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时间,聊今年最热的 Agent、上下文工程、AI 产品创新等话题。2025 年最后一场~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测试驱动开发与遗留代码的问题

  • 2009-11-21
  • 本文字数:1633 字

    阅读完需:约 5 分钟

Allan Baljeu 试图在他庞大的、C++ 遗留代码库中使用 TDD,结果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因为:

我们后来得到的类不能完全实现希望其具备的功能,当有人使用这些类时,会想要得到更加完整的实现,然而却会发现原有的设计不够完善,要进行新的设计,有些期望(测试)要做出改变,而之前对这些类的使用也得调整。

他在思考前期大规模设计(BDUF)也许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George Dinwiddie 敏捷教练,他认为Alan 的设计是在试图告诉他些什么。人们必须要注意“干净代码(clean code)”的基本原则,要注意基本的内聚和耦合性方面的问题(比如 SOLID 原则)。

Mike “Geepaw” Hill 也是 Agile Coach ,他提到:在他指导敏捷团队的这些年来,下列原因之一可能是类似问题的根本原因:

  • 团队在重构方面做得不够,因此你的类没有做到最小化。
  • 团队在“尽量简单”方面的技能还不够,同样如此。
  • 团队还没有采取具备侵略性和快速度的微测试(microtesting,也就是 **单元测试),所以改变常常会破坏测试 **
  • 团队不知道如何处理跨团队、或是公司对公众之间的依赖,比如公布 API 的情况
  • 团队既没有结对,也没有在开放空间中工作,这极大降低了团队层面的知识理解和传递
  • 团队似乎没有具备快速构建的能力
  • 团队可能还在使用老古董级别的工具

Keith Ray 极限编程教练,他提出:有了遗留代码(也就是欠下很高技术债的系统),实现一个故事的成本完全取决于偿还技术债的成本。接下来,他提出一种解决方式:

要让代码的结构更好(偿还技术债务),不管什么时候,当你需要集成一个新功能时,你应该同时注意新旧代码中的异味,并在发现异味时,马上重构,消除异味。 你可以手工采取小而安全的步骤进行重构(即使使用 C++)。要紧跟 Martin Fowler《重构》一书中的步骤,除非你能做到得心应手。带有 gcc 的 Eclipse 有些重构功能可以使用:“抽取方法”和“重命名”。“重命名”能够知道命名所在的范围,所以要比查找和替换更为安全。“抽取方法”和其他的重构功能可能有 bug,使用它们的时候要小心。像改变函数签名这样的东西,“依靠编译器”能够展示出哪里需要改变。

你还需要测试来保证没有破坏现有功能。Michael Feather 的《修改代码的艺术》提供了很多向遗留代码中加入测试的技巧。从更高层面来看,代码异味是破坏优秀设计原则的表现。举例而言:单一职责原则(SRP)认为:每个类、方法、模块只应该有一个意图。还有些原则是与耦合、内聚和管理依赖关系相关的。相比使用这些抽象原则,发现代码异味常常更为容易。“大类”和“大方法”可以通过“抽取类”和“抽取方法 / 移动方法”修改,不过知道 SRP 有助于判断抽取类或方法的哪一部分。

也许“告知,不要询问”是最重要的设计原则:不要分离功能和数据……恶劣的代码常常把功能实现放在一个地方,从其他地方得到需要的数据,这就造成了依赖性方面的问题,同时代码缺少局部性(locality)。其症状就是:“添加一个新功能,要修改多处代码。”代码异味“散弹枪式手术”、“依恋情结”、“参数列表过长”都是这样造成的。

尽快得到反馈能带来更多重构,这最终将会加快新功能的开发。尝试进行并行构建(分布式编译),尝试让源代码文件和头文件更小,降低头文件的复杂度——可使用前向声明、避免内联代码、尝试让每个类只有一个头文件 / 源代码文件。大量使用“指向实现的指针(pimpl idiom)”能降低 10% 的编译时间,但是也可能把“大类”和“依恋情结”这样的代码异味给隐蔽起来。

