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on 上海站|日程100%上线,解锁Al未来!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数据库内核杂谈 (二十) 番外 - 管理者如何保持技术敏感

  • 2021-09-24
  • 本文字数:4299 字

    阅读完需:约 14 分钟

数据库内核杂谈(二十)番外 - 管理者如何保持技术敏感

欢迎阅读新一期的数据库内核杂谈。这期是一期番外篇,主题和数据库无关,源自我最近的一次技术分享:成为技术管理者后,如何保持技术敏感。我把分享的文稿整理成了这篇博文。

作为技术管理者,为什么还需要保持技术敏感?


在讨论如何做之前,我们应该先讨论一下为什么。成为技术管理者(engineering manager)后,在很多公司,包括 Facebook,首要职责不再是技术输出,而是如何带领团队去做事(deliver),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如何做好团队成员管理(让成员 feel happy, feel motivated,帮助她/他们成长)。技术管理者的 OKR 或者 KPI 肯定不是参与系统设计,或者是开发代码,甚至不是 code review。相反,在绩效考评的时候,大家可能会质疑作为管理者,为什么还在做 IC 做的事,你是否把时间都花在了刀刃上。诚然,有些公司还是保留了 TLM(tech-lead manager)的职位,但是 TLM 的第一职责依然是团队管理。我觉得 TLM 是比较矛盾的职位,一方面,TLM 需要贡献相应的技术输出,但同时,应该引导团队成员成长和贡献。有点,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意思。我自己不成熟的总结是技术管理者应该时刻去关注这三个关键:团队成员(team),愿景和方向(direction),有效机制(process):团队是否在做正确的事;是否有有效机制来协助团队做事;团队成员是否合理和高效,成员是不是有效激励且有归属感,是否在成长。做好这些事,似乎并不需要技术上保持敏感?

 

我认为,保持技术敏感,绝不是要让管理者继续深入参与系统设计,参与写代码。更不应该是,以技术服人(国内的一些技术公司是希望管理者可以以技术服人,比如,会晋升原先技术最强的人来做管理者。这个,和北美很多技术公司是相反的策略)。你希望团队可以不断招到技术更牛的人,而不是让管理者成为整个团队的技术瓶颈。那保持技术敏感,有哪些好处呢? 我认为有下面这些好处。

 

1)更高效地管理团队:技术敏感的管理者在和团队沟通(特别是和 senior engineers 或者 TL 时),理解系统架构甚至技术细节时会更高效。虽然管理者不需要参与代码开发,但是,依然需要了解团队如何开发系统来支持业务,技术路线是什么。你在向上汇报的时候,也会需要这些信息。而获取这些信息,主要是通过沟通来完成的。比较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敏感,可以让管理者在和组里 TL 沟通更高效。毕竟,作为管理者,我们不希望 TL 在和你交流的时候,觉得“对牛弹琴”,想着这个 manager 怎么啥都不懂。

 

2)更好地影响团队技术路线和 direction。规划正确的技术路线对于团队成功至关重要。我觉得,这个重任不能只落在 TL 的肩上。因为,管理者最终应该对团队是否能够 deliver 负责,如果技术路线规划错误,导致团队不能 deliver,最终责任在管理者。技术敏感的管理者就可以更好地参与规划。我不鼓励,管理者直接制定技术路线,但应该去评审,和影响最终决定。对于管理者对于技术路线的影响,一个脑洞比较大的类比就是比特币区块的验证,管理者可能并不是 power 最强的节点来计算出新区块的 hash,但应该具备验证这个 hash 正确性的能力。

 

3)英雄惜英雄 - 更容易吸引技术能力强的候选人加入团队。技术牛人是容易抱团的,毕竟大家都希望能够更高效地合作来做事。这点,我自己深有体会。因为我现在还积极参与系统设计面试,如果遇到优秀的候选人,作为面试官,你是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来抛出橄榄枝。

 

4)作为发展最迅猛的 IT 领域,我认为,必须不断去学习,来跟上整个行业的发展。技术敏感和积累深厚的管理者可以在学习上事半功倍,效率更高。

难点和挑战


作为管理者,保持技术敏感的难点和挑战在哪?

