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决定要用敏捷并为培训买单之外,接下来执行层的工作还有不少。要想让这个改造成功,执行层必须要一直提供支持。 Esther Derby 从在这些支持中选出了三项她觉得最重要的工作。
她在 Agile Journal 写了一篇文章:三项执行层的支持,支撑起敏捷实施的天空,为读者提供了一些帮助敏捷实施成功的方法。下面是对 Esther 观点的一些概要描述:
-
“有权利说不”
拒绝人们回退到旧方法的请求,从而展示你对这项改造的决心:> 一旦有了新方法、新流程、新政策,人们就会想举出不适用的情况,让他们可以继续按老规矩行事。那些好心的人就会给你一系列的理由,告诉你为什么他们的情况很特殊,为什么他们可以要求特别对待。……对这些请求直接说“不”,表示你对敏捷改造的决心。
Esther 也承认,确实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可以特殊对待,但是