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训练效率提升 25%、成本降 23%!上海期智研究院、算秩未来联合推出 MegatronApp:专为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打造的系统工具包

算秩未来、上海期智研究院

  • 2025-07-27
    北京
  • 本文字数:4339 字

    阅读完需:约 14 分钟

训练效率提升25%、成本降23%!上海期智研究院、算秩未来联合推出MegatronApp:专为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打造的系统工具包

在万亿参数模型中,一个细节的优化能节省千卡 GPU,继而节省数十万的成本。


在 WAIC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期智研究院联合算秩未来正式发布重磅开源项目 MegatronApp


GitHub 项目链接:https://github.com/OpenSQZ/MegatronApp

 

这是目前国内首个专门围绕 Megatron-LM 打造的开源增强工具链,聚焦于高可用、自适应、高效率和可观测四大核心目标,设计出以下四大模块


 MegatronApp 核心功能

 

经过某大型金融行业实际训练数据显示,MegatronApp 通过慢节点精准识别、智能调度提升吞吐率、前后向计算解耦提升单卡效率,实时可视化与诊断等手段在 Megatron-LM 框架下实现训练效率提升 25%、训练成本降低 23%。MegaDPP 和 MegaFBD 模块提升训练效率 25%(其中 MegaFBD 单分支提升单卡训练效率约 18%,MegaDPP 分支通过减少通讯时间节约约 5% 的训练时间);MegaScan 和 MegaScope 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训练的可靠性。


这个工具最让我惊喜的地方,是它能统一检测四类设备的问题,一个工具搞定全链路故障分析,我再也不需要安装多个工具分别排查了,训练过程也不会变慢。


 ——
来自一线训练开发者的反馈

 

在大模型训练这场竞赛中,有一个名字常常出现在底层的配置文件中,却很少被普通开发者提起——Megatron-LM


这个由 NVIDIA 开源的大模型框架,是 GPT-3、Llama、OPT (Open Pre-trained Transformers)等明星模型背后的“无名英雄”。它靠着 3D 并行架构,把原本只能在少数 GPU 上训练的百亿参数级别的模型,成功扩展到了万亿参数的规模。


Megatron-LM 发展历程

 

真正上手过 Megatron-LM 的工程师都知道,大模型训练中各种问题频发,GPU 降频、网络链路抖动、显存爆炸、吞吐骤降、Attention 的可视化难以观测……


这些看似“边角料”的问题,才是系统工程里最烧钱、最费人、最让人崩溃的部分。

 

为了解决用户使用 Megatron-LM 框架进行大模型训练时遇到的挑战,我们深入一线调研,并为此开发了 MegatronApp 工具包。

 

MegaScan 慢节点检测:3 分钟锁定慢节点,让训练不再靠“猜”


“稳定性方面总是出现很多问题,经常一两天都找不到故障原因”,一位 Megatron-LM 框架下的模型训练开发者和我们抱怨。“训练过程中整体 IO 性能突然下降,无法判断是哪张卡导致的,只能等任务结束了,才能根据日志进行回溯,调整参数再测试,反复尝试,费钱费时间。”


几百张 GPU 拼命卷,但吞吐就是上不去;一顿排查,发现是某张卡从某个训练时刻开始悄悄降频,或者某次 AllReduce 被某个链路堵住了整整几十毫秒。


在大模型训练里,慢节点就像“沙子进了齿轮” —— 哪怕只有一颗,也能让整个流水线性能雪崩。


传统排查方式依赖开发者经验“人肉捞针”;已有工具如 DLRover 通过任务迁移来缓解慢节点,但这类工具都要求用户能大致判断出问题类型,再用工具“辅助解决”。


为了给分布式训练装上一块“系统级心电图监控仪”,让问题无所遁形,我们设计了 MegaScan。


MegaScan 会在每一次 GPU 计算核函数和通信调用的前后,自动埋入轻量级 CUDA Events,毫秒级捕捉每张卡的执行脉搏。而我们借助通信操作的天然同步特性,把不同节点、不同设备、不同时钟域的数百万条事件对齐到同一时间轴上,一眼看清谁在掉队、谁在卡壳。无论是计算设备、网络设备,还是交换设备,都可以在一个界面内实现统一检测与归因分析,大大减少切换工具、排查路径的时间成本。

 

MegaScan 支持查看不同层级内容

 

MegaScan 使用过程非常便捷,只需把生成的 trace 文件拖进 Chrome 自带的 tracing 工具,一张彩色瀑布图就自动展开:

  • 哪一层网络延迟突然抖动了?

