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奖金+官方证书,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正式启动,点击报名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伪装“计算机工程师”窃取 TB 级数据勒索 25 万美元!前 FBI 特工解析 AI 时代安全危机

作者: Eric O'Neill、Shane Hastie

  • 2024-12-30
    北京
  • 本文字数:5121 字

    阅读完需:约 17 分钟

伪装“计算机工程师”窃取 TB 级数据勒索 25 万美元!前 FBI 特工解析 AI 时代安全危机

一家公司因远程招聘了一名看似优秀的计算机工程师,却遭遇了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这名员工通过精心伪造的简历、推荐信和社交媒体资料成功获取职位,但在入职后表现糟糕,未完成任何工作,最终被辞退。然而,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黑客”,在入职期间窃取了公司数 TB 的数据,并在被解雇后勒索 25 万美元,威胁公开敏感信息。


人工智能的崛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为网络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犯罪分子正在利用 AI 技术制造出更加精巧的骗局。这类活动正愈演愈烈,网络犯罪成为全球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业务,而“暗网”在规模上也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那么在这样的网络世界中,企业和个人如何才能有效保护自己的数据?曾担任 FBI 卧底调查员的 Eric O’Neill,在接受 InfoQ 英文站的访谈时,从专业角度分享了一些实用建议,帮助我们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


当今技术人员需要了解哪些网络安全知识?


InfoQ:我们的读者大多是技术从业者,他们开发出的产品往往也是网络攻击的主要对象。那他们需要关注什么?


Eric O’Neill: 首先,我们需要正视一个现实:网络攻击正以迅猛之势席卷而来,而阻止它们似乎变得愈发困难。不仅网络犯罪活动呈现出显著增长,连黑客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如今,网络犯罪迅速转型,以发动网络攻击的形式崭露头角。这些黑客是行业内技术水平最高的一群人,而紧随其后模仿、学习,甚至偶尔创造惊人之举的,则是被统称为网络犯罪分子的一大群体。


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通过暗网实施的网络犯罪总值超过 12 万亿美元。如果把网络犯罪造成的损失,或者说在暗网上流动并被恶意人士赚去的加密货币当作生产总值,那么暗网的 GDP 足以使其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没错,除了中美两个大国之外,位列第三的就是暗网,而且它的体量仍在增长。到 2026 年,预计其总规模将达到 20 万亿美元左右,到 2027/2028 年甚至还要更高,毕竟阻止网络犯罪非常困难。作为防御的一方,技术专家拥有着巨大的攻击面,而且每天都在持续扩张。


InfoQ:那能不能分享几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应该从网络犯罪中学到什么?


Eric O’Neill: 当然可以。如今的恶意人士、网络罪犯乃至网络恐怖分子,他们在实施偷窃、诈骗、伪装、冒充、破坏及攻击关键基础设施时,采取的主要方式都能够与经典的网络犯罪手法一一对应起来。


再来介绍一下我自己的职业生涯。我曾在 FBI 担任卧底特工,也曾在华盛顿特区周边追捕黑客和恐怖分子。我离职前办的最后一件案子,就是抓捕 Robert Hansen 的秘密行动。通过在 FBI 总部参与秘密行动,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欺诈和诱导的知识。实际上,当今最成功的各种攻击活动,特别是那些让组织、个人乃至整个城市、政府体系损失数百万美元的攻击,往往都是从欺诈开始的,即赢得某人的信任并让其对谎言深信不疑。


最近一个案子就特别典型,既体现出新时代下沟通和工作的全新方式,也反映了 AI 蓬勃发展及全球形势变化的重要交汇点。有位在香港工作的财务经理,他收到了封电子邮件,据称是公司 CFO 发来的。很多朋友可能听过类似的故事吧?比如邮件上写道,“立即往这个账户打款,否则我们会失去这笔交易,以下是账户信息,另外不要告诉其他人。如果你 10 分钟内还没处理好,我们公司就会出现灾难性的问题”。多典型,先给受害者施压,让他难以认真考虑整件事情的原委。而且可能是犯罪分子使用了伪造的地址,也可能是其窃取到 CFO 的真实邮箱,反正受害者检查了一下发现来源没问题。


现在我们已经通过安全意识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这类问题。但也必须承认,类似的情况随时都在发生。单纯是因为有邮件要求员工们这么干,他们就依样照做的问题每年仍在给企业造成 490 亿美元的损失,且数额还在不断增加。


