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成为一个响应的企业

  • 2016-07-26
  • 本文字数:2043 字

    阅读完需:约 7 分钟

“软件驱动的公司正在逐渐掌控世界,因为它们是响应的组织,建立在‘感觉和回应’上,而不是‘计划与预言’上。”这是 Prowareness 的 CEO Vikram Kapoor 在 2016 年 GOTO Amsterdam 大会上说到组织如何增加他们的响应程度时所提及的观点。

Kapoor 认为今后十年每个大型组织都会变得更加数字化,并且最终会有效地变成软件驱动的企业。在这次演讲中,他探索了 10 个帮助组织变得响应化的方法:

  1. 非常以客户为中心
  2. 动态的目标
  3. 非常透明
  4. 自主管理
  5. 自主的小型公司
  6. 实验过程
  7. 自扩展的文化
  8. 学习的节奏
  9. 减少群众
  10. 以软件为中心,以数据驱动

Kapoor 说,一个大型组织越掌握这些力量,他们的响应性指数就会更高,他们也会变得更加响应化。

一个企业和它的客户之间的距离是大幅度降低的。Kapoor 认为,对很多企业来说,极力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并变成响应化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他们需要这样来交付价值从而生存下来。

传统的组织依赖于强有力的过程、全年计划和瀑布计划来为客户交付。为了成为响应的企业,他们需要建立一个动态目标和强大的文化。他们管理风格让团队有权向专业人士授权。这些团队可以使用敏捷的工作方式交付产品。

一个响应的公司是非常以客户为中心的。他们时刻不忘客户体验。Kapoor 给我们介绍了 Coolblue(一个荷兰的零售商,它在主要城市里拥有很多专业的网络商店和实体商店)中有关客户体验的例子。Coolblue 没有选择将送货外包出去,而是决定对于洗衣机和冰箱这样的产品,他们自己进行送货。他们提供免费的第二天送货,并且还提供安装和连接机器的服务。用户可以在线跟踪货物情况并且在正式送货前的 30 分钟内收到一条通知收货时间的短信。Kapoor 还说,当 Coolblue 想要交付一次出色的点到点客户体验时,他们需要亲自做“最后一英里”。

为了变得更加响应,一个组织应该鼓励自主管理。Kapoor 说,员工能铭记他们的理想并清楚他们的目标十分重要,这样他们才能站起来并承担责任。如果员工知道他们的客户需要什么,并且觉得有能力做到,那他们就会承担责任、为了目标而努力。

Kapoor 说,你可以建立一个自主的小型公司来为自主管理做准备。每个小型公司(他称之为部落)可以因为它们更小而变得更响应。他们会拥有他们自己的身份并自负盈亏,但是会分享组织的 DNA。

如果你期望你的各级员工都能够做出决定,你需要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信息来做这个决定。Kapoor 说到 Prowareness 的“透明的墙”。这个公司想要分享的所有东西都在墙上:薪水、奖金、团队 backlog、销售和订单、招聘启事等。他们鼓励大家对墙上展示的信息提出问题。有时对于管理者来说问题会很难回答,但是他们会尽可能建立公开制度。

你可以在内部通过分裂细胞或者派出大使的方式创建一个自扩展的文化。Kapoor 说,当文化传播到新的细胞中时它需要始终保持不变。

当你需要节奏更快时就需要更多学习的成本。Kapoor 认为,为了变得响应,你需要实现不断学习的节奏。公司需要提供时间来思考并学习。实现学习的一种方式就是拥有这样一种脉搏,它包括:开始、结束、记分牌、评估、适应和游戏化。这种脉搏创造了一个持续学习和提升的节奏。

大型组织通常适应慢节奏。Kapoor 说群众是阻碍响应能力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它需要予以缩减,变得更具响应力。Kapoor 建议应克服控制的恐惧,责任到人。

InfoQ 在演讲后对 Kapoor 进行了采访:

InfoQ:哪种科技能让组织变得更加响应?

Kapoor:科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认为通常软件和数据驱动决策的制定可以非常显著地帮助一个组织变得更加响应。我会建议大家阅读 Marc Andreessen 写的《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叫作“为什么软件正在吞噬世界”,大家可以从中看出拥有巨大力量的软件在帮助组织变得更加响应的过程中成为什么角色。

你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个“响应式组织”如何对发生的事件或者某种情况作出反应吗?

Kapoor:特斯拉汽车的例子非常有说服力。他们发现地面和他们汽车底盘之间的距离太小以至于许多时候汽车会碰撞到减速装置。这曾经成为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是一个普通汽车制造者,他需要召回所有的汽车,并且对它们的悬挂装置做很昂贵的调整。特斯拉则对他们所有的汽车进行了软件更新,所以第二天所有的特斯拉汽车都稍稍升高了一些。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InfoQ:他们采取的行动是怎么样产生影响的,组织又如何获利?