 

1)首先还是,保持技术敏感不是管理者的 KPI,你不会把重心放在上面(你也不应该)。团队成员和团队是否在 deliver 才是关注的重点。

 

2)时间不够用。管理者的大部分工作是通过开会来完成的:向上沟通,向下沟通和 XFN 沟通。你很难有大块的时间来阅读技术文档和代码去深入理解系统。

 

3)拳会离手,曲会离口。管理者不应该直接参与系统设计,这是团队成员应该去做的事。原先积累的经验和技能会慢慢生疏。

 

4)如果是以管理者加入一家新公司或者新团队,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如果你是从原本的团队成长起来成为管理者,大概率你对整个系统,业务是比较熟悉的。对于后续的演进,也更容易更近。但对于新团队或者新公司,一切都重新清零。

保持技术敏感的建议


说完了重要性和难点,终于进入正题,可以开始聊具体的建议了。

 

Tip 1:心态平和地去接受现实。就像上文描述的,管理者的 KPI 不是代码实现,不是系统设计。管理者也应该理解上述的难点。所以,一定要心态平和地去接受。你不会像在 IC 时那样,对代码和系统如数家珍。我自己在刚作为管理者时,就犯过一个错误:我一直要求自己能够继续 review 大部分的团队成员代码来保证我对系统的理解。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导致我在其他方面做得不好。

 

Tip 2:在成为管理者之前,打好基础和内功。在还是 IC 的时候,你的主要职责就是代码开发和系统设计。一定要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做到厚积薄发。IT 已经发展到很难做到在各个细分领域都精进,但我们依然提倡 T 型人才:在自己的领域可以非常深挖,同时,对于其他领域和业务,需要有所涉猎并快速理解。

 

Tip 3:抓重点,从关键指标来了解系统。作为管理者,你依然需要非常清楚地知道团队构建的系统是用来做什么的:用来支持什么业务,有哪些关键指标, 哪些关键技术细节,如 QPS 是多少?是否需要强一致性?是否是夸区域部署,技术栈,等等。我觉得管理者可以从黑盒角度来认知系统。

 

Tip 4:参与系统设计面试。这是我最喜欢的 tip,自己也是坚持贯彻执行。参与系统设计面试对于面试官的技术深度非常有考验。大家可能觉得,系统设计的题目是固定的,作为面试官可以提前准备,会从各个角度去参考,好,中,差的设计决定。诚然,比起候选人,面试官是有先发优势的。但在面试的过程中,你永远不知道候选人会提出什么样,天马行空的设计思路,或者问题。这就需要面试官在短时间内针对提出的设计思路和问题来做判断,这非常考验面试官的技术积累。你不希望被候选人套路,同时也不希望给候选人留下“这个面试官好像不太行”的印象。另一个好处就是,你真的可以从有经验,技术背景很强的候选人中学到很多,受益匪浅。最后就是上文提到的,作为面试官,如果你能在面试中也表现出深厚的技术积累,做到让候选人英雄惜英雄。是更容易吸引候选人加入的。

 

Tip 5:参与事故复盘会议。通常复盘会议是用来讨论严重的用户事故的(比如,欧洲用户无法登录 WhatsApp 或者发送消息)。复盘会议会讨论事故细节,如事故影响,是怎么被发现的,怎么被修复的,更重要的是,怎么能够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参与复盘会议,类似于从关键维度来了解系统。

 

Tip 6:持续学习。套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终生学习。我们很幸运,处在 IT 领域,有幸参与了软件行业改变世界。同时,我们也不那么“幸运”,因为行业发展太快,需要不断去学习新知识,新趋势,区块链,人工智能,IOT。不然,很快就被淘汰了。平时的工作总是有局限性,不能覆盖广度。不过好在,现在有很多其他的途径可以学习。

