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拿下 618,京东祭出 AI 备战双 11

  • 2017-10-31
  • 本文字数:3881 字

    阅读完需:约 13 分钟

近日,京东与博文视点联合发布了书籍《决战 618:探秘京东技术取胜之道》,会后,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松、京东商城首席架构师刘海锋、京东商城中台研发高级总监王晓钟三人,就京东如何备战即将到来的、同样是大促的双 11 接受了 InfoQ 等媒体的采访。

首先了解了一下这本书,它介绍了京东 618 的前世今生,并且集中展现了京东电商系统在 618 大促的驱动下,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如何一步步完善,如何用技术做支撑,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购物体验。其中关于京东在 AI 与大数据等最新技术领域的应用特别引人注目。

业务与技术螺旋并行

2008 年京东将系统从 ASP 架构转型为.NET,同年正式推出 618;2013 年,京东开始较为系统地利用项目管理理念,并以项目形式推进 618 技术备战;2014 年,京东与腾讯开展战略合作,并于同年上市。在这个过程中,京东在组织上有了横跨整个京东研发体系的 618 项目备战团队,由各个部门的精兵强将组成。2017 年京东 618 销售额突破 1199 亿元。这一步步的成长,背后其实是业务在不断驱动着技术的发展,刘海锋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业务与技术具体的发展情况。

首先是技术设施规模,2013 年的时候公司服务器只有几千台,现在的规模已经增长了几十倍。而京东的 IDC 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开始只在北京拥有一个很小的 IDC,一步步扩展,到多个小 IDC,再发展到拥有一批很大的 IDC,而现在已经有了实现了广域分布架构,全国多个城市中都有京东不同的 IDC,实现了异地多活。

另一方面是数据规模,以典型的图片数据为例,2017 年过去的十个月内,京东上传的商品图片数目总和等于京东成立到 2016 年 12 月 31 日的总和。

“2010 年的时候订单每天只有几万单,现在大促都是千万级。”马松补充到。

没有技术的不断改进去支撑,如此大的业务量是做不起来的,失去了技术,电商不可能成长。很明显,京东能成就今天“618 销售额 1199 亿元”的创举,跟它对电商平台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是分不开的。

2004 年,京东还只是个小网站,负责开发和管理的人员不足 5 人;2008 年,网站架构从 ASP 向.NET 转型;2010 年,京东开始建设 POP(Platform Open Plan)第三方商业平台,此时京东有近 7000 个系统,几万个应用;2014 年,京东 IT 基础体系完成从.NET 向 Java 的迁移,逐渐实现服务化,各系统间以中间件进行衔接,形成完善的前、中、后台综合服务系统……

每一次的技术改善,用户不知道,也不用知道系统底层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只需要从基本服务的质量(包括卡不卡、UI 如何、美工美不美、便不便宜、物流快不快等)去判定这个网站好不好?下一次再来这个商场购物值不值得?有没有想法去为朋友推荐这个电商……这对于用户是比较隐性的体验改善。

另一方面,用技术去改进用户体验,不单提升基本服务本身,还让用户直观地感受到技术带来的精彩,让他们在购物时能玩出新花样,那对用户来说,这也会被添加到他们对于电商的评价清单中去。AR 红包、个性化场景主题、视频购物、游戏购物等等,一系列有趣的方式,虽然这属于营销手段了,但这实实在在也是技术才能带来的。

这样回过头来看,其实也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为业务增添动力

时不我待,AI 发力

在用户数量日渐增加,用户信息与交易数据量爆炸式增长的今天,电商系统如何改进现有平台架构,如何使用 AI、大数据等新的技术进行战略转型,让公司始终走在行业领先位置,是电商需要格外关注的。现在我们正在走智能化的道路,技术与机遇就在那里,自然会有人去利用、把握,如果你不这么去做,那只会被赶超,甚至可以说会被时代抛弃。

7 月 10 日刘强东发表了署名文章《第四次零售革命》,他认为第四次零售革命即将到来,这是即将开启的智能商业时代的一环,它是“超越于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在刘强东看来,第四次零售中,智能商业的协同是建立在感知(Instrumented)、互联(Interconnected)、智能(Intelligent)这 3 个 I 的基础上的。他表示,“智能”指的是整个零售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会不断提升优化。具体来讲是说,未来零售的销售预测会更加精准,商品推荐的转化率会更高,配送路线规划更合理,同时库存计划会更加符合需求……

回顾京东最近几年一系列对京东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报道:

