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9 - 20 日 Apache Pulsar 社区年度盛会来啦,立即报名!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加班猝死难认定工伤,员工不该被企业当作“燃料”

  • 2021-01-12
  • 本文字数:2759 字

    阅读完需:约 9 分钟

加班猝死难认定工伤,员工不该被企业当作“燃料”

加班猝死事件频发、工伤难以认定,“996”、“007”等超时加班工作制该如何看待与反思?


加班猝死难认定工伤,打工人太难了


2021 年 1 月 12 日,有媒体报道称,广东汕尾一员工在宿舍猝死。


律师称,非上班时间猝死难以认定工伤,但工友证言和事发前体检报告成胜诉关键。法院认为,死者猝死前一日加班超出法律规定的 1 小时,公司严重忽视对其身体健康的保护,存在侵权行为,且主观上存在过错。最终,该公司被判承担 40% 责任,赔偿 46 万余元。


这是诸多加班猝死事件当中的一例,同样也是非上班时间猝死难以认定工伤的诸多案例中的一例。


2017 年,河北省三河市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不幸在家加班猝死。由于法院本身的工作性质,回到家再加班往往是常态,据家属描述,该法官工作直至凌晨,第二天早晨 6 点左右起床继续整理案卷材料,写案件判决。7 点上厕所时突然晕倒,被送往河北省三河市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随后,该法官妻子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可是,人社局出具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这名法官受到的伤害,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 14 条、第 15 条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决定不予认定或者视同工伤。


无奈之下,该法官的妻子选择诉诸法律。直到 2019 年,事情才总算有了结果,法院认为是否判定为工伤,应充分考虑其工作量及工作难度等诸多因素,并责令当地人社局依法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而更早的时候,海南一高中老师将试卷带回家通宵批改,结果过劳,导致心肌梗塞,第二天早上猝死家中。


事后,家属和学校向人社局提出工伤死亡认定申请,结果被人社局以“老师的延时劳动 不是发生在学校(班里或办公室里),不是学校安排的加班”为由,不予认定


家属申请行政复议,结果海南省人社厅维持海口市人社局决定,再提起行政诉讼,被驳回诉讼请求。2013 年,家属再次向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海口中院以人社局认定事实不清为由,判决撤销一审判决,责令海口市人社局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2015 年 1 月 17 日,海口市人社局重新作出工伤认定,仍决定不认定为工伤或视为工伤。家属又进行新一轮的复议、诉讼,直至 2017 年,该案申诉至最高法。


最高法审查认为,职工为了单位的利益,在家加班工作期间,也应当属于“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驳回海口市人社局的再审申请。


一个工伤认定,竟然需要两三年,甚至三五年以上的不断申诉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让人不禁叹息:打工人,太难了。


反思“996”:不能把年轻人当成燃料


加班、猝死、“996”,这三个词汇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也引发了全网的热烈讨论。


在经常需要高强度加班的互联网企业里,加班猝死的情况更是高发。


2020 年 12 月,一名 27 岁员工在公司年终誓师大会期间猝死,家属称“死者生前长期加班,4 年来很少休息,法医说他过度疲劳”;


2021 年初,一名年仅 23 岁的员工加班至深夜不幸猝死;


2021 年 1 月 7 日,某外卖骑手在送餐途中不幸猝死;



一起又一起血淋淋的案例发生着,企业“996”、“超级大小周”的脚步没有丝毫停留。


是打工人们太矫情了吗?是企业太没有人性了吗?一位曾参与 InfoQ 旗下 TGO 鲲鹏会举办的 GTLC 全球技术领导力峰会的某企业高层,他从管理者的角度,表达过一些自己对于”996“的看法,以下内容 部分摘录 自他 当时的演讲


虽然有几十万 star 的 996.icu,但维护“996”正确性的人还是不少的,主要是下面几种观点。


一是有追求的人比 996 还忙,“码农”不用矫情而是应该珍惜奋斗机会,老板比员工辛苦多了,还扛着风险;


