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3 - 25 日,QCon 上海站即将召开,现在购票,享9折优惠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第 12 次敏捷状态报告发布

  • 2018-04-27
  • 本文字数:2868 字

    阅读完需:约 9 分钟

看新闻很累?看技术新闻更累?试试下载 InfoQ 手机客户端,每天上下班路上听新闻,有趣还有料!

CollabNet VersionOne 公司发布了 2018 年敏捷报告。报告中的一些结论表明,对客户和用户满意度的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组织正在扩大敏捷性,分布式团队正成为敏捷软件开发的常态,许多组织已经开始或计划在未来的 12 个月内启动 DevOps 计划。

InfoQ 就第 12 次敏捷报告的相关问题采访了 CollabNet VersionOne 的 Lee Cunningham。

InfoQ:与之前的报告相比,2018 年敏捷报告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Lee Cunningham:我们在调查中跟踪的大多数趋势以增量的方式逐年发生变化,其中许多趋势表明,仍然有一些基本面问题有待解决。组织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不过,今年确实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将客户 / 用户满意度作为衡量成功程度标志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敏捷计划(转型工作本身)还是敏捷项目方面。在过去,我们已经看到了“准时交付”、“质量”和“商业价值”在影响客户满意度因素的排名中都是很靠前的。

InfoQ:为什么客户和用户满意度的需求增加了?

Cunningham:我认为(我当然希望)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客户是价值流中最重要的实体。如果我们不关注我们的客户,也没有提供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他们就会去别的地方。一旦客户离开了我们,那么我们是否及时提供服务、我们的服务是否有价值、是否出现了 bug,这些都不重要了。

InfoQ:组织如何应用敏捷来支持这种需求?

Cunningham:敏捷宣言的第一条原则告诉我们,客户满意度是最重要的。我认为其他的原则都是用来支撑第一条原则的。所以,我建议组织能够重新审视这些原则,看看他们所做的事情会与这些原则产生怎样的偏差。比如,他们可能会问:“我们所做的变化是为了提升客户的竞争优势吗,还是说我们的优化只是围绕进度和资源管理而展开,但实际上却对变化造成了阻碍?”

InfoQ:组织采用敏捷技术的主要期望是什么?

Cunningham:今年的调查告诉我们,采用敏捷技术的五大理由是“加速软件交付”、“提高管理优先级的能力”、“提高生产力”、“改善业务和 IT 之间的协调一致性”以及“提高软件质量”和“提高交付可预测性”。

InfoQ:他们是否能够实现这些期望?是否因为采用了敏捷而获益?

Cunningham:这 5 个(其实是 6 个)期望其实是报告中所提及的能够带来价值的 8 大项中的一部分。这 8 大项还包括“项目可见度”和“团队士气”。当然,可见度和士气与其他方面的实施情况有很大关系。所以,似乎大部分受调者已经实现了这几个最受欢迎的期望。然而,我担心的是,那些在可预测性、去风险和质量等方面未做出改善的组织可能在敏捷转型的可持续性上存在问题。根据我的经验,如果问题在这些领域持续存在,那么敏捷转型可能会受到影响。

InfoQ:报告指出,扩展敏捷最有用的三个因素是内部敏捷教练、跨团队的一致实践和流程,以及跨团队工具。敏捷宣言一直强调基于过程和工具的个人互动,那么这些与敏捷宣言有什么关系吗?

Cunningham:一个常见的场景是,在一个大型组织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多个独立的基层敏捷工作,而每个工作都有不同的规范,并且使用了多种工具。企业希望以协调的方式横跨这些敏捷孤岛,把敏捷力量发挥到极致。到了那个时候,企业必须做出一些决策,确定哪些东西对企业来说是有意义的。那么问题就变成:“我们如何在这些团队中获得所需的实时可见性?”以及“我们如何在整个组织中培养足够的共同性,让我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只要持续保持实践,工具就能发挥作用。最简单的例子就是 Scrum 团队与 Kanban 团队的合作。所有的团队可能被要求度量周期时间,以便为改善常见的系统性因素提供机会。为了做到这一点,领导需要做的是授权,而不是驱动,我们需要能够解释为什么要问那些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理解实践背后的原则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愿意停下来做一些不起作用的事情。否则,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正试图通过流程和工具达成目标,而敏捷宣言并不希望我们这样做。

InfoQ:分布式敏捷团队正在成为常态,在 79%的受访者当中,就有一些团队在实践敏捷。这将对敏捷的采用和应用产生怎样的影响?