  • 2012 年京东推出 JIMI 智能客服。

  • 2016 年 6 月京东无人车配送首单顺利完成。

  • 2016 年 11 月成立京东 Y 事业部,利用人工智能打造智慧供应链。

  • 2016 年 11 月成立京东 X 事业部,致力于实现智慧物流。

  • 2017 年 JIMI 智能客服与咚咚系统开始融合,旨在实现无人客服。

  • 2017 年 10 月份正式亮出了无人货仓。

  • 2017 年 10 月,刘强东表示京东无人机可单程飞跃 240 公里

  • 京东智慧卖场,立足于人与货的连接,使用户迅速找到自己所需商品,并迅速下单。

  • ……

可以看出来,京东早已在这个领域发力,一步步在用 AI 去渗透到平台的各个方面,供应链、搜索、广告、智慧营销、物流等都逐步在 AI 的帮助下得到巨大的效益。王晓钟表示,最近一两年,京东各个部门都在用自己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业务发展。

在他看来,从整体上看,AI 在大促或者说整个京东电商系统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

  • 系统上。系统底层是需要各种 AI 技术去支撑的,不管线上流量多大、多复杂,线上的系统要始终保证把流量完全支撑起来,让用户购物顺畅,不会感觉到系统卡顿。

  • 业务上。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提前知道哪些货是紧俏的,去降低供应链的成本;前端面向用户的营销,识别出不同的用户画像,个性化地将用户会感兴趣的商品或优惠券等资源推送到具体用户上……

具体到供应链来看,首先,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预测出客户可能会对哪些商品下单,然后将其提前放到离他最近的仓库。京东在全国有几百个大仓,怎么用人工智能去将这一简单的逻辑设计好,其实是个复杂的问题。选择出哪些商品?放到哪个仓?放多少?这整个预测过程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算法、巨大的计算量,同时这也是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这是京东能给用户很关键的印象——送货速度快——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使用人工智能,对货品的真实性进行判定,这会比人工鉴定更加可靠。

物流方面,物流体系追求的是效率,用技术,特别是 AI 技术去满足对效率的追求,京东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无人仓与无人车配的亮相让人直呼炫酷,而无人机已经开始在几个城市进行货物运输。

消费者行为预测方面,除了上边的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进行计算,还能用人工智能技术判定他是否在盲目消费、会否取消某个订单等等,提前预测出消费者在商城的各种操作,当用户真正执行的时候,及时到位地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减少系统各种不必要的开销。

客服方面,京东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去支撑客服系统,前有 JIMI 人工智能客服系统,后有无人客服战略。在大促期间,用户的购物行为是有特性的,比如一次性下单数量会更多,情绪会更加高涨,或者对服务质量更加敏感,当然,这些特性也是商家培养起来的。京东使用大促这些历史数据去对智能客服系统做加强训练,对客服系统的智能化进行改进,如今京东的客服系统有 60% 是由机器完成,这相当于解放了几千人的工作量。

辅助决策方面,王晓钟说,对数据的监控本身不需要用到人工智能,因为它只是对底下数据的搜集,但是在数据搜集的下一个阶段,就是处理数据的时候会运用到人工智能技术。比如,之前线上的流量,做方案、降级、分流,这些策略完全是人工去做的,如今在监控数据详实的基础上已经半人工智能化,现在通过人工智能,用算法就可以进行辅助决策。

更进一步,他大胆地预测,明年 618 和双 11,京东将会有很大一部分甚至非常重要的系统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根据线上的流量情况、系统出问题的情况智能化地直接进行运作。线上一旦出现故障,完全可以依赖人工智能对线上的系统进行流量切换等操作。这时候,人只做检查工作,京东目前正不断朝这个方向在发力。

“目前的人工智能是通过分析,给你提出一个建议,我们再通过建议来决策,但是未来,人工智能将能直接执行,人只做检查。”王晓钟说。

在今年的 618 之前,京东开展了“全链路军演压测”。刘海峰表示, 这是以人工智能的方式,模拟用户行为、模拟突爆的流量,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演习,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先将在 618 实际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披露,进而提前给出解决方案,防患于未然。在多次演练与完善之后,系统交出了 618 当天扛住各种压力,取得 1199 亿元交易额的答卷。

