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 | 华卫
近日,迪士尼、环球影业、华纳兄弟三大影视巨头联合在美国加州联邦法院起诉国内公司 MiniMax,指控其旗下 AI 产品“海螺 AI”侵犯版权。
据 MiniMax 官网介绍,其自研多模态模型及 AI 原生应用已经覆盖超过 200 个国家及地区,有 1.57 亿名个人用户。主要产品包括多模态生成平台海螺 AI、基座模型 MiniMax,以及 AI 虚拟陪伴应用 Talkie。 本次事件涉及的产品“海螺 AI”,主要功能是文生图、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去年 2 月,OpenAI 发布 Sora 引爆文本生成视频话题后,海螺 AI 在随后的 4 月上线。SensorTower 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海螺 AI 进入了美国 AI 应用市场下载量前十。
除 MiniMax 外,三家巨头还将 MiniMax 的母公司 —— 上海熙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Shanghai Xiyu Jizhi Technology Co. Ltd.)列为共同被告。
而原告阵容几乎覆盖了好莱坞半壁江山,完整名单包括:迪士尼旗下的迪士尼企业公司(Disney Enterprises Inc.)、漫威角色公司(Marvel Characters Inc.)、MVL 电影金融公司(MVL Film Finance LLC)、卢卡斯影业公司(Lucasfilm Ltd. LLC)与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NBC 环球旗下的环球城市影城制作公司(Universal City Studios Productions LLLP)与梦工厂动画公司(DreamWorks Animation LLC);华纳兄弟探索旗下的华纳兄弟娱乐公司(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DC 漫画公司(DC Comics)、卡通网络公司(The Cartoon Network Inc.)、特纳娱乐公司(Turner Entertainment Co.)与汉纳 - 巴伯拉制作公司(Hanna-Barbera Productions Inc.)。
其提交的诉状表示:“MiniMax 运营着名为‘海螺 AI’的中国人工智能图像与视频生成服务,该服务大规模盗用、掠夺原告方的受版权保护作品。MiniMax 将海螺 AI 宣传为‘口袋里的好莱坞制片厂’—— 这个大胆的自称极具讽刺意味,因为 MiniMax 的业务完全建立在从原告等好莱坞影视公司窃取的知识产权之上。” 诉状进一步指出:“海螺 AI 向订阅用户无限制提供含有原告方知名版权角色的侵权图像与视频,MiniMax 完全无视美国版权法,将原告方极具价值的版权角色视为己有。”
为佐证指控,这些公司提供了多起 MiniMax 涉嫌侵权的案例及相关图像。例如,“若 MiniMax 用户输入简单文本提示,要求生成‘特定场景中或进行特定动作的达斯・维达(注:《星球大战》系列版权角色,归迪士尼旗下卢卡斯影业所有)’,MiniMax 会生成并展示含迪士尼版权角色达斯・维达的高质量可下载图像与视频,且画面中还会带有 MiniMax 海螺 AI 的标识。” 文中还附上了 MiniMax 系统生成的达斯・维达图像。
原告方在诉状中称,此前已向该公司发出停止侵权的要求,但 MiniMax 未采取任何行动。诉状写道:“MiniMax 已吸引数百万订阅用户,据报道当前估值达 40 亿美元,却为追求自身利润,公然持续侵犯原告方的版权。”并且,原告方指出:“MiniMax 完全有能力轻易停止对原告方知识产权的窃取与滥用”,并表示其他 AI 图像及视频生成服务均已采取版权保护措施。诉状提到:“MiniMax 已部署技术措施,防止传播、公开展示及播放含暴力或裸露内容的图像与视频。”
同时,原告方在诉状中强调:“MiniMax 这种盗版商业模式及对美国版权法的公然无视,不仅是对原告方及辛勤创作、为电影注入魔力的创意群体的侵害,更对美国电影产业构成广泛威胁 —— 该产业为美国创造了数百万就业岗位,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超过 2600 亿美元。”
目前,MiniMax 进行到了 C 轮投资,此前获得过阿里巴巴、腾讯、红杉中国、高瓴、IDG 资本等投资。诉讼书表示,MiniMax 今年的估值约 40 亿美元,且有 IPO 计划。以上侵权行为带来了利润,并且直接侵蚀了正版授权市场。
因此,迪士尼、环球影业、华纳兄弟三家影视巨头的诉求是,要求法院判决 MiniMax 赔偿金额待定的经济损失,或由原告方选择“每部被侵权作品最高可达 15 万美元(按本次诉讼书提及 50 部作品计算,总计可能达到 750 万美元)。此外,他们还要求法院发布禁令,禁止 MiniMax 继续侵犯版权作品。
参考链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