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揭秘 Facebook 的开发部署流程:数千名开发中没有一个测试

  • 2019-09-09
  • 本文字数:1774 字

    阅读完需:约 6 分钟

揭秘Facebook的开发部署流程:数千名开发中没有一个测试


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今年一季度,Facebook 的月活已经达到 23.8 亿,日活 15.6 亿。这个惊人的用户体量规模是微信+QQ 的总和还要多。


以腾讯的海量服务之道为参考,很容易想到 Facebook 必然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工程技术团队,来支撑如此海量的业务需求。但实际上,Facebook 的工程团队只有数千名工程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该公司甚至只有个位数的发布工程师,并且没有测试工程师!


Facebook 的开发部署流程究竟有何与众不同,可以让其效率如此惊人?

持续部署

传统软件行业通常使用瀑布式开发模型,但这种开发模式对于 Facebook 的业务增长规模显然是不适用的。Facebook 与其他大型互联网公司一样,采用的是持续部署的开发模式:不断开发新的功能,迅速上线,满足用户需求。


Facebook 的工程团队认为,他们的开发工作永远没有到头的那一天,代码库的增长永不停止,2013 年时就有超过 1000 万行代码(850 万 PHP 代码),而到 2019 年时,其代码库已经突破一亿行。


Facebook 的所有前端都在同一个稳定分支上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加快开发速度,因为省去了繁琐的分支合并过程。在日常工作中,工程师都用 git 在本地进行开发,当代码就绪之后再将它推送到 SVN 上,这样就很自然地区分开了开发中的代码和可以上线的代码。

每日、每周发布相结合

工程师将代码推送到SVN上,就可以上线了吗?并不是。Facebook 为了保证网站的稳定运行,采用了一种兼顾稳定性与速度的做法:将每日发布与每周发布结合到一起。


所有代码变动默认每周发布,每次包含相对比较多的变更。每周固定时间,代码会被发布工程师推送到 SVN 上进行大量的自动测试,其中包含很多针对正确性和性能的回归测试,这个版本会成为内部使用的默认版本,正式的发布通常被安排在周二下午。


在每周发布以外,其他工作日每天还会有两次小型的发布,通常是些非关键性的更新,或者是 Bugfix,极端情况下才会进行更多的发布,甚至是在周末进行发布。

没有测试工程师

Facebook 是一个没有专门测试工程师的科技公司,该公司的所有测试工作都交由自动测试和开发团队自己。


代码上线前,除了进行大量自动化测试之外,每位工程师在内部使用 Facebook 时也相当于进行了高密度的内测,每位工程师都能报告自己发现的问题,写代码的人多了,代码增长得快了,相对而言,对代码进行测试的人也多了。

代码质量如何保证

Facebook 有一个名叫“Push Karma”的机制。这个机制是指:Facebook 的发布工程师会对每个提交代码工程师的历史表现打分,那些经常出 bug 的工程师相应得分也会比较低,因此他们提交的代码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风险,而非对个人做出评判,因此这个分数是保密的,工程师不会知道自己的分数是高是低。


除此以外,比较大型或相对重要的发布、Code Review 时讨论较多的代码,都是风险比较高的地方,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Facebook 除了细致的 Code Review 以外,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Zuck Review”。一些比较大的功能或产品,扎克伯格会亲自看一下,只要团队 PM 亲自跟扎克伯格说,这个地方你要过一遍,即使再忙他都会亲自来盯。

发布分阶段

类似于 Facebook 的大型网站,发布通常都是分阶段进行的:


  • H1:部署到仅有内部访问的服务器上,进行最后的测试,也就是“预发布”;

  • H2:部署到几千台服务器上,灰度开放给一小部分用户;

  • H3:如果 H2 阶段没有发现问题,则进入 H3,部署到全部服务器上。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工程师会立即进行修复,随后重新开始分阶段的部署。当然,也可以选择回滚代码,具体视情况而定。

工程师文化是关键

仅有方法论和工具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使用它的是人,而人总是会犯错。所以,拥有鼓励个人责任感的企业文化是很重要的。