但我分享的这个案例还不止这样,整个过程更复杂。这名财务经理收到的邮件只写着“上 Zoom 来开会。”涉中的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跨国企业,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公司和办事处,也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商之一。悉尼歌剧院就是他们设计的,可以想见他们的行业地位了。财务经理当然很高兴啦,因为他突然有机会能跟自己上司的上司的上司直接视频通话,于是他整理了一下仪容,加入了 Zoom 通话。他在其中看到了 CFO 本人,身边有两位他认识的财务人员,还有两张他没见过的生面孔。


在通话过程中,他得知公司谈下了一笔新交易,打算跟那两位陌生人合作并吸收他们担任合伙人,接下来马上要付款了。在大家介绍完自己之后,通话突然结束,然后电子邮件继续发来。不疑有他,这位财务经理在接下来的一周中向香港的五个不同银行账户发出了 15 笔、总额高达 2500 万美元的电汇。但事实上,这些账户全部由犯罪分子控制,对方认真研究了财务经理的个人情况、细心部署并制定了这个精密的圈套。其实经典的网络犯罪手段也差不多,首先要尽可能多了解目标人物,包括他身在哪里、做什么工作、是否有权限执行转账操作,而后制作伪造的社交媒体消息和逼真的表演场景。作为这幕闹剧的最高潮,他们使用 AI 技术在 Zoom 小窗口中显示出了几可乱真的头像,最终骗到了这位身在香港的员工。


很明显,那两名所谓合伙人完全就是子虚乌有。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安全状况。没错,大家需要提防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封电子邮件,就连在电话上听到的声音、收到的短信甚至看到的视频都不能轻易当真。安全防范意识必须升级到新的水平,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InfoQ:这事听着就让人毛骨悚然。毕竟就个人而言,我也曾经被骗过,只是情况远没有这么复杂。我很感谢银行方面及时主动介入,成功阻止了交易的进行。所以我很明白,这种经历真的太可怕了。


Eric O’Neill: 是的,如果银行能够掌控一切,那当然是最好。有时候哪怕交易已经操作完成,银行也能够直接将其撤回或者划销。他们会在一定范围内为用户提供欺诈保护,比如恢复资金或者要求客户承担,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根本抓不住网络罪犯。但我认为银行在这方面其实可以做得更多,他们应当通过重大投资培训全体客户更熟悉网络安全态势,同时对自有系统施以全面控制,至少要降低被冒充成客户本人的犯罪分子骗到的可能性。


这就是所谓客服中心攻击。比如犯罪分子先掌握了客户的情况,再打电话给客服中心,询问如何重置账户中的双因素身份验证资料。因为他们假装是客户本人,所以银行往往难以分辨。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那些公开了部分个人资料的群体身上,犯罪分子可能会搜集这些资料,再利用它牟取利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自然是建立更好的控制系统,但成本着实不菲,有时候还只能选择划销。


数据与信任的防线

InfoQ:那这类控制系统应该是什么样的?


Eric O’Neill: 加密是个大难题。至少单靠短信验证本身还不足以支撑起优秀的双因素身份验证机制。这里要提醒大家,归我们所有的只是手机,手机号码可不算。手机号实际是由第三方运营商控制。我们只是把它带在身边,运营商才是数据的控制者。所以请大家别盲目信任短信验证,比如可以选择那种专门的手机端身份验证应用。只有机主能够访问,其中使用不同加密模型生成的一次性验证码只会存在一小段时间,这种随时轮换的机制能够大大提高安全性。


InfoQ:如果我是技术部门的成员,那该怎么揪出网络犯罪分子?


Eric O’Neill: 这是个好问题。一切都要归于数据。之前我就反复强调,数据就是新时代下的资产,甚至是货币。数据是我们需要保护的最重要的事物之一,而网络安全的本质就是保护这些数据。近来随着 AI 技术的崛起,信任也成了同样稀缺的资源。所以,数据和信任就成了网络安全中的两大支柱。 任何负责组织网络安全的角色需要做好的头号大事,就是从本质上理解自己的数据。比如清楚自己拥有哪些数据、知晓谁可以访问数据,这些数据存放在哪里,再设置控制系统来加以保护。总之,揪出他们的思路就是了解自己的数据、把握住上下文,这样就能识别出什么时候的哪些接入点比较可疑。


