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on 深圳站聚焦 Agent 技术、应用与生态,大咖分享实战干货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深入研究敏捷的成功因素

  • 2012-04-28
  • 本文字数:2043 字

    阅读完需:约 7 分钟

Scott W. Ambler 针对 Dr. Dobbs 网站上发布的敏捷成功因素进行了一些分析讨论,那些敏捷成功因素来自 2011 年 11 月的敏捷现状调查结果。据此文所说,此次调查的两个目标是:

  • 为了探索与敏捷项目成功有关的实施策略,例如对单一敏捷团队的行政支持及人员分配的策略等。
  • 为了探索团队规模和地域分布这两个规模因素对敏捷项目成功的影响。共有 168 位受访者回复了此次调查,他们公布在几个敏捷邮件列表中,以及 Scott W. Ambler 的 Twitter 留言上。

此文源自一些与获得敏捷实施成功、及调查结果含义有关的重要见解。其中观点复述如下:

1. 若整个项目过程中有专职的业务领域专家坐镇,则敏捷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 环境和工具应支持敏捷实施、及其各种实践。

3. 对敏捷方法和实践的行政支持往往会产生更好的结果。

4. 成功的敏捷团队会衡量创造的整体价值,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判断项目成功的若干指标:范围、预算和进度。

5. 许多受访者表示敏捷扩展会涉及到大型组织、及地域因素。

6. 然而……实施敏捷的小型团队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

7. 此外……地域分布范围越大,由于沟通与协调的种种问题所隐含的风险就越大,因此导致了更低的成功率。

8. 公司内部的优秀敏捷核心有助于敏捷实施的顺利进行。

9. 要是一次在多个项目中同时实施敏捷,那些团队会因步履维艰而置敏捷实施于不顾。

10. 对于与非敏捷团队合作交付组合产品的敏捷团队而言,整个项目往往会被非敏捷团队拖后腿。

InfoQ 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其他一些见解、问题:

1. 尽管有 168 位受访者,不过仅有 114 位完成了此调查。总的来说,对于每个问题的回复率各有不同。关于如何测量敏捷益处的第 7 题是回复率最低的问题,93% 的受访者都未回复此问题。

2. 第 2 题与敏捷团队规模有关。44.7% 的受访者回复说,他们的团队有 6 至 10 人不等。78% 的受访者都身处 15 人以下的敏捷团队中。身处 101 人以上的超大型团队的受访者仅占 4.2%(6 人)。而在那 4.2% 之中,又有几人把他们整个公司视为敏捷团队呢?这些结果对于实际情况下的敏捷扩展又意味着什么呢?

3. 第 3 题与敏捷团队的位置分布有关。54.6%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要么同地协作,即整个团队位于同一楼层之上,要么整个团队位于同一栋楼里。20.6% 的受访者表示,团队中的一些成员会存在超过 3 小时的时区差异,但是并没有对那些非同地协作团队成员的角色作进一步说明。进而,可否说此题的答案表明,绝大数敏捷团队都是以某种形式进行同地协作,可能会有少数位于不同时区的离岸成员或外包伙伴?对于实际情况下的跨时区敏捷扩展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4. 第 4 题问的是团队成员与项目的利益相关人(stakeholder)沟通的频率。48.9% 的受访者回复每天都会与利益相关人进行沟通。不过此问题并未洞悉此种沟通的性质,或者说是哪些团队成员在负责沟通。是通过电子邮件?还是面对面?或是电话?是仅由 Scrum Master 负责沟通,还是任何团队成员皆可?谈论的是与每日站立会议有关的内容,还是包括更多内容?

5. 第 8 题问的是受访者对于一些特定陈述是如何看待的。陈述之一是,“包括资本和预算处理在内的 IT 和财务管理已得到解决,而且已成为正式认可的敏捷路径”,答案表明多数不同意(同意者仅占 30.5%)。这一答案是否指出了敏捷实践和模式中的漏洞,即缺乏商业参与,或者说这是从事外销软件软件开发的受访者与从事内部自用软件开发的受访者之间的差异?

6. 第 9 题问的是受访者是否已接受 CSM(即 Certified Scrum Master,Scrum Master 认证)培训,以及他们对培训的有何看法。57.4% 受访者说他们没有接受过 CSM 培训。这一答案是否与 scrum 已在行业中被广泛接受的说法自相矛盾?这是否说明有大量混合 scrum 的瀑布过程(water-scrum-fall)正在实施?

7. 第 12 题问的是受访者在项目中的角色。半数(49.0 %)受访者表示,他们是敏捷教练或导师。其次是敏捷团队成员,占到 29.8%。仅有 2.9% 的受访者是业务利益相关人。自称是产品所有者(Product owner)的仅占 1.9%。还有 11.5% 注明是“其他”。要是有更多的受访者自称是业务利益相关人、质量保证、或产品所有者,那么调查结果的性质又会如何变化呢?要是报告项目成功,敏捷教练或导师是否会有既得利益呢?