同时刘海峰还表示,京东内部的运维团队也在贯彻 AIOps。这一切,都是京东在人工智能上的建设,双 11 的备战,AI 成了主角

2016 年,人工智能 AlphaGo 打败了近十年来世界围棋界最优秀的棋手李世石,拿下“人类智慧保卫战”的胜利,震惊世人。人们突然惊醒般,发觉 AI 已经离人类不远了。2017 年 10 月,AlphaGo 完败于另一位人工智能 AlphaZero,这一次 AlphaGo 被无情杀戮。此时人们或许已经麻木,对于这样的结果似乎没有当初人机大战时那么巨大的反应,更多是关注到 AlphaZero 使用的新算法。

人工智能是对人脑的补充,人脑计算不过来的东西,要用大数据去算,需要用人工智能去把数据本身看透,找到它的关键。“这必须通过机器,数据量发展到这个阶段之后你必须要依赖它。”王晓钟说。

人工智能现在不缺理论与算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去落地才是更多人关注的,简单来讲,从技术使用者的角度来看,一旦将人工智能应用到自己工作中,能为其提升效率、减少成本;而对于服务使用者来说,就像京东将人工智能运用到维护消费者购物的全程中,购物者从中的受益显而易见。这是人工智能能带来的一系列变革的一小部分。

双 11 大战在即,为给系统的各个环节助力,京东祭出的种种 AI 杀招,到底能否让其在成功拿下 618 之后,再次霸气取胜,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7-10-31 19:009721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第三位中国成员!CloudberryDB 核心开发者张明礼入选 PostgreSQL Contributor 名单

酷克数据HashData

浅谈 Nginx 头部配置:add_header 及其常见功能实践

inBuilder低代码平台

nginx 代理 Nginx配置

软件测试学习笔记丨数据库进阶及redis数据库

测试人

软件测试

八爪鱼数据采集在国央企的主要应用场景:产业态势分析

八爪鱼采集器︱RPA机器人

爬虫 采集

在2024 VDC,听一曲“蓝心智能”的江河协奏

脑极体

AI

抖音商品 SKU 数据接口:为电商数据分析注入新活力

tbapi

抖音商品sku接口 抖音接口 抖音sku接口 抖音sku数据接口

淘宝 API:关键词搜商品列表接口,助力商家按价格销量排序分析数据

tbapi

淘宝API接口 淘宝商品列表数据接口 淘宝商品数据采集 淘宝商品列表数据API

金融从业人员获取公开数据必备的126个网址

八爪鱼采集器︱RPA机器人

爬虫 采集

包材推荐中的算法应用|得物技术

得物技术

算法

与chatGPT对话 | 如何用八爪鱼采集招投标数据进行竞争情报分析

八爪鱼采集器︱RPA机器人

爬虫 采集

如何高效使用索引——10个索引优化最佳指南

Chat2DB

MySQL 数据库 sql 开源 AI

软件测试学习笔记丨Neo4j数据库

测试人

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学习笔记丨MongoDB

测试人

软件测试

如何用八爪鱼采集线下零售消费评价数据并指导商业地产运营

八爪鱼采集器︱RPA机器人

爬虫 采集

房地产从业者必备的100+数据源盘点!

八爪鱼采集器︱RPA机器人

爬虫 采集

通过观测云 DataKit Extension 接入 AWS Lambda 最佳实践

观测云

aws lambda

望繁信科技成功签约国显科技 流程挖掘助力制造业智造未来

望繁信科技

数字化转型 流程挖掘 流程资产 流程智能 望繁信科技

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和鲸科技签署101数智领航计划,加速“医学+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ModelWhale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南京中医药大学

深度解析淘宝商品详情API返回值的业务价值

技术冰糖葫芦

API 接口 API 文档 API 测试 pinduoduo API API 性能测试

Abaqus可以做流体仿真吗?流固耦合项目介绍

思茂信息

abaqus 有限元技术 流固耦合

4个实用的数据同步方法

RestCloud

数据同步 ETL 数据集成 ELT CDC

小米回应「网友恶搞 AI 雷军配音骂人」;Hailuo AI 上线图片生成视频功能丨 RTE 开发者日报

声网

八爪鱼在融媒体中的应用

八爪鱼采集器︱RPA机器人

爬虫 采集

前端开发个人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你处于哪里?

不在线第一只蜗牛

Java 前端 前端框架

面试官最反感这样的简历!

王磊

云MES适用于哪些行业?

万界星空科技

制造业 mes 云 原生云 CTO 云mes 万界星空科技mes

人工智能加速打破“设备壁垒”,系统安全护航“数字中国”

极客天地

拿下618,京东祭出AI备战双11_语言 & 开发_雨多田光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