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为什么我说自研 IT 是下一个未来丨 Q 评论

  • 2020-06-11
  • 本文字数:2108 字

    阅读完需:约 7 分钟

为什么我说自研IT是下一个未来丨Q评论

以前,自研 IT 是狼来了。现在,自研 IT 是浪来了。

三驾马车,三座大山

1980 年,刘华清老将军首次登上美军航母,后来就有了这张流传至今的珍贵照片:



画面中的刘老将军,踮起脚尖像个小学生一样,吃力地向前探着身子,认真观察每一个细节,这就是当时中美军力差距的真实体现,也是一代代军迷心中的疼痛与耻辱。而今天,第一艘国产航母、055、075 等军舰下饺子般的阵势,让人民海军在家门口有了跟美军平等对话的资格。


IT 领域,也有这么一辆由“三驾马车”拉动的航母,它们的名字是芯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对中国互联网而言,这三驾马车是得以飞速发展的基础。对中国企业而言,这三驾马车却也是压在背上的三座大山。


起初,以 IOE(IBM、Oracle、EMC)为代表的国际巨头在中国畅通无阻,企业为了业务快速发展,别无选择,但在享受 IOE 性能的同时,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彼时的中国企业没得选,软硬件领域的高精尖技术都在大洋彼岸。从产品购买到售后服务再到故障处理,每个环节都得交钱,彼时的买方不是上帝,卖方却稳坐高台之上。



天弘基金最初的 IT 架构曾打算使用 IOE。“IOE 给我们报出的价格是 7000 多万,这不算机房等费用。当时,如果把我们公司所有钱拿出来都不够付”。天弘基金内部人士曾表示。


昂贵的价格背后,是性能的瓶颈愈发明显,而且跟不上中国企业的发展节奏。比如 IBM 大型机承载了 10 万并发,但只能达到这个数据。而国内很多互联网企业,在“春晚”“双 11”等特殊时期,大型机并不能满足需求。


阿里巴巴率先迈出了这一步。2008 年开始,阿里计划用 MySQL 和自研数据库等替代 Oracle,使用 X86 服务器等替代 EMC、IBM 小型机等设备。2013 年,阿里巴巴最后一台小型机下线。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内部已经完成了去 IOE。



与此同时,阿里云横空出世,在底层采用自研的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覆盖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人工智能等多个 IT 维度,发展成为今天国内最大,全球前三的云计算厂商。2019 年的双 11,阿里巴巴核心系统 100%跑在阿里云上。10 年时间,中国 IT 人见证了自研云计算的拔地而起,我们第一次有了与全球 IT 技术掰手腕的实力。


时至今日,不管是互联网企业,还是通信运营商,亦或是金融行业国有大行,都或多或少地淘汰了 IOE 设备,转而选择以国产软硬件作为替代。但鲜有人知的是,2007 年的阿里巴巴,仅 IOE 上的硬件支出和维护费用就高达几千万美元。


芯片、操作系统同样如此。IT 领域有两条相伴相生的定律:摩尔定律与安迪·比尔定律,前者揭示了硬件性能提升的规律,后者解释了硬件提升的性能是如何被软件所榨干的。只做硬件,你就没有生态。只做软件,你就失去了基石。


何以解忧?唯有自研。

自研:中国科技公司的筚路蓝缕

先行者总会经受冷漠、讥讽与嘲笑。


福特发明汽车后有过一句名言:顾客只想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而我给了他们一辆汽车。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那么十年前的自研就是:我明明可以买一辆汽车,却选择先造一辆自行车。


中国科技公司的自研之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路走来的。这条路远没有到达尽头,路上却已经倒下了一个又一个行者。


筚路蓝缕,苦心经营。


在经历了世界格局的动荡,仍旧有人在说:为什么一定要自研?开源它不香吗?


开源它确实香,哪怕是今天仍旧有大量中小企业使用完全开源的 LAMP(Linux、Apache、MySQL、PHP)架构建站,但开源与自研并不冲突。


而在全面云计算时代,自研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纵观全球云计算格局,市场份额总和超过 75%的亚马逊、微软、阿里云、谷歌无不是从底层就做了自主研发的。


6 月 9 日我受邀参加了阿里云线上峰会,第一次看到了阿里云的“自研全景图”:全国唯一的自研云操作系统飞天;自研的神龙云服务器架构;自研分布式存储系统盘古、自研云原生数据库 PolarDB、自研含光 800AI 芯片……



基本上做到软硬一体了


从软件到硬件,从计算到存储,从平台到架构,从十年前的“什么垃圾”到十年后的“卧槽牛逼”,这就是中国科技公司的自研缩影。终于,我们在 IT 领域也有属于自己的航母了。

未来:自研 IT 将成后浪

不管是过去的数字化转型,还是云厂商热捧的企业上云,亦或是两会定调的新基建,本质上都是在重塑中国的数字经济。


而软硬件作为数字经济的 IT 基础设施,木桶效应十分明显:从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方面缺一不可,只要有一个短板,就将在未来竞争中陷入被动。


