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on日程100%就绪,9折倒计时最后一周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React Native 探索(三):与 react-web 的融合

  • 2015-06-28
  • 本文字数:5442 字

    阅读完需:约 18 分钟

关于

对于 react-native 在实际中的应用, facebook 官方的说法是 react-native 是为多平台提供共同的开发方式,而不是说一份代码,多处使用。 然后一份代码能够多处使用还是很有意义的,我所了解到的已经在尝试做这件事情的:

  1. modularise-css-the-react-way
  2. react-style
  3. native-css

现阶段大家都是在摸索中,且 react-native 还不够成熟,为此我也想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提前探究一下共享代码的可行性。

下面是我以 SampleApp 做的一个简单 demo, 先奉献上截图:

web 版本

react-native 版本

初步想法

组件

react-native 基本上是 View 套上 Text 这样来布局,为了做 web 和 native 的兼容,我们得提供继承版本的 View ,针对不同的平台返回不同做兼容,我们将提供:

  1. Share.View -> View (reac-native = View , web = div)
  2. Share.P + Share.Span -> Text (Text 在 react-native 中分为块级别和 inline 级别所以得用两个元素来区分)

样式

我们知道 react-native 的样式是 css 很小的一个子集,大概支持 50 种属性,为了做到 web 和 native 使用同样地样式,那么我的想法是:

  1. 使用 css 文件来编写样式,通过编译的方式生产不同平台需要的样式
  2. 对于 web,使用 auto-prefixel 处理,生产 web 兼容的 css 代码
  3. 对于 react-native,生成对应的 styles.js
  4. css 的写法用 OOCSS 的方式

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 css 是全集,react-native 是子集,全集到子集可以通过删减来处理,但是如果想通过子集到全集就会很麻烦(react-style 就是通过 react-native 来生成 css)。 且这样做还有很多好处,例如我们可以支持 react-native 里边不支持的 css 写法,例如padding: a b c d; 这种写法很容易得到兼容。

其实这里,无论 react-native 还是 react-web 都支持style={}这样的写法. 上面例子中的 web 截图其实是没有引用 css 的,但 inline 样式对于 web 来说并不是优选。 后面也做了通过 react-native 的 css 到 web 的 css 的尝试, 那种方案在样式上可以完全基于 react-native 来写,直接兼容 web。

实现思路

首先大概整理一下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如何区分 web 和 native
  2. js 如何对应不同的平台来编译,因为 react-native 使用的是自己的依赖管理 packager
  3. css 如何编译为 js
  4. 代码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问题一 : 如何区分 web 和 native

react-native 里边会有 window 变量吗?我试了一下,是有的,那 window 变量里边不可能有 location,document 之类的吧, 借着这种想法,可用如下方法来区分 native 和 web

复制代码
var isNative = !window.location;

问题二:如何对应不同平台打包

对于 react-native,是通过 packager 来打包的,具体的实现和逻辑可以随时查看 packager 的 readme 文档。 那我们怎么将适用于 native 的代码打包成 web 的代码,首先想到的是browserify, webpack。 都是遵循 commonJs 规范,个人更喜欢前者, 用它来应该足以满足需求。

问题三: css 如何编译为 js

前面提到了native-css , 可以用它来帮助我们完成打包。

问题四:代码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web 和 native 的代码都写在同一个地方,如何做区分呢? 这个问题当然最好就是不做区分,或者就像女生的衣服,期望是越少越好,但永远不可能木有(猥琐了:-】)。

我设想中的一个最简模型的目录结构,web 和 ios 有不同的入口,web 和 ios 有单独的目录, 组件共享, 如下:

复制代码
├── compo.js // 我们会使用到得公共组件
├── styles.css // compo 的样式文件
├── index.web.js // web 入口
├── index.ios.js // ios 入口
├── shared.js // 做兼容的共享变量文件
├── ios // ios 目录
└── web // web 目录
├── index.html // web 页面
├── index.web.js // 打包过后的 js
└── react.js // react.js 依赖

好像很复杂的样子, 其实相对于原本的 SampleApp,只是多了index.web.js , web 目录, shared三者。 然后 style 通过 style.css 来描述。

具体实现

我们已经整理了具体的实现思路,下面是我就会直接吐出我的实现代码, 重点的地方都会在源码里边有注释

先看应用代码:

ios 入口:index.ios.js

复制代码
/**
* Sample React Native App
* https://github.com/facebook/react-native
*/
'use strict';
var React = require('react-native');
var Compo = require('./compo');
React.AppRegistry.registerComponent('ShareCodeProject', () => Compo);

web 入口:index.web.js

复制代码
/**
* for web
*/
var Compo = require('./compo');
React.render(<Compo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样例组件:compo.js

