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时间,聊今年最热的 Agent、上下文工程、AI 产品创新等话题。2025 年最后一场~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GitHub 新任 CEO:我们将始终坚持开发者优先并独立运营

  • 2018-12-13
  • 本文字数:3740 字

    阅读完需:约 12 分钟

GitHub新任CEO:我们将始终坚持开发者优先并独立运营

“开源(Open Source)”诞生 20 年了,它不只改变了技术,也改变了企业。曾经因为封闭和垄断而遭人诟病的微软在这几年也开始更多地拥抱开源,并连续三年成为 GitHub 贡献代码最多的公司。今年 6 月份,微软宣布以 75 亿美元收购 GitHub,并委任 Nat Friedman 为收购后的 GitHub CEO。


2018 年 10 月 20 日,由开源社主办的 2018 中国开源年会 COSCon’18 在深圳召开,InfoQ 受邀参加会议并有幸采访了 Nat Friedman,聊了聊开源、GitHub 与微软未来的合作关系、GitHub 和中国市场等话题。

关于 Nat Friedman


在成为 GitHub CEO 之前,Nat Friedman 任职微软开发者服务事业部副总裁,负责 Visual Studio Team Services 及 App Center。此前,Nat Friedman 有丰富的开源项目、基金会的经营经验:1999 年创立 Ximian(后被 Novell 收购)、2000 年联合创办 GNOME Foundation、2011 年创办 Xamarin 并于 2016 年被微软收购。


  • Ximian: 开发并服务基于 Linux 的软件

  • GNOME:基于 Linux 的开源桌面操作系统

  • Xamarin:基于 .Net 开发多平台应用,如 iOS、Android、Windows Phone

开源

Q:我们知道您在“开源”项目的管理和开发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现在中国年轻开发者非常喜欢开源软件,但是整个社区的建设仍在很早期的阶段。您对于如何把开源项目做得更好有什么建议?哪些重要因素决定了一个开源项目的发展?


Nat Friedman: 我认为,大多数好的开源项目是从一个拥有好点子的人开始的,并且这个人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基于已经有的开源项目的资源,开始寻求解决痛点的方法,并尝试与各个方面合作。可能现有开源项目并不能帮到他们什么,有时是没有他们需要的项目,有时是干脆没有项目。这种情况下,他们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充实这个想法,解决过程中的问题。当你有了一个想法,就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会促进你继续学习,把开源项目做得更好,也为现有的开源项目做补充。同时, 我觉得现在的这个领域的机制和基础已经非常好了,只要你有这样的准备和想法,你可以登陆到 GitHub 或其他类似的地方,不需要获得任何许可批准,不需要走任何批准流程,也不需要跟整个社区交流,自己就可以开发这个项目。如果这个项目发展的不错,也有趣,别人就会加入你。


Q:微软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贡献企业,Visual Studio Code 也已经是当下全世界最热门的开源项目。从企业愿景的角度出发,对于微软来说,为什么这么重视开源?


Nat Friedman:首先我们可以回溯一下微软在过去十年间走向开源的历程,尤其是过去五年,也就是萨提亚担任 CEO 之后。一开始微软是非常犹豫地考虑要不要开源,接下来它成为了 GitHub 上面可以说是最活跃的一家机构、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方,后来微软收购了 GitHub。我觉得主要的决策驱动,还是来源于消费者和开发人员的需求。对于他们来说,开源就是未来,目前在我们的 Azure 云上面超过 50%的服务器是 Linux。微软是基于消费者和开发人员的需求做出了这样的决策。对于微软来说,在我们的历史上一直都非常尊重这一点。

收购 GitHub 对于微软来说,是回溯根本和展望未来的一项工作。回溯根本是因为,从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一开始创建微软的时候,就是将它作为开发人员的工具。展望未来,开源就是未来,而在这个过程中 GitHub 就是其中的一个中心。


Q:最近微软开放了一个社区 OIN(Open Invention Network)和 LoT,你有参与这个计划吗,有什么想法吗?


