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吴边:基于 AI 的医疗影像实践与应用

  • 2019-10-08
  • 本文字数:3376 字

    阅读完需:约 11 分钟

吴边:基于AI的医疗影像实践与应用

互联网+医疗,曾被认为是技术难度相当大的一个结合,但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不断发展,智慧医疗时代已经来临。

6 月 30 日下午,在七牛架构师实践日第二十九期,微医人工智能资深技术专家吴边对于这一领域进行了《基于 AI 的医疗影像实践与应用》为题的实战分享。本文是对演讲内容的整理。



大家好!很高兴能参加七牛云组织的架构师实践日活动,让我能有机会跟大家关于医疗影像方面进行交流。

医疗人工智能的背景

首先我想大致讲一下医疗人工智能的背景。因为医疗是个非常庞大的领域,它从诊断这个最核心的部分开始往外延,一直服务到方方面面。从医院到社区到家庭,它的每个领域,只要是医疗信息化和大数据涉及的部门,都可以把人工智能嵌入进去。所以前不久,谷歌发布了报告,声称医疗人工智能可以开始起飞了。正是因为它确实是有用,对于医疗领域的那种巨大的需求。


医疗影像为什么需要人工智能参与?

今天我们主要讲医疗影像,影像里面就涉及到诊断,诊断就跟医生有关系。现在医院里阅片的过程,是通过专门的阅片医生,通过看各种仪器拿到的图片,找到病灶进行对比,从而诊断是什么疾病。那这里面为什么需要人工智能参与?


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力资源跟不上。大家去医院看过病就知道,我们有时候拍一张片子,可能需要一周才能拿到,就是因为医生太少,结果就积压在那边。第二跟是因为工作量太大,医生看片的时间长了,很容易疲劳,疲劳就容易误诊,所以限制他们每天看的总数。最后一点,是因为人的心理,我们往往只去找我们想找的东西,一旦不注意,往往会对一些东西视而不见。对于医生来说,如果一种病的影像中有六种情况需要关注,而他当时如果正好只想着五种,剩下的那种一种可能就会容易被遗漏掉。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在微医云里已经开展了医疗人工智能的很多研究,这里面包括了全科和专科两种,专科主要是影像和各种介质的诊断,全科为交互式的机器人,可以与人进行对话交流,提供就医指导意见。

医学人工智能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医疗人工智能,与总体人工智能有什么关系?显然医疗人工智能很多受益于人工智能目前总体的发展,很多人工智能的最新技术,医学人工智能都可以直接拿来用,在研发上对我们助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医学人工智能,特别是影像领域也面临着特有的挑战。


第一是医疗影像的介质类型不同。它的对象不是我们人眼习惯看到的天然的东西,这样就会带来一个问题,缺少人生来就有的“熟悉感”,导致我们从直觉上分析它比较难。


第二个是数据缺乏。如果大家有搞过机器学习或自动学习,就知道标记的数据非常重要,但是经过标记的医学样本是非常缺乏的,究其原因,就在于医学是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必须要找有资格的专业从业者来进行标注,而不能像自然影像一样直接众包出去。而另一方面,不同的标注者经验参差不齐,为保证数据可靠必须要找专业医院、水平比较高的医生去做。而这些医生大多属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人力很少,所以拿到数据的代价大,而且慢。


最后一个是模型的使用问题。因为我们现在做的很多神经网络模型,目前来说大部分还是黑箱,这对日常的应用没关系,但是对医学领域来说,医生使用一个模型只看到一个结果,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导致这个结果。而目前我们的人工智能以辅助医生为主,最终诊断结果还是由医生签字负责。如果他不能理解,就会觉得不靠谱,就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东西。

面对挑战的应对之道

这里应对之道,首先我们要加强与医生的沟通,自己要成为专家。


先对与自然影像不同的介质类型进行简单介绍。最典型的是 X 光(左上),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旁边是断层扫描,包括 X-CT、核磁共振成像等,它们的特点是 3D 的。下图居中是病理,它把人体的组织样本放大到可以看到细胞的程度,从而进行细胞学判断。右下是眼底影像。其他还包括超声和心电图,心电图是 1 维时间信息,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广义的影像来看待。常规也是有的,比如左下是皮肤病的一个照片,我们也可以由这个照片去做诊断,这个用一般的数码相机就可以。