复制代码
// 依赖的公共库,通过它获取兼容的组件
var Share = require('./shared');
// styles 是 style.css build 过后生成的 style.js
var styles = require('./styles');
var React = Share.React;
var {
View,
P,
Span
} = Share;
var Compo = React.createClass({
render: function() {
return (
<View style={styles.container}>
<P style={styles.welcome}>
Welcome to React Native!
</P>
<P style={styles.instructions}>
To get started, edit index.ios.js
</P>
<P style={styles.instructions}>
Press Cmd+R to reload,{'\n'}
Cmd+Control+Z for dev menu
</P>
</View>
);
}
});
module.exports = Compo;

组件样式: style.css

复制代码
/**
* 大家可能发现了 css 的写法还是小驼峰,是的不是横杠,暂时我们还是以这种方式处理
* native-css 目测不支持横杠,(自己重写 native-css 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完全可以做到 css 兼容到 react-native 的 css 子集)
*/
.container {
flex: 1;
justifyContent: center;
alignItems: center;
backgroundColor: #F5FCFF;
}
.welcome {
fontSize: 20;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10;
}
.instructions {
textAlign: center;
color: #333333;
marginBottom: 5;
}

index.html

复制代码
<html>
<head>
<title>Hello React!</title>
<script src="./react.js"></script>
<!-- No need for JSXTransformer! -->
</head>
<body>
<div id="App"></div>
<script src="./index.web.js"></script>
</body>
</html>

Share 部分的处理

shared.js

复制代码
var Share = {};
var React = require('react-native');
var isNative = !window.location;
/**
* 判断是 web 的时候,重新赋值 React
*/
if (window.React) {
React = window.React;
}
Share.React = React;
/**
* 做底层的兼容, 当然这里只是做了一个最简 demo,具体实现的时候可能会对 props 做各种兼容处理
*/
if (!isNative) {
Share.View = React.createClass({
render: function() {
return <div {...this.props}/>
}
});
Share.P = React.createClass({
render: function() {
return <p {...this.props}/>
}
});
Share.Span = React.createClass({
render: function() {
return <span {...this.props}/>
}
});
} else {
// alert('isNative')
Share.View = React.View;
Share.P = React.Text;
Share.Span = React.Text;
Share.Text = React.Text;
}
module.exports = Share;

build 打包程序

复制代码
var fs = require('fs');
var nativeCSS = require('native-css'),
var cssObject = nativeCSS.convert('./styles.css');
toStyleJs(cssObject, './styles.js');
buildWebReact();
/**
* native-css 获取到得是一个对象,需要将 cssObject 转化为 js 代码
*/
function toStyleJs(cssObject, name) {
console.log('build styles.js \n');
var tab = ' ';
var str = '';
str += '/* build header */\n';
str += 'var styles = {\n';
for(var key in cssObject) {
var rules = cssObject[key];
str += tab + key + ': {\n';
for(var attr in rules) {
var rule = rules[attr];
str += tab + tab + attr + ': ' + format(rule) + ',\n'
}
str += tab + '},\n'
}
str += '};\n'
str += 'module.exports = styles;\n'
fs.writeFile(name, str)
function format(rule) {
if (!isNaN(rule - 0)) {
return rule;
}
return '"' + rule + '"';
}
}
/**
* 构造 web 使用的 react
*/
function buildWebReact() {
console.log('build web bundle');
var browserify = require('browserify');
var b = browserify();
b.add('./index.web.js');
// 添加 es6 支持
b.transform('reactify', {'es6': true});
// ignore 掉 react-native
b.ignore('react-native')
var wstream = fs.createWriteStream('./web/index.web.js');
b.bundle().pipe(wstream);
}

也尝试一下由 react-native 到 react-web 的兼容方案

问题

  1. flexbox 的写法在 react-native 上面我们会发现, 不用在父元素上声明display: flex; 在 web 上必须要做这样的声明, 所以我们需要让设置了flex:*的元素的父元素display: flex;
  2. flexbox 在 android 上是由很多 bug 的,所以必须要解决兼容性问题webkit-box

解决方案

1. nested 的 style 写法

复制代码
styles = StyleSheet.create({
mod: {
flexDirection: 'row',
item: {
flex: 1
}
}
});

这样的写法有些像 less,我们可以知道元素的层级关系, 这样我可以遍历这个对象,查找子元素有设置 flex 的,父元素加上display:flexbox

2. 通过自定义元素

复制代码
var GridSystem = require('GridSystem');
var {
Row,
Grid,
Grid6,
Grid4
} = GridSystem;
<Row ...>
<Grid/>
<Grid/>
</Row>

通过标签的方式, 相当于给 react-native 或者 react 添加了一个网格系统,同时我们可以直接在 Row 上设置display:flex.