  • 哪一张 GPU 降频明显?

  • 哪次 AllReduce 挤爆了链路? ——故障节点一目了然。

 

MegaScan 慢节点检测功能

 

更重要的是,这套追踪机制对训练时长的影响不到 1.3%,真正实现了“随时开,不掉速”。在 256 张 4090 的集群实测中,MegatronApp 仅用 76s 就能精准定位慢节点并自动生成根因报告;使用 MegaScan 前,工程师一般需要 1~2 天才能定位设备故障,故障定位和解决效率提升远超 100%。

对于在云上按秒计费的大模型训练来说,节省 GPU 时间,就是实打实的节省真金白银。

 

MegaDPP 动态流水线调度:让 GPU 和网络“同步起舞”,网络带宽需求降低 50%

 

大模型训练的流水线调度,一直沿用的还是几年前就定型的 1F1B(One Forward, One Backward)策略。这个模式确实稳定,但问题是 —— 它太“刚性”了,网络一抖、显存一紧,整条流水线就卡得死死的。


我们决定不再“缝缝补补”,而是下猛药,从调度逻辑底层重构了一遍,于是诞生了——MegaDPP(Dynamic Pipeline Parallelism)

 

我们把一次训练迭代抽象成一个由 micro‑batch 和模型切片交错组成的大矩阵,然后设计了两条可以动态切换的“遍历路线”:

  • 显存吃紧?走“深度优先计算(DFC,Depth-First Calculation) —— 同一批数据尽快算完后就释放,立刻降低显存高峰。

  • 带宽爆炸?切“广度优先计算(BFC,Breadth-First Calculation —— 多批数据平铺在模型切片上,梯度能提早同步,网络利用率瞬间提升。


MegaDPP 流水线调度示意图

 

整个策略的切换,完全由实时监测的显存使用率和网络带宽驱动。不需要手动写一行配置,系统会自行判断怎么排布数据,让 GPU、显存、通信带宽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当然,仅仅“调度灵活”还不够,我们还对通信底层做了一次“换血”升级。我们重写了 P2P 通信接口,采用共享内存 + RDMA 的组合 —— 允许一张卡同时发起多路异步传输,彻底绕开 NCCL 单进程通讯的堵塞问题。


实际在 8 卡节点、200G  InfiniBand 网络上测试,流水线并行的发送窗口扩展高达 2.6 倍,数据并行的缩减窗口扩展高达 2.4 倍,原本像“单车道”一样排队的通信变成了高速路,交换机总算能喘口气。


8 卡节点、200G IB 网络环境测试结果

 

MegaFBD:前向后向“分手快乐”,单卡效率提升 18.7%

 

训练大模型,就像在一根水管里同时灌入两种完全不同“粘度”的液体:前向计算后向传播。前向阶段算力需求低、显存占用少,但网络传输密集;后向则是算力怪兽、显存大户,但传输压力反而小。传统框架把它们强行捆在同一张 GPU 上跑,结果不是这边堵,就是那边挤 —— 谁也跑不快。


是时候让前向和后向“和平分手”了

 

我们打造了 MegaFBD(Forward/Backward Disaggregating),从调度逻辑到通信路径,对 3D 并行体系动了一次“结构级大手术”。它的核心思路是:逻辑 Rank 不变,物理职责拆开。


具体来说,我们引入“虚拟 Rank + 物理 Rank”的双层调度结构:模型切法照旧,但在执行层面,将前向计算统一安排在一小部分 GPU 上其余大多数 GPU 专注于后向计算。让每个 GPU 做最擅长的事,避免资源竞争,提升整体效率。

 

