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2011 企业信息架构设计:换位思考的一年

  • 2012-01-15
  • 本文字数:1797 字

    阅读完需:约 6 分钟

如果直接谈“企业架构”,也许很多圈外人会把它扩大化,毕竟对于一个企业的“顶层设计”而言,企业架构主要是组织架构、生产架构,行政架构等,而我们圈里人谈的“企业架构”其实主要指的是“企业信息架构”。

作为我国企业信息架构风向标的“金”字头项目,他们在 2011 年体现最明显的不是云计算、大数据、列存储等技术的引入,关键在于切入点的转变。

我们知道,一般信息系统建设都是从以业务需求收集和分析入手、从企业高层的战略目标入手,CIO 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业务高层的谈到的一系列“我们要”、“我们决定”、“我们希望”,但在 2011 年光凭这个切入点似乎不足以成为大型“金”字头项目立项的基础,因为这些指标它无法体现作为大型企业、超大型企业信息系统如何满足“社会关切”的问题。

下面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以往:

1、 在人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借助该系统实现每年多查获 100 万件食品安全事件,多受理 5 万件相关案件。

2、 系统升级后,每年网站订票数量增加 400 万、电话订票数量增加 200 万。

现在:

1、 在人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借助该系统将食品安全事件的受理时限从 1 天缩短为 15 分钟,通过食品供应链透明化每年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 10%。

2、 系统升级后,用户单次在线订票成功率提高到 60%、五年内提高到 80%,电话订票平均处理时间降低到 5 分钟 / 呼叫、五年内降低到 2.5 分钟 / 呼叫。

不知你是否发现两者最大的区别?

  • 以往,企业信息架构往往是在自己找需求,然后自己给出技术解答。
  • 现在对这些大型、超大型企业信息架构的要求变了,目标和需求是来站在服务对象角度发掘的,即为什么投资这些系统,不是承办主体“我们要”怎样,而是因为你能为“服务对象”怎样,权衡投入产出之后再考虑是否建设。
  • 相应的架构流程有了一些变化(以经典的 Zachman 框架为例):

其中,标准流程位于“Zachman Framework Enterprise Architecture”部分,但现在必须外延到“服务对象关切”部分,尽管传统的“上下文”部分本应该包括这些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走样”成“我们要”的情况。架构其他规模、其他类型的企业信息系统时这个思路同样适用。

进一步,可以将上述过程与领域设计分析结合,根据分析内容与业务的相对“距离”渐次展开:

以上面的业务关切为例:

电话订票平均处理时间降低到5分钟**/呼叫、五年内降低到2.5分钟/**呼叫

先做外部领域的企业架构分析:

What:电话订票

Why:原因比较明显,谁愿意花费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订票?

How:降低订票手续的繁琐程度,减少等待时间、咨询时间、选票时间

Who:乘客、接线员

Where:手机、固定电话

When:全年服务时间

最终需要围绕“电话订票平均处理时间降低到 5 分钟 / 呼叫、五年内降低到 2.5 分钟 / 呼叫”这个既定的量化目标分析,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外部应该满足什么条件,相应的对企业内部信息环境要求是什么。

以 5 分钟完成电话订票的“关切内容”为例,如果通过分析必须将“等待时间”限制在 0-1 分钟、“咨询时间”限制在 0-1.5 分钟,“选票时间”限制在 0-4 分钟,相当于我们就必须对企业内部各相关应用、数据、网络的架构设计提出明确量化要求,同时对于各关联系统的处理效率、数据 OLTP 响应时间、网络往复时间提出明确要求,然后这些要求转化为传统的企业架构设计中“战略”、“业务”设计要求时就更具目的性,这个过程就好像常说的“换位思考”。

2011 年由于项目立项申请方式的转变,一些“金”字头的企业信息系统架构开始走“先换位思考,再设计企业信息架构”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积极意义如下:

