner 最新发布的预测报告,全球在 AI 领域的支出预计将在 2025 年达到近 1.5 万亿美元,预计到 2026 年,全球 AI 总支出将进一步突破 2 万亿美元大关。


吴泳铭表示,为了迎接 ASI 时代的到来,阿里云正在积极推进三年 3800 亿的 AI 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会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此外,阿里云的战略路径也将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深化:第一,通义千问坚定开源开放路线,致力于打造“AI 时代的 Android”;第二,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 AI 云,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

阿里的 AI 叙事,是一场“豪赌”


事实上,吴泳铭上任的这两年,也正是阿里围绕 AI 全面调整战略、重兵投入的两年。


在 2023 年吴泳铭宣布出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两个月后,吴泳铭在某次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首次提出了“AI 驱动、公共云优先”的战略:一是 AI 驱动,打造一朵“AI 时代最开放的云”,为全行业提供稳定高效的 AI 基础设施,创建开放繁荣的 AI 生态;二是公共云优先,坚持对阿里云所有产品和业务模式作取舍, 减少项目制的销售订单,加大公共云核心产品投入,持续提升阿里云的收入质量。


外界看到最明显的一个信号是,阿里在自研大模型上的持续投入,并且坚定开源开放——刷榜的通义,很难不吸引外界关注。比如,2023 年 10 月发布的通义千问 2.0,在 10 个权威测评中,综合性能超过当时海外顶尖模型 GPT-3.5。在 2025 年开年 DeepSeek-R1 发布前,通义就曾带头开“卷”,进行包括支持 100 万 Tokens 上下文的 Qwen2.5-1M、视觉模型 Qwen2.5-VL、旗舰版模型 Qwen2.5-Max 在内的三连发。


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通义“卷”到了 7 连发。


其中,全新亮相的通义旗舰模型 Qwen3-Max 性能超过 GPT-5、Claude Opus 4 等,跻身全球前三,也是通义千问家族中最大、最强的基础模型。其预训练数据量达 36T tokens,总参数超过万亿,拥有极强的 Coding 编程能力和 Agent 工具调用能力。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 Qwen3-Next 及系列模型总参数 80B 仅激活 3B ,性能即可媲美千问 3 旗舰版 235B 模型,实现模型计算效率的重大突破。


在专项模型方面,千问编程模型 Qwen3-Coder 重磅升级。新的 Qwen3-Coder 与 Qwen Code、Claude Code 系统联合训练,应用效果显著提升,推理速度更快,代码安全性也显著提升。在多模态模型中,视觉理解模型 Qwen3-VL 重磅开源,在视觉感知和多模态推理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在 32 项核心能力测评中超过 Gemini-2.5-Pro 和 GPT-5。


全模态模型 Qwen3-Omni 音视频能力收获 32 项开源最佳性能 SOTA,可像人类一样听说写,应用场景广泛,未来可部署于车载、智能眼镜和手机等。通义大模型家族中的视觉基础模型通义万相,推出 Wan2.5-preview 系列模型,涵盖文生视频、图生视频、文生图和图像编辑四大模型。全新发布的语音大模型通义百聆包括语音识别大模型 Fun-ASR、语音合成大模型 Fun-CosyVoice。


读懂了阿里云对于大模型的判断——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也就读懂了通义为什么一直这么“卷”。



按照阿里关于 AI 未来的构思,几乎所有链接真实世界的工具接口都将与大模型进行链接,所有用户需求和行业应用将会通过大模型相关工具执行任务,大模型将会是承载用户、软件与 AI 计算资源交互调度的中间层,成为 AI 时代的操作系统。


开源吞噬软件,大模型吞噬一切。这也是通义千问选择开放路线的根因。开源模型创造的价值和能渗透的场景,会远远大于闭源模型。而选择开源,就是为了全力支持开发者生态,与全球所有开发者一起探索 AI 应用的无限可能。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阿里通义开源 300 余个模型,覆盖不同大小的“全尺寸”及 LLM、编程、图像、语音、视频等“全模态”,全球下载量突破 6 亿次,全球衍生模型 17 万个,稳居全球第一。超 100 万家客户接入通义大模型,权威调研机构沙利文 2025 上半年报告显示,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市场中,阿里通义占比第一。


阿里云对于 AI 时代的另一个判断是,超级 AI 云是下一代的计算机



这一判断的基础是,过去几年,AI 算力增长是指数级的,数据中心内的计算范式也在发生革命性改变,从 CPU 为核心的传统计算,正在加速转变为以 GPU 为核心的 AI 计算。新的 AI 计算范式需要更稠密的算力、更高效的网络、更大的集群规模。这一切都需要充足的能源、全栈的技术、数百万计的 GPU 和 CPU,协同网络、芯片、存储、数据库高效运作,并且 24 小时处理全世界各地的需求。


这需要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全栈的技术积累,只有超级 AI 云才能够承载这样的海量需求。


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 AI 基础设施也全面升级。从底层芯片、超节点服务器、高性能网络、分布式存储、智算集群到人工智能平台、模型训练推理服务,阿里云向外界秀了一次全栈 AI 技术能力肌肉。


