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on 上海站|日程100%上线,解锁Al未来!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十年云计算老兵零基础进军深度学习的方法论

  • 2017-11-09
  • 本文字数:4542 字

    阅读完需:约 15 分钟

第一. 人工智能的天时地利人和

行业的成熟要靠从业者的奋斗(人和), 也要考虑大环境和历史的进程(天时和地利)。

人工智能技术的井喷并不是单纯的技术进步,而是软件、硬件、数据三方面共同努力水到渠成的结果,深度学习是 AI 技术的最热分支,也是受这三方面条件的限制。

AI 软件所依赖的算法已经存在很多年了,神经网络是 50 年前提出的技术,CNN/RNN 等算法比大部分读者的年龄都要大。AI 技术一直被束之高阁,是因为缺乏硬件算力和海量数据。随着 CPU、GPU、FPGA 硬件的更新,几十年时间硬件算力扩充了万倍,硬件算力被逐渐解放。随着硬盘和带宽的降价提速,20 年前全人类都没几张高清照片,现在单个公司的数据量就能达到 EB 级。大数据技术只能读写结构化日志,要读视频和图片必须用 AI,人类已经盯不过来这么多摄像头了。

我们只有从心里把 AI 技术请下神坛,才能把它当做顺手的工具去用。AI 的技术很深理论很晦涩,主要是这个行业刚刚发芽还未分层,就像 20 年前 IT 工程师需要全面掌握技能,现在的小朋友们连字符集都不用关注。

第二. 关联度模型

深度学习有两步工作,先要训练生成模型,然后使用模型去推测当前的任务。

比如说我用 100 万张图片标记好这是猫还是狗,AI 把图片内各个片段的特征提取出来,生成一个猫狗识别模型。然后我们再给这个模型套上接口做成猫狗检测程序,每给这个程序一张照片它就能告诉你有多大几率是猫多大几率是狗。

这个识别模型是整个程序中最关键的部分,可以模糊的认为它就是一个密封黑盒的识别函数。以前我们写程序都是做 if-then-else 因果判断,但图像特征没有因果关系只看关联度,过去的工作经验反而成了新的认知障碍,还不如就将其当做黑盒直接拿来用。

接下来我放一个模型训练和推测的实验步骤截图,向大家说明两个问题:

  1. 需要用客户的现场数据做训练才能出模型,训练模型不是软件外包堆人日就行,很难直接承诺模型训练结果。
  2. 训练模型的过程很繁琐耗时,但并不难以掌握,其工作压力比 DBA 在线调试 SQL 小多了,IT 工程师在 AI 时代仍有用伍之地。

第三. 动手实验

本节较长,如果读者对实验步骤和结果没兴趣,而是直接想看我的结论,也可以跳过这一节。

这个实验是 Nvidia 提供的入门培训课程——ImageClassification with DIGITS - Training a model。

我们的实验很简单,用 6000 张图片去训练 AI 识别 0-9 这几个数字。

训练样本数据是 6000 张标号 0-9 的小图片,其中 4500 张是用来做训练(train),1500 张是验证(val)训练结果。

实验数据准备

训练图片很小也很简单,如下图预览,就是一堆数字:

– 下图是 01 样本图片 –

我做测试的图片是官方教程提供了个白底红字的“2”.

– 下图是 02 测试图片 –

制作数据集

首先我们要做一个图片识别的数据集,数据集文件放在“/data/train_small”目录下,图片的类型选择“Grayscale”,大小选 28x28,其他都选默认,然后选择创建数据集“minidata”。

– 下图是 03 初始数据集 –

下面是数据集创建的过程,因为我们的文件很小很少,所以速度很快;如果是几千万张高清大图速度就会很慢,甚至要搭建分布式系统把 IO 分散到多台机器上。

– 下图是 04 初始数据集中 –

这是创建完成数据集的柱形统计图,鼠标恰好停在第二个柱形上,显示当前标记为“9”的图片有 466 个。

– 下图是 05 创建完成数据集 –

开始创建模型

有了数据集以后我们就可以创建模型了,我们选择创建一个图像分类模型(Image Classification Model),数据集选之前创建的“minidata”,训练圈数输 30 次,其他选项暂时保持默认。

