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奇艺从 2017 年开始自主研发小游戏的 Native 内核框架,从最初的单线程架构一步一步演化到全异步高性能跨平台的架构,不仅仅是很大程度上面提高了引擎的渲染和执行的效率。也逐步做到了平台独立,做到了真正的跨平台。兼容主流的 3 大 H5 游戏引擎。自研云端打包发布工具可以将开发工具输出的游戏内容直接发布上线。爱奇艺小游戏引擎技术负责人陈国栋即将在 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上海站)2019分享《爱奇艺小游戏跨平台引擎探索和实践》
内容大纲
爱奇艺小游戏的引擎的演进;
渲染性能优化,对比 Chrome 渲染器;
跨平台的思路;
Metal 和 Opengl 以及跨平台渲染器的思考。
听众受益
了解小游戏引擎的运作原理和技术挑战;
了解小游戏渲染的优势,如果加以利用;
了解跨平台的技术。
嘉宾介绍
陈国栋,爱奇艺小游戏引擎技术负责人,先后在腾讯、百度、蘑菇街、爱奇艺任职。曾参与腾讯 PC QQ,百度浏览器等项目的开发工作。对跨平台、网络、分布式、图形学、编译器等相关技术有切身的体会。
2016 年加入爱奇艺,一直从事小游戏引擎(Native 内核)的研发工作,致力于追求小游戏的极致性能和用户体验。
更多移动新生态新技术的相关分享请访问 QCon 上海 2019 官网。
更多内容推荐
20 个大前端必知领域之「小程序」
小程序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战场,无论是头部 App,还是手机厂商,都杀入了小程序平台方的角逐。
当插件化遇上 Android P
演讲嘉宾 张志强,京东商城资深Android系统架构师。 内容介绍 Android P 来了,插件化将何去何从?Android作为操作系统涉及的面比较广,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都能走在大家的需求之前,尤其是这几年,App越来越大,而相应的Android官方给出的方案一直不太符合中国的国情,先是65536问题,再是多团队协同开发,再到App如何瘦身,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开发者。国内的开发者们在经过了无数高手的实践之后,在2016、2017年插件化技术越来越成熟,发展到了顶峰,井喷了许多高质量的插件化框架,以应对大型App的开发。 2018年,Google官方也终于祭出了大杀器 – 禁止调用私有API,并推出官方的动态化框架Android App Bundles。 随着Android P的发布,使用插件化的你们做好应对方案了吗?
2018 年 9 月 12 日
HTML5、Web 引擎与跨平台移动 App 开发
本文重点介绍基于HTML5的方案相比其他方案的优缺点,如何实现更好的效果,以及目前的一些进展。
前端每周清单第 28 期:JS 运行原理与优化,高性能 CSS 引擎,Coursera GraphQL 实践
前端每周清单第 28 期:JS 运行原理与优化,高性能 CSS 引擎,Coursera GraphQL 实践
基于 AI 的移动端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与实现
演讲嘉宾何梁伟,爱奇艺 Android架构师内容介绍本次演讲主要从 AI 在自动化测试领域的应用角度出发,介绍了一款结合传统图像处理技术和深度学习在视觉处理和 OCR 上的应用,以视觉识别为技术支撑点的全新的自动化测试框架。由于传统框架存在对系统视图树的依赖强、资源 ID 和视图类型锁定繁琐、ID 混淆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而该框架从视觉识别出发,生成了一套直观的视图树,恰好屏蔽了这些问题,大大降低测试用例的编写成本和维护成本,提升框架的跨平台能力,让测试用例变得更加人性化。同时还与大家一起分享在实践过程中领悟到的深度学习的优势与挑战。内容大纲 理想中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深度学习带来的机会; 基于 AI 的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诞生; 基于 AI 的测试框架优势与挑战; 利用 AI 做更多的技术升级。
2019 年 1 月 2 日
5 分钟带你看懂 GCanvas 渲染引擎的演进(一)
轻量级图形渲染引擎与应用
WebAssembly 在性能及加密场景的深度探索
在 GMTC 深圳 2019 大会上,赵洋讲师做了《WebAssembly 在性能及加密场景的深度探索》主题演讲。
GMTCWeex 技术在苏宁移动办公开发中的实践
