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 Google Chrome 宣布在 HTML video 标签中放弃对 H.264 的支持后,微软就开始提供支持H.264 的插件了,至少会对Windows 版本的Chrome 提供这一支持。微软之前曾对Firefox 提供过这一支持,但使用的浏览器检测JavaScript 代码可能会导致站点拒绝向该浏览器代理提供H.264 服务。由于微软支付了Windows 下的H.264 许可费用,因此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上使用这一技术从许可上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H.264 很不爽,主要原因在于其专利的覆盖范围以及针对MPEG-LA 的许可费用,但持有H.264 专利的组织却认为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WebM 不会受到专利的限制。由于收购了On2 ,Google 现在持有大量的专利,他说其他人可以使用这些专利而不会遭到起诉。
MPEG-LA(表示会像H.264 那样启动专利联营)现在宣布要为VP8申请专利。如果没有其他的专利持有者的话,Google 是不太可能会投票给该专利的;但如果投了,那么对H.264 持反对意见的人无疑会继续反对那些不支持这种格式的浏览器了(仅仅因为许可/ 专利的原因)。虽然 Google 声称他们经得起审查,但一切还都需要时间的检验。
内容、硬件与软件
对视频 codec 未来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浏览器的软件方面。计算机软件升级很容易,用户可以在相互竞争的软件平台之间进行选择。如果某个站点无法访问,用户可以使用其他浏览器(或是访问其他站点)。
但重要的是内容制作者与提供商。某个浏览器是否原生支持某个 codec 其实与内容的查看数量以及制作该内容的人关系并不大。虽然社区的视频站点(如 YouTube 和 Vimeo )都会生成大量的数据( YouTube 每分钟会上传 35 个小时的内容),但主要的商业内容依旧是由媒体公司提供的,在他们眼中,H.264 是根深蒂固的。Google 有能力将所有的 YouTube 视频都转换为 WebM 格式,并且仍然支持 Safari 与 IE9 所用的 HTML5 格式。WebM 内容只被 Opera、Firefox 以及 Chrome 浏览器所支持。
不管计算机浏览器市场变成什么样子,大多数商业站点都还会继续支持 H.264 并将其作为主要的视频格式。整个流水线生产过程涉及到视频编辑、拼接、剪辑与后处理;所有的软件工具都会基于一种标准化的格式。所有这些流程都支持 H.264,要想支持现有的 Opera 和 Firefox 浏览器,视频就需要通过 Flash 进行包装,因为它可以解码 H.264(但在 Windows 平台外的性能会有所降低)。
直到 WebM 有足够的硬件支持后,内容流水线才有可能变化;但硬件设备如电视、移动电话以及机顶盒等是不会有什么改变的。Google 深知这一点,因此 WebM 项目开发了参考硬件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解码WebM 流。预计首款集成了WebM 硬件支持的商用芯片将于今年首季度问世,同时 Rockchip 会演示在全高清画质下解码 WebM 的平台电脑。
从很多方面来说,硬件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使用软件解码视频要比使用硬件更加耗费电量,而电量对于手持设备来说是很重要的。其次,硬件很少会发生变化,像是电视与机顶盒等硬件很少会更新固件来引入新版本。安装好的硬件要想支持新的硬件实现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行;移动电话的生命周期一般为 2 年,而电视和机顶盒则为 4 到 5 年。因此,即便现在就提供了对 WebM 硬件解码的支持,但对于大多数系统来说,还是使用软件解码比较现实。
诺基亚
微软与诺基亚开始携手可能会打乱移动世界的平衡。虽然 Android 仍旧坚守 WebM、iOS 依旧坚守 H.264,但诺基亚却将赌注压在了 Windows Mobile 上,它支持的是H.264 而非WebM 。这样,诺基亚可能会实现对H.264 流的硬件解码支持。然而,目前Windows Phone 对移动电话领域的影响却颇为有限。
查看英文原文: H.264 Updat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