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360 数据处理平台的架构演进及优化实践

  • 2019-11-24
  • 本文字数:3754 字

    阅读完需:约 12 分钟

360数据处理平台的架构演进及优化实践

背景介绍

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计算引擎已经从原先最早的 Hadoop 生态系统演变到了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计算引擎,比如 Spark 以及 Flink 等;存储引擎也是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如支持 MPP 的关系型存储、分布式存储、时序数据库等。大数据生态的多样性给大数据开发的学习成本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然而,当前我们的主流开发模式还是基于脚本开发,业务人员无法参与到我们的计算中来,这种开发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开发人员的效率,数据的时效性会难以保证。同时,数据开发过程中的数据流转全程黑盒,这给开发维护人员带来了很大的维护困难。最后,缺乏统一的资源调度导致资源长时间被占用不释放,从而引起资源浪费。以上是大数据开发人员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从平台的角度来看,以 360 公司为例,公司产品形态多样化,包括了 PC 产品、WEB 产品、移动端产品等等,多样化的产品意味着数据处理平台面临着繁杂的数据类型,同时也必然面临了多样化的存储引擎及存储格式。


此外,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的场景已经不再停留在简单的 ETL 过程,不仅仅包括简单的指标计算,还需要涵盖数据解析、数据分析、机器挖掘等等。随着数据对产品的指导作用越来越重要,业务对数据的时效、规则生效的时效以及需求响应的时效有了非常高的要求。


从大数据开发人员和平台开发的角度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之后,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要如何通过平台来解决这些问题。

平台演进

Titan 大数据处理平台是 360 集团内部的一站式大数据处理应用平台,提供了数据集成、 数据同步、数据计算、数据分析以及流式数据处理等大数据处理应用场景的功能。


既然是演进,那就要从前世讲到今生了。我们的平台化进程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Titan 前

这个阶段的架构图如下图 1 所示:



图 1 Titan 前架构


这个时期分布式计算兴起,从传统单机计算过渡到了分布式计算,在分布式计算引擎的基础上抽象了各类脚本模板,基于此,我们的工作模式从纯手工劳作转变到了脚本模板的开发。


开发模式的转变使得我们的计算效率和开发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随着产品爆发式的增长、场景的增多,脚本模板无法提供灵活的方式,依然需要铺大量的人力解决。

2 Titan 1.0

这个阶段的架构图如下图 2 所示:



图 2 Titan 1.0 架构


在这个架构里,基于分布式引擎及计算场景,抽象了各类型的模板库,通过模板库引用到我们的上层交互,以系统的方式将数据开发一定程度上交给业务。同时可以看到,这个阶段里,数据源相对丰富了,产品也比较丰富了,有计算平台、报表平台、在线查询系统以及经营分析平台。


一方面把数据运维交给业务,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把数据开发交给业务,让业务具有自主开发的能力。


但随着产品的发展,这个架构也很快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没有实时流的接入;另一方面模板库从一定程度上也是定制开发,依然无法满足个性化场景;任务运维开放的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平台开发人员,运维成了瓶颈。

3 Titan 2.0

这个阶段的架构图如下图 3 所示:



图 3 Titan 2.0 架构


Titan 2.0 采用了第三代计算引擎。


众所周知,第三代计算引擎主要特点是支持 JOB 内部 DAG 以及强调实时计算。在第三代计算引擎基础上,自主研发了 DITTO 组件框架和规则引擎,基于组件及计算的抽象提供丰富的组件库,采用图元拖拽的方式实现数据处理的无码化操作。同时通过调度监控以及权限管理,实现系统的自助运维以及数据安全的保障,值得一提的是,支持多种数据源接入,极大程度上满足各种数据类型及存储类型。

Tian 2.0 功能模块

一级功能

从功能上,Tian 2.0 划分了以下几个功能模块,一级功能视图如下图 4 所示:



图 4 一级功能视图

二级功能

数据源管理实现了多数据源归一化处理,同时也提供了对数据安全和质量约束的保证。抽取和加载通过对各个存储引擎处理的抽象,实现了同时支持流式数据抽取和加载以及批数据抽取和加载。


任务管理部分通过图源配置,达到给用户提供灵活配置的需求,同时辅以我们运维管理模块的规则配置、任务调测以及数据流查看,实现了可视化运维和实例运维的效果。


调度引擎在提供即时调度、指定周期调度、历史任务调度的同时,还支持了实时调度和监控的功能。此外,权限管理不仅实现了角色权限、操作权限、菜单权限,还实现了数据源权限管理,为数据提供安全保障。如图 5 视图所示:



图 5 二级功能视图


Titan 2.0 从技术架构上来讲,采用的是第三代计算引擎,实现了跨引擎以及批处理和流处理的统一,这对上层用户是透明的;其次,它采用了 DAG 优化,提供了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以及计算效率,Titan 2.0 与数据资产系统结合实现了全链路的数据质量监控以及数据的安全性保障。


业务架构上的优势可以总结为 4 个词:


多源 :包含了对多应用的支持,以及对各类异构数据源存储系统柜的支持;

易用 :系统的易用性突出在无码化上,数据计算,比如一个 DAU 计算只需要拖拖拽拽就可以了;

自助、灵活 :自助化和灵活性体现在任务的配置修改、监控调度完全交给用户自己,不依赖于开发人员,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让用户真实的体验到玩转大数据。

实践案例

接下来分享一下平台的几个典型的实践:


首先是 DITTO 组件框架,DITTO 组件框架的设计是为了解决多数据源、多存储源以及满足多种计算场景的需求。我们采用统一入口的方式,实现了对异构异源数据的支持以及离线计算与实时计算的统一,并采用组件组装 DAG 后计算满足各类场景需求。


下图 6 为 DITTO 组件框架的基本架构图,从架构图中可以看到,DITTO 是搭建在 Spark、Flink 这类计算引擎之上的,上层可以支持离线计算、实时计算、机器学习、在线查询等图元化应用。



图 6 组件框架架构图


DITTO 采用了三层任务结构设计,如图 7 所示,分别是 Application、Job、Task,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也就是一个 App 对应多个 Job,一个 Job 对应多个 Task,App 在一次运行中负责了所有层次的初始化及所有事件的提交,DAG 会在 Job 层次进行编排,最后 Task 这里是真正的执行单元。



图 7 DITTO 组件框架设计


在 DITTO 中,组件是最小的执行单元,DITTO 的抽象大致可以分为组件计算逻辑抽象,组件计算引擎抽象和组件运行环境抽象这几个部分。


这里分享 DITTO 设计过程中如何对计算、组件、context 和规则引擎进行抽象:


首先计算抽象。不论是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还是数据挖掘,最终都是一个数据的输入到一个数据的输出,那么首先就会有一个数据源的概念。而数据处理又分为业务的处理逻辑以及计算单元,这样就产生了业务逻辑的抽象和计算逻辑的抽象。当然,在计算的时候,要根据业务场景或者需求需要来选择不同的计算引擎,所以基于这四个方面计算可以进行动态的拼装,随意拼接去形成一次数据处理的计划,满足一定场景,这就是我们计算抽象的过程。



图 8 计算抽象


其次是组件抽象,组件的执行需要做一个统一的入口或者说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抽象为生命周期。标准定下来之后,数据如何进入到组件中,这里就会有一个数据采集。接下来数据在组件之间的流转需要定义一个元数据,元数据包括了数据类型和数据字段。对于数据依赖其实就是拓扑关系的维护。



图 9 计算组件抽象


下图 10 是关于组件的类图,通过一个高层次的抽象来达到计算引擎的无关性,同时从这个类图中也可以看到我们的组件周期大致分为了 prepare、execute、declare、clearup 等几个阶段,数据的依赖通过 dependencies 来维系。



图 10 组件的类图


而后是 context,在 DITTO 中 context 主要负责初始化过程及上下文传输,在一个 application 的初始阶段,首先由 context 进行初始化。它负责了组件的初始化、计算引擎的初始化、时间的初始化还有 DittoEnv 和调度器的初始化。上下文传输部分的话,由于对于组件来说只关注自己本身,context 来负责维系各个组件之间的数据流转。



图 11 context



图 12 context 初始化流程图


最后是规则引擎,规则引擎其实比较好理解,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业务规则从应用程序代码中分离,简单来说就是实现了集成代码与业务无关,也就是将字符串或者是代码块传到我们的解释器后直接给出结果。在 Titan 2.0 里,基于规则引擎主要抽象出了四个部分,分别包括了逻辑运算、内置运算、四则运算、文本处理。



图 13 规则引擎


在做 DITTO 初期,规则引擎是以一种 DSL 的方式接入到系统中的,随着场景的发展以及我们平台的扩展,规则引擎目前以独立的产品形态来提供服务。


图 14 为当前我们规则引擎的整体架构,从架构图中可以看到在提供常规规则处理的同时,我们规则引擎也提供了规则库和函数库的管理,方便我们业务以更加自主自助的方式来试用我们的规则引擎。