Nat Friedman:过去几周微软宣布了关于专利方面的两个举措,一个是 LoT,另一个是 OIN(Open Invention Network)。我相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微软正在向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公司这个目标大步迈进。同时我觉得这也代表着微软在进一步贡献和参与开源社区。 GitHub 进入 OIN 是以普通成员加入,跟 OIN 那边没有特殊的约定,也不会有任何特殊的待遇。OIN 其实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池,其中 GitHub 拥有 6000 多项专利。Github 加入 OIN 以后,其他 OIN 的成员可以使用 GitHub 关于 Linux 的专利。我相信这些举措都标志着 GitHub 可以更好地贡献并且保护 Linux 以及开源社区。

GitHub 和微软

Q:微软会改变 GitHub 吗?


Nat Friedman:GitHub 会一直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公司,只作为微软大家庭中的一部分。GitHub 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它非常好用且简便。Developer First 是 GitHub 的信条,任何能够帮助开发者做得更好的功能和服务皆会考虑,反之则坚决不会去做。GitHub 是一个拥有大量开发者的社区,而社区是 GitHub 的本质,让社区发挥价值是 GitHub 的使命。


Q:GitHub 被微软收购后,目前团队情况是怎么样的?组织架构是否会有一些调整?


Nat Friedman:首先强调的是收购还没有正式完成。 目前 GitHub 是一个拥有 900 人,去中心化管理的公司。虽然总部在旧金山,但是有 2/3 的员工都是在旧金山之外的地方,以远程的方式参与工作。我们的员工来自全球数百个国家。我觉得 GitHub 公司本身就像是一个开源社区,工作人员是以非同步的方式开展合作。最重要的是,GitHub 本身也是在 GitHub 平台上运营的。我觉得正是这种去“中心化”或“分布式”的团队模式,成为了我们莫大的优势,可以帮助我们在全球进行招募,我们会继续发展这项优势。等收购正式完成以后,我就有机会进一步了解现有的团队成员。我们的目标当然是发展壮大整个 GitHub,可以吸收更多优秀人才,无论是开发人员、贡献者还是我们行业内的高管。因为人们是非常热爱 GitHub 的,所以我相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让我们汇聚全球的优秀人才。


Q:此次 GitHub Universe 大会发布了 GitHub 史上最重大的版本更新,开发者可以在云端直接运行代码,这是否得益于微软 Azure 的支持?未来微软对 GitHub 还会在哪些方面给予支持?


Nat Friedman:在这周我们全球会议上,GitHub 推除了新功能 GitHub Actions,它给开发人员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尤其是在我们工作流程的分享和自动化方面,可以让开发人员在这个开源的平台上更好地学习并相互借鉴。我之前也提到 GitHub 将依然会是一家独立的公司,想要实现独立性,就必须要保持中立。也就是说开发人员可以在 GitHub 上使用任何的云、任何的语言、任何的操作系统和技术,这样才能保证 GitHub 是一个中立、开放的平台,可以让所有的使用者来使用。您所提到的 Azure 只是云平台的其中一个选择,我们的开发人员依然是可以使用其他云的。


Q:微软在 AI 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GitHub 未来是否会借助微软的人工智能技术让代码管理更加智能化?


Nat Friedman:GitHub 在加入微软之后,依然会是一家关注用户的独立公司。除此以外,背靠微软,GitHub 更可以利用微软的资源和财力。比如,目前机器学习在开发人员的日常工作中还没有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GitHub 是否可以考虑将机器学习融入到开发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微软目前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项目,叫 Intelligent Code(智能代码项目),目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这个项目的宗旨,就是机器学习来辅助开发人员写代码。我相信如果 GitHub 的开发人员对这个领域非常有兴趣,也有这种需求,我们可以考虑与微软在这个方面开展合作,这应该是非常有前景的。我想强调一下,开发人员的需要和需求会是我们做决定的准则。


Q:GitHub 会不会像 Office 365 一样变成订阅模式?


Nat Friedman:我们不打算改变 GitHub 当前的运作模式,但是我们已经有一个订阅的功能,针对有这样需求的公司、团队和开发人员,他们可以获得一些额外的功能。但需要再次强调,GitHub 未来依然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我们做决策、更改的原则的时候,还是基于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当前没有做出这样改变的计划。


Q:我们知道 Githbub 拥有很多源代码,微软会不会利用 GitHub 上的代码作为数据将产品变得更智能呢?