  • 首先,提高企业信息架构的目的性,明确投入 / 产出关系
  • 其次,通过增加“外部领域分析”过程,可以对用户的期望和需求做先手布局,以往我们总是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客户的需求千差万别、随时变化”,但现在我们应该反过来考虑,是不是我们最初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而是“一厢情愿”的“自说自话”出一些所谓的企业信息架构“战略”、“业务需求”
  • 接着,尽管用户关切的内容可能会用“更快”、“更方便”这些模糊的表述,但通过“外部领域分析”,我们可以将这些关切标准量化并分阶段实现,通过量化指标推动企业信息架构建设工作

不过,空谈“换位思考”比较容易,但做到很难,实践中较为现实的方式除了直接面向用户进行调研外,考察服务对象的“对口系统”也是不错的方式,以往我们常说团队需要沟通,其实具有互联关系的内、外部企业信息架构之间又何尝不是呢?

2012-01-15 06:233026
用户头像

发布了 61 篇内容, 共 12.4 次阅读, 收获喜欢 0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基于Fabric的性能测试与调优实践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区块链 算法 测试 fabric 华为云

架构师Week4作业

lggl

作业

护航11.11,如何筑牢安全防御系统?

京东科技开发者

云计算 云安全 DDoS

高交会第一天,高新技术成焦点

13530558032

秋风到,ModelArts“ AI市场算法Fast-SCNN指南”秋膘贴起来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AI 算法 开发 OBS modelarts

链表交集问题与DataNode宕机HDFS处理时序

garlic

极客大学架构师训练营

[Pulsar 社区周报] 2020-10-31 ~ 2020-11-06

Apache Pulsar

大数据 开源

面经手册 · 第17篇《码农会锁,ReentrantLock之AQS原理分析和实践使用》

小傅哥

Java AQS CAS unsafe CLH

WE大会上,科学家们是怎样治愈“小破球”的?

脑极体

第六周课后练习

balsamspear

极客大学架构师训练营

Serverless 是一种思想状态

donghui

Serverless

甲方日常 49

句子

工作 随笔杂谈 日常

再拔头筹,FusionInsight为华为云大数据打造硬实力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大数据 数据仓库 数据湖 FusionInsight 华为云

【Mycat】作为Mycat核心开发者,怎能不来一波Mycat系列文章?

冰河

分布式事务 分布式数据库 系统架构 分布式存储 mycat

利用下班时间,我两星期完成了redis入门与进阶

小松漫步

数据库 redis

什么?还不懂c++vector的用法,你凭什么勇气来的!

良知犹存

c++

极客大学 - 架构师训练营 第八周

9527

曾陷“数据风暴”危机的赛默飞世尔如何化险为夷的?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数据库 大数据 云服务 华为云 RDS

LAXCUS 大数据集群操作系统:一个分布式分时共享 E 级系统软件(六)

陈泽云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算法

第六周总结

balsamspear

极客大学架构师训练营

mPaaS 客户端问题排查之漫长的 3s 等待之谜

阿里云金融线TAM SRE专家服务团队

mPaaS

三千字轻松入门TensorFlow 2

计算机与AI

tensorflow 学习

Oracle、NoSQL和NewSQL 数据库技术对比

VoltDB

数据库 大数据 数据分析 物联网

架构师Week4总结

lggl

作业

高交会科技盛宴:“科技改变生活,创新驱动发展”

13530558032

mongodb 源码实现系列 - 网络传输层模块实现四

杨亚洲(专注MongoDB及高性能中间件)

MySQL 数据库 mongodb 高性能 分布式数据库mongodb

面试,到底在考察什么?

程序员架构进阶

面试 方法论

C++多元组tuple使用方法?你熟悉吗?快来看看吧

良知犹存

c++

我就是增发、健身、养猫、社交通通拥有的锦鲤本鲤

脑极体

LAXCUS 大数据集群操作系统:一个分布式分时共享 E 级系统软件(七)

陈泽云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算法

Pulsar Summit Asia 2020 | 场景案例论坛(上):多行业,多场景

Apache Pulsar

大数据 开源 Apache Pulsar

2011企业信息架构设计:换位思考的一年_SOA_王翔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