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月 23 日-24 日,AICon 全球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大会上海站即将拉开帷幕。本次大会将聚焦 AI 技术的前沿突破与产业落地,围绕 AI Agent、多模态应用、大模型架构创新、推理性能优化、大模型驱动数据创新、AI 产品创新与出海策略等核心议题,呈现技术与应用融合的最新趋势。
Gru.ai CEO 张海龙已确认出席 AICon 上海并将在大模型在研发领域的落地应用专题发表题为《从 Copilot 到 Coding Agent,AI 驱动软件开发的未来》的主题分享。随着 GitHub Copilot、Cursor 等工具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代码开始由 AI 产生。但现有模式始终困于「Copilot」范式——开发者仍需深度介入上下文、逻辑设计与调试纠偏。这种半自动化协创虽提升局部效率,却未能真正释放 AI 的工程潜能。
本演讲将从 Copilot 的历史讲起,与听众探讨未来 Agent 如何演进,介绍当前 Coding Agent 赛道的主要方向。并讨论在 AI 重度参与软件工程过程中后,开发者在其中的位置,以及在 AI 加速软件开发过程的情况下,软件质量所碰到的挑战。最后,将介绍 Gru.ai 在开发 Coding Agent 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
张海龙是开源中国联合创始人、CODING 创始人。复旦大学软件工程学士、CMU 计算机硕士。主导的新项目 Gru.ai 旨在创造全自动的软件开发 Agent,提高软件工程效率。Gru 是一家聚焦 Coding Agent 技术的初创企业。通过自研的面向 AI 的软件工程框架,数据框架,充分发挥大模型在软件工程领域的生产力。2024 9 月,Gru.ai 在 Openai 主导的测评 SWE-Bench-Verified 中以 45.2% 的高分排名第一,在 Coding Agent 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在本次会议的详细演讲内容如下:
演讲提纲:
1. 大模型时代,软件工作流如何变化
AI 参与软件开发过程的三种形态
Copilot 发展史
AI 的能力边界
2. 大模型时代,软件质量的新挑战
更多 AI 写的代码,更快的交付,那质量怎么办
Code Review 能解决问题吗?
构建 AI 时代的测试体系实践
3. Gru 构建 Coding Agent 实践
为什么需要自建 AgentOS
Agent 公司的工作核心:构建有效的上下文
如何处理 Agent 与底层模型的关系
4. AI Coding 总结与展望
听众收益:
通过 Gru 团队使用 AI 踩坑的过程,了解大模型的能力边界,以及在这种边界下人与 AI 如何分工协作
在 AI 产生的代码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软件工程过程如何变化,软件质量如何保障
了解 Coding Agent 的架构选择与开发中的取舍
除此之外,本次大会还策划了AI Agent 构建及多元应用、多模态大模型创新实践、AI for Data,数据管理与价值挖掘实践、大模型推理性能优化策略、AI 产品设计的创新思维、智能硬件与大模型的融合探索、金融领域大模型应用实践、大模型助力业务提效实践等专题,届时将有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企业的 60+资深专家在 AICon 上海站现场带来前沿技术洞察和一线实践经验。
目前,所有大会演讲嘉宾已结集完毕,了解更多报名和详情信息可扫码或联系票务经理 13269078023 咨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