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付出与工资不成正比?如何应对决定了这是机会还是倒霉

  • 2019-11-26
  • 本文字数:3931 字

    阅读完需:约 13 分钟

付出与工资不成正比?如何应对决定了这是机会还是倒霉


节后刚上班,我们所有人手头的事情就多得忙不过来了,因此请了一位兼职过来帮忙。


我一天观察下来,发现工作水平还真不错,趁着休息间隙,就问她现在念大几了。毕竟,能在放假就过来兼职的,最有可能的就是大学生了。



结果,她却说她去年已经毕业了,春节前辞的职,因为春节后还没有公司招聘,就先做做兼职了。


我就很好奇,问她为什么要春节前离职,知不知道春节假期是带薪的?她说知道啊,但就是觉得上一家公司太不公平,一刻都不想再待了。


她说自己是同一岗位的 6 个人里,工作最努力的,部门经理也经常当着其他 5 个人的面说她能力最强,还说准备提拔她做主管。像其他人的 PPT 、思维导图这些都是她给培训的 ,结果年底的时候,却无意中发现她竟然是工资最低的、年终奖也最少。实在憋不下这口气,就辞职了。


“她们做得没我好,却拿得比我多,这么不公平的公司有什么好呆的?”虽然过了个年,但依然能从她的语气里听得出不忿。



付出的比别人多,拿的却比别人少,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可能是职场中最普遍的了,每个公司估计都有。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普遍的不公平现象呢?


一般的常见原因相信大家都清楚,比如所在行业或公司的业绩不好,老板抠门等等。不过,这类原因知道了也不会有任何帮助,因为你已经很清楚如何应对了:


  1. 如果自己翅膀已经够硬了,或者你是李逵式脾气的,那就潇洒地直接拿脚投票呗;

  2. 如果自己翅膀还不够硬,那就忍一忍等时机成熟了再跳。


真正棘手的在于,如果这种不公平现象不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的,你会怎么应对呢?是选择留下来继续努力地工作?还是降低付出,拿多少钱干多少事?或者以离职要挟加薪,不加就走人呢?



撇开那些不入流的原因外,导致付出的多却拿的少的一个核心原因在于:你传递出的欲望需求偏低。


比如,两个人在面试同一个岗位的时候,一个人要求的薪资是 12K 一个月,另一个人要求的却是 8K 一个月,这就是传递出的欲望需求不同。如果这两个人最终都通过了面试,那么入职的薪资很可能分别就是月薪 12K 和 8K 。


因为任何一个招聘岗位的薪资都是一个浮动区间,而不是一个固定死的数值。入职工作一段时候(比如半年)后,即便月薪 8K 的这位无论是表现出的能力、还是做出的贡献都比月薪 12K 的这位强,可是只要月薪 12K 的这位也没到不合格的地步,公司也照常会用他。


如果公司的调薪周期比较灵活,可能会给月薪 8K 的这位加薪 25%(这可能已经是绝大多数公司单次薪资上浮的最大幅度了),达到 10K 一个月。



如果公司的调薪周期固定为一年的话,这时可能还一分钱都加不了。于是,付出与工资不成正比的不公平现象就产生了。


你从这个案例中得出的领悟是什么?是不是应该提高自己传递出的欲望需求?看到这里,绝大多数人得出的感悟可能都是如此。诚然,传递出更高的欲望需求,获得与自己的付出更匹配的工资,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有没有一个具体的限度,是不是将自己传递出的欲望需求提得越高越好呢?这就要看你到底想从这份工作中获得什么了。



如果,你只是想从这份工作中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回报的话(比如,你就只想通过这份工作,在 2 年内积累好出国留学的学费),那就尽量传递出更高的欲望需求,直至达到你的能力上限所匹配的薪资。


以离职要挟加薪,就是很多人已经成功了的做法。其实,如果你这么做了的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获得高于你能力上限的工资,也就是你的工资会大于你的付出,成为不公平的现象中占便宜的一方。


但如果除了工资收入外,你还想通过这份工作更快提升能力、收获人脉、积累阶层跨越的资本,


那么你就要适当降低你的欲望需求,至少要做到让你的付出大于你的工资,成为不公平的现象中吃亏的这一方。


这个建议你是不是觉得有病?举个例子,你就不会觉得有病了。


假如你有两个朋友,关系跟你都挺不错的,相互之间也都会帮帮忙,借借钱。朋友 A 就是每次借多少还多少;朋友 B 不仅每次会提前几天还,而且还会主动加上一定的利息。



请问,如果以后两人同时跟你借 50 万,偏偏你又只有 50 万富余,你是会借给朋友 A ,还是朋友 B 呢?


再进一步,假设你有了一个很好的赚钱机会,要找一个信得过的朋友一起合作,你是更愿意找朋友 A ,还是朋友 B 呢?