去年年底,我国成立了资本超 2000 亿的半导体基金二期,大家对核心部位的自研能力十分期待。市场头部企业也迅速跟进,比如阿里云就宣布投入 3 年 2000 亿加码新基建,重点吸引云服务器、网络、芯片、数据库、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攻坚人才。


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以光刻机为代表的高精尖技术设备与制造仍旧被卡着脖子,暂时没有可替代产品。另外更需警惕,打着自研旗号骗取补助的红芯、汉芯们。


历史规律表明,只要中国具备了自主研发的能力,该领域市场的产品价格就会大大降低,这也是技术普惠的意义之一:提供更多选择而不是别无选择。


自研 IT,这次不是狼来了,而是浪来了。




「Q 评论」是 InfoQ 开设的一个观点评论类栏目,如果你对软件及相关领域有深入且独到的观察与见解,并乐于分享,我们愿意为你提供一方舞台,来稿请投:editors@geekbang.com,标题请注明【评论投稿】。


2020-06-11 17:163225
用户头像
小智 让所有人认同的文字称不上表达

发布了 408 篇内容, 共 406.3 次阅读, 收获喜欢 1986 次。

关注

评论 1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第一张图里边,看到好多技术大牛啊。
2020-06-12 11:26
回复
没有更多了
发现更多内容

Stable Diffusion:最先进的文本生成图像模型

3D建模设计

人工智能 Stable Diffusion 稳定扩散 自动纹理

可测性,到底是什么?

老张

质量保障 质量门禁

LTV预测算法从开发到上线,浅谈基于奇点云DataSimba的MLOps实践

极客天地

云服务器数据安全保障措施看这里!

行云管家

云计算 云安全 云服务器 云数据

入门指导:NGINX 中的 QUIC 网络连接和加密

NGINX开源社区

DNS DDoS QUIC nginx 开源版 HTTP/3

大模型集体失控!南洋理工新型攻击,主流AI无一幸免

Openlab_cosmoplat

人工智能 大模型

【慢SQL性能优化】 一条SQL的生命周期 | 京东物流技术团队

京东科技开发者

MySQL 数据库 SQL优化 企业号11月PK榜

软件测试/测试开发丨接口测试Mock实战练习学习笔记

测试人

软件测试 接口测试 Mock

一文了解亚马逊云科技最新大语言模型

苏沐

大模型 亚马逊 亚马逊云科技 向量数据库

向成本要效益!用友BIP助力车企突破内卷、打赢“降本战”

用友BIP

降本增效

淘天Java一面,难度适中!(上篇)

王磊

Java java面试

文件传输|如何将100多G文件跨国安全传输到客户手里呢?

镭速

跨国文件传输

关于稳定扩散最详细的介绍

3D建模设计

人工智能 Stable Diffusion AI自动纹理 稳定扩散

快速教程|如何在 AWS EC2上使用 Walrus 部署 GitLab

SEAL安全

#GitLab Walrus 企业号11月PK榜

高性价比AWS Lambda无服务体验

查拉图斯特拉说

Lambda 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Lambda

数仓实践丨表扫描时过滤行数过多引起的性能瓶颈问题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数据库 数据仓库 后端 华为云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企业如何选型iPaaS平台

谷云科技RestCloud

ipaas

一种简化操作日志记录方案 | 京东云技术团队

京东科技开发者

日志 系统 日志记录 企业号11月PK榜

前端计算数字精度丢失问题解决方法记录 | 京东云技术团队

京东科技开发者

前端 企业号11月PK榜 数字精度

YonGPT构筑酒旅企业AI大脑 轻松拿捏“松弛感”

用友BIP

AI YonGPT

为什么说数据安全运维难?有好用的数据安全运维平台吗?

行云管家

数字化 数据安全 数据运维 数据运维安全

支持企业微信集成和登录!镭速传输新版本带来多项升级

镭速

镭速

搜狐基金使用 MySQL 遇到瓶颈?来看 TDengine 如何解决难题

TDengine

tdengine 时序数据库 搜狐基金

软件测试/测试开发丨探索Python魔力:第一个程序到快捷键大揭秘

测试人

Python 软件测试

软件研发流程、架构规范、技术标准、需求过程等全文档

代码人,代码魂

开发文档

有效降低数据库存储成本方案与实践 | 京东云技术团队

京东科技开发者

数据库 存储 数据存储 降本 企业号11月PK榜

沉浸式LED显示屏的定义和特点

Dylan

LED显示屏 沉浸式体验 沉浸式

孵化Web3区块链技术系统开发

l8l259l3365

大模型产业生态有“成功密码”?百度高管2023进博会最新发声

飞桨PaddlePaddle

深度学习 产业生态 大模型

为什么我说自研IT是下一个未来丨Q评论_架构_小智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