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plit 推出 Agent 3,一款最新发布的用于扩展编程和工作流自动化中人工智能应用的自主软件智能体。与以往通过自动补全或单步代码生成提供有限辅助的编码助手不同,Agent 3 被设计为能够执行较长时间的任务。Agent 3 可以连续运行长达 200 分钟,能够规划、编写、测试和完善整个软件组件,而无需用户持续干预。
Agent 3 的一项关键技术创新在于其独特的自我测试和调试循环。在生成代码后,该系统会立即执行代码,精准地识别出其中的错误,迅速应用修复措施,并反复运行代码,直至其顺利通过测试或完全符合既定要求。这一循环机制的核心目标是大幅减少开发人员在软件构建过程中手动干预的需求。Replit 的报告指出,在内部评估中,该系统的表现速度比其早期的计算机使用模型快了三倍,而成本仅为后者的十分之一。
Agent 3 的另一个能力是能够生成新的智能体。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期望的工作流,Agent 3 将生成一个能够处理该工作流的专用智能体。这些生成的智能体可以与 Slack、电子邮件、Telegram 等服务集成,从而实现自动状态更新、客户支持响应或内部报告工具等应用。这种方法将智能体的角色从单一助手转变为创建特定领域自动化的平台。
Agent 3 与 GitHub Copilot 或 OpenAI 的代码解释器等工具有所不同。GitHub Copilot 专注于在集成开发环境中提供内联代码补全,在开发人员输入代码时提供建议,但它不会独立执行或验证代码。OpenAI 的解释器可以与文件进行交互并执行计算任务,但通常运行时间较短,且需要用户进行更为密切的指导和干预。相比之下,的优势在于其较长的运行时间以及嵌入式的自我调试循环机制,这些特性使其更像是一个半自主开发者,而不仅仅是一个实时助手。
Agent 3 还在工作流自动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传统的代码助手专注于编程任务,而 Agent 3 可以处理多应用场景,例如将数据库连接到通知系统,或在不同通信渠道中自动化计划任务。这使得该工具更接近像 Zapier 或 n8n 这样的通用自动化平台,同时又具备生成和适应底层代码的额外优势。
开发人员对 Agent 3 能够在较长时间内自主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感到印象深刻,许多人认为其有望通过减少对持续人工监督的需求来彻底改变软件开发的现状,但同时也引发了对软件开发中测试阶段的深入思考。软件开发者 Himanshu Kumar 分享道:
这确实很有趣。自主性是关键,但要开发可靠的软件,健全的测试仍然至关重要。只是速度提升了 10 倍就够了吗?
同时,企业家 Shawn Chauhan 评论道:
智能体发展迅速,但测试仍然是真正的瓶颈所在。
Replit 宣布,对于已经在使用 Replit 的开发人员和组织,可以即时集成 Agent 3。Agent 3 可以在平台上用于构建原型、扩展项目或创建自定义自动化智能体。它的发布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趋势:嵌入人工智能,即人工智能正被嵌入到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从最初的规划、到执行,再到最终的部署,而不仅仅局限于代码补全。
原文链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