Cunningham:我认为,这反映了在现实当中,有很多人在分布式的办公地点工作,也有很多人在旅途中甚至是在家里工作。换句话说,在同一时间点上,并不是每个人都在同一个位置。所以,如果敏捷对我们很重要,那么我们必须弄清楚如何让这种工作方式奏效。协作技术发展得很不错——至少比 10 年前要好,所以从技术上看,分布式敏捷具有可行性。我们看到一些组织已经实现了分布式敏捷,团队成员分布在不同的地址位置。所以,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四个团队成员在佛罗里达州,一个在得克萨斯州,另一个在阿拉斯加州。不过,如果团队成员分布在太多不同的时区,那么这种分布方式会相对麻烦。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团队成功地在一个项目或培训中一起合作,而这些团队在地理上是分散的。我认为,一个组织能否成功地应用跨分布式团队的敏捷性,关键在于他们是否真的是敏捷团队。如果位置 X 的“Dev”团队要把工作交接给位置 Y 的“QA”团队,则会出现问题。

报告对敏捷技术类型进行了分析:

InfoQ:回顾是团队采用的五大敏捷技术之一。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它有这么高的采用率?

Cunningham:我认为这表明了回顾(或适应性检查)是敏捷不可或缺的部分。

InfoQ:报告也提到了其他常见的工作区域,如 Story 映射和 Agile/Lean UX。为什么这些技术没有那么高的采用率?

Cunningham:我不太确定,但我想说的是,UX 仍然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技能,而且通常多个团队会共用一到两名 UX 设计师如果缺乏共同工作领域,说明组织文化与敏捷价值相背离。众所周知,企业的设施部门一般不允许员工扰乱已制定好的座位安排。这其实是很糟糕的。我们可以从乐观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因为团队可能是分布式的,成员甚至有可能不在同一大陆。尽管 Story 映射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但我真的不知道人们是否真的了解它存在的意义。

InfoQ:在管理敏捷项目的工具方面,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Cunningham:最突出的是看板取代了任务板。任务板仍然排在第三位,但我认为这表示人们正在从任务思维转变到交付思维。

InfoQ:71%的组织已经有 DevOps 计划或预计在未来 12 个月内启动该计划。他们对 DevOps 的期望是什么?

Cunningham:根据受访者如何看待 DevOps 计划的成功与否,前三个期望分别是“加快交付速度”、“提高质量”和“增加用户业务价值流量”,而 “提高客户满意度”排在第 5 个。我发现了一些与报告中提到的有关敏捷计划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太一样的东西,这可能意味着,当调查对象认为“DevOps 成功”时,他们主要考虑的是交付渠道效率,而当他们想到“敏捷成功”时,他们更多考虑的是更大的价值流(交付管道是其中的一部分)。

InfoQ:企业采用 DevOps 的好处是什么?

Cunningham:我们在今年的调查中没有提出这个问题,或许明天可以这么做。除了这项调查之外,我可以说,当 DevOps 被视为“概念到客户”价值流的一部分而不只是“IT 价值流”时,DevOps 似乎会对商业价值吞吐量产生更大的影响。

查看英文原文 12th State of Agile Report Published

2018-04-27 19:001781
用户头像

发布了 731 篇内容, 共 475.0 次阅读, 收获喜欢 2008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华为游戏中心“游学季”:跨界融合,探索“游戏+”正向价值

最新动态

🚀2023最新版克魔助手抓包教程(9) - 克魔助手 IOS 数据抓包

企业到底怎么选择PaaS服务?

伤感汤姆布利柏

Bartender 5 for mac自定义隐藏及显示菜单栏

南屿

UML建模工具Astah Professional,实现逼真模型,让设计更加生动!

南屿

云手机解决tiktok登录不上的问题

Ogcloud

云手机 海外云手机 tiktok云手机 云手机海外版 国外云手机

AE脚本-一键快速输出GIF动图格式插件 GifGun v2.0.15激活版

南屿

谁说后端不能画出美丽的动图?让我来给大家拜个年!

不在线第一只蜗牛

Java JavaScript 后端 动图

swap去中心化交易所质押代币分红系统开发

l8l259l3365

数维图数字孪生:能源电力行业三维可视化系统合集

2D3D前端可视化开发

大数据 物联网 可视化 智慧电力 数字孪生

中国香港正在计划发行第二批代币化绿色债券

区块链软件开发推广运营

dapp开发 区块链开发 链游开发 NFT开发 公链开发

软件测试学习笔记丨App压力测试

测试人

软件测试

Excel复杂表头按组按行复制

alexgaoyh

Java POI 合并单元格 复杂表头 模板生成

海外云手机对于亚马逊卖家的作用

Ogcloud

云手机 海外云手机 云手机海外版

海外云手机开辟企业跨境电商新道路

Ogcloud

云手机 海外云手机 tiktok云手机 云手机海外版

VJ创作表演:Resolume Arena 6 for Mac中文版 含esolume arena 破解补丁

南屿

阿里云参编业内首个代码大模型标准,通义灵码获 2023 AI4SE “银弹” 案例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解密人工智能与低代码开发:探索机器学习奥秘

不在线第一只蜗牛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软件开发 低代码

第12次敏捷状态报告发布_DevOps & 平台工程_Ben Linders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