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有赞的效能改进实践(序)

  • 2020-03-18
  • 本文字数:3764 字

    阅读完需:约 12 分钟

有赞的效能改进实践(序)

背景

组织中任何工种、角色或团队的出现,都是为了解决组织的某类问题。效能改进、 PMO 之类团队的出现,核心是改进研发效能、组织协同、过程管理的一些问题。这个团队要能够适时给组织引入一些合适的管理或工程理论与实践,更要能把这些理论与实践落到实处,落实到太阳每天照常升起。有赞效能改进团队在产品研发协作模式(比如需求管理、研发过程管理)、项目管理、工程实践、工单体系建设、效能产品设计等方面,对组织效能提升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现总结成系列文章供大家参考。本文是一篇序文,后续会陆续发表文中提到的具体专题文章。

组织能力面临的挑战

一个商业组织,有两个核心能力,商业能力与组织能力。选择合适的赛道、商业模式,是商业能力;让组织实现商业目标的支撑,是组织能力。组织能力的高下,也就是组织效能的高低,决定组织实现商业目标的能力如何。


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决定组织会采用什么战略,战略是组织实现目标的路径。从"事"的角度,战略的落地方式,涉及一个组织如何做成一件事情。从"人"的角度,战略决定了组织配备(什么样的人,组成什么样的组织)。战略落地,需要调动组织的所有人员,从"事"的角度高效运转,从"人"的角度有效协同,共同做好一个个产品与服务。


随着业务的发展,组织规模会持续的扩大,会不断增加协同的难度。从业务的角度,有赞从早期的微商城 SaaS 业务,扩展到后来包含零售连锁、美业、教育、有赞云等。从职能角色的角度,从早期以产品技术团队为主,到后来服务、运营、市场、销售等职能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一方面在各业务、岗位都有了专业人士,大大提升了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专业角色”的增加,会导致协作链路变长,横向协同的困难也在不断增大(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关于生产一颗钉子的叙述,形象的描述了这个问题)。对产品研发团队来说,多业务+中台,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达成研发目标。迅速增长的商家数量 VS 日益扩大的组织,如何高时效高质量响应商家诉求,都是挑战。

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一、建立并持续优化组织目标导向的价值流、工作流

从系统思考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商业组织的存在,都一个核心的逻辑,就是这个组织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及价值流是什么。组织效能提升的重要抓手就是持续改进这个价值流。按照 why-how-what 的黄金圈法则,这个核心是回答这个组织为何而存在,如何存在。


比如有赞是一个商家服务公司,他的核心价值是,帮助每一位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商家私有化顾客资产、通过互联网拓展更多客户、并全面提高经营效率、全面助力商家成功。如下图所示:



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来帮助客户在生意上成功。客户成功了,有赞可以通过客户的介绍获得更多数量的客户。因为有赞服务了更多数量的客户,才能更理解客户的需求。因为更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把解决方案做的更好,把解决方案做的更好,客户会更成功,有赞一直在围绕这样的一个正向循环,在做所有的布局、所有的思考、所有的产品、所有的投入。


但是只有这个层面的价值流,还未到可执行层面,需要继续细化。对以产品和服务为基石的组织,细化的价值流,有产品视角的需求生命周期、客户视角的客户生命周期等。

产品需求生命周期

产品需求生命周期包含产品定义、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产品运营等环节,需要相关团队以需求为纽带进行协同。有赞产品技术团队从初创期一个披萨饼团队(一个披萨就能喂饱整个团队),到一个体育场团队(年会需要到体育馆开),沉淀了需求生命周期端到端的管理方式,来牵引多团队协同完成产品、业务目标。具体来说包含不同层级的产品需求待办列表管理、需求分层管理(商家需求、业务需求到产品需求)、需求分级管理、需求价值闭环管理,及配套的需求全生命周期管理工具等。具体实践总结,可查看相关的专题文章。


