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VR 已糊?Facebook 不服!

  • 2018-05-13
  • 本文字数:1673 字

    阅读完需:约 5 分钟

看新闻很累?看技术新闻更累?试试下载 InfoQ 手机客户端,每天上下班路上听新闻,有趣还有料!

前言

这几年,VR、AR、AI、比特币和区块链接连大火,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认知在不断地被刷新。而当某种技术既不再刷屏,也没有实现落地,我们基本就判定它 flop 了。

这就跟追星的道理一样,“红”不外乎两种:一种如活跃在网络上的“小鲜肉”,粉丝无数,但无实绩,另一种是靠作品说话的实力演员或歌手。然而,不管是 VR、AR 还是区块链,都仍属于第一种,因为都还没有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大多时候活在新闻里,而 AI 介于第一种到第二种之间,毕竟 AI 的人脸识别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这两年,各大巨头都忙于在 AI 和区块链上抢地盘,VR 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再加上它没有“会说话的作品”,讨论度降低,所以很多人认为它糊了,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几年 VR 的成绩。

VR 有哪些代表作?

2014 年,VR 行业爆发,大量资本开始涌入,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开始布局 VR,先是 Google 发布了 3D 眼镜 Cardboard,三星随后推出了 Gear VR,这两者都需要与手机搭配才能使用,之后 HTC 发布的 Vive Focus 和 Facebook 的 Oculus Go 都是独立的 VR 头盔,这意味着它不再依赖手机或其他设备,是完全的 VR 一体机。但无论他们吹得有多好,这些东西也只能用在游戏电影上。换而言之,目前 VR 消费级产品缺乏内容,也不具备便携性和轻便性,用户更多的是以“尝鲜”的心态去消费,VR 没有形成刚需。

那VR 真的没有未来吗?在Facebook 眼里,它的答案是否定的。

Facebook 与 VR 的那些事儿

今年二月份,扎克伯格在Facebook 上说他们将在F8 大会上宣布AR/VR 的重大消息,其实指的就是今年F8 大会上正式发售Oculus Go 一体机,并打算与小米合作,在今年夏季将Oculus Go 一体机推向中国市场。然而与Facebook 的大张旗鼓不同的是,5 月9 日,Google I/O 没有VR 的半点风声,只用了十分钟介绍ARCore,不由让人怀疑Google 对VR 已经失去了信心。但是Facebook 并不这样想,它对VR 的初心一直不变。

2014 年 7 月,Facebook 以 30 亿美元收购 VR 科技公司 Oculus,此后,Oculus 就被看做是 Facebook 对未来的一项投资。在 2016 年的 F8 大会上,扎克伯格公布了 Facebook 未来 10 年的战略规划:将 AI 和 AR/VR 归为 Facebook 未来的两大支柱,在未来 10 年内,Facebook 还将在 VR 上投资 30 亿美元,让上亿用户受益于 VR。

如果你认为 Facebook 投那么多钱在 VR 上是因为人傻钱多,那么你就错了,VR 对于 Facebook 有多重要?我想,从扎克伯格最近的媒体采访和这几年行业的一些动态,我们可以得到答案:

  • 据报道,扎克伯格认为每 10-15 年,就会出现一个主流的新计算范式,从 PC 端的 Windows 和浏览器到移动端的 Android 和 App,都预示了一种趋势:计算范式会走向便捷和人性化,用户体验也会趋向沉浸式,而扎克伯格认为 VR/AR 具备这样的条件和优势能成为下一个计算平台,所以他希望在 VR/AR 成为主流之前,占领先机。
  • 过去,无论是 PC 还是移动技术的爆发,Facebook 都由于当时自身能力的不足,无法与 IBM、Google、苹果这些巨头抗衡,错过了进阶机会,好在 Facebook 在社交上发现新大陆,一路开疆辟土生长为世界科技巨头,再加上现在手握上亿用户的数据,VR 社交势在必行。
  • Facebook 现在仍是一家软件公司,再厉害也得附着在硬件上才能运行,换句话说硬件是 Facebook 的短板。但目前来说,PC 市场竞争激烈并开始走下坡路,而手机市场已有苹果三星等占据重要份额,趋向饱和,他们只有从其他创新型硬件着手,才能守住下一个风口,此时,VR 头显就是最好的选择。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只能说,Facebook 的 VR 才进行到第一步,即摆脱了对手机和其他设备的依赖,形成独立的一体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愿意随身携带那么大的设备四处走动呢?如果 Facebook 能将 VR 头显做到像普通眼镜那样轻便,对 VR 的应用也不再局限于游戏社交,而是把它带入传统领域,如医疗、教育、家装行业,VR 全方位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让 VR 像手机一样让人们离不开,这样 Facebook 想通过 VR 重新洗牌未来科技圈的梦想才能成真。