这当然是不太靠谱的观念。老板和管理层的收益没有办法完全和普通员工分享,压力和风险也就不要希望普通员工来分担。我见过很多公司,要做什么,究竟怎么做没想清楚,CEO 焦虑得不行,就去要求大家 996,这其实只是在传递自己的焦虑而已


二是认为程序员目前处于整个产业的最底层,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当生产力过剩的时候,生产者拿到手的回报就会下降,并且你不做这个工作,还有其他人等着做。


这也是不太靠谱的观念。做技术的真烂大街了吗?从我几百场的面试下来,感觉靠谱的程序员仍然是“卖方市场”:他们的机会很多。另一方面,如果你觉得他们是产业工人,上班对他们就是工作,大家的要求也不过是“依法办事”。


其实我感觉可以冷静地看一下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不要一上来就是那么对立的姿态。


高强度工作不是一个中国才有的问题。 不管是 Amazon 的高压管理制度,还是每天睡 4 个小时每周至少一个通宵产假休 11 天的梅姐,还是 Musk 在 twitter 上教育大家 40 个小时一周的工作无法改变世界实际上,全世界都有一些很拼很疯狂的人。


这么一个古老,又普遍的问题,为什么是中国软件行业爆发了 996.icu?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看看,为什么是软件行业,再看看为什么是中国。


为什么是软件行业? 因为软件的复杂度,我们很多时候不知道怎么度量和改进软件团队的效率和质量,如果靠经验估计出来的时间点等得不到老板和相关利益方的信任,就只能以加班来“拼”。


为什么是中国? 主要原因当然是我们还很落后。这些年国内的研发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工程能力和组织能力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特别是大多数的中小公司,这属于发展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有时候国内这种拼法,多少有把名利上的成就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准的原因。这也属于发展中的问题。



我是反对 996,特别是强制长期 996 的。核心的原因是,本来社会上的劳动力是足够多的。公司“招一个人给两个人的工资干三个人的活”,背后的原因无非是,人多了,沟通和运营的成本会高很多,要保持高的效率也需要很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组织能力的建设。


所以 996 不是合理的,只是对公司而言合算:它追求的是资本和公司的效益最大化,牺牲了员工的很多生活之外,更侵占了员工学习和发展的时间。


一个人如果觉得他累了,或者他有名利之外别的追求,我们要能够接受和尊重。不能把年轻人当成燃料,要当成产品去打磨。如果光讲拼搏,我们有过比 996 更狂热的时期,不是吗?我们做一个组织、一个公司,本身还是希望让那些平凡的人干成不平凡的事,而不是要求每一个员工变成马云。今天到场大多数人是公司里面的技术管理者,这是我对大家的一点呼吁!


最后我想跟年轻人说一些话。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大多数都有一种拼劲和韧性。究竟该怎么活,自己真正享受什么,喜欢什么,很多时候不是通过循规蹈矩的生活就能弄明白的,总得为什么东西拼过。


所以我们看待工作,也不能只算报酬。工作除开金钱上的回报之外,还是一个机会,认识创业伙伴,认识花花世界的运作方式,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的机会。


同时,它也是绝大多数人通往更理想的工作或者人生,唯一的机会。所以,只要环境是公平的,只要你做着正确的事情,拼点儿真没什么。


参考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Fj3nUyxwph_4oTfG2_knbQ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5837636756269717

2021-01-12 14:022003
用户头像
陈思 InfoQ编辑

发布了 576 篇内容, 共 236.9 次阅读, 收获喜欢 1266 次。

关注

评论 2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作者应该和我一样30开外了
2021-02-05 17:13
回复
用户头像
大部分猝死都是劳累和环境引发了基础病,很可惜。
2021-01-12 18:35
回复
没有更多了
发现更多内容
加班猝死难认定工伤,员工不该被企业当作“燃料”_文化 & 方法_陈思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