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tHub 在年度 GitHub Universe 2025 活动上重磅发布一项名为 AgentHQ 的新功能,让开发者可以直接在 GitHub 开发环境内创建并部署 AI 智能体。该功能进一步推进了 GitHub 将 AI 融入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战略,是对此前 Copilot 版本的延伸。
智能体被设计成可定制、面向特定任务的 AI 助手,可处理编码流程中的多个环节,从问题分类、文档编写到测试与部署。与主要专注于编辑器内代码补全和生成的 Copilot 不同,GitHub AgentHQ 放眼整个代码仓库:监控仓库事件、响应拉取请求,或利用项目中的上下文信息执行代码审查。
开发者可以利用 GitHub 的 API 和运行时环境构建自己的智能体。每个智能体都能访问仓库数据、操作拉取请求,并通过定义好的工作流触发动作。这种模块化架构让团队可以在保持对权限和安全完全控制的同时,实验自动化流程。GitHub 团队表示,这些智能体在隔离环境中运行,并遵循仓库的访问范围限制,确保敏感数据得到保护。
AgentHQ 还与 GitHub Actions 集成,支持将传统 CI/CD 任务与 AI 驱动的推理相结合,打造自动化管道。例如,某个智能体审查代码变更、提出改进建议,并在满足特定条件时触发测试套件;另一个智能体则处理重复性的维护任务,如依赖更新或安全扫描。
GitHub 表示,这项新功能是其更大计划的一部分,旨在让开发过程更具对话感和上下文感知能力。借助 AgentHQ,开发者可以使用自然语言访问仓库,如询问实现细节或请求执行操作,而无需离开 GitHub 界面。智能体可以引用问题、提交记录或文档,并直接基于这些上下文做出动作。
AgentHQ 的推出让 GitHub 站上了代理式开发的新赛道,与 Anthropic 的 Claude Skills 和 Cursor 的多智能体界面同台竞技。这些系统侧重于扩展模型能力,而 GitHub 选择把自动化直接带入其现有的已有数百万仓库的开发者生态。
社区对这一公告的反响褒贬不一,但普遍对 GitHub 迈向基于智能体的工作流之举感到好奇。在 X 上,一些开发者对 AgentHQ 自动化重复性编码和审查任务的潜力感到兴奋,而另一些人则对多智能体环境中的可控性与透明度提出了担忧。
软件开发者 Jintao Zhang 评论道:
AgentHQ 会成为下一个 AWS Marketplace 吗?
与此同时,工程师 Anthonio Dela 表示:
这绝对是令人兴奋的消息!这将使编码智能体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除了 AgentHQ 的发布,GitHub 还为 Copilot Workflows 推出了新功能,开发者可以直接在 Slack、Microsoft Teams 和 Linear 等工具中向 Copilot 分配任务。此外,还上线了一项由 CodeQL 驱动的智能体式代码审查功能。VS Code Plan Mode 也已正式发布,允许开发者构建编码计划并集成在 AGENTS.md 文件中定义的自定义智能体。在企业端,GitHub 发布了 Code Quality,为企业提供可维护性、可靠性和测试覆盖率的统一可视化界面,并配套用于衡量 Copilot 使用情况和规模化管理 AI 智能体的 API。
【声明:本文由 InfoQ 翻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查看英文原文:https://www.infoq.com/news/2025/11/github-copilot-agenthq/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