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杨冬蕴专访:如何通过 AR 创新体验,赋能电商行业增长

  • 2021-10-27
  • 本文字数:4301 字

    阅读完需:约 14 分钟

杨冬蕴专访:如何通过AR创新体验,赋能电商行业增长

很早就关注了杨冬蕴,花名:小乔,设计圈子的同学都叫她小乔姐姐。她在网上帮助一些年轻的设计师、产品经理解答工作相关的提问,关于职业发展、面试、能力提升、团队管理等经验,是一个爱思考、有态度的人。


此外,她也分享行业大会、活动相关的动态,包括作为主讲嘉宾、受邀参加一些活动的记录,还分享自己制作的创意甜品,以及乐器、展览等兴趣爱好的内容,是一个注重生活品质的人,这符合一个设计主管的生活调性,生活有趣,工作才不会无趣。我看到有人给杨冬蕴的评语:


认识小乔很多年了,是一个温润如玉的女神。在专业上非常精湛,非常擅长带领团队突破业务,同时很乐于分享,经常输出专业知识帮助年轻设计师。是一个兼具智商,情商,爱商的优秀设计专家。另外她还是一位美食专家,蛋糕甜点都做的非常棒,摄影技术也很厉害。对了,英语还超级好。


后来,我问小乔,你的哪些产品上的创新思路是来自生活,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下面的内容都使用 Q&A 形式,原汁原味保留小乔自己的话语语境)


小乔:我和许多更有才华的设计大师、艺术家相比,尝试过的东西还只是凤毛麟角。我相信大部分设计从业者对于美好的事物都有追求、都热爱生活,因为我们的职业基本素养是具备发现美的眼睛和追寻更好的用户体验。但要运用在业务和产品创新时,比热爱生活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接触到新行业或新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做。


热爱生活带给我灵感,好奇心让我学习和精钻了更多不同行业的知识,思辨能力让我得以推导出适合业务的有效解决方案。


PCon:比如说,因为好奇心而学习了什么?后来在哪些产品上用到了?


小乔:比如线下零售设计,我们电商行业的设计师,大多关注的是线上界面,如何导购,如何提升商品成交转化,但很少关注线下零售的设计。线下零售包含空间设计、动线设计、美陈、量陈、POP 设计、货架设计等等。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一些细节,比如宜家的购物动线是 S 形的,比如销售状况好的商品会放在用户人均视线高度的货架上,再比如在商超买单的柜台上会陈列单价低、高复购类型的商品。


对所见所闻有好奇心,驱使我去查阅相关的专业知识或找专业人士咨询,而这些知识在我进行淘宝心选线下店的设计时,得到了充分发挥与落地。


PCon:思辨能力,可以举个小例子么?甚至是用思辨能力,推翻了自己之前的方案?


小乔:当一个模式成功时,做业务拓展容易产生逻辑惯性,尤其当各大公司都扎堆做一些业务时,需要思辨科学性和可行性。比如国内市场成功孵化了一个电商平台,同样的模式是否适合海外?


以直播带货为例,国内和欧美市场相比,国内有兴旺的供给侧生产力和强大物流,但这些在欧美市场并不是优势,国内的几个直播带货平台为商家提供了高流量分发渠道,解决了库存滞销问题。而海外的 B 端可能来不及供货也来不及发货,C 端的行为需求和国内也有区别。所以,海外电商的突破口不见得是复制国内的直播带货形式,而是解决链路上的痛点,比如供给不足。


PCon:我特别感兴趣您之前在阿里、得物的工作经历,这期间您深度参与了线上电商,和线下智能互动设计,得物 AR 创新设计等项目。


这些项目之间应该有很多共通之处吧?为您接下来在 AR 创新项目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小乔:这些项目之间确实有一定的共通点,比如目标都是提升业务数据和增强品牌力,都需要通过提升商品表达来带动成交转化,都需要整合资源和推动落地的能力等等。过往的经验会一定程度助力之后的项目,但不同项目之间的可复用性不大,即便是一样的命题,比如都在电商平台做 AR,由于商业模式、产品定位、用户群体等多方面的差异,思考逻辑和解决方案也并不相同,这个我将在 11 月 26 日PCon产品创新大会的分享中重点阐述。



PCon:您的工作内容精深于电商领域,具备从 0-1,1-100,100-N 不同阶段的核心业务经验。


想问一下,目前电商领域除了用户无法通过线上充分感知到商品的全貌之外,还存在哪些体验上的挑战?AR 是不是唯一的解法?