2018-05-13 19:002428
用户头像

发布了 83 篇内容, 共 50.8 次阅读, 收获喜欢 187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鉴释×中科院计算所丨OS2ATC 2020精彩回顾

鉴释

开源 操作系统

鉴释人物丨专访首席科学家李隆: 重一步业务逻辑验证,省百步漏洞补缺

鉴释

业务逻辑 漏洞修复

架构实战训练营模块三课后作业

Clarke

如何使用 Kind 快速创建 K8s 集群?

尔达Erda

开源 云原生 k8s PaaS kind

【报名】百度EasyDL研讨会:揭秘智能化硬件AI应用的技术难点与行业落地

百度大脑

人工智能 智能化

认识容器,我们从它的历史开始聊起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Docker Kubernetes 容器 进程

51CTO专访|鉴释首席架构师刘新铭:让软件开发更安全、更高效

鉴释

编译器

我们三岁啦!

鉴释

工程师文化落地的几点思考

baiyutang

敏捷 敏捷开发 精益开发 精益思想 敏捷管理

2021全国人工智能师资培训走进北理工,百度飞桨助力高校教师提升AI能力

百度大脑

人工智能 高校

围观|解读新一代企业数字化架构的“三驾马车”

尔达Erda

开源 DevOps 云原生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

CloudQuery 如何实现云上数据导入导出

BinTools图尔兹

数据库 dba 国产数据库 运维开发

第八周作业——知识星球内容管理功能

小夏

产品经理训练营 邱岳

论工作几年深陷业务代码的程序员如何实现自我提升

北游学Java

Java 程序人生

鉴释课堂丨编译器技术入门知识一网打尽

鉴释

编译器 编译器原理

即时通信 IM 产品怎么选? 本文超详细解说,马住!

腾讯云音视频

鉴释×RT-Thread丨2020 RT-Thread开发者大会精彩回顾

鉴释

操作系统 物联网

我们该如何应对日益增长的安全债务风险?

鉴释

应用安全 代码安全

性能测试误差对比研究(一)

FunTester

性能测试 接口测试 测试框架 误差分析

百度前端三面面试题全部公开,三面的最后一个问题令我窒息

前端依依

百度 面试 大前端 经验总结

成为Linux大佬的学习之路-规划

学神来啦

Linux 运维 linux运维 linux学习

RTC月度小报5月丨教育aPaaS灵动课堂升级、抢先体验VUE版 Agora Web SDK、声网Agora与HTC达成合作

声网

月度小报 行业深度

创业邦专访丨兼容国内外市场的代码分析软件,鉴释科技帮助企业减少bug发生率

鉴释

创业公司

fil价格今日行情?2021年fil币预估价格多少钱一枚?

区块链 分布式存储 IPFS fil价格 fil预测

图灵奖得主Judea Pearl谈机器学习:不能只靠数据

百度开发者中心

机器学习 最佳实践 方法论 文化 & 方法 其他

揭秘百度微服务监控:百度游戏服务监控的演进

百度开发者中心

云计算 微服务 最佳实践 方法论 云原生

直播回顾丨鉴释首席架构师刘新铭为您解读“第一性原则”

鉴释

软件开发 代码质量 软件质量与安全

六种主要服务器管理协议简单概述-行云管家

行云管家

行云管家 服务器协议 服务器管理

鉴释人物 | 专访产品开发总监吴翔:DevSecOps的竞技之道

鉴释

敏捷开发 应用安全 软件安全 软件质量与安全

性能测试误差对比研究(二)

FunTester

性能测试 压测 接口测试 测试框架 误差分析

鉴释人物丨专访首席技术官陈新中:三十年磨一“鉴”, 打造静态代码分析行业标杆

鉴释

编译器 静态代码分析

VR已糊?Facebook不服!_Meta_覃云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