举例来说,我在一家公司工作,那么一天的起始大多是在早上七点左右。无论是远程办公、现场办公还是混合办公,我都需要登录系统。比如我每周可能在办公室工作两、三天,或者到公司开会之类的。我自己现在办企业,就完全转向了居家办公,但时间仍然大致是在早上七点到晚间六点。我所从事的项目和任务,都有对应受控的数据集。这时候,如果网络安全系统、机器学习或者 AI 标记了某些异常,比如“Eric 刚刚在凌晨两点登录了系统”,那这就非常值得怀疑、明显不符合常态。这时候网络安全系统应该就此发布警报,比如立即切断访问权限并提醒安全负责人介入调查。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安全机制,都需要验证我还值不值得信任,比如我可能打算窃取商业机密、也可能是我的账号和密码被鱼叉式网络钓鱼给偷走了,导致攻击者能够冒我之名在组织内流窜。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必须及时跟进。


只有非常了解自己的数据,我们才能判断用户们应该有何行为,哪些活动明显不符合常态。只有能够弄清楚这一点,网络安全才能成为有效的预警系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漏洞。漏洞永远存在,真正重要的是尽快将其发现,以防止它们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AI 影响网络安全的案例

InfoQ:你谈到了 AI 和技术,我们也知道一些 deepfake 的故事。那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Eric O’Neill: AI 正以一种不确定我们做没做好准备、或者说是否进行过认真思考的方式改变着一切。我来具体解释一下:我们几年前才刚刚学着适应远程办公,随后 AI 又突然降临。我合作过的很多组织都会说“我们先是采用混合模式”,而我的建议是“也可以直接选择远程模式”。总而言之,只要员工支持远程办公或者混合办公,就可以不再天天通勤打卡。虽然有些组织也在“开倒车”,即重新回归线下办公模式,但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劳动力的全球化程度确实有所提升,我们几乎可以从任何地方招聘员工。


借这个机会,我正好聊聊 AI 跟网络安全的交叉案例。


有家公司雇佣了一位表面看起来很出色的人才,他在得克萨斯奥斯汀工作,是一名计算机工程师。他的简历简直无可挑剔,推荐信也令人信服。公司拨打了推荐信上的电话,对方说此人确实可靠。包括 LinkedIn 上的个人资料,完全符合招聘人员的全部想象。但因为公司位于美国东海岸,而他本人身在得克萨斯州,所以只能选择远程办公。但他的工作表现相当糟糕,几个月后就因压根完不成任何工作而被公司辞退。公司方面不知道的是,这人其实是名黑客,整个招聘流程都是个陷阱。他以计算机工程师的身份登录了公司的系统和数据库,下载了好几 TB 的信息。


这就是他的本职工作,什么正事不干但全天候盗窃信息。而且在被解雇之后,他不单拿走了信息,还反过来勒索公司 25 万美元,称如果不付钱他就把数据公开出去。这正是我们关注的新趋势,而 AI 的出现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AI 可以创建一个化身,让人们变成自己想成为的任何样子。AI 不单能改变我们的声音,还能编写内容脚本,让整个对话看似顺畅自然、资料没有任何语法或者拼写错误。复杂的 VPN 系统能让你装作身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所以在公司看来,这个人似乎就生活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


AI 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在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前几天我在飞机上就遇见过一件事。坐经济舱的时候,我们得一路走到最后面的洗手间,往往还得排队。在排队时,我看到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因为她的卫衣上还印着大学的名字。她正在使用笔记本电脑。好奇心驱使我偷偷瞄了一眼她的屏幕,本来我以为她在看电影,但没想到她正在参加考试。我看到了正在运行的考试软件,现在的飞机已经提供 Wi-Fi 连接了,她正在做多选题。


她当时把整道题和所有答案选项都复制到了 ChatGPT 里头,然后询问“正确答案是什么,为什么?”AI 会替她回答,然后她再切回测试给出选择。反正我眼睁睁看着她完成了整个测试。因为是在线测试,所以立刻就得看到得分,她得了满分。但实际上她啥也没回答,什么也没学到。我想说的是,如果她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遇上了同样的任务,那她打算怎么办?也许她也会直接让 AI 替她处理。这就是我最担心的。


我想说的是,如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直接把工作内容交给 AI,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他们要做的就是编辑和调整,再无迈出第一步的纯粹创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写作的经验,可能是提着笔坐在本子前,也可能是打开文字编辑软件坐在屏幕旁,脑袋里想的是“现在我需要输入第一个字了,应该是什么?”这是件神奇的事,迈出第一步是最困难的,但也是我们成为真正创作者的必经之路。可未来也许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因为 ChatGPT 或者其他 AI 工具会直接生成故事底稿,起承转合全部搞定。这时候我们就不再是作家,最多只能算个编辑。我担心终有一天,我们会因此彻底失去创意。