在服务器层面,阿里云发布全新一代磐久 128 超节点 AI 服务器;在网络层面,阿里云新一代高性能网络 HPN 8.0 全新亮相;在存储层面,阿里云分布式存储面向 AI 需求全面升级;在 AI 智算集群层面,智能计算灵骏集群通过多级亲和性与拓扑感知调度设计,基于 HPN 网络支持 10 万卡稳定互联,多级可扩展的架构让每张卡间互联路径更短、带宽更优。


本次大会主论坛的一个彩蛋是,阿里云正在全力打造一台全新的 AI 超级计算机,它同时拥有最领先的 AI 基础设施和最领先的模型,两者可以在产品设计和运行架构上高度协同,从而确保在阿里云上调用和训练通义千问模型时,能达到最高效率。


如此宏大的 AI 叙事,三年 3800 亿的 AI 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显然还只是个开始。根据远期规划,为了迎接 ASI 时代的到来,对比 2022 年这个 GenAI 的元年,2032 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 10 倍。阿里云也将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


在 AI 的宏大版图中,阿里的落子展现了一条清晰的演进路径,从工具应用到智能重构,每一步都让 AI 真正融入产业应用,指向最终到来的 ASI 星辰大海。或许,这才是科技发展为人类带来的意义。

2025-09-24 22:496543

评论 1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实用性还有待检验 不要停留在口号
2025-09-25 11:29 · 四川
回复
没有更多了
发现更多内容

开源机器学习数据库 OpenMLDB:线上线下一致的生产级特征平台

第四范式开发者社区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数据库 特征 开源、

【转载】Byzer + OpenMLDB 实现端到端的,基于实时特征计算的机器学习流程

第四范式开发者社区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数据库 开源 特征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应该如何搭建数字体验平台(DXP)?

Baklib

客户体验管理

设备端零改动迁移实战——实践类

阿里云AIoT

安全 物联网 开发工具 迁移 企业实例

【融云出海白皮书免费看】出海洞察之美国的「高线市场模型」

融云 RongCloud

互联网 数据 模型

六个方法教你如何搭建产品的在线帮助中心

Baklib

产品 帮助中心

企业级低代码中“自动化工作流”的5大优势!

优秀

自动化 工作流 企业级低代码

VUE 组件的计算属性

默默的成长

Vue 前端 10月月更

Vector、ArrayList、LinkedList的区别

zarmnosaj

10月月更

成功实践丨基于昇腾,安擎助力天津银行开启加速度

科技热闻

记录第三天-Vue组件

默默的成长

Vue 前端 10月月更

同行四载,法大大携手SAP共筑数智未来

ToB行业头条

2022 Java零基础必备 简单易学 Eclipse免费下载安装+JDK环境搭建一站式捆绑服务到底的教程 足够全、足够详细、足够劲爆 最关键可以一直让你免费使用!

Geek_yx5md7

eclipse 工具 开发工具 环境搭建 Java 开发

我决定以后一直使用Eclipse了 因为它也可以安装集成PyDec插件来实现Python开发了 哇哈哈哈

Geek_yx5md7

Python 开发环境搭建 eclipse+pyhton Python编译器 新手学编程

重磅 | 九科加入麒麟生态图谱,携手共建自主可控信创生态

九科Ninetech

【Go】gitlab 内部 Go 组件 Module 私有化

非晓为骁

go语言 包管理 go module go mod

一颗石榴给QA带来的启示

BY林子

软件测试 敏捷测试 测试工程师 敏捷QA

Vue组件入门(三)插槽和动态组件

Augus

Vue 3 10月月更

活动预告 | Feature Store Summit 2022

第四范式开发者社区

机器学习 数据库 开源 时序数据库 特征

Baklib知识分享|企业办公必备利器,在线协作文

Baklib

在线协作文档

澳鹏Appen田小鹏博士:以高质量数据赋能AI驱动的元宇宙时代

澳鹏Appen

人工智能 AR/VR 训练数据 元宇宙 数据训练

浅谈云安全和传统安全

HummerCloud

云计算 云原生 云安全

连接团队知识孤岛,优化团队工作流程

Baklib

知识管理 知识库

Vue-监听使用方法和过滤器

默默的成长

Vue 前端 10月月更

全网疯传,SpringBoot笔记(全彩版)顶翻天

程序知音

Java spring 源码 springboot 后端技术

活动预告 | AI for Good 2022 峰会

第四范式开发者社区

机器学习 数据库 开源 时序数据库 特征

又一家!天数智芯天垓100 产品卡与龙蜥操作系统完成产品兼容互认证

OpenAnolis小助手

开源 适配 龙蜥操作系统 天数智芯 兼容

五面腾讯,六h灵魂拷问,终拿下 58W offer

程序知音

Java 腾讯 java面试 后端技术 Java面试八股文

多图详解kafka生产者消息发送过程

石臻臻的杂货铺

Kafk Kafka实战 10月月更

Github星标57.9K!阿里巴巴Java面试突击汇总(全彩版)首次公开

程序员小毕

程序员 程序人生 JVM 多线程 Java 面试

Baklib知识分享|制作网站FAQ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Baklib

上任两年,吴泳铭为阿里 AI 定调:终局是 ASI_阿里巴巴_凌敏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