 

一是通过 follow 各类 tech blogs。我曾在知识星球上分享过自己 follow 的 tech news 和 blog。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



  • Airbnb Eng Blog: Airbnb 还是蛮注重开源的,经常有不错的项目分享。另外,如果想去面试,也推荐看看。

  • All Things Distributed: 是 Amazon CTO Werner Vogels 的博客

  • Cockroach Labs: 另一家目标做成开源 Google Spanner 的数据库公司(对标咱们国内 PingCAP 的 TiDB)。经常分享数据库开发相关的 blog。

  • Distributed Systems NewsLetter: 某个热心人维护的 distributed systems 的新闻,有 paper, 业界新闻和 Video talks。不过,5 个月前停更了,因为太忙了。。。

  • Dropbox Tech Blog: Dropbox 公司的 tech blog。同 1)

  • English(US):是 Twitter 公司的 tech blog。

  • Gates Notes: 这个不算技术博客啦。听听 Gates 大佬的分享,特别有大局观。更重要的是,他会定期推荐他阅读的书籍,非常推荐这个。

  • Google AI Blog: 虽然不是 AI 这一领域的,还是应该关注一下业界最新进展。



  • Hacker News:HN 就不用多介绍了吧。必须订阅;

  • High Scalability: 不需要特别介绍了吧。会定期搜集最新的业界新闻,大佬 tweet, Talk 和 blog。号称面试必看。。。(讲真,作为一个资深面试官,我希望大家是真的吃透,而不是就看几篇 blog,会几个 buzz word 就大谈高可用,高扩展,所以光看 blog 是搞不定面试的)但是感觉现在质量和频率有下降;

  • LinkedIn Eng Blog:LinkedIn 也是比较注重开源和分享的;

  • Luc Perkin 的个人博客:得知他是从一本书,Seven Databases in Seven Weeks: A guide to modern databases and the NoSQL movement。老哥的更新比较慢,书还是很推荐的: https://7dbs.io/;

  • Martin Fowler 老爷子的博客:老爷子也不用多介绍了吧,OODesign,UML Modeling。老爷子的博客会分享些架构啥的,而且还会分享自己拍的照片,挺逗的;

  • Martin Kleppmann 的个人博客:得知他也是从一本书,强烈推荐他的 Design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这本书是强烈推荐!);

  • Netflix TechBlog: Netflix 也是非常注重开源和微服务,有很多不错的技术分享;

  • Reddit Programming:Reddit Programming 板块,内容上可能和 HN 有些重复。



  • Slashdot: news for nerds;

  • Pinterest Eng Blog:Pinterest engineering blog;

  • TechCrunch: 主要是创业公司相关新闻;

  • The morning paper(https://blog.acolyer.org/): 一个叫 Adrian Coyler 的维护的专门介绍计算机 research paper 的网站。这个真的是我自己压箱底的。Adrain 的分享非常深入浅出,读他的 blog 对整篇 paper 就能有个大概了解。前阵子停更了,Adrain 说家里有亲人患上了新冠病毒(Adrain 在英国应该),好在一切都慢慢恢复了;

  • Uber Engineering Blog: Uber 还是很注重开源的,经常分享有意思的项目;

  • Solidot:Slashdot 的中文版;

  • 爱范儿:主要了解国内资讯。


抛砖引玉,如果大家有好的资讯频道,请留言分享。

 

二是阅读技术类书籍。这边就不具体推荐某些书籍了,分享一个如何获知最新书籍的方式。HackNews 上会有人不定期写 book review 的帖子,介绍最新技术书籍的。可以帮助你大致了解书籍并决定是否需要深入阅读。

 

