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绕每一个开发者、每一个用户的成长与健康需求,让所有人都能共享 AI 时代的发展红利。这就要求 AI 必须更贴近每个人的特质与需求。”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会上说道。
过去一年,AI 的蓬勃发展速度远超以往任何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中国 AI 用户应用规模从去年底的 2.49 亿,到今年 6 月底,仅半年时间就达到了 5.15 亿。2025 年上半年新诞生的 54 家独角兽中,AI 公司占比达 57%。
在此背景下,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25 年未来就业报告》,未来五年,AI 会取代 900 万岗位,但同时会催生 1100 万岗位。科大讯飞联合 300 多家单位,在数十个重要岗位启用 AI 化改造,覆盖十多个不同领域。
刘庆峰以去年三季度大型公开招标市场为例介绍道,前五名企业的各项人力指标已全面采用 Agent,它们在越来越多的重要岗位上创造价值。例如,科大讯飞的“招投标助手”在国家能源集团一年处理约 18 万单项目,准确率高达 97%,节省的直接费用达 1.7 亿元。科大讯飞还推出首个通过工信部考试认证的 AI 智能体:“星火行业分析师”。它在《大数据分析师技术水平考试》中以 92 分高分通过,超过 85%的人类考生。
“AI 的快速迭代就让不少人产生焦虑。”刘庆峰表示,单一技能已越来越难以立足,综合素养与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相较于专业知识,灵感、创意、想象力及对需求的洞察更为重要。
刘庆峰认为,当大模型在某个专业领域的能力超越单个人时,我们不应感到威胁,而应站在它的肩膀上,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样能有效避免社会的内卷与同质化,防止个体价值感在技术浪潮中湮灭。
不过,刘庆峰指出,大家常在手机上使用各类 AI 应用,但 AI 在机器人等领域落地面临挑战的核心原因在于,能否实现自然交互与真实场景的深度结合。他表示,目前即便是简单 Agent 也已具备一定自主能力,但大部分工业系统尚未建立 AI 账号体系与行业深度理解。因此,行业要推动 AI 从虚拟能力向真实场景。
科大讯飞认为,AI 产业红利的兑现需要四大核心突破方向:自主可控、软硬一体、行业理解和个性化适配。
首个全国产算力模型发布
在自主可控方面,自 2023 年起,科大讯飞在合肥启动建设中国首个万卡国产算力平台,联合华为等团队,深耕底层算法创新,解决算力优化、平台适配等问题,如今适配率已达 84%。与此同时,过去七个多月,科大讯飞攻克 MoE 模型全链路训练效率,其对国外技术的替代率从今年 3 月的 30%提升至 93%。
“这两项成果均是国产算力平台上从零到一的重大突破,大幅降低了 AI 研发的成本代价。”刘庆峰说道,“在国内主流大模型中,讯飞星火是唯一基于国产训练的主流大模型,真正落实了人工智能国家战略。”
“截至目前,尚未出现第二个有影响力的模型完全基于国产算力训练而成。”刘庆峰表示,原因在于难度极大:使用成熟英伟达芯片效率可提升 3–4 倍,若缺乏底层创新能力,既不敢用国产卡,发现问题也难以解决。“我们能实现这一点,既源于讯飞对核心技术的自信与追求,也离不开与华为公司的合作。”
在现场,科大讯飞发布基于全国产算力的讯飞星火 X1.5 深度推理大模型。据介绍,该模型采用 MoE 架构,总参数量 293B,激活 30B。刘庆峰解释道,之所以选择该参数规模,是因为这样医院、学校等单位只需一台标准晟腾服务器即可部署模型,而其他模型至少需要两台以上。
星火 X1.5 全线自主可控,在模型参数小一倍情况下,在语言理解、文本生成、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代码能力等方面,实现综合性能对标国际主流大模型,其中数学能力持续保持国际领先。
同时,星火多语言能力持续升级,支持 130+种语言,整体性能达到 GPT-5 的 95%以上,旨在为世界提供 AI 发展的“第二选择”。
此外,讯飞模型已覆盖拉美、东盟等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只要开发者使用星火平台,即便出海也无需担忧技术适配问题。
科大讯飞也针对各垂直领域更新和提高了模型能力。
医疗领域,科大讯飞宣布其星火医疗大模型在权威评测中取得突破,专科 AI 诊疗能力业界首次达到等级医院主任级医师水平。据介绍,该成果得益于“智医助理”系统在全国超 7.7 万家基层医疗机构形成的数据飞轮。试点数据显示,在星火医疗大模型赋能下,等级医院人机协同可将诊断合理率从 87%提升至 96%,病历书写时间减半。基于此,科大讯飞正式发布“智医助理医院版 1.0”,聚焦等级医院临床痛点,提供辅助诊疗、病历生成等核心功能。