重构要比重写更好,其优势在于:你总是有可工作的代码。如果你的手工和自动化测试都很好,那你就可以交付代码了,即使目前的状态处于“优秀设计”和“恶劣设计”之间。

Keith 还写了“ Refactoring: Small Steps Guaranteed to Help You Clean Up Your Code ”,该文章发表于 Better Software Magazine,讲述如何重构 C++ 代码。

InfoQ 之前的相关内容:《如何处理遗留代码》《Bob 大叔谈测试驱动开发的适用性》《如何坚持TDD:使用者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查看英文原文: Test Driven Development and the Trouble with Legacy Code

2009-11-21 05:312222
用户头像

发布了 479 篇内容, 共 179.7 次阅读, 收获喜欢 53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为 Go 开发者量身打造的分布式任务,异步任务变得如此简单

vison

Go 分布式 定时任务

海外舆情监测为何成为出海企业的必修课?

沃观Wovision

出海企业 海外舆情监控 沃观Wovision 舆情监测系统

基于迁移学习的智能代理在多领域任务中的泛化能力探索

申公豹

人工智能

Windows 11任务管理器CPU计算逻辑优化

qife122

操作系统

语音客服公司驯鹿 AI 获数千万 A+轮融资;扎克伯格:眼镜将成为用户与 AI 交互的主要方式丨日报

声网

从崩溃到稳定:前端开发者必学的 Node.js 守护进程实战指南

量贩潮汐·WholesaleTide

node.js

YashanDB STDDEV函数

YashanDB

数据库

YashanDB STDDEV_POP函数

YashanDB

数据库

赛博威正式加入广东省网商协会,共促大湾区网商产业数智化高质量发展

赛博威科技

数字化 生态合作 赛博威 网商协会

Alexa实时对话翻译技术解析

qife122

语音识别 对话式AI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长聘副教授龙明盛:Timer 3.0 已经成为了“满血版”的时序大模型

Apache IoTDB

当阿里巴巴“戴上眼镜”

趣解商业

阿里巴巴 夸克 AI眼镜

引爆 AI 会议工具潮流,Granola 打造 2.5 亿美元估值产品的秘密丨Voice Agent 学习笔记

声网

鸿蒙征文 鸿蒙ArkTS AppStorage数据同步失效:五大原因与高效解决策略

谢道韫

YashanDB SQLERRM函数

YashanDB

数据库

YashanDB SQRT函数

YashanDB

数据库

融云十周年,致敬程序员精神

融云 RongCloud

IK 字段级别词典的升级之路

极限实验室

ik easysearch

中烟创新参编的《数据企业评估规范》标准正式发布

中烟创新

YashanDB SQLCODE函数

YashanDB

数据库

语言模型的后完成学习技术解析

qife122

语言模型 自我评估

全球首个搭载 Kimi-K2 的 Serverless 架构 VibeCoding解决方案重磅来袭!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Serverless 云原生

龙蜥社区邀您参加 2025 CCF 中国开源大会

OpenAnolis小助手

AI 操作系统 龙蜥社区 龙蜥操作系统

施耐德电气徐栋:AI加速数据中心发展 以创新构建适配未来的基础设施

新消费日报

[鸿蒙征文]小支的 HarmonyOS 学习笔记:从零搞个小应用

巴库一郎

鸿蒙 开发工具 HarmonyOS HarmonyOS NEXT 实践分享

在多机运维过程中,最容易踩的几个坑

是但求其发

nginx 容器 运维工具 Linux 运维 #程序员

奥特斯2025/26财年第一季度呈现增长趋势

财见

AI Agent多模态融合策略研究与实证应用

申公豹

人工智能

首个智能体模型实测:产品、开发、运维“全包了”

Alter

凯睿德制造收购Convanit,推进智能制造中的AI图像分析

财见

利用模型上下文协议增强生成式AI解决方案 - 第1部分

qife122

企业架构 生成式AI

测试驱动开发与遗留代码的问题_研发效能_Mark Levison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