InfoQ:确实,这里头值得深思的东西很多。非常感谢,Eric,今天很高兴能跟你交流。


原文链接:

https://www.infoq.com/podcasts/spies-lies-cybercrime-perspectives/

2024-12-30 15:306912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构建1688自动代采系统:PHP开发实战指南

代码忍者

1688代采

火语言RPA--超级鹰打码

火语言RPA

分布式系统学习10:分布式事务

卷福同学

分布式事务 分布式系统

性能测试丨内存火焰图 Flame Graphs

测试人

软件测试

大模型选择指南:功能、参数和优化

JustYan

人工智能 大模型 生成式AI

性能测试丨分布式性能监控系统 SkyWalking

测试人

软件测试

Svelte 最新中文文档翻译(6)—— if、each、key、await 逻辑区块

冴羽

vue.js 前端 web前端 Svelte SvelteKit

火山引擎「车鱼视听」“汽水音乐”蔚来车端首发,带来更多车载音乐体验选择

极客天地

Coolbpf最新特性解读:profiler功能上线,助力性能分析和优化

OpenAnolis小助手

操作系统 ebpf 龙蜥技术 coolbpf 龙蜥系统运维联盟

龙蜥社区落地开源生态发展合作倡议新进展,推出内核 kABI 和配置统一规范

OpenAnolis小助手

开源 操作系统 龙蜥社区

“AI拜年”火遍朋友圈,营销的终局是拼技术

Alter

解决Python处理大规模数据的性能瓶颈,人大教师向你推荐这四种工具!

ModelWhale

Python 智能体 大模型 加速包

更安全、更丰富 、更兼容 Anolis OS 23.2 版本重磅上线

OpenAnolis小助手

开源 操作系统 龙蜥社区 Anolis OS Anolis OS 23.2 版本

AI 发展是否正在放缓?AI 发展将驶向何方?

Baihai IDP

程序员 AI 白海科技 LLMs

《CPython Internals》阅读笔记:p360-p377

codists

CPython Internals

和鲸Heywhale荣获知名出版社 “2024 年度优秀合作伙伴”奖,共筑科技知识传播新未来

ModelWhale

出版社 图书出版

回顾与展望,SOMA年终工作会议暨Meet Up圆满举办

OpenAnolis小助手

操作系统 龙蜥社区系统运维联盟

深度解析:利用商品详情 API 接口实现数据获取与应用

科普小能手

数据挖掘 淘宝 电商 API 接口 跨境电商运营

Svelte 最新中文文档翻译(5)—— 基础标记

冴羽

JavaScript vue.js 前端 Svelte SvelteKit

Cloud Kernel SIG 月度动态:ANCK 新增支持多家厂商新硬件特性、发布多个小版本

OpenAnolis小助手

操作系统 龙蜥社区 龙蜥SIG月报

人工智能丨Midscene:让UI自动化测试变得更简单

测试人

人工智能 软件测试

龙蜥衍生版 KOS 助力厦门高校创新实验室智算 300 节点成功迁移 | 龙蜥案例

OpenAnolis小助手

操作系统 龙蜥社区 龙蜥操作系统 龙蜥案例 Anolis OS

总结与展望,龙蜥社区第 30 次运营委员会会议线上召开

OpenAnolis小助手

操作系统 龙蜥运营委员会会议

喜讯!龙蜥操作系统荣获 CSDN 2024 中国开发者影响力年度评选大奖

OpenAnolis小助手

操作系统 龙蜥操作系统 Anolis OS OS Copilot

性能测试丨Nginx 性能数据监控

测试人

软件测试

1688 买家订单,订单物流,订单回传接口系列(1688 寻源通 API)

tbapi

1688API 1688订单接口 1688订单物流接口 1688寻原通

性能测试丨JVM 性能数据采集

测试人

软件测试

高性能网络SIG双月度动态: 三年磨一剑,virtio-net AF_XDP 完成 Linux 主线零拷贝支持

OpenAnolis小助手

操作系统 龙蜥社区 龙蜥SIG月报

AI 语音独角兽 ElevenLabs C 轮融资估值超 30 亿美元;港科大 Llasa TTS:15 秒声音克隆支持中英双语

声网

龙蜥开发者说:我与龙蜥社区相遇相惜的这些年 | 第 29 期

OpenAnolis小助手

操作系统 龙蜥开发者说

龙蜥社区加入智算产业联盟,助力构建开放、包容、普惠的 AI 新生态

OpenAnolis小助手

操作系统 龙蜥社区 智算产业联盟

伪装“计算机工程师”窃取 TB 级数据勒索 25 万美元!前 FBI 特工解析 AI 时代安全危机_AI&大模型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