如果不故意抬杠的话,我们肯定都会选朋友 B 。为什么?因为朋友 B 通过一次次的主动给利息,在你心目中积累了比朋友 A 更多的信任。而这个信任,恰恰是朋友 B 赢得的最大的回报,这个收益是远远大于他所付出的利息成本的。


职场上的发展更是如此。职场上最不缺的就是专业人才,这也许特别违悖你的认知。


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有 14 亿人口、还特别擅于逆( shan )向( zhai )工程的国家里,任何一个专业活儿都远远不止一个人会,也许你是第一个做出来的,但只要有人愿意“逆向”,分分钟就有无数的人会了。


我们所有人在职场上发展的最大瓶颈,到最后都不是专业瓶颈,而是被“伯乐”相中的机会瓶颈。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是因为我们人多,专业人才也多,但是职场金字塔上层的机会却永远就那么些。


因此,普通人要想实现职场的快速晋升、阶层的跃迁,就需要在更高阶层的“伯乐”那里积累足够的信任成本。这个“伯乐”在职场上,就是你的领导、你的老板。


如果你每次的付出都索取了对等的工资,甚至有时索取的报酬还超出了你的付出,那在“伯乐”眼里就是一笔对等、甚至有点亏本的交易而已,不会有任何信任的积累。


因为他知道,以后你成长了,你就会索取比成长带来的收益还要高的回报,既然如此,他只要愿意出足够多的成本就能找到替代你的人,又何必在你身上浪费一个“千里马”的名额呢。


而如果你能做到付出大于工资,那每一次多于工资的付出,都是一次在“伯乐”心中信任的积累。


慢慢地你就成了“伯乐”眼中的“千里马”,他就会愿意培养你、提拔你,因为你是不可替代的。


因此,如果你想在一份工作中快速晋升,得到长期的收益回报,就要不计较暂时的不公平,


而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利用可以做得更多的条件,更快地提升自己,最终你的薪资会远远高于以离职要挟来的加薪。



其实,除了真实的付出与工资不成正比的现象之外,职场上还广泛存在着一种由达克效应引发的虚假不公平。


达克效应( Dunning-Kruger Effect )是由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唐宁和他的博士生贾斯汀·克鲁格在 1999 年提出的。


达克效应的研究起源非常搞笑:


1995 年的一天,一个名叫麦克阿瑟·惠勒的壮硕男子,不慌不忙地在大白天抢劫了两家匹兹堡银行,他未戴面具,也没有进行任何伪装,只是带着微笑在监控下出入银行——随即当晚被抓获。在警察给他看监控录像时,惠勒无比惊讶: “我抹上果汁了呀。不是都说柠檬汁是隐形墨水、火烤才现形吗!我涂了一整脸!”


唐宁和克鲁格对研究这件事很感兴趣,于是就发现了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达克效应: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至少会把自己的能力评价在平均水平以上。


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高估自我。


比如,80% 的司机都认为自己的技术高于平均水平;当人们评价自我的相对受欢迎度和认知能力时,也会有类似的结果。


这主要是当人们发现自己能力不足时,不仅得出错误的结论,做出不佳的选择,还会丧失意识自我错误的能力。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写道:无知比知识往往更容易产生自信之心。


因此很多时候,哪怕我们的付出其实已经小于工资了,但也还会觉得付出与工资不成正比,从而对这种虚假的不公平产生抱怨。



达克效应还有另一种表现:能力越高的人,则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


在唐宁、克鲁格的经典研究中,成绩好的学生认知得分均在前 1/4 ,预测成绩时却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这些学生认为,如果这些测试对他们来说很容易,那么对别人来说也一样。


这就是为何面试时,能力强的人有时提出的薪资需求反而会低于能力不足者的原因。因为,他们更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能力不足者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因此,当我们开始抱怨付出与工资不成正比时,最好能先反省下我们是否已经不小心陷入在了达克效应中。


反省标准很简单,就是我们的业绩是不是排在前 20%,因为业绩越靠后,我们越容易对自己做出偏高的评价。


遇到了“付出与工资不成正比”的不公平问题?其实,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你会如何应对才是问题。



如果你发现,这只是达克效应在作祟,那就要赶紧从这个认知偏差里走出来了,不要被这种虚假的不公平干扰了你的心态。


如果确实是付出与工资不成正比了,而且还是因为老板抠门克扣、公司论资排辈讲关系等等导致的,那我鼓励你赶紧准备好自己,换个更适合的地方。


但如果只是因为你传递的欲望需求偏低,导致的付出与工资不成正比,那你就需要认真思考应该如何对待了:


  1. 如果你只是想通过这份工作赚取短期的工资收入,那就大胆地传递出更高的欲望需求,甚至以离职做为加薪的筹码都行;