3. 遍历查找

完全同 react-native 原生的写法,直接在 web 中兼容,遍历所有有 flex 样式的节点,直接做兼容。

复制代码
componentDidMount: function() {
var $node = this.getDOMNode();
var $parent = $node.parentNode;
var $docfrag = document.createDocumentFragment();
$docfrag.appendChild($node);
{1}
var treeWalker = document.createTreeWalker($node, NodeFilter.SHOW_ELEMENT, {
acceptNode: function(node) {
return NodeFilter.FILTER_ACCEPT;
}
}, false);
while(treeWalker.nextNode()) {
var node = treeWalker.currentNode;
if (node.style.flex) {
flexChild(node);
flexParent(node.parentNode);
}
};
$parent.appendChild($docfrag);
}
function flexChild(node) {
if (node.__flexchild__) {
return;
}
node.__flexchild__ = true;
var flexGrow = node.style.flexGrow;
addStyle(node, `
-webkit-box-flex: ${flexGrow};
-webkit-flex: ${flexGrow};
-ms-flex: ${flexGrow};
flex: ${flexGrow};
`);
node.classList.add('mui-flex-cell');
}
function flexParent(node) {
if (node.__flexparentd__) {
return;
}
node.__flexparentd__ = true;
node.classList.add('mui-flex');
}
复制代码
.mui-flex {
display: -webkit-box!important;
display: -webkit-flex!important;
display: -ms-flexbox!important;
display: flex!important;
-webkit-flex-wrap: wrap;
-ms-flex-wrap: wrap;
flex-wrap: wrap;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webkit-box-direction: normal;
-webkit-flex-direction: column;
-ms-flex-direction: column;
flex-direction: column;
}
.mui-flex-cell {
-webkit-flex-basis: 0;
-ms-flex-preferred-size: 0;
flex-basis: 0;
max-width: 100%;
display: block;
position: relative;
}

总结

这个 demo 很简单,实际应用中应该会有很多地方的坑, 比如:

  1. 模块中依赖只有 native 才有的组件
  2. Native 模块的事件处理和 web 大不相同
  3. 现实环境中的模块更多,更复杂,如何做模块的管理

对于write once, run anywhere 这个观点. 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如何,如果兼容成本不大,这样的兼容技术方案对业务开发是有极大意义的。

ps0: 这里仅仅做可行性方案的分析,不代表我认同或不认同这种方案。

ps1: 大家如果有更好的方案,求教,求讨论。

2015-06-28 23:0914754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尝试7分钟内上线一个网站,这个工具太赞了!

互联网工科生

低代码 搭建平台 搭建网站

国内市场知名的数据可视化工具

2D3D前端可视化开发

数据分析 数据可视化 商业智能 数据可视化工具 可视化大屏

Java基础入门——Java语言介绍

java易二三

Java

共筑信创生态!亚信科技AntDB数据库与用友、东方通、星辰天合达成兼容互认

亚信AntDB数据库

数据库 AntDB AntDB数据库

不懂代码也不用怕!10款无代码网站搭建平台

高端章鱼哥

前端 工具 开发工具 设计师

有哪些好用的远程传输大文件的软件

镭速

远程传输大文件

aspera替代方案:可靠和高效的企业文件传输工具

镭速

aspera替代方案 企业文件传输工具

深开鸿与华秋达成生态共创合作,共同打造硬件生态

华秋电子

向量检索在大模型应用场景的技术和实践

Baidu AICLOUD

向量检索 大模型

点云标注在自动驾驶中的实践应用与挑战

来自四九城儿

MES1.0.0正式发布|万界星空推出免费的MES系统

万界星空科技

开源 MES系统 制造业生产管理系统

开发微信公众号本地调试+-+cpolar内网穿透

程思扬

微信公众号 网络穿透

华秋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圆满收官,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

华秋电子

开鸿智谷与华秋达成生态共创合作,共同打造硬件生态

华秋电子

润和软件与华秋达成生态共创合作,共同推动物联网硬件创新

华秋电子

先楫半导体与华秋达成生态共创合作,共建技术生态社区

华秋电子

2023年中国(深圳)国际耐火材料产业展会

秋硕展览

软件测试/测试开发丨Linux常用命令之性能统计

测试人

Python Linux 程序员 性能 软件测试

LeetCode题解:2618. 检查是否是类的对象实例,迭代和递归

Lee Chen

JavaScript LeetCode

将DAST集成到CI/CD管道中的优势和实施步骤

互联网工科生

CI/CD DAST web 服务

实现大文件远程传输、备份和共享的小秘诀

镭速

大文件远程传输

直播预告 | 博睿学院:让Arthas带你玩转jvm

博睿数据

JVM 可观测性 智能运维 博睿数据 博睿学院

应对突发流量,如何快速为自建 K8s 添加云上弹性能力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Kubernetes 云原生

“芯”有灵“蜥” 融合·创新!龙蜥社区走进 Intel MeetUp 议程硬核剧透来了

OpenAnolis小助手

开源 操作系统 intel Meetup 龙蜥社区

2023中国老博会/2023西部养老辅具展会

秋硕展览

Karmada:让跨集群弹性伸缩FederatedHPA突破新边界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云计算 后端 华为云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企业号 7 月 PK 榜

软通动力与华秋达成生态共创合作,共同推动物联网硬件创新

华秋电子

React Native探索(三):与 react-web 的融合_移动_陈学家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