8. 6.7% 的受访者拥有 5 年以下的经验。这表明大多数受访者已在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但是,为什么低经验者的回复会这么少呢?此调查是否倾向于那些经验丰富的敏捷教练?

9. 第 14 题问的是受访者拥有多少年的敏捷经验。回复率最高的三项如下:不到 2 年的占 28.8%,2 至 5 年的占 29.8%,5 至 10 年的占 31.7%。

10. 第 16 题问的是您所在组织从事的主要行业。在该问题的选项中居然没有“技术——软件”或是“技术——硬件”。看来该问题的答案可能不足以代表发达经济体中出现的多种行业类型。可能因此回答该题的大多数人选择了“多个行业”——31.7% 的受访者选择此项。

调查结果可

免费获取以供查阅。请把您的观点告诉我们。2011 敏捷现状调查都给您带来了什么启示?

查看英文原文: Drilling Down Into Agile Success Factors

2012-04-28 03:282024
用户头像

发布了 55 篇内容, 共 20.8 次阅读, 收获喜欢 1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原点安全入选“数据安全推进计划 ”成员单位

原点安全

可观测性最佳实践|怎样让运维和开发协同保障系统稳定性

观测云

可观测性 观测云 云原生可观测 可观测性用观测云

TS中, Array.reduce提示没有与此调用匹配的重载?

林十二XII

Python初学者友好丨详解参数传递类型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Python 人工智能 华为云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企业号 6 月 PK 榜

逾百位开发者到场,超 2 万人线上观看!龙蜥社区开发者服务 devFree MeetUp 精彩回顾来啦

OpenAnolis小助手

开源 Meetup 龙蜥社区 龙蜥大讲堂 开发者服务

一文带你读懂稳压器(内含厂商 3PEAK 新品推荐!)

华秋电子

如何有效管理爬虫流量?

天翼云开发者社区

网络安全 爬虫

PDCA循环——快速提升软件质量的必备工具

敏捷开发

Scrum 敏捷开发 精益管理 PDCA循环

全球企业KVM贡献榜公布,腾讯云再添1项核心突破

说山水

HMI和SCADA的定义 两者有什么不同

2D3D前端可视化开发

组态软件 工业自动化 SCADA 工业组态 HMI

走难而正确的路!AI时代,传统产业数字化建设必须更高、更快、更强

爱倒腾的程序员

涛思数据 时序数据库 ​TDengine

了解模型的元学习:Learning to Learn优化策略和Meta-Learner LSTM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人工智能 华为云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企业号 6 月 PK 榜

英特尔发布全新量子芯片Tunnel Falls,硅自选量子比特有望更快实现量产

E科讯

软件测试/测试开发丨Pytest结合数据驱动-Excel

测试人

程序员 软件测试 Excel 数据驱动 pytest

模糊测试不“模糊”,高效发掘未知漏洞与 0day 攻击

极狐GitLab

DevOps 安全 DevSecOps 黑盒测试 模糊测试

软件测试/测试开发丨Pytest结合数据驱动-yaml

测试人

程序员 软件测试 yaml 数据驱动 pytest

华秋亮相汽车电子研讨会,展出智能座舱方案、高可靠PCB板

华秋电子

一文读懂火山引擎A/B测试的实验类型(1)——编程实验

字节跳动数据平台

A/B 测试

以指标驱动,企业数智化迈向新阶段

Kyligence

数字化转型 指标驱动

2023年三个最佳的免费PostgreSQL GUI工具

wljslmz

6 月 优质更文活动

理论+实践:从原型链到继承模式,掌握 Object 的精髓(一)

Immerse

视频编码耗时长、编码帧发送失败…DVPP视频编码问题典型案例分析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人工智能 华为云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企业号 6 月 PK 榜

生态伙伴 | 华秋硬创联合湾加速,共同加速企业发展

华秋电子

重磅活动 | 腾讯云智能推出首期《人工智能集训营》

牵着蜗牛去散步

人工智能 腾讯云 腾讯 教育 AI集训营

浅谈HPC中的Lustre

天翼云开发者社区

Linux 架构 存储

安全可信 | 首批!天翼云边缘安全加速平台AccessOne通过信通院“软件自研创新能力”专项评估

天翼云开发者社区

云计算 云服务

如何在 Linux 上使用 `find` 和 `locate` 进行文件搜索?

wljslmz

6 月 优质更文活动

深入研究敏捷的成功因素_研发效能_Christopher R. Goldsbury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