  2. 但如果你想通过这份工作获取更为长期的收益,比如更快地提升能力、收获人脉、积累阶层跨越的资本。


那就要坦然接受付出大于工资的不公平,因为这能积累领导、老板这些“伯乐们”对你的信任,从而帮你更快地实现职场晋升、阶层跨越。

文章来源

公众号 YouCore,微信上最酷的思维、学习提升社群,你的老板和同事可能就在偷偷关注。

作者

王世民,深圳尔雅总裁、知名公众号 YouCore 创始人,著有《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学习力》《个体赋能》。





TGO鲲鹏会,是极客邦科技旗下高端技术人聚集和交流的组织,旨在组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领导者社交网络,线上线下相结合,为会员提供专享服务。目前,TGO 鲲鹏会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硅谷、台湾、南京、厦门、武汉、苏州十二个城市设立分会。现在全球拥有在册会员 800+ 名,60% 为 CTO、技术 VP、技术合伙人。


会员覆盖了 BATJ 等互联网巨头公司技术领导者,同时,阿里巴巴王坚博士、同程艺龙技术委员会主任张海龙、苏宁易购 IT 总部执行副总裁乔新亮已经受邀,成为 TGO 鲲鹏会荣誉导师。


2019-11-26 11:351210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时序数据库在船舶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

CnosDB

IoT 时序数据库 开源社区 CnosDB infra

新一代开源免费的终端工具,太酷了

程序知音

[ Kitex 源码解读 ] 熔断机制是如何实现的

baiyutang

Go 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 kitex CloudWeGo

基于MySQL数据库,Redis缓存,MQ消息中间件,ES搜索引擎的高可用方案解析

Java永远的神

Java 数据库 redis ES 消息中间件

历时两月,终拿字节跳动offer,算法面试题分享「带答案」

程序知音

Java 字节跳动 算法 程序员面试 八股文

C# 之 $ – 字符串内插

陈言必行

7月月更

分布式限流 redission RRateLimiter 的使用及原理

王小凡

Java redis 分布式 SpringCloud 框架

十月阿里社招Java面试题:数据库+分布式+高并发+JVM+Spring

程序知音

Java 阿里巴巴 程序员面试 后端技术 八股文

数据中台建设(五):打破企业数据孤岛和提取数据价值

Lansonli

数据中台 7月月更

区块链,得这样练

CECBC

面试官:Redis中的布隆过滤器与布谷鸟过滤器,你了解多少?

Java全栈架构师

Java redis 程序员 面试 后端

干货来袭!2022阿里巴巴全新出品Spring全家桶全栈笔记(终极版)奉上

程序员小毕

Java spring 程序员 面试 微服务

一文读懂Elephant Swap,为何为ePLATO带来如此高的溢价?

鳄鱼视界

备战金九银十!2022面试必刷大厂架构面试真题汇总+阿里七面面经+架构师简历模板分享

Java永远的神

Java 程序员 面试 程序人生 简历模板

《SpringBoot 手册》:国际化组件 MessageSource

看山

springboot MessageSource

EA中的业务对象和业务实体你分得清吗?

涛哥 数字产品和业务架构

企业架构 TOGAF Archimate

横向对比5种常用的注册中心,无论是用于面试还是技术选型,都非常有帮助

程序员小毕

Java 程序员 面试 微服务 后端

手慢无!阿里亿级流量高并发系统设计核心原理全彩笔记现实开源

Java全栈架构师

Java 面试 程序人生 分布式锁 架构师

区块链的诞生是为了解决——“去中心化的协同”这个问题

CECBC

Microsoft SQL服务器被黑客入侵 带宽被窃取

郑州埃文科技

microsoft 数据安全 代理IP

蓦然回首,“工厂、构造、原型”设计模式,正在灯火阑珊处

掘金安东尼

JavaScript 前端 7月月更

Discourse 自定义头部链接(Custom Header Links)

HoneyMoose

五面阿里,终拿offer,不明白为什么面试官总喜欢问Java这种问题

程序知音

Java 阿里 后端技术 八股文 Java面试八股文

鸿湖万联扬帆富设备开发板正式合入OpenHarmony主干

科技汇

什么是数字货币、数字金融 和区块链?

CECBC

想用K8s,还得先会Docker吗?其实完全没必要

程序员啊叶

Java 编程 程序员 架构 java面试

4位资深专家多年大厂经验分享出Flink技术内幕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

程序员啊叶

Java 编程 程序员 架构 java面试

北京突然宣布,元宇宙重大消息

CECBC

元宇宙改变人类工作模式的四种方式

CECBC

付出与工资不成正比?如何应对决定了这是机会还是倒霉_技术管理_王世民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