具体到研发侧,涉及到软件本身的各种工程实践,比如代码整洁性、单元测试、 CI/CD 等,是像扎马步一样的基本功。作为一家以 SaaS 软件产品为载体的商家服务公司,这些基本功做不好,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等就无异于建立在沙子上。有赞技术团队在持续交付、工程效能提升方面,有一些实践探索,具体可查看“红灯区-有赞 CI/CD 建设实践”、“有赞单元测试实践”等文章。


德鲁克说,无度量,不管理。比如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的度量,体检报告是身体状态的度量。那我们要提升需求生命周期的效能,该如何度量呢?比如一个饭店,从我们坐下点菜,到菜做好端到面前,之间所耗费的时间,就是度量这个饭店经营效率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涉及厨师、服务员、采购员等多人协同,才能进行有效提升。对于一个产品研发团队来说,从客户提出一个需求,到上线,需要多长时间,也是度量需求生命周期效能的一个指标。更多度量思路和维度,可查看文章“有赞效能度量建设实践”。

客户生命周期

一个商业组织,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客户满意。客户在了解有赞及使用有赞产品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任何诉求,输入到商业组织这个系统,处理完反馈给客户一个结果,让商家满意,提升商家继续使用有赞产品的意愿,不断延长客户生命周期。对客户来说,有赞内部的组织复杂性是一个被封装起来的黑盒,他只关注自己是否能在合理的时限内,得到一个可接受的结果。如何多团队协同达成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是非常考验组织能力的,具体可查看“以商家为核心的问题/需求响应机制实践”和与“工单体系”相关的实践。

持续优化

基于组织目标的价值流、工作流体系,从“事”的角度明确协作过程,牵引大规模组织为明确的目标协同,避免过于“人治”等导致的“对人负责不对事负责的弊端”。但是需要警惕的是,这样的体系需要与时俱进,保持活力。让听得见炮火声的参与者,拥有改进的权限和动力,才能持续发挥作用、避免僵化。像 Scrum 、 LeSS 、精益产品开发等理论与实践,都强调自己是经验型或适应型框架,实践者需要参考这些框架去实践、试验、调整。有赞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持续地根据自己的上下文做调整。

二,项目管理在不同组织层面的赋能

从几千年前修金字塔、长城,到近代阿波罗登月,都是巨型项目。这些项目涉及许多人力的协同、大量物力的调度,人类在其中运用各种项目管理知识,达成项目目标。到了近现代,更是系统总结出项目管理理论、实践体系,比如 PMP、PgMP 等。


作为支撑跨团队协同的经典工具,项目管理在互联网时代依旧适用。有赞效能改进团队如何运用项目管理,在约束资源的条件下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并结合绩效管理产生更好的效果,请阅读本公众号中与战略项目管理和 OKR 项目管理实践相关的文章作深入了解。此外,项目管理作为一种通用的能力,不应成为专职项目经理的特有技能,应该打造项目管理氛围,把相关能力更多赋能给组织成员,以期提升组织成熟度,相关实践可参考文章“7 招助力项目管理氛围打造”。


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管理不能喧宾夺主,它只是手段和工具,不是目的。比如敏捷产品开发中,就强调产品视角重于项目视角,目的就是纠偏过重的“项目思维”,比如把完成项目本身当作目标,而不是把创造客户价值作为目标。

三,过程管理的产品化、在线化、数据化

君子善假于物,趁手的兵器,可以很好的承载道、法、术。信息化、在线化、智能化,在改变各行各业,对于管理领域也是一样。把过程管理产品化,把管理实践转化为产品实践,让管理过程在线化、数据化,从而可以对管理进行一些定量、定性的运营和分析。


基于这个理念,我们自研了内部协作系统,叫做:效能平台,并将具体场景与 Jira 、企业微信等工具打通,让企业内部协作信息形成互动,减少信息孤岛。比如从“事”的角度,实现目标管理、工作流(如需求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从“人”的角度,透明人力资源的分布、负荷等。通过看板、工作流、仪表盘进行流动、透明,并通过企业微信等 IM 工具与人形成互动,将端到端的协作过程可视化地呈现出来。具体可阅读文章“有赞的效能平台建设实践”。

后记

我们做效能改进,有一些理念或思考逻辑:

系统思考

系统中大量因素环环相扣,如果不系统思考相互之间的关联,很容易就会做无效的局部优化,并不利于系统整体效能提升,且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时机的错失。系统思考的几种基模,如饮鸩止渴、延迟反馈等,常常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分析问题。后续我们多篇文章中,都会附上系统思考图。

以终为始

系统需要设定目标,以终为始分析我们该做些什么、调整什么来提升效能。比如我们的价值流、工作流设计,要以实现组织目标为思考起点;我们的项目管理,要从明确项目目标为起点。当前的组织作为一个系统,以实现组织目标为起点,瓶颈在什么地方?是产品、技术还是运营、服务,还是交叉部分?如何调整系统,才能让系统效能提升?

回到真实场景

正如精益思想强调的 Go See(到现场去)、Make your hands dirty(亲自动手),我们在设计方案的时候,需要代入到真实且具体的场景中,考虑对具体参与其中的小伙伴意味什么,才能避免改进措施成为空中楼阁。


有赞效能改进团队,通过直接解决问题,比如直接做为 PM 跟进战略、研发及服务运营项目,建立场景感;通过提炼通用能力进行赋能,比如培训更多同学有项目管理能力;通过建立并持续优化目标导向的价值流、工作流,并进行产品化,比如设计效能平台,把组织能力沉淀。我们在相关实践工作中,既会不断遇到各种挑战,也会时常享受解决问题后的欣喜。相关系列文章供大家参考,是为序,enjoy。


2020-03-18 19:541295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淘系API接口推荐:淘宝商品描述信息数据接口

tbapi

淘宝API接口 淘宝商品描述接口

利用技术提升UI自动化测试的准确性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机器学习视觉处理技术:UI自动化测试的未来发展方向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加速大模型落地:火山引擎向量数据库的实践应用

字节跳动云原生计算

大模型 向量数据库 混合搜索

ETL与抖音数据同步,让数据流动无阻

RestCloud

数据同步 ETL 数据集成

⏳大咖直播预告 | 数据库系统访问控制『面面观』

KaiwuDB

数据库

创新技术应用:视觉CV处理在UI自动化测试中的实际应用探索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龙蜥社区成立系统安全 SIG,助力系统安全生态

OpenAnolis小助手

开源 操作系统 系统安全 龙蜥社区 sig

从智慧PC到千行百业:在华为擎云 G540中找到新质生产力

脑极体

AI PC

从视觉识别到动作推荐:UI自动化测试的完整技术链条剖析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提高测试覆盖率:基于深度学习的新视角分析方法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缓存有大key?你得知道的一些手段

京东零售技术

Java 缓存 后端

软件测试学习笔记丨性能测试工具JMeter — 安装和录制回放

测试人

软件测试 性能测试 自动化测试 测试开发

国内鞋服品牌如何打造出优衣库的“零库存”运营体系

第七在线

详细的Java学习指南,java高级面试题库

程序猿忙什么

汽车制造业PMC组态应用最佳实践

图扑物联

CC攻击对网站的影响

德迅云安全杨德俊

一文读懂 Databend 的开放表格式引擎

Databend

软件测试学习笔记丨性能测试体系

测试人

软件测试

数据解读乡村发展!专家详解 2024 年(第 17 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大数据主题赛赛题

ModelWhale

大数据 数据分析 交叉学科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新文科

可观测性十大场景 | 关于保险行业开门红期间应用性能的端到端全栈可观测

博睿数据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有哪些?

悦数图数据库

图数据库

百度智能云专有云 ABC Stack 平台通过一云多芯认证,为用户构建全栈国产化云平台

Baidu AICLOUD

专有云 一云多芯

如何优化UI自动化测试流程?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UI自动化测试技术的突破与挑战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一键打通红圈泛微,让协同办公更轻松!

聚道云软件连接器

案例分享

服务化UI页面结构树解析:优化UI自动化测试的实践探索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合伙/雇佣/灵活用工,供需双方该如何选择呢?

凌晞

灵活用工 人力资源规划

有赞的效能改进实践(序)_文化 & 方法_弋戈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