– 下图是 06 新建模型 –

到了创建模型的下半段是选择网络构型,我们选择 LeNet 即可,将模型命名为 TestA。

– 下图是 07 选择 LeNet –

这次 Demo 我们没做细节设置,但生产环境可能要经常修改配置文件。

– 下图是 08 微调 LeNet –

接下来就开始生成模型了,小数据集简单任务的速度还是很快的,而且验证正确率很高。但是如果是大任务大模型,可能会算上几天时间。

– 下图是 09 开始生成模型 –

模型生成完成,我们再看一下验证正确率很高了,如果生产环境正确率太低,可能你要微调创建模型的参数。

– 下图是 10 训练完成后的 accuracy–

调试模型

在模型页面往下拖就可以看到下载模型、测试模型等按钮,我们选择测试模型,将那个“白底红字 2”提交做个测试。

– 下图是 11 测试模型 –

默认是测试 Epoch #30,我们先跑 10 次试试。本来想省点服务器电费,结果只有 20.3% 的几率识别正确。

– 下图是 12TestA 模型 10 圈结果 –

我们提高测试圈数到 25 圈,结果准确率从 20.3% 提高到了 21.9%。

– 下图是 13TestA 模型 25 圈结果 –

整个模型的上限是 30 圈,正确识别结果也才 21.92%。到了这里我插一句,未正确识别可能是因为我的建模数据是 28*28 的黑白图,而我给测试图片大小和颜色都不对。

– 下图是 14TestA 模型 30 圈结果 –

更换模型继续调试

在 TestA 这个模型上可以点克隆任务,即制作一个同配置的模型再跑一次;这个按钮有意思啊,我们以前编译程序不通过的时候,retry 十万次也是不通过啊,为什么克隆任务是个面板常用按钮?

– 下图是 15 克隆模型 TestA –

这时好玩的事情发生了,我做出的“TestA-Clone”,识别出数字 2 的几率是 94.81%。

– 下图是 16 克隆 TestA 结果 –

我们再把老模型克隆一次,结果识别出数字 2 的几率是 63.4%。

– 下图是 17 再次克隆 TestA 结果 –

我新建一个模型 TestB,让它在 TestA 的基础上再次训练。

– 下图是 18 新建 TestB –

TestB 的训练结果反而不如最早的那一版模型,正确率 20.69%。

– 下图是 19TestB 的训练结果 –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看我新训练的模型 TestC。

– 下图是 20TestC 训练失败 –

从这次测试看,最好的模型是 TestA-Clone,其次是 Clone2。

– 下图是 21 模型结果汇总 –

但这就算找到合适模型了吗?我又手写了个数字 2,还特地选的黑底白字 28*28,结果这几个模型没一个识别准确的,全部识别失败。

– 下图是 22. 新图识别失败 –

第四. 实战才能出模型

本次实验拿到正确率是 94.81% 的模型是意外惊喜,那个模型测其他图片失败倒是意料之中的。因为这次实验的初始样本才几千张,如果样本数量够多,过拟合(即噪音特征被纳入模型)的可能性就越小;我用的全部是默认调试选项,添加其他特征项调试模型可能会减少欠拟合(主特征没提取到)的几率;我并未明确定义该模型的使用场景,即没有明确训练数据、测试文件和生产文件是否相同。

我们看到完全相同配置的模型,只因为点击生成模型的时间不同,对同一个图片的识别结果确千差万别,再次强调这不是因果判断而是相关性计算。实验结论和我上文的主张相同,模型需要拿实战数据进行实际训练,且我们只能预估但不能预测模型生成结果。我做这个实验就是给大家解释,AI 模型训练不是软件外包,不是谈拢了价格就能规划人日预估效果的。

