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7 月 25 日,上海 —— 在第二届中欧人工智能领导力论坛上,极客邦科技联合创始人兼 COO 司巧蕾正式发布了由极客邦科技旗下 InfoQ 研究中心与中欧 AI 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联合编制的《中国大模型落地应用研究报告 2025》,系统揭示了 AI 技术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路径与核心挑战。
技术进入“推理纪元”但规模化落地仍存挑战
报告创新性提出大模型发展三阶段演进曲线:从早期的“技术酝酿-政策预热”(2023),到中期的“合规落地-资金投入”(2023-2024),直至当前“价值落地-场景扩散”新阶段。当前技术发展已进入“推理纪元”关键阶段,呈现出“推理成本普惠”的显著趋势,但企业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仍面临“试点易、规模化难”的突出挑战。以 DeepSeek、通义为代表的国产模型正在金融、制造等垂直领域加速渗透,终端智能体等新型应用形态持续涌现。

C 端大模型分化四大竞争赛道
报告全面揭示了 C 端大模型应用市场的动态发展格局,呈现出高增长与高淘汰并存的显著特征,C 端大模型产品数量较 2023 年底增长 65%,同时 12.3% 的产品已退出市场。通过存续率和新增率分析,市场可明确划分为四大竞争赛道:
机会成长赛道(低存续·高新增):以影像创作为代表,新增率达 650% 但存续率仅 50%
明星爆发赛道(高存续·高新增):包括 AI 写真、播客创作等新兴领域
存量竞争赛道(低存续·低新增):如商业设计、角色陪伴类应用
稳态增长赛道(高存续·低新增):编程助手、文档工具等企业级产品
这一市场分化趋势表明,AI 应用正从技术探索阶段转向价值深耕阶段,各赛道企业需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应对挑战。

行业应用呈现差异化发展特征
在各行业应用方面,调研发现:
金融行业:智能交互与内部运营先行,研究辅助正在快速落地
零售电商:内容生成、智能客服、投放推荐成为应用'先锋队
汽车产业:辅助研发应用迈向成熟,智能座舱进展迅速
教育领域:大模型多担任助手,决策型应用仍在探索
数字化基础良好的行业更易实现模型落地,因其具备现成的数据治理体系和业务流程接口。
战略认知与组织适配成主要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调研数据显示仅有 14% 的企业实现了大范围应用,绝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试点阶段。企业普遍面临战略认知与组织适配的双重挑战,具体表现为管理层对 AI 价值的认知不足、传统组织架构与 AI 迭代需求脱节等问题。
“AI 规模化落地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革命,需要企业一把手推动资源与机制重构。”司巧蕾在演讲中强调。她指出,企业需要建立适应 AI 时代的新型组织架构,建议设立专门的 AI 转型工作组,从“单点试点”转向“系统嵌入”,构建包含技术架构、管理流程和人才体系的“AI 协同体”。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报告显示,我国大模型产业发展已实现全国覆盖,31 个省份均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其中,北京和上海凭借政策体系的完整性和前瞻性处于领先地位。面向未来,报告提出三大发展重点:持续优化推理成本效益、深化核心业务场景应用、探索构建 AI 原生组织创新范式。
产学研合作:技术与管理创新并重
AI 的成功离不开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的双轮驱动。极客邦科技与中欧 AI 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通过联合研究、标杆企业参访、最佳实践评选等多元化合作模式,已相继发布《中国软件技术发展洞察和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2025》《中国大模型落地应用研究报告 2025》等重要成果,切实助力企业实现从“技术试点”到“价值创造”的转型升级。
司巧蕾在总结中强调:“产学研深度融合正在推动 AI 实现从认知工具到组织能力的质的飞跃。”极客邦科技期待与产业各方携手共进,将技术潜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优势。
目前,该报告全文已在 InfoQ 官网开放下载,并提供金融、汽车等重点行业的专项分析。作为领先的数智化人才学习发展平台,极客邦科技旗下拥有 InfoQ 极客传媒、TGO 鲲鹏会、极客时间、极客时间企业版等知名品牌,目前已服务 4000 余家企业客户及 300 多万个人用户,持续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