最后一类途径就是知识付费,推荐极客时间。我自己是极客时间的早期和忠实用户。买了蛮多课程,都会去学,即使不是自己领域的。非常感谢所有老师的分享,真的帮助我高效地了解了很多领域。极客时间的编辑也联系过我希望可以参与课程。但我自从自己写博客后,才体会到每个月憋一个 3000 字左右的博客,憋得死去活来的心情。所以真心佩服每个老师的坚持,几乎是每周两到三篇的速度更新。

 

以上,就是我自己粗浅的对于管理者如何保持技术敏感的建议,感谢阅读。

2021-09-24 10:464474

评论 1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作者留言:2022年1月1日,祝大家新年快乐。不知不觉,数据库内核杂谈又陪伴大家一年(虽然。。还是不可避免地拖更了)。今年的new year resolution,希望创建一个群,和大家一起交流。加我微信 81211430(请备注数据库内核杂谈,谢谢),我会建群。期待和大家交流。
2022-01-01 12:32
回复
没有更多了
发现更多内容

中大型现代服务行业的ERP,Telework现代服务中台

sofiya

【Django | 开发】 (国际化项目&支持多语言)

计算机魔术师

8月月更

从西方舶来品到中国智造,美的R6强势引领嵌入式厨电风向标

极客天地

软件测试 | 测试开发 | 白盒测试方法论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白盒测试

defi质押挖矿dapp系统开发智能合约部署详解

开发微hkkf5566

数字藏品系统开发:NFT系统开发

开源直播系统源码

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软件开发 数字藏品源码出售 数字藏品开发

百万粉丝养成记:写作4步法,解决文案创作的80%问题!

图灵教育

写作 脑科学

TDesign「issue一夏·疯狂的代码&设计」主题赛事火热进行中

TDesign

腾讯 前端

MobTech短信验证 Android端快速集成

MobTech袤博科技

android android-studio 短信验证

基于KubeEdge的边缘节点分组管理设计与实现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云计算 云原生 后端

直播预告 | Homebrew 作者 Max Howell:如何打造杰出的开发者工具

玩转Devop和研发效能DevStream/DevLake

#开源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华为云GaussDB项目入选名单公布

sofiya

【微信小程序开发】自定义tabBar案例(定制消息99+小红心)

计算机魔术师

8月月更

DevOps技术产品链

CTO技术共享

软件测试 | 测试开发 | App测试时常用的adb命令你都掌握了哪些呢?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pp测试

融云超级群的「同城社交平台」应用实践

融云 RongCloud

社交网络

面试官:你知道MySQL和Linux操作系统是如何改进LRU算法的吗?

程序员小毕

Java MySQL 程序员 面试 LRU

JPEX 围绕世界杯打造“平台 + 运动”新生态,为 JPC 深度赋能

股市老人

4步教你做一个煤气安全提示神器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云计算 后端 物联网 IoT

官宣!华为云GaussDB两大数据库通过中国信通院多项评测

科技怪咖

设计模式的艺术 第五章工厂方法设计模式练习(设计一个程序来读取各种不同类型的图片格式,针对每种格式都设计一个图片读取器)

代廉洁

设计模式的艺术

百万粉丝养成记:写作4步法,解决文案创作的80%问题!

图灵社区

写作 脑科学

软件测试 | 测试开发 | App常见bug解析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bug

华为云发布业界首个《云原生数据库白皮书》 重新定义数据新范式

科技怪咖

【小程序项目开发-- 京东商城】uni-app之商品列表页面 (下)

计算机魔术师

8月月更

SRE 运维体系 CTO技术共享

CTO技术共享

华为云GaussDB(for Redis)揭秘:谁说Redis不能存大key

科技怪咖

快手能做好ToB吗?

ToB行业头条

tob 快手

Keepalived+HAProxy 搭建高可用负载均衡

CTO技术共享

使用华为云GaussDB(for Redis)实现二级索引

科技怪咖

华为云发布《云原生2.0架构白皮书》,GaussDB技术再升级

sofiya

数据库内核杂谈(二十)番外 - 管理者如何保持技术敏感_文化 & 方法_顾仲贤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