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6年Jeff Barr重返10.23-25 QCon上海站,带你看透AI如何重塑软件开发!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Unladen Swallow 的最后时光

  • 2011-04-02
  • 本文字数:1524 字

    阅读完需:约 5 分钟

unladen swallow 尝试将 LLVM 优化引入到 CPython 运行时,但是去年却没有取得重大进展。现在,一篇回顾unladen swallow 的文章已经确认了这个项目的死亡,不会再进行开发。

它的目标曾经是多么野心勃勃;引入 LLVM 运行时架构作为 CPython 的解释器,然后将其作为一个选项,能够在 JIT 编译的时候打开。LLVM 被用在一些高端项目中,例如全新的 Clang 模块编译器以及 LLDB 调试器,这些都在 Apple 的 Xcode4 中被采用。这些高端用户案例看起来非常诱人:

最开始选择使用 LLVM 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都没用 x86 汇编语言的丰富经验,而我们又真的希望能够支持 x86 和 x86_64,如果可能的话,将来也希望支持 ARM 架构。我们也坚信 LLVM 是一个更加健壮的 JIT,起码比现在看起来应该健壮很多。Apple 就在其产品中使用了 JIT 引擎,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表示 LLVM 也能够在我们的项目中很好工作。使用 LLVM 帮助我们很快地起步,但是它却很快成为了我们的负担,我们不得不在修复大量的对 JIT 进行支持的 bug 中结束我们的工作。不过它也给我们提供了诸多特性的支持,我们不需要开发新特性,但是我们也需要时间来做这件里程碑式的工作。

众所周知,编译器工具链是非常难以做到完美无 bug 的;最近有一篇论文的主题就是寻找和理解 C 编译器 bug ,它展示了一些在工具链不断开发和完善的过程中发现的非常著名的 bug。不过,unladen swallow 的这些问题却和这篇论文关系不大,它更多和例如 Python 这些解释性语言本身的性质相关,而不是单纯的代码问题:

不幸的是,从设计之初,LLVM 就是被作为一个静态编译器,优化器以及后端。LLVM 的代码生成和优化功能非常优秀,但是开销非常昂贵。这些优化都是着力于类似于 C 这样的静态语言生成的中间表示。而大多数对 Python 的优化却需要更高层的知识,例如程序在前一个迭代中是如何执行的,LLVM 并不能在此发挥作用。

在 JVMJIT 中使用的很多优化技术都需要了解程序是如何运行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数据收集之后执行后续 JIT 操作。这个功能的最大好处就是方法调用的内联化;但是,我们也要明白 JVM 并不能够在程序执行前静态地完成这项工作,相反,一些其他的优化技术简化代码直到产生内联方法。例如运行一个基于 Python 的 JIT,那么将函数调用内联化将是一个加速性能的非常关键的技术,这些同样需要一些时间来将这个技术加入到 LLVM 架构中。

(值得提及的是,LLVM 现在正在进行更强大的随机测试,这个消息是在2010 年11 月的LLVM 开发者大会上宣布的)

但是,这些对unladen swallow 都无济于事。也许问题可能出现在资助上;大多数Python 的用户都不会在性能要求非常严格的任务中使用Python,所以优化并不会太多。其次,CPython 的关键开发者们对于LLVM 和产生的结果兴趣寥寥,甚至有可能在默认选项中禁用并且在未来放弃这个功能。

VMKit 的目的是在 LLVM 运行时上构建高层语言,它的特性包括对象支持,自动内存管理,不过这个工具是服务于 Java 或者.NET 运行时。

unladen swallow 小组现在将所有的精力转到 PyPy 上。这个是另外一个 Python 运行时,它自定义了 JIT 以加速执行效率。Python 提速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便是并不是所有的代码都是“纯”Python;有许多原生扩展是使用 C 编写,这就需要妥善处理。(使用 Java 实现的 Python 运行时,Jython 就不直接支持 CPython 中利用 C 实现的特性,而是会使用 Java 重新实现)但是和其他解释语言一样,也许最影响执行效率的便是全局解释锁,它阻碍了多线程 Python 代码的运行。很不幸的是,PyPy 或者 unladen swallow 都不能改变这个现实。

LLVM2.9 预计于下周发布。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其他的项目,例如 Rubinius ,将会使用 LLVM 作为运行时引擎。

查看英文原文: The Last Flight of the Unladen Swallow

2011-04-02 11:502971
用户头像

发布了 90 篇内容, 共 38.4 次阅读, 收获喜欢 5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点云标注在自动驾驶中的发展趋势

数据堂

灵雀云Alauda MLOps 现已支持 Meta LLaMA 2 全系列模型

York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云原生 大模型 MLOps

openGauss+Wasm:构建安全高效的UDF执行引擎

daydayup

搜索业务广告、Youtube超预期,云计算收入增长Google没败给微软

B Impact

C++实现哈希桶

芯动大师

Java 命令行参数解析方式探索(三):Picocli

冰心的小屋

Java 命令行 console Parameter Picocli

瓴羊Quick BI数据门户功能:让数据分析变得简单而高效!

夜雨微澜

摊牌了,这才是真实的字节跳动程序员工作!

字节跳动技术范儿

openGauss内核分析(六): 执行计划生成

daydayup

openGauss 年终成绩单出炉,聚开发者之力,建繁荣生态

daydayup

openGauss内核分析(九):数据库表的创建过程

daydayup

716作业

天天向上

openGauss内核分析(十):数据库索引的创建过程

daydayup

从零构建医疗领域知识图谱的KBQA问答系统

汀丶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知识图谱 智能问答

【观察】汇聚中国开源数据库创新力量,openGauss驶入发展“快车道”

daydayup

openGauss内核分析(八):执行算子探究

daydayup

openGauss内核分析(七):SQL by pass & 经典执行器 (一)

daydayup

2023-07-27:最长可整合子数组的长度, 数组中的数字排序之后,相邻两数的差值是1, 这种数组就叫可整合数组。 给定一个数组,求最长可整合子数组的长度。

福大大架构师每日一题

福大大架构师每日一题

新功能 – Cloud WAN:托管 WAN 服务

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

Amazon VPC

openGauss获2022年度创新产品奖!

daydayup

Dify.AI:46,558 行代码,完全开源

Dify

开源 AI LLMOps

基于新浪微博海量用户行为数据、博文数据数据分析:包括综合指数、移动指数、PC指数三个指数

汀丶人工智能

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 数据分析

看头部银行保险企业如何释放数智生产力|数智新金融论坛精彩回顾

Kyligence

数智化 Kyligence Copilot

Docker学习路线13:部署容器

小万哥

Java c++ Python Go Docker

向量数据库这杯“啤酒”与“泡沫”

脑极体

AI 向量数据库

openGauss内核分析(七):SQL by pass & 经典执行器 (二)

daydayup

719作业

天天向上

Unladen Swallow的最后时光_Java_Alex Blewitt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