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就 Kubernetes 和 OpenShift 专访 Brian Gracely

  • 2018-01-21
  • 本文字数:3146 字

    阅读完需:约 10 分钟

看新闻很累?看技术新闻更累?试试下载 InfoQ 手机客户端,每天上下班路上听新闻,有趣还有料!

近期,德克萨斯州奥斯汀 Kubecon 大会落下帷幕,有 4000 多名工程师参加了会议,Kubernetes 区位于左边、前面和中心的位置。

InfoQ 有幸采访了 Red Hat Openshift 的产品策略主管 Brian Gracely,请他谈了谈,Kubernetes 如何帮助规划产品方向的,以及它与开发人员和架构师有怎样的关联。

InfoQ:Kubecon 得到了空前的关注。然而,将 OpenShift 定位于 Kubernetes 之上并不是 Red Hat 最近的选择。你可以简单回顾一下 OpenShift 的历史吗,它是如何利用 Kubernetes 的?

Brian Gracely:在 2015 年之前,OpenShift 看起来和大多数其他 PaaS 平台一个(Apprenda、 dotCloud、Cloud Foundry、Heroku 等等),自己构建、非标准化的容器编配。Red Hat 基于经验了解到,在没有广泛的社区支持下,同时创新和维持技术是非常难的。所以当谷歌在 2014 年就 Kubernetes 项目找到 Red Hat 时,我们对能够为这样的项目和社区出力感到非常兴奋。自 2013 年以来,我们已经深度参与进了 docker 项目,所以这是抛离 OpenShift v1 和 v2 中的本土容器技术,变为 OpenShift v3.0 中完全支持 docker 和 Kubernetes 的逻辑上的下一步。Red Hat OpenShift 是支持这些标准的第一个企业级平台,Red Hat 已经成为所有这些项目的第二大贡献者。从那时起,我们就已经深入参与进了 Kubernetes 领导 / 指导小组,以及 Kubernetes 12 名主席或联合主席的特别兴趣小组。我们也是 OCI 项目的最大贡献者,该项目正在标准化容器格式和运行时。

InfoQ:你能说说 OpenShift 和 Kubernetes 在实现方面的整体协同作用吗?

Gracely:Red Hat 为 OpenShift 平台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始于 Kubernetes 项目,所以整体协同作用是 100%。OpenShift 是 Kubernetes 认证的。从 Kubernetes 中的上流工作开始,我们把工作与其他技术做广泛的集成,包括 SDN 联网、存储、监控、容器注册、Linux 中的容器需求(比如安全性、硬件支持)、持续集成 / 持续交付集成,等等。它就成了 OpenShift Origin 项目。OpenShift Origin 与 Linux 下的 Fedora 项目类似。OpenShift Origin 的商业版既可作为软件( OpenShift 容器 平台, OCP),也可以作为托管服务( OpenShift Dedicated OpenShift Online )。

InfoQ:Kubernetes 经常以构建平台的平台而著称。Helm charts、Istio、KubeFlow 都属于这样的情况。OpenShift 采取了相同的方式利用了其他的开源产品,还是不同的哲学?

Gracely:OpenShift 是一个模块化的、可组装的平台。它附带了默认的能力,也允许客户或技术合作伙伴替换为其他选择(比如,SDN 网络、存储、监控等等)。有 300 多个 OpenShift 合作伙伴提供了 100 多个经过测试的集成。鉴于 OpenShift 在历史上就被作为了一个平台,许多特性经常会先在它身上得以实现,然后才是 Kubernetes 或其他开源项目。例如,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就是先在 OpenShift 实现的,然后才迁移到了 Kubernetes 上。OpenShift 在 Helm 项目之前就有了应用程序模版。在某些情况下,OpenShift 实现将被迁移到 Kubernetes 上(比如 RBAC),还有一些情况是它将增加新的功能(比如 Helm 或 Prometheus)作为 OpenShift 的选项。此外,Red Hat 积极参与了新项目的演进和集成,比如 Istio 或 OpenWhisk 之类的无服务器项目,以及像性能敏感应用之类的新领域。

InfoQ:如果我是一名企业里的开发人员或者架构师,主要工作面对的是遗留应用,那么 OpenShift 还与我有关吗?