小乔:电商领域是个非常大的概念,有中心化电商、去中心化电商、社交电商、兴趣电商、同城零售、跨境贸易等丰富多样的商业模式,不同的电商形态又涉及到不同的导购、履约、商家、达人、供应链、物流、支付等模块,挑战是数不胜数的。


单从前台导购来说,为什么需要增强商品的表达,是为了解决线上商品无法被用户充分感知的痛点,从而提升交易转化,所以除了 AR 外,还有模特图、直播讲解、360 度商品展示等方案。AR 针对不同的业务目标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只是以科技或互动娱乐的效果吸引转化,还是要做到真实还原实物的 AR 体验,只有后者可以解决用户收货后不符合预期的问题,为商家规避退货率高、库存流转周期过长等痛点。


因此解决方案不是唯一的,各产品的目标是不同的,同样的目标也有多样的解决方案。要综合权衡目标与 ROI,选择最适合自身产品的解决方案,促进业务增长、提供优秀的用户体验。


PCon:你们是如何实现 AR 体验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需要解决哪些产品设计上的难题?


小乔:AR 项目的推进远远不止设计上的难题,从项目目标定位、项目每个阶段的规划、执行流程到资源整合,都需要充分考虑,最终才有了和大家接触的界面。


  1. 首先要确认项目目标,不同电商平台有各自使用 AR 的原因,也因此会有不同的效果要求。比如是以科技的噱头吸引用户?还是以互动娱乐的趣味交互来转化用户?还是要像得物 App 或者宜家这样无限接近于真实商品,帮助用户做交易决策?我们不是为了做 AR 而做 AR,还是要回归业务目标,不同的目标会决定项目的周期、技术要求、成本、后续的项目 roadmap 等。

  2. 确认目标后,根据目标效果判断是否可以自研,还是对接技术供应商。要充分调研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的 AR 技术能力,才能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充分掌握了国内外各个企业的 AR 能力差异,以及可以投入在哪些应用场景中。得知各项成本后,需要衡量项目的 ROI,来判断是否启动。

  3. 产品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主要有两大方面的难题,一个是素材和流程的问题,一个是资源的问题。不管是做鞋类的 AR 还是口红的 AR,都需要逼真的模型素材、色值准确的口红滤镜,这些素材的解决方案由于涉及到公司机密,我不便于分享;而资源的问题也是发起创新项目需要面临的常规难题,这个项目由于是设计发起的,业务方也是设计,我们需要产品、技术、数据分析、运营等不同职能的同学加入,而这些同学也同时在支持着不同的项目,资源紧张,我需要跟不同业务、职能、级别的同学充分沟通新项目的规划,因此对资源整合和项目规划的能力都是巨大考验。

  4. 后续的项目规划,以得物 AR 为例来说,当鞋类 AR 的 MVP 版本上线后,根据市场数据来定量计算商业指标的提升情况(包含 GMV、收藏率、成交转化率等),也会定性收集用户反馈、市场好评情况等。在验证效果后才能推进后续的规划,比如 AR 的能力模式需要更丰富,不止是试穿,也有其他的玩法,比如 AR 的能力需要在更多品类中应用,不同品类的优先级也需要根据业务数据和实现难度来做综合判断。


PCon:上面第三点提到的资源问题,确实挺考验一个项目负责人的资源调度能力,沟通能力,同理心,共同的业绩目标,成长等等。其实这里面,您可以再补充一些收获、心理感悟等方面的内容。


小乔:主要有两点:1. 唯快不破,更早更全面地洞察机会点,做好项目规划;2. 推动更符合自己职能和长板的项目,比如得物的 AR 业务之所以由设计发起后还继续由设计来担任业务方,是因为只有设计师可以看出不同 SDK 的差异,也更了解用户,设计师可以决策什么是更好的体验。


PCon:您在带领团队过程中,是如何在团队里基于业务需求,落实“创新”这个理念的?