一个 AI 技术供应商简单点就是卖现成的模型,比如说人脸识别模型、OCR 识别模型等等。但如果客户有定制需求,比如说识别脸上有青春痘、识别是不是左撇子签名,那就需要先明确技术场景,再准备数据大干一场。至于练模型的时间是 1 天还是 1 个月不太确定,AI 模型训练像做材料试验一样,可能半年也可能十年才能发现目标。

第五. IT 工程师的新工作

前文我提到两个观点,第二个观点就是训练模型的工作并不难,IT 工程师可以较为容易的学会训练模型的工作,然后我们就能继续扩展从业范围,在 AI 大浪潮中分一杯热羹了。

首先说技术不是门槛,我们举个 IT 工程师能听懂的例子:一个 Oracle DBA 既没读过数据库源码,也还没摸过新业务场景,甚至缺乏理论知识只能做常见操作;现在这个项目可以慢慢上线,让他离线调试 SQL,拿到性能最佳值的点日志保存就完工了。做 AI 模型调试时,懂原理懂算法会让工作更有目的性,但更有目的性只能保证接近而不能保证命中目标。

根据上文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有下列工作是需要人做的:

  1. 根据客户的要求,提出对原始数据的需求。这里要动业务方向的脑子,比如说想查一下什么人容易肥胖,天然能想到的是每个人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但专业医生会告诉你要调取转氨酶胆固醇一类的数据。
  2. 原始数据需要清洗整理和标注,没找到相关性的样本不是未标注的样本。前文试验中 6000 张图片可都是标注了 0-9 的数字的,我们测试模型是为了找到“2”这一组图片的相关性。清洗、整理和标注数据的工作可能是自动也可能是人工,自动做那就是我们写脚本或跑大数据,人工做就是提需求然后招 1500 个大妈给黄图打框,但工程师会对打框过程全程指导。这里还有取巧的方法,友商的模型太贵甚至不卖,那就是直接用友商的公有云 API 接口,或者买友商大客户的日志,让友商帮你完成数据筛检。
  3. 上文试验中仅仅是图片分类数据集,已经有很多可调整选项了;生产环境不仅有图片还有声音、文字、动作特征等数据集,数据集的设置是否合理,要不要重建数据集都需要多次调试和长期观察。
  4. 实验中生成模型没怎么调参数也只花了一分钟时间,但生产环境的模型生成参数要经常调整,而生成一个模型的时间可能是几小时甚至几天。
  5. 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是柔性需求可以目测几个测试结果就把模型上线了,但如果是刚性业务可能又要组织十万份以上样本进行测试验证。顺路说一句,用来训练模型的硬件未必是适用于来验证和跑生产环境的,如果是高压力测试可能还要换硬件部署。
  6. 模型也有日常维护,可能随着数据集的更新模型也要定期更新,也可能发现模型有个致命的误判会威胁到业务,这都需要及时处理。

第六. 附赠的小观点

谈到最后再附赠一些个人观点,随机想的,只写论点不写论证过程了:

  1. 现在搭建和使用 AI 环境很难,但软件会进步和解决这个问题;三年前云计算平台很难部署和维护,现在遍地都是一键部署和 UI 维护的云平台方案。
  2. 深度学习这个技术领域太吃数据和算力了,人脑不会像 AI 这么笨,可能以后会有新技术出现取代深度学习在 AI 领域的地位。
  3. 因为需要数据和算力,搞个 AI 公司比其他创业企业更难;现在有名的 AI 创业企业都是单一领域深耕三年以上,让用户提供数据他们只做单一典型模型。同样巨头企业搞 AI 也不容易,即使挖到人 AI 项目也要花时间冷起动,清洗数据不仅消耗体力同样消耗时间。
  4. 深度学习的计算过程不受控制,计算结果需要人来验证,所以它不能当做法务上的证据。当 AI 发现嫌疑人时警察会立刻采取行动,但它的创造者都无法描述 AI 下一步会如何下围棋。一个婴儿能尿出来世界地图,某人随手乱输能碰对银行卡的密码,AI 会告诉你股市 99.99% 要暴涨,但这些都不能当做独立单责的证据。
  5. 搞 AI 需要准备大量数据,中国对美国有个特色优势,可以做数据标注的人很多而且价格便宜,但到模型实践这一步,中国的人力成本太低又限制了 AI 走向商用。
  6. 不要恐慌 AI 会消灭人类,对人类有威胁的 AI 肯定是有缺陷的 AI,但人类一样也选出过希特勒这类有缺陷的领袖。也不要鼓吹 AI 会让人类失业社会动荡的,大家还是老老实实谈星座运势吧,我为什么就不担心自己失业?
  7. 有些事 AI 的确准率看起来很低实其很高,比如两人对话听能清楚 80% 的字就不错了,AI 只听懂 85% 了的文字已经越超人类了。你看我打倒颠字序并不影响你读阅啊。