图 14 规则引擎架构


另外在实际场景中,我们还从组件粒度上对性能和场景进行了优化,包括防止数据倾斜处理、防止内存溢出处理、数据缓存处理小文件合并等等。

结尾

最后分享一下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个人认为,在设计产品或者技术架构上,首先应该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一定要避免过度设计,这个我们早期确实也踩过不少的坑;再者就是要一起从业务场景出发,做好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核心痛点才能做到设计直击痛点、方便用户,因为平台的发展离不开业务的滋养,也正是业务场景的不断变化才带来了平台的不断进步;最后,平台的稳定是一切的基础,一切性能优化都需要找到那个平衡点。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360 云计算(ID:hulktalk)。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5vLIqzDOL3HcISzUZgtvhA


2019-11-24 19:451528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C#线程池核心技术:从原理到高效调优的实用指南

量贩潮汐·WholesaleTide

C#

Infoblox DDI (NIOS) 9.0 - DNS、DHCP 和 IPAM (DDI) 核心网络服务管理

sysin

Infoblox

京东探索研究院大模型成果登上Nature

京东零售技术

测试技艺 | AI 赋能 GUI 自动化测试的挑战

技艺的尾巴

人工智能 自动化测试 GUI

上线 3 天破 500 星,TEN VAD 与 Turn Detection 让 Voice Agent 对话更拟人丨社区来稿

声网

AppAgentx 开源AI手机操控使用分享

溪抱鱼

android AI 自动化测试

华为智能电动DriveONE: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续航与安全

科技热闻

Flawnter 5.9.1 (macOS, Linux, Windows) - 应用程序安全测试软件

sysin

安全测试

必看!手把手教你玩转Dify的3大核心工具!

王磊

微软 Azure 发布 Voice Live API,自带音频处理可自选模型;空间语音翻译:保持环境中说话人方向和声音特征丨日报

声网

Arista EOS 4.34.0F - 适用于下一代数据中心和云网络的可扩展操作系统

sysin

Arista

Arthas heapdump(dump java heap, 类似 jmap 命令的 heap dump 功能)

刘大猫

监控 Arthas 监控工具 heap heapdump

Arista CloudVision 2025.1 - 多云和数据中心网络自动化、监控和分析

sysin

Arista

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京东币链科技解读 「里程碑时刻」

TechubNews

京东稳定币 稳定币条例草案 香港稳定币草案

Arista vEOS 4.30.10M - 虚拟化的数据中心和云网络可扩展操作系统

sysin

Arista

中文大模型幻觉测评:豆包大模型准确率全球第一,超越DeepSeek-R1、Gemini-2.5、GPT-4o

新消费日报

全面解析 Coco AI,一款开源、免费的智能搜索与知识库工具

极限实验室

直播 CocoAI

Nexpose 8.8.0 for Linux & Windows - 漏洞扫描

sysin

Nexpose

Immunity CANVAS Professional 7.27 (macOS, Linux, Windows) - 渗透测试和漏洞利用平台

sysin

漏洞利用

Dell UnityVSA 5.5 - 敏捷的软件定义存储

sysin

Unity

Arthas sysprop(查看和修改JVM的系统属性)

刘大猫

JVM 监控 Arthas 监控工具 sysprop

鸿蒙开发实现图片上传(上传用户头像)

星河特战队员

社交 DevEco Studio 鸿蒙开发 harmoyos

Centos或Linux编写一键式Shell脚本删除用户、组指导手册

刘大猫

人工智能 Linux centos Shell shell脚本

鲲鹏开发者峰会2025成功举办

科技热闻

常用的CTR领域经典机器模型介绍

永荣带你玩转昇腾

GNS3 v3.0.5 - 开源免费网络模拟器

sysin

网络模拟器

模型并行之Embedding表

永荣带你玩转昇腾

StarWind Virtual SAN (VSAN) 8.0.0 - 软件 SAN 解决方案

sysin

VSAN

Fastrace:Rust 中分布式追踪的现代化方案

观测云

分布式链路追踪

楼宇大堂数字LED显示屏定制指南

Dylan

商业 LED显示屏 全彩LED显示屏 户外LED显示屏 led显示屏厂家

Arista cEOS 4.30.10M - 针对云原生环境设计的容器化网络操作系统

sysin

Arista

360数据处理平台的架构演进及优化实践_文化 & 方法_王素梅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