小乔:要做出好的产品,必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如同马斯克所说的回归“第一性原理”,回归事物的本质去思考和推导。


这就要求我们发起项目的出发点就是综合考虑“用户”和“商业”的。


我们身为设计师是最接近用户的人,清晰用户的痛点,为优秀的用户体验负责;同时设计是赋能商业、带来业务增长的,根据需要提升的商业目标,可以拆分出不同的解决方法,综合推导出此时此刻最合适公司和业务的项目。在我看来,突破业务的解决方案都是在创新,它可以是有酷炫科技感的创新形式,也可以是已有的模式运用在了新的场景中。


PCon:“身为设计师是最接近用户的人,清晰用户的痛点”,这句话很赞。


你们去接近用户,了解用户痛点,一般会做哪些事情,如何把“清晰用户的痛点”这一环节做到极致?


小乔:我展开来说吧。


  • 如何了解业务和用户: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变化较快,和传统行业或者外企有较大差异。我曾经从业于咨询行业,我们通过定性、定量的科学方法分析用户需求、洞察企业机会点,我们把了解用户做到了极致,但项目交付后,甲方不一定落地,因为他们的业务目标可能在后期更换了、或者资源发生变化不足以支持落地等等。


后来我转回了互联网企业,业务方虽然有对于行业天花板、趋势方面的分析,但缺乏扎实的用户调研环节,许多业务就是对着竞品拍脑袋做。这些现象都是由于互联网节奏快,所以并不允许完成“极致的调研”后再开展项目,且互联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上线后可以高效回收真实数据。在孵化 0-1 的创新项目时,行业侧调研,比如天花板、趋势分析、竞品观察等报告是必备的,因为这决定了公司是否要踏入这个赛道,以及是否有分占市场的可能性;用户侧的调研,可在落地过程中同步去做,根据调研目标,灵活运用定性、定量方法,MVP 版本上线后根据真实数据情况敏捷迭代。


  • 职场专业度和成熟度:在招聘候选人时,除了本身职能的专业能力需要扎实以外,成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只关注自己,或只做自己喜欢、认同的事情,是缺乏职场成熟度的表现,这样的同学较难从商业目标和用户需求中推导出此时此刻适合业务增长的方案,较容易自嗨,但市场并不买单。因此在招聘时也需要关注候选人的职场成熟度,和年龄无关,和性格、自我定位、合作能力等方面有关


嘉宾介绍:


杨冬蕴:从业于体验咨询、互联网体验设计行业,先后就职于华为、阿里、得物、字节等知名企业,目前是字节跳动战略产品设计团队负责人。精深于电商领域,负责过手机淘宝、年货节、双 11、淘宝心选中后台、新零售线下店陈列和智能互动设计、淘宝造物节、得物 AR 创新设计、POIZON 海外业务等,具备从 0-1、1-100、100-N 不同阶段的核心业务经验。IF 设计奖、红点设计大奖得主,个人申请及带领团队申请设计专利 20+。


11 月 26-27 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将举办第一届 PCon 产品创新大会,创新是一种基因,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习惯,那些能够成功的产品,是如何保持创新的,是如何实现用户增长的,是如何将产品商业化的,等等。这次 PCon 会议上,我们邀请了国内外优秀的产品专家来分享话题,传递经验。


感兴趣的,欢迎点击会议官网日程了解详情 https://pcon.infoq.cn/2021/beijing/schedule



2021-10-27 14:121178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杨冬蕴专访:如何通过AR创新体验,赋能电商行业增长_AI&大模型_Xue Liang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