MegaFBD 与 Megatron-LM 调度结构对比

 

这种异步、非对称计算流的最大挑战就是通信:如何确保多个线程之间的 AllReduce 不出错?我们设计了一套轻量级通信协调机制

  • 通过位向量表标记线程是否就绪;

  • 使用 OR-AllReduce 原语聚合线程状态;

  • 所有线程就位后,通信才统一触发,避免死锁。


整个流程的同步复杂度仅线性依赖于 GPU 数量。实测在百卡规模集群上也能稳定运行不卡顿。


在实际训练 Llama-3 13B 模型时,单卡有效 TFLOPs(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反映实际可用的 GPU 算力) 提升达 18.7%。对于部署在混合云上的训练任务,这意味着时间少了、账单也少了。尤其是在万亿参数规模下,每提升一个百分点,都是实打实的成本优化。


Llama-3 13B 训练场景下,单卡有效 TFLOPs 数上升 18.7%

 

MegaScope LLM 可视化系统:把训练“打开看”,不在黑盒里盲修盲改

 

对于做大模型训练的人来说,调参和定位问题的体验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架发动机:你知道它在运转,却看不清哪里出了问题。尤其是在千亿、万亿参数级别的模型下,每一层 Attention、每一次 Token 解码都隐藏在无数张量流动的迷雾里,调试变成了一场信息失控的豪赌。


目前市面上已有较多的开源可视化工具,如 TensorBoard、Bertviz 等,但这些工具无法平衡可解释性和性能开销。模型训练用户的迫切需求是在保证低损耗的前提下,让用户了解当前任务的状态。


用户调研中,我们最常听到的声音是:

我不可能为了观察模型状态而牺牲训练性能,那样本末倒置。但我又希望有自主选择信息的权利,能随时掌握模型情况。


为此我们设计了 MegaScope,其核心思想是,在 GPU 上先做统计和量化,仅上传必要指标至前端,并把注意力、MLP、Token 轨迹等统一抽样接口,在压缩消耗的前提下,向训练用户提供所有训练相关的必要信息。


MegaScope 是一个轻量级、可插拔的可视化与交互式干预工具,专为 LLM 训练过程打造。从输入 Prompt 到输出 Token,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张量、每一个模块——都能以直观可交互的方式“看见、回放、干预”。

 

打开 MegaScope 的仪表盘,你可以:

  • 实时查看每个 Token 的生成过程,像在播放一段逐帧动画;

  • 随时暂停/回放 Attention、QKV、MLP 模块的运行热图;

  • 拖动时间轴,查看某层在不同 batch 下的表现波动;

  • 切换观察维度:层、头、batch、Token 随你选择;

  • 投影隐藏状态到 2D 平面,看 Token 如何在语义空间中“漫游”。


MegaScope 支持实时生成和同步可视化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大模型用户希望在训练过程中人为地干预模型,以便研究其在不同干扰场景下的鲁棒性表现。MegaScope 支持灵活注入扰动机制,以全面提升系统适应性。MegaScope 不仅支持用户查看,还支持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做定制化操作:

  • 对任意张量施加 bit flip、噪声或遮盖 mask;

  • 模拟通信异常,在不同 rank 间注入网络延迟或偏移;

  • 实时回看影响,研究鲁棒性、容错性、甚至对抗性行为。


这些“动手实验”,通常在 3 秒内即可发起,训练过程完全不中断。



MegaScope 支持注入扰动

 

针对性能损耗问题,MegaScope 的后端采用异步缓存与在线聚合算法,实测在万亿参数模型训练过程中,吞吐率影响保持在 1% 以内。做到真正的“边训练,边观察,边实验”。


这个工具让我印象深刻,它在不过度消耗资源的前提下,精准展现训练状态、模型行为和性能瓶颈。它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它懂我想看什么,也知道我不想浪费什么。


 ——
来自 Megatron-LM 框架训练用户的反馈

 

MegatronApp 实测效果与用户反馈:25% 效率提升,不止纸面数据


在大模型训练的集群测试中,MegatronApp 在 Megatron‑LM 框架下实现了约 25% 的端到端训练效率提升。这不只是“阶段性优化”,而且是在通信效率、算力利用率、可视化监测等多个维度实现了系统性突破