Kapoor:我认为汽车驾驶员都会很开心,因为他们的汽车不需要被召回,并且这也给特斯拉公司减少了一笔很大的开销和不好的公众影响。

InfoQ:有没有什么建议提供给那些想要变得更具响应力的公司?

Kapoor:这是一个旅途而不是一个目标。你永远不可能到达终点,并且你总是在提升。变化是从将人们放在你是谁、你在做什么的中心而开始的。如果人们有了内在的动机,其他都会迎刃而解。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就会随着人们投入于他们的环境而变得更具响应力。

查看英文原文 Becoming a Responsive Enterprise


感谢夏雪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丁晓昀),微信(微信号: InfoQChina )关注我们。

2016-07-26 19:002736
用户头像

发布了 26 篇内容, 共 73814 次阅读, 收获喜欢 1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数仓建设 | ODS、DWD、DWM等理论实战

五分钟学大数据

数据仓库 4月月更

安装配置GPU训练环境

十三

RISC-V开发板关机流程浅析

优麒麟

Linux 技术 risc-v开发板 优麒麟

快速摆脱在线扩容难的噩梦,华为云数据库有妙计!企业级Redis 包年18元~

华为云数据库小助手

GaussDB GaussDB ( for Redis )

音视频开发—时间戳相关整理(时间基tbr,tbn,tbc)

Linux服务器开发

WebRTC ffmpeg SRS 音视频开发 流媒体服务器开发

蒙牛:以新营销和“更好”的年轻一代共鸣

科技新消息

你的产品越来越难卖?是时候关注价值流了

基调听云

DevOps APM 智能运维 基调听云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堡垒机多少钱?有什么用?

行云管家

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 数据安全 堡垒机 企业安全

“敏捷项目比传统项目快”这个说法对吗?

优秀

项目管理 低代码开发

网络IO管理-简单一问一答、多线程方式

Linux服务器开发

多线程 后端开发 Linux后台开发 网络io 服务端开发

精彩回顾 | 金融服务数字化生态的开放与安全

FinClip

金融 数据安全

“天生要强”的迭代和蒙牛体育IP大满贯

科技新消息

解决方案体现的是一个公司的深度思考能力

基调听云

APM 智能运维 业务运维 基调听云

使用 Amazon Cloud WAN 构建您的全球网络

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

Builder 专栏

星环科技TDH基于Overlay网络架构为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星环科技

数据库

优麒麟荣获 CSDN IT 技术影响力之星“年度开源项目”奖项!

优麒麟

Linux 开源 IT 获奖 优麒麟

TDengine 荣获 CSDN IT 技术影响力之星 “年度开源项目” 、 “年度IT领军人物”奖项

TDengine

数据库 tdengine 开源

“中国牛”、“天生要强”翻新,2022蒙牛继续大满贯

科技新消息

龙蜥社区&龙蜥开发者获CSDN 2021年度技术影响力「年度开源项目」奖和「年度社区之星」

OpenAnolis小助手

开发者 开源项目 龙蜥社区 年度影响力 社区之星

数千万次下载、百万行开源代码贡献,优麒麟如何打造中国开源操作系统新名片? | 卓越技术团队访谈录

优麒麟

Linux 开源 内核 优麒麟 多端融合

WEB安全:深入反射式dll注入技术

网络安全学海

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 渗透测试 WEB安全 漏洞挖掘

如何写内嵌式的帮助文档

小炮

帮助文档

大咖说·图书分享|数字化转型架构:方法论与云原生实践

大咖说

阿里巴巴 云原生 数字化转型

面试侃集合之 DelayQueue 篇

码农参上

4月月更

基调听云直播回顾 | 让业务系统不再深不可测

基调听云

APM 可观测性 智能运维 基调听云

AIOps(智能运维)中的指标算法场景分享 | 内附视频&ppt资料

云智慧AIOps社区

人工智能 AI 算法 运维 告警

自动化运维发展趋势以及好用工具推荐

行云管家

运维 IT运维 自动化运维

优麒麟社区 22.04 LTS Beta 版本发布!

优麒麟

Linux 开源 计算机 优麒麟 Beta

Redis 布隆(Bloom Filter)过滤器原理与实战讲解

码哥字节

布隆过滤器 4月日更 Redis 数据结构 4月月更

首个!青藤蜂巢荣获网络安全卓越验证中心&泰尔实验室双认证

青藤云安全

网络安全 青藤

传统数据库改造难?华为云GaussDB“五心”解决

华为云数据库小助手

GaussDB

成为一个响应的企业_文化 & 方法_Ben Linders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