Gracely:大概至少一半的 OpenShift 客户已经现代化了已有的应用,或者提升并转变应用到 OpenShift 了。比如说:巴克莱银行、德国银行、迪斯尼 / 皮克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科凯国际、美国联合健康集团、天空电视、威瑞森、泰勒斯电信,还有很多很多。分析公司 IDC 确认,这些迁移的投资回报率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

容器和 Kubernetes 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概念,适用于任何应用。容器可以提供一种统一的应用打包方式,让其在开发、测试、质保、准生产和生产环境中运行。它们带来了不变性,可简化运维团队处理安全更新的方式。它们还能让你在云环境间进行移植。Kubernetes 和 OpenShift 之类的平台可以跨任意云环境提供统一的、自动化的、可伸缩的环境(比如,多个云环境)。

InfoQ:在 PaaS 领域的先锋是 Heroku。大多数 PaaS 都是针对无状态应用的。但毕竟现实世界在本质上仍需要有状态的应用,OpenShift 为此做了怎样的努力呢,你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些深入的技术信息?

Gracely:只能支持无状态应用的限制是早期 PaaS 系统客户最不满意的事情了,特别是企业公司。为什么你的应用不能在 Heroku 或 Cloud Foundry 平台上运行,12 要素应用收集了 12 个此中观点。当 OpenShift 迁移到标准容器和 Kubernetes 时,它就不存在这样的 12 个要素了,所以平台能够更加灵活。Red Hat 工程师为 Kubernetes 的存储工作做了大量的贡献,截止 v3.0,我们已经支持了许多类型的持久存储。在后续版本中,不仅会增加多个存储相关的类,还会增强存储容量的动态供给。除了Kubernetes 存储方面的工作之外,Red Hat 还积极参与了 StatefulSets 的工作。

最容器最大的一个误解是,它们只能用于短生命周期应用中无状态应用。

InfoQ:你能谈谈 OpenShift 的生态系统、不同产品和路线图吗?

Gracely:首先,我们看到 OpenShift 生态系统成了 Kubernetes 生态系统。其核心技术使生态系统可以非常地灵活,社区已经在 API 和接口上做了标准化,这为统一集成的新思想成为了可能。它还使我们可以在任何云平台上部署 OpenShift,比如 AWS、 Azure、 GCP、 OpenStack、 VMware、 RHV,以及 bare meta。对于技术合作伙伴、ISV 和向我们提供集成请求的客户,我们有 OpenShift Commons 社区和 OpenShift Primed 项目。Red Hat 已经宣布了与 AWS 和 Azure 的主要合作关系,将他们的技术扩展到 OpenShift(例如服务代理、Windows 容器、MS SQL),我们在 AWS 和 GCP(以及接下来的 Azure) 上托管了 OpenShift,大家都清楚的是,我们从 Kubernetes 的早期就开始与谷歌工程团队非常密切地合作了。OpenShift 也被用作后端平台技术,为全球的云服务提供商提供动力。OpenShift 在商业上可用于多种消费模式:

  • OpenShift 容器平台 — 作为软件平台来使用,可以跨任何云部署 (AWS、Azure、GCP、OpenStack、VMware、RHV 和 bare metal)。
  • OpenShift Dedicated — 作为托管服务 (由 Red Hat 运维) 来使用,提供了一个“私有”云环境。OpenShift Dedicated 可以部署在 AWS 或 GCP 的任何区域(region)中 (Azure 将于 2018 年推出)。
  • OpenShift Online - 作为适合开发人员的按需环境来用,由 Red Hat 管理。OpenShift Online 同时提供入门级 (免费) 和专业级 (付费)。

关于路线图和下一步做什么,我们不仅在 KubeCon 之前在奥斯丁的OpenShift Commons 做了随访,还在 Red Hat 峰会上召开了一个公开会议。路线图中优先级较高的事项分为以下领域:

  • 持续集成来自 Kubernetes 社区和 CNCF 基金会项目的更新。
  • 继续扩展可以在 OpenShift 平台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宽度 (12 个因素,有状态的,机器学习 / AI,数据库,服务器,高性能计算等等)。最近发布的 RHOAR (Red Hat OpenShift 应用运行时)有助于带来这种扩展。
  • 继续使多个云体验成为可能,简化与公共云服务的集成(比如服务代理)。
  • 继续为平台交付健壮性、多层次安全性,并继续简化在高速变化的软件背景下交付安全环境的方式。
  • 继续交付健壮的开发人员的体验,包括 UI(CLI, GUI, API)和 CI/CD 集成。 OpenShift.io 将是这样的一个选择,它将为开发人员提供更简单、更综合的体验。

主题会议和其他会议记录请参见 Kubecon日程安排

查看英文原文 Kubernetes and OpenShift Q&A with Brian Gracely from Kubebcon 2017

2018-01-21 18:002738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架构师训练营第2期 第11周命题作业

月下独酌

软件架构设计方案实战

Andy

开源整套Netty源码笔记+19个案例调优+游戏项目,终于彻底顿悟了

Java架构追梦

Java 源码 架构 Netty 游戏项目

干货|原来IPFS是这样存储文件的

QTech

区块链技术 IPFS 星际文件系统

Polkadot系列(四)——Polkadot茶溪岸啤(XCMP),干杯!

QTech

区块链技术 polkadot 跨链

架构师第一周总结



呃?!!!我彻底忘了这件事😂

Nydia

消息队列优化(1) -- 鶸的介绍篇

1412

消息队列 workflow srpc 异步调度 并行计算

万字长文聊缓存(上)

Silently9527

Java nginx HTTP

UDP连接要不要发起connect

kof11321

网络编程

2020年国内前端团队都做了些什么?

徐小夕

大前端 技术栈 2021

AI人脸识别技术门禁系统解决方案智慧社区建设

13828808769

人脸识别 智慧城市 智慧平安小区平台开发 刷脸

Week1 作业

oooh-la

消息队列优化(2) -- 几种基本实现

1412

消息队列 workflow srpc 异步调度 并行计算

谁说明天上线,这货压根不知道开发流程!

小傅哥

Java 小傅哥 架构设计 开发流程 开发规范

关于一个梦(自我的死亡)

Yuchen

身心健康 心理 自我

消息队列优化(3) -- grpc MPMCQueue 简介及各队列性能对比

1412

消息队列 workflow srpc 异步调度 并行计算

江苏民丰 x mPaaS | 县域小银行,技术团队就12人,却找到了数字化转型的秘籍

蚂蚁集团移动开发平台 mPaaS

银行数字化转型 mPaaS

重学JS | 数组知识点大全,必收藏!

梁龙先森

大前端 编程语言

与前端训练营的日子 --Week10

SamGo

学习

判断回文数字算法,swift 5初始化详解,时间管理计划落地,swift5 多线程高级用法 John 易筋 ARTS 打卡 Week 33

John(易筋)

ARTS 打卡计划 算法回文数字判断 时间管理计划落地 swift5 初始化详解 swift5多线程高级用法

面试腾讯,字节跳动首先要掌握的Java多线程,一次帮你全掌握

Java架构之路

Java 程序员 架构 面试 编程语言

架构师 01 期,大作业一

子文

console.log也能插图!!!

德育处主任

CSS html 大前端 Web js

面试官:数据库自增ID用完了会怎么样?

艾小仙

数据库

完美!华为爆出Redis宝典,原来Redis性能可压榨到极致

996小迁

redis 架构 面试 资料

曲折!目标腾讯,字节,拼多多;最后居然五面进了阿里?

Java架构之路

Java 程序员 架构 面试 编程语言

十一、高可用

Geek_28b526

微服务缓存原理与最佳实践

万俊峰Kevin

缓存 缓存穿透 缓存并发 go-zero Go 语言

我画了 40 张图就是为了让你搞懂计算机网络层

苹果看辽宁体育

计算机网络 IP 网络层 ipv6 ipv4

准备去阿里以及大厂面试你都需要会些什么?我从任职阿里的朋友口中,总结出了一些答案!

Java架构之路

Java 程序员 架构 面试 编程语言

就Kubernetes和OpenShift专访Brian Gracely_DevOps & 平台工程_Rags Srinivas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