MegatronApp 并非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工具包,而是支撑大模型训练稳定落地的系统基座。对于动辄几百万 GPU 小时的万亿参数模型训练任务而言,提升 1% 就意味着节省数十万元的成本,而我们的训练效率提升了 25%。

 

开源不是终点,而是开始


MegatronApp 的诞生,是我们在万亿参数大模型实战中,一点一滴踩坑、试错、打磨出来的工具集。它不是“终极方案”,但它凝聚了我们对系统效率、训练稳定性、可解释性三者之间平衡的理解。


我们选择开源,不是为了“发布一个成果”,而是真诚希望能和更多开发者、研究者一起,共同推进性能优化、功能完善与社区生态。


  • 如果你在用 Megatron-LM 训练自己的模型,希望这套增强工具能帮你节省时间与算力;

  • 如果你对分布式训练系统感兴趣,欢迎加入我们,一起把工具打磨得更精致;

  • 如果你发现了 Bug、想要提 PR、写文档、补测试、拉同事一起来贡献,我们热情欢迎您的加入!


GitHub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OpenSQZ/MegatronApp

2025-07-27 16:002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太顶了!华为高工用一份423页的网络协议笔记把计算机网络讲清了

程序员 程序人生 网络协议

ZOHO | 破解这家ToB厂商持续增长的密码

海比研究院

Kotlin-新版来了,支持跨平台!,android热修复实现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Jetpack Compose和View的互操作性,这个回答让我错失offer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Jetpack 之 LifeCycle 组件使用详解,android开发书籍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Jetpack组件---ViewModel 概览,android高级面试2020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JNI 与 NDK 入门(一),设计思想与代码质量优化+程序性能优化+开发效率优化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Kotlin 插件的落幕,ViewBinding 的崛起,音视频开发工程师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Jetpack Compose 1,阿里P8架构师Android大厂面试题总结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Kotlin(1) lambda表达式和高阶函数操作符,android软件开发基础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HMS Core 5,Android开发教程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Java虚拟机规范(Java SE 8) 第一章,赶紧收藏起来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入选《2021爱分析·区域性银行数字化厂商全景报告》,网易云信助力南京银行打造转型标杆

网易云信

人工智能 金融行业

HarmonyOS-Service&Android-Service,android开发零基础教学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最新消息!旺链科技加入庙行镇“乐创助企联盟”

旺链科技

区块链 产业区块链

等保测评机构需要年审吗?还是一直有效?

行云管家

云计算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 等保 等级保护

贝壳Flutter瘦身实践

贝壳大前端技术团队

flutter 瘦身 for web

Kotlin 的协程用力瞥一眼,大厂架构师经验分享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Kotlin + 协程 + Retrofit ,携程Android面试题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Kotlin-源码里成吨的-noinline-和-crossinline-是干嘛的?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HashMap 源码解析一、构造函数,kotlin插件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IGG:Android内存回收机制原理是什么,flutterlistview滚动卡顿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Java-vs-Kotlin,Android开发人员应该选择哪种语言?,kotlin脱糖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沉浸式体验,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新业态

海比研究院

Jetpack-在数据变化时如何优雅更新Views数据,ffmpeg音视频开发实战6下载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Jetpact Compose状态管理简单理解,android设计模式的应用场景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IOC架构设计之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一),原理讲解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2021年日志审计设备选哪家好?咨询电话多少?

行云管家

云计算 日志审计 数据审计

JAVA-Android-多线程实现方式及并发与同步,写给1-3年Android程序员的几点建议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博睿数据“智能体验运营,释放商业潜能”催化剂项目获TM Forum创新方案最佳实施奖

博睿数据

Kotlin 协程和 Android SQLite API 中的线程模型,嵌入式系统工程师面试

android 程序员 移动开发

训练效率提升25%、成本降23%!上海期智研究院、算秩未来联合推出MegatronApp:专为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打造的系统工具包_AI 工程化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