非完全标记

另一个是非完全标记。



这是一张病理图,左侧图中,黑圈部分是医生标的有癌细胞的地方。可以看到他只标了粗的、大的比较明显的区域。右侧两图是眼底照片,圈里面高亮的地方是病灶,但是也有很多地方没有标进去的。为什么没有标?因为太细太多了,多到如果一个个全部标记,医生实在受不了。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一张,真正的数据需要成千上万图,你如果都去标,医生很快就吃不消。因此他只会把这种比较明显的、大的标出来。


还有一种情况如下图。



这是 CT 里面的,标注的形式问题也不少。因为 CT 是一个三维的数据,我们人类虽然生活在三维的空间,但习惯看到的是二维的表面,所以我们实在没办法直接感知这种三维。因此最常见的办法,是把 3D 数据分层,把每一层东西标注。但是这样工作量太大,CT 扫描往往有几百层。因此在这张癌症肿瘤的图上,一个常见的做法是医生只把肿瘤最大的那一层标注,其他层就不再标注。还有稍微好一点的,所谓的 2.5D 的做法,是在若干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标记,剩下的就不标。


我们做过机器学习的就知道,这里标的是正样本,是“有病”区域,没有标的是负样本,没有病。但是这边有病标成没有病,就是伪的负样本,对我们的模型会造成干扰。


所以目前常用的有这样几种方法:重采样方法、loss 加权、弱监督学习。其实他们想做的事情都是同一件事情,是要减少未标记的内容,一些伪负样本造成的影响,不对机器学习过程产生影响,这样会把它们忽略掉。

弱监督学习

我们先看个例子:弱监督学习。在病理图像的诊断中,我们自己遇到过和下面这个论文中提到的同样的场景:粗标记的一个代表,这个代表只告诉你一批样本里面有病或没病,但没有具体告诉你是哪一张有病。在下图中,粗标记只告诉你这张图上是不是有病变,但是不会告诉你癌变具体有多少,发生在什么位置。也就是说这个标记是一个很粗的范围,并不十分细致。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方法是什么呢?先把大块这张图分成很多小块,把每个小块单独分类。下图是对小块进行分类的分类器,分成正样本、负样本。然后把这两个结果融合起来,只要小样本有病的,我就把整个大模块标记为有病。这个做法通过选择可以在机器训练的时候,可以把信号反向传播回去,但是有一个选择的过程。比如我们有时可以选择这八个分类结果,他们有病的最大值、概率值,然后把它作为一个最大值的操作。但是一般最大值不是反向可逆的,我们就改为类似于这样的一个过程,它错误纰漏可以反向从那边传回去。


医疗影像案例:眼底影像

眼底影像是通过眼底机器拍到的人视网膜照片。因为视网膜是很敏感的组织,人的很多疾病,像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等,很快会导致视网膜发生改变。同时视网膜相当于是给大脑上开了一个窗口,通过它我们可以得知很多神经系统疾病。



我们之前做的研究,怎么样通过视网膜去判断一个人脑中风的风险。下面呈现的是一个糖尿病病例,这边都是一些病灶,要去把这些病灶全部找出来。



上图画框的地方,是医生给我们做标记。但是在图中有箭头指的地方,同样是有病变的,但是医生没有把它标进去。我们怎么来处理这个问题呢?第一是在这里加上一个常规的 SSD 的网络,然后这边进来了以后,这条通路是常规的通路,但我们这边加了一个这样的模块,把这个样本录进来之后,因为这个地方已经是 H-W-d 维的矩阵,在每个位置上都是一个样本。我们先把这些样本进行聚类,聚类的过程就是一个迭代的过程。聚类只对那些我们认定的这些部位进行。对这些已经标记的东西作为中心聚类了以后,我们就把剩下所有的这些没有标记的东西,跟它们进行对比。如果它的特征差别比较大的话,我们就把它的权重给降下来。也就是说我们把它认为是一个伪的负样本,反之则维持正常的权重。这样就在 AI 学习中避免了伪负样本的干扰。


用了这个技术以后,我们的模型就把之前没有找到的地方都标记了出来,就是图中蓝箭头指向的地方,相比原来的结果,有了一个巨大的提升。


作者介绍:


吴边,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对类脑计算和人工智能有深厚的兴趣,拥有计算神经学,人工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方面的多年研究经验。曾任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助理教授,现任微医医疗影像智能研发工作负责人,睿医人工智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致力于用深度学习等技术解决医疗领域的智能化需求。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七牛云(ID:qiniutek)。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YhXyfpz4KcBq_LLAI9KBw


2019-10-08 10:251634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法国 mixtral一种具有开放权重的高质量稀疏专家混合模型

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

【DevOps系列】升级你的制品:探讨制品晋级的战略

嘉为蓝鲸

制品管理 制品仓库 制品仓库 Packages

如何设置AD域用户仅登录到指定的计算机?AD域管理软件

运维有小邓

AD域 IT自动化运维 AD域管理

产品经理如何进行竞品分析

易成研发中心

产品经理 竞品分析

京东电商搜索:大模型生成式检索优化实践

京东零售技术

大模型

【DevOps系列】保护你的制品:制品的安全策略与实践

嘉为蓝鲸

DevOps 制品库 制品管理

OASA走进三未信安、奇安信和360,共建龙蜥安全生态

OpenAnolis小助手

操作系统 龙蜥安全联盟

牛市来啦?交易量大涨!金融机构如何强化应急体系,筑牢运维安全防线?

嘉为蓝鲸

运维 可观测 应急响应 IT运维管理

【DevOps系列】DevOps全过程质量管控

嘉为蓝鲸

DevOps 研发 质量管控

嘉为蓝鲸受邀参加信通院2024数字化转型发展大会,携手客户斩获多项荣誉!

嘉为蓝鲸

数字化 中国信通院 研运一体化

淘宝电商API全解析:赋能商家,驱动电商新生态

代码忍者

API 接口 pinduoduo API

【DevOps系列】效能洞察的准备工作指南

嘉为蓝鲸

DevOps 研发 效能平台 效能洞察

【DevOps系列】精准度量:GQM与4Keys在研发效能中的应用

嘉为蓝鲸

DevOps 研发效能 效能度量 GQM 4Keys

QT软件外包开发流程

北京木奇移动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外包公司 QT外包开发 QT开发公司

倒计时1天!龙蜥社区可信计算SIG MeetUp即将在北京召开

OpenAnolis小助手

操作系统 可信计算 龙蜥meetup

【DevOps系列】赋能开发:理解仓库代理的力量

嘉为蓝鲸

制品库管理 制品库 制品仓库 Packages

从虚拟到现实:数字孪生与数字样机的进化之路

DevOps和数字孪生

开源进校园,开放原子校源行 Meetup(中南大学站)圆满结束

OpenAnolis小助手

操作系统 龙蜥高校行

渠道伙伴业务系统上线!嘉为蓝鲸WeOps渠道战略重要里程碑

嘉为蓝鲸

#WeOps

【DevOps系列】企业效能洞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嘉为蓝鲸

DevOps 效能洞察

硬核、高能,龙蜥社区走进中科方德 MeetUp 圆满结束(附技术PPT下载)

OpenAnolis小助手

操作系统 龙蜥社区 龙蜥meetup

稳!Zilliz助力XTransfer基于RAG打造B2B外贸金融加速器

Zilliz

Milvus zilliz cloud 大模型应用 企业知识库

【DevOps系列】效能洞察4步走:金融企业效能度量转型实践

嘉为蓝鲸

DevOps 效能平台 效能洞察

智能运维树标杆!嘉为蓝鲸通过信通院首批AI Cloud Stability评估

嘉为蓝鲸

运维 AIOPS 大模型 中国信通院

【DevOps系列】企业度量难题破解:全面解析度量平台的核心能力

嘉为蓝鲸

DevOps 效能洞察 研发效能度量

35 位委员参会,龙蜥社区 11 月技术委员会会议圆满结束

OpenAnolis小助手

操作系统 龙蜥社区 龙蜥技术委员会

《Django 5 By Example》阅读笔记:p493-p520

codists

Python django

【DevOps系列】制品库在行动:本地管理与多地同步的实战应用

嘉为蓝鲸

制品库 制品管理

DevOps系列之从前线到后勤:制品管理的演变历史

嘉为蓝鲸

DevOps 制品库 制品管理

DocFlow票据AI自动化处理工具:出色的文档解析+抽取能力,提升企业文档数字化管理效能

合合技术团队

人工智能 数字化 文档解析 票据

吴边:基于AI的医疗影像实践与应用_AI&大模型_吴边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