作者简介

曹亚孟,云计算老兵,拥有 10 年以上运维工作经验,对主流运维技术都有所涉猎,近几年重点关注云计算技术,先后就职于七牛和百度,从事云计算技术的后台架构、运营和客户方案落地工作。

2017-11-09 16:492471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10 分钟带你一览 SOFAStack 的 2022!

SOFAStack

开源 云原生 中间件

华为云全球加速GA,赋能现代企业出海加速发展

科技之光

Thanos 升级顺序分析

耳东@Erdong

Prometheus 版本 Thanos 升级迭代

华为云大数据BI赋能企业数字化发展

i生活i科技

《我有一个朋友》首集上线,曹操出行CEO讲述热爱经历

极客天地

模块四-考试试卷存储方案

悟空

存储 考试

能够释放大量Mac内存空间的方法教程

茶色酒

CleanMyMac X CleanMyMac X2023

架构训练营 模块四

张建闯

架构实战营

轻松解决企业数据高延时,华为云全球加速GA使用更灵活!

科技之光

红海竞争下,华为云CDN凭借什么冲出重围?

i生活i科技

CDN

2023-01-02:某天,小美在玩一款游戏,游戏开始时,有n台机器, 每台机器都有一个能量水平,分别为a1、a2、…、an, 小美每次操作可以选其中的一台机器,假设选的是第i台, 那小美可以将其变成

福大大架构师每日一题

算法 rust Solidity 福大大

LinearLayout(线性布局)

芯动大师

Android Studio android布局 LinearLayout weight属性

网络堵塞?华为云CDN为你带来一站式解决方案

i生活i科技

CDN

华为云全球加速GA的“加速”,你真的了解嘛?

科技之光

国产 ETL 工具 etl-engine

weigeonlyyou

postgresql Prometheus Clickhouse MySQL 数据库 InfluxDB Cluster

外包学生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陈天境

常见的Web安全攻击

穿过生命散发芬芳

HTTP 1月月更

华为云VPN为企业数据上云保驾护航

爱尚科技

【深入浅出Sentinel原理及实战】「基础实战专题」零基础实现服务流量控制实战开发指南(2)

码界西柚

微服务 Alibaba Alibaba技术 1月日更 Sentinel 系统

在Windows绿色安装Go

独钓寒江

华为云双十一、双十二系列直播圆满收官,助力企业获数智化发展商机

i生活i科技

CDN

架构训练营 模块六

张建闯

架构实战营

从非洲到全球,看华为云连接CC如何助力出海企业更好发展

科技之光

架构训练营 模块五

张建闯

架构实战营

5个接口性能提升的通用技巧

JAVA旭阳

Java

SCQA模型

李印

表达 讲故事能力

架构实战营模块四作业

张Dave

朋友圈的架构设计

lory(侯保国)

耳东的2022 年度总结

耳东@Erdong

年度总结

华为云全球加速GA,敲开企业跨境业务的大门

科技之光

企业数字化转型?华为云CDN为你提供智能加速!

i生活i科技

CDN

十年云计算老兵零基础进军深度学习的方法论_语言 & 开发_曹亚孟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