Nat Friedman:在当前和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的重心还是在于如何让 GitHub 变得更好,如何发展壮大 GitHub,如何为开发人员提供更多的帮助。至于说 GitHub 反哺微软,目前还不是我们的重心。

中国市场

Q:您对中国开源社区的发展趋势有哪些判断,对未来发展有什么建议?


Nat Friedman: 首先,我到中国这边来是抱着学习者或倾听者的姿态。当然,我之前也没有在中国怎么待过,所以这周过来我是想更多地与开发人员、开源社区见面,看一下这个地方正在发生些什么。我明显能感受到中国开源社区丰富的创意、乐观的态度,以及工作人员身上的能量。我想说的是,现在中国很多软件本来就是通过开源写的,而且也在为全球的开源社区做贡献。我相信在未来的 10 到 20 年,中国将会成为全球的开源创新中心,所以我希望能够利用这个机会了解中国的开源社区和开发者情况,看一下 GitHub 可以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Q:平安作为云管理服务提供商(MSP),是 GitHub 在中国的合作伙伴。除了与平安的合作,GitHub 是否会直接为中国市场提供服务? 与中国当地企业会进行怎样的合作?


Nat Friedman:我现在还不是 GitHub 的 CEO,所以对过往的一些决策是不了解的,我也是在新闻上看到了平安跟 GitHub 的合作关系。我目前还处于了解市场的阶段,我没有办法做出明确的回应。除此以外我想强调一点,GitHub 为全球开发者提供统一的平台,我们的宗旨是为中国和其他市场的开发人员提供最好的服务。我相信,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和当地的公司展开合作关系,但是目前我没有办法详细地描述与中国的合作关系的具体范围。


2018-12-13 09:002378
用户头像
蔡芳芳 InfoQ 总编辑

发布了 819 篇内容, 共 621.7 次阅读, 收获喜欢 2823 次。

关注

评论 1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企鹅3362六29503 高速外..网.梯.子 免.费试..用 gma.il/ytb/twi.tt无限.制 “活着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2019-01-02 20:21
回复
没有更多了
发现更多内容

不定期更新,记录一些小知识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监控 版本升级 安装 & 部署

使用Zabbix监控TiDB(一)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实践案例

TiDB Coprocessor 学习笔记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TiDB 底层架构

伴鱼数据库之SQL审核系统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TiDB 4.0 新特性系列】BR 特性及原理解读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TiDB 记录日志原理解读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TiDB 底层架构

从使用者到开发者,知乎参与 TiDB 社区背后的故事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实践案例 数据库架构选型

把云数据库服务变成黑盒子:ServerlessDB for HTAP丨Hacking Camp 进行时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实践案例

小红书数据架构及 TiDB 使用场景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pd集群多副本数据丢失以及修复实践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实践案例

TiDB大规模删除实践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管理与运维

线上mysql改表操作导致tidb同步延迟解决方法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伴鱼数据库之监控系统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PD 关于tso 分配源代码分析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TiDB 底层架构

一次 meet_lock 告警异常处理过程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实践案例 故障排查/诊断

Flink 最佳实践之 通过 TiCDC 将 TiDB 数据流入 Flink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性能调优

TiDB HTAP 深度解读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Placement Rules 原理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TiDB 底层架构

TiDB AutoCommit OFF 问题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实践案例 故障排查/诊断 新版本/特性发布

国产主流数据库调研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性能调优 实践案例

TiDB 监控架构解读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监控

微众银行数据库架构演进及 TiDB 实践经验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实践案例

TiDB 4.0 新 Feature 原理及实践:统一读线程池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DM问题处理总结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TiDB 赋权问题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故障排查/诊断

一个联合索引使用问题以及优化方案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管理与运维 故障排查/诊断

【TiDB 最佳实践系列】PD 调度策略最佳实践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实践案例

PD api基础框架源码分析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TiDB 底层架构

TiDB run and debug on M1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实践案例 安装 & 部署

PD api基础框架源码分析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TiDB 底层架构

DM同步过程问题汇总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

GitHub新任CEO:我们将始终坚持开发者优先并独立运营_文化 & 方法_蔡芳芳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