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干货——《中小企业 AI 实战指南》免费下载!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手机摄影挑战单反,旷视 AI 多摄技术揭秘

  • 2021-10-14
  • 本文字数:1548 字

    阅读完需:约 5 分钟

手机摄影挑战单反,旷视AI多摄技术揭秘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身边最为便捷的影像设备。

 

调研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 中国人工智能手机白皮书 — AI 重新定义光感知》报告显示,短视频相关应用的流行使拍摄功能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要素。

 

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智能手机摄影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近期多款最新手机的发布,让以多摄为代表的 AI 计算摄影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智能手机毫无疑问已经进入了多摄时代。但可能鲜有人知的是,当多摄技术在各厂商的智能手机上“争奇斗艳”的背后,其实是计算机视觉 AI 公司在提供者底层技术的支撑。

 

据了解,旷视科技自 2016 年起开始研发多摄技术,经过 5 年多的技术迭代和优化,旷视的 AI 多摄算法目前已在多款畅销手机机型中实现技术应用落地。

 

InfoQ10 月 12 日获悉,在旷视 MegTech Lite 漫谈 AI 技术分享会上,旷视研究院研究员范浩强详细介绍了 AI 多摄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并分享了旷视在 AI 多摄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实践成果。


旷视研究院研究员范浩强在旷视 AI 多摄技术分享会上的演讲


用户需求升级,促进 AI 多摄技术发展

 

从 2000 年世界上第一款配备摄像头的手机诞生至今,手机拍摄能力经过了一轮轮的迭代升级。

 

与此同时,用户的拍照需求逐渐释放,不再拘泥于简单的高清图像,更加追求兼顾“所见即所得”的真实性与媲美相机的质感,开始利用手机进行专业级别的影像创作。

 

囿于手机空间和模组尺寸的局限性,单个摄像头的拍摄效果有限,手机多摄技术应运而生。

 

范浩强表示,摄像头最大的功能是变焦,多摄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切换不同的焦段或者不同的视野。通过多个摄像头的协调配合,AI 技术加持的手机摄影可以实现媲美单反相机的拍摄效果,为终端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拍摄体验。

 

在手机后置摄像头从双摄逐渐升级到三摄、四摄的过程中,AI 算法已成为多摄像头联动不可或缺的纽带。

 

变焦、虚化、融合,多摄助力手机影像突破

 

主摄、广角、超广角、长焦、潜望式、微距、ToF……随着多摄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手机后置摄像头的数量和类别不断增加,让多摄形成了花样繁多的排列组合,也为终端用户带来了更优的拍摄体验:通过双摄变焦实现最佳拍摄效果、利用双摄虚化实现媲美单反相机的光圈效果、多摄融合有效提升图片质量。

 

然而,后置摄像头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旷视认为,手机成像,是系统工程,是重要的要素之间的匹配。

 

旷视提出了“AI 重新定义光感知系统”的理念,将光感知系统“硬件升级 — 算法辅助 — 优化后期处理”相对流程化和独立化的传统运作方式,转变为光感知系统软硬件“一体化协同升级”。

 

这一理念从整个影像系统设计出发,配合智能手机的光学系统以及传感系统,借力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图像识别、融合、增强、分割等方式,优化拍摄能力、丰富拍摄功能、升级成像质量,带来指数级的效果提升。

 

面向未来,AI 驱动的图像获取

 

AI 多摄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既得益于手机厂商对于产品的迭代升级,也离不开旷视等 AI 企业对于底层技术的创新和赋能。

 

以多摄融合为例,旷视的多摄融合算法采用神经网络设计模型,可有效解决清晰度不均匀、主体边缘线条弯曲、部分位置重影、线条断裂错位、重复纹理错位等传统多摄融合算法中的常见问题。

 

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和项目工程落地经验,旷视的双摄虚化、多摄平滑变焦、多摄融合等算法均具有很强的泛用性,可适配多种模组组合和排布方式。

 

随着算力的丰富和以多摄为代表的 AI 计算摄影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未来的手机拍摄,将会向着利用 AI 技术,理解用户意图,利用算法自动调配摄像头,完美捕捉到用户想要拍摄的画面,从“所见即所得”到“所想即所得”。在这个过程中,计算和 AI 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会成为主要要素。

 

范浩强表示,除了 AI 之外,旷视还在传感器方面进行探索,推出更多新形态传感器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面向未来的画质。

 

期待,未来 AI 会把智能手机摄影带到新的高度。

 

2021-10-14 08:574591
用户头像
刘燕 InfoQ高级技术编辑

发布了 1112 篇内容, 共 589.4 次阅读, 收获喜欢 1981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大厂 300+ 道前端面试题大全附答案(整理版)+前端常见算法面试题~~全面详细

程序员改bug

程序员 面试 前端 前端开发

详解Prompt框架

Bob Lin

人工智能 AI openai ChatGPT GPT-4

丁岩:TiDB 8 年研发工程实践及人才观

编程猫

为什么越来越多公司开始用低代码开发?

伤感汤姆布利柏

低代码

Sui 生态排名第一的头部流动性协议 NAVI Protocol 活动进行中

股市老人

软件测试/测试开发丨<火焰杯>测试开发职业竞赛开始报名啦!

测试人

软件测试 测试开发

Github标星第一,堪称最强前端面试指南!

程序员改bug

前端 前端面试 前端开发程序员 前端程序员

长文预警,凭借前端面试题精选大全 ,成功混圈阿里字节腾讯

程序员改bug

程序员 前端 开发 IT 计算机

语音数据集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与挑战

数据堂

语音数据集在智能医疗中的应用与挑战

数据堂

手把手系列!让「引用」为 RAG 机器人回答增加可信度

Zilliz

chatbot Milvus zillizcloud llamaindex rag

加速开发与部署:Docker容器与低代码开发的完美结合

不在线第一只蜗牛

Docker 低代码 容器化 部署

2024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 | 政企数字化转型论坛在京召开

信通院IOMM数字化转型团队

数字化转型 IOMM ICT深度观察

年度总结&计划-做标杆服务协创未来

开源物联卡管理平台-设备管理

物联网 IoT eSIM安全 Java技术提升

<火焰杯>测试开发职业竞赛开始报名啦!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软件测试|新一届<火焰杯>测试开发职业竞赛开始报名啦

霍格沃兹测试开发学社

KubeWharf的使用指南与未来趋势预测

YoLo

KubeWharf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什么?

优秀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业务转型

“开放原子开源大赛”inBuilder低代码开发分赛道圆满落幕,听听他们怎么说!

inBuilder低代码平台

低代码 开源社区 #开源

喜讯 | 华为云多个开源项目通过信通院可信认证

华为云开源

云原生 开源项目 可信开源 华为云开源

数智金融技术峰会|数新网络受邀分享《金融信创湖仓一体数据平台架构实践》,敬请期待

数新网络官方账号

大数据 金融

运维人员新身份——背锅侠

尚思卓越

运维

告别高昂存储,高效灵活管理数据

观测云

日志分析 数据备份

天谋科技时序数据库 IoTDB 电力应用案例入选中国信通院「中国通信行业开源创新发展案例集」

Apache IoTDB

语音数据集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与挑战

数据堂

手机摄影挑战单反,旷视AI多摄技术揭秘_AI&大模型_刘燕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