Facebook 的每位工程师都可以看到全部的代码,并且能提交补丁,或者提交详细的问题描述。工程师们需要自己编写详尽的单元测试,他们的代码还要通过所有的回归测试,并能支持后续的各种运维工作。


除了要对自己的代码负责,他们还要面对各种巨大的挑战,往往要针对多种解决方案进行大量试验。


Facebook 还有一个新兵训练营制度,让那些新入职的工程师,甚至包括不主要从事编程工作的经理都去学习他们的代码、工具和方法。训练的目的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让新员工充分认识到,他们拥有直接改变 Facebook 网站的力量。


在这样的氛围下,Facebook 的工程师文化才闻名遐迩于硅谷,并被国内引进加以学习。


2019-09-09 11:314369
用户头像
小智 让所有人认同的文字称不上表达

发布了 408 篇内容, 共 400.2 次阅读, 收获喜欢 1985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NFTScan 开发者平台推出多链 NFT 数据 Pro API 服务

NFT Research

NFT 研发团队

室内LED显示屏应该怎么选择?这5点注意事项必须考虑在内

Dylan

LED显示屏 户内led显示屏

存币生息理财dapp系统开发案例演示

开发微hkkf5566

BP神经网络(算法整体思路及原理+手写公式推导)

秃头小苏

7月月更

python变量:引用和可变性

AIWeker

Python python小知识 7月月更

浅谈网络安全之文件上传

网络安全学海

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 渗透测试 WEB安全 漏洞挖掘

让我们,从头到尾,通透网络I/O模型

C++后台开发

网络编程 IO多路复用 C++后台开发 网络io模型 C++开发

MetaForce原力元宇宙开发搭建丨佛萨奇2.0系统开发

开发微hkkf5566

OAI 5G NR+USRP B210安装搭建

柒号华仔

5G 7月月更

同构+跨端,懂得小程序+kbone+finclip就够了!

Speedoooo

小程序 跨端开发 小程序容器 kbone web同构

让 Rust 库更优美的几个建议!你学会了吗?

非凸科技

rust API

安全保护能力是什么意思?等保不同级别保护能力分别是怎样?

行云管家

等保 等级保护 安全保护能力

COSCon'22 社区召集令来啦!Open the World,邀请所有社区一起拥抱开源,打开新世界~

开源社

开源

Efficient ETL Testing

Bright

数据开发 ETL 大数据开发 EasySQL

案例推荐丨安擎携手伙伴,保障“智慧法院”更加高效

科技热闻

TiFlash 源码阅读(四)TiFlash DDL 模块设计及实现分析

PingCAP

代理和反向代理

沃德

程序员 7月月更

Spring Cloud源码分析之Eureka篇第三章:EnableDiscoveryClient与EnableEurekaClient的区别(Edgware版本)

程序员欣宸

Java SpringCloud 7月月更

gRPC三种Java客户端性能测试实践

FunTester

(1)长安链学习笔记-启动长安链

「小程序容器技术」,是噱头还是新风口?

ToB行业头条

TDengine 社区问题双周精选 | 第二期

TDengine

数据库 tdengine 时序数据库

前置机是什么意思?主要作用是什么?与堡垒机有什么区别?

行云管家

堡垒机 前置机

Redis 持久化机制

知识浅谈

redis 面试题

面试题:AOF重写机制,redis面试必问!!!

知识浅谈

redis 底层原理

【Unity】升级版·Excel数据解析,自动创建对应C#类,自动创建ScriptableObject生成类,自动序列化Asset文件

萧然🐳

游戏开发 Unity 7月月更 Excel工具

体验Python剪辑视频以及相关问题解决,一劳永逸!

迷彩

Python Moviepy视频剪辑处理 7月月更

低代码平台中的数据连接方式(上)

Baidu AICLOUD

前端 低代码 数据格式 数据通信 爱速搭

深度解读 RocketMQ 存储机制

阿里巴巴中间件

阿里云 RocketMQ 云原生 中间件 消息队列

spark调优(二):UDF减少JOIN和判断

怀瑾握瑜的嘉与嘉

spark 7月月更

Python 入门指南之深入 Python 流程控制

海拥(haiyong.site)

7月月更

揭秘Facebook的开发部署流程:数千名开发中没有一个测试_文化 & 方法_小智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