Weex是一套简单易用的跨平台开发方案,能以web的开发体验构建高性能、可扩展的native应用,为了做到这些,Weex与 Vue合作,使用 Vue 作为上层框架,并遵循 W3C 标准实现了统一的 JSEngine 和 DOM API,打造三端一致的 native 应用。
前端每周清单第 29 期:Web 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Vue 单元测试、Headless Chrome 爬虫
前端每周清单第 29 期:Web 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Vue 单元测试、Headless Chrome 爬虫
基于 Flutter 引擎的 TypeScript UI 框架在树莓派上的应用丨 GMTC
5G时代即将来临,IoT是5G时代一个重要的场景之一。应该以什么姿态和角色去迎接新的技术变革,是每个端开发需要思考的问题。
建立你自己的 iOS 开发知识体系
这是我们专栏的第一篇文章。所谓知己知彼,今天我们先来聊聊iOS开发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以及如何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形成一套成熟的知识体系。
2019 年 3 月 12 日
第 185 讲 | 狼叔:2019 年前端和 Node 的未来—大前端篇(下)
今天继续分享移动端局面、多端拉齐的必然性等内容,以及2019年不可忽视的TypeScript和WebAssembly这两大技术。
2019 年 3 月 12 日
开篇词 |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 WebAssembly?
在未来的 3~5 年里,Wasm 一定能够被逐渐广泛地应用到包括 Web 在内的各个平台和业务领域中。
2020 年 9 月 7 日
基于 HTML5 技术跨平台混合式应用开发解决方案 UniSDP
在平台移植、程序架构、程序逻辑和用户界面方面重复性开发浪费了很多资源,UniSDP最初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起始的。这篇文章不会讨论过多的技术细节,而是把我们在多平台应用开发经验,以及智能家电嵌入式领域研发方向的最新动态与大家分享。
SuperWebView:系统 WebView 的增强替代
1月12日,移动应用云服务提供商APICloud举行了新产品发布会,在会上向外界发布了其移动开发解决方案SuperWebView,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增强版的WebView,可以替换现有App中的WebView,实现更好的UI性能,并提供原生能力。在会后,APICloud CEO刘鑫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介绍了关于SuperWebView的更多细节。
5 分钟带你看懂 GCanvas 渲染引擎的演进 (二)
渲染引擎演进与优化之路
Moles:携程基于 React Native 的跨平台开发框架
本文为携程技术中心的投稿。携程关于React Native的大招来了!之前我们分享个过携程曾发布过一个让React Native兼容H5的框架ReactMix,而这个Moles更加彻底,贯彻一套代码到处运行,来看看它是如何实现的。
大前端的下一站何去何从?
本文借用主流移动跨平台开发方案,向大家介绍移动平台开发的演变之路。
开篇词 | 参透了浏览器的工作原理,你就能解决 80% 的前端难题
通过这个专栏的学习,让你系统地掌握浏览器工作原理,并把理论应用到前端实践中去。
2019 年 8 月 5 日
Mozilla 和 Unity 团队联手提升 Web 游戏可玩性
近日,Mozilla和Unity宣布,他们将联手使用WebGL标准和Mozilla的asm.js技术,把Unity的流行游戏引擎带到Web上。
推荐阅读
多端时代下的进击之路|APICloud
结课测试 | 这些 Android 知识,你都掌握了吗?
2020 年 5 月 18 日
开篇词 | 锚定一个点,然后在这个点上深耕
2019 年 3 月 11 日
百度 App H5 页面性能监控和优化实践
2020 年 1 月 20 日
Facebook 开源跨平台前端布局引擎 Yoga
王跃:关于微信小程序的技术,也许你想错了
多端一体化框架 Hippy 的开放与未来
GMTC
电子书

大厂实战PPT下载
换一换 
张俊林 | 新浪微博 机器学习团队 AI Lab 负责人
陈超 | 腾讯 高级Web前端工程师
黄兆楠 | 腾讯 TEG 安全平台部高级工程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