教育领域,讯飞宣布其教育大模型应用跨过“更懂孩子学情”的新台阶。其智能批改技术不仅实现了分步骤批改达到实用水平,更是行业首创了包含 3 大类、3 层级、4000+维度的“三级错因体系”,能精准分析学生错误原因。该技术获得了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曹一鸣教授领衔的专家组权威鉴定:“错因诊断水平已超普通老师”。
通过星火批阅机(硬件批改)、星火教师助手(软件分析)与星火 AI 黑板(课堂教学)的软硬件联动,该技术将作业的精细批改到课堂的因材施教无缝衔接,形成了小时级的教学闭环。
软硬一体是融入现实世界的基础
如何让大模型从手机、电脑走入真实生活,在各种智能终端、机器人及家庭环境中发挥作用,是 AI 真正融入现实世界的逻辑基础。
刘庆峰指出,当前最关键的短板在于:是否具备远场麦克风阵列,实现无需触碰、自然语音交互;是否配备专业扬声器,在汽车、教室等空间营造剧院级声场,让每个位置听清;是否利用摄像头不仅听懂语音,还能识别手势、感知环境;是否通过更互联的方式呈现交互。“这些是当前大模型落地最迫切的需求。”
科大讯飞过去一年的核心工作是实现全国产平台上的软硬一体融合。本次发布会上,科大讯飞正式发布融合 AI 与麦克风阵列、扬声器阵列、摄像头阵列、视觉呈现等的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通过 AI 与硬件的深度融合,让 AI 在复杂环境中也能听清、看懂,旨在推动大模型从云端走向更多终端。
基于该方案,讯飞旗下多款 AI 硬件降噪性能取得重大突破:
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凭借首创的上 4 下 4 环八麦克风阵列,在远场高噪环境下实测效果远超 iPhone 17 Pro;
讯飞 AI 翻译耳机在地铁、展会等复杂噪声环境下识别准确率高达 97.1%;
讯飞双屏翻译机 2.0 则能在 90dB 的工厂轰鸣声中实现 98.69%的识别率。
此外,通过独家“AI+扬声器阵列技术”与自研硬件算法,产品能够实现立体空间声场重构。搭载该技术的智能座舱音响方案 iFLYSOUND,车内音效媲美百万豪车,已在 19 家车企量产落地,出货超 100 万台。
“我们希望通过硬件创新,让最好的大模型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并实现长期稳定的使用体验。我们坚持通过麦克风、摄像头、芯片与显示技术,构建真实、自然的人机交互入口,让 AI 真正服务于人。”刘庆峰说道。
超拟人多模态交互,让 AI 进入家庭
“超拟人多模态交互,将是未来 AI 进入每个家庭的标配。”刘庆峰表示。
在个性化体验优化方面,科大讯飞实现了基于个人数据的精准适配与动态更新。无论是入户相关应用的个人记忆存储、汽车场景的专属注意事项记录,还是个人资料整理,都能生成符合用户专属要求、区别于他人的内容。通过构建用户个性化记忆库,星火 X1.5 可以实现对用户长期画像、近期反馈、短期对话的综合理解,让 AI 真正“懂你”。
此外,科大讯飞还业界首发了一项核心功能及底层技术:“百变声音复刻”,基于星火语音大模型,仅需一句录音即可复刻任意音色,并用一条指令创造任意风格的声音。
此前,讯飞星火曾实现过声音模仿的突破,比如当年成功模仿林志玲的台湾腔声音。而如今技术大幅升级,不仅能精准复刻任意个人喜欢的人的声音,还能基于该声音生成贴合用户自身风格的内容,实现个性化声音的灵活定制,还支持全球各地的不同语言。
- 3.0x
- 2.5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此外,科大讯飞还面向开发者正式发布并开源了其首个原生支持 RPA 的智能体平台 Astron。该平台将 Agent(大脑)与 RPA(手脚)结合,跨越 AI 应用鸿沟,并提供“开箱即用”的八大行业智能体,为中国开发者打造自主可控的全球创新引擎。
据悉,2025 年科大讯飞 AI 开发者大赛吸引了来自 17 个国家的 36,898 个团队参加,并涌现出 4,622 个垂类智能体。截止今年 10 月底,讯飞开放平台开发者总数已达 968 万,近一年新增 200 万,其中大模型企业开发者增长 125%。
什么是真正“懂你”的 AI?
那么,科大讯飞一直强调的真正”懂你”的 AI 是什么样的呢?
刘庆峰解释称,在研读了大量关于人类成长发展与认知心理的著作后,科大讯飞将个人的基本需求理解为:AI 不仅要懂逻辑、懂任务,更要超越单纯的功能性,去理解每个人对安全、稳定、愉悦和健康的深层追求。这意味着 AI 需要懂健康、懂习惯、懂情感,并能适应工作与生活的多维场景,最终服务于用户的兴趣爱好。
会上,科大讯飞发布了“AI 星朋友”。它被定义为一位懂你的“成长伙伴”,拥有自然度 4.35MOS 的高保真声音克隆和超过 160 种人设模型,并通过自学习情感模型记忆偏好,在需要时会主动打电话。
“我们坚信,AI 不仅是硬科技,更应是赋能每个人更好融入世界、共创温暖未来的力量。让更懂你的 AI 成就更好的你,这是科大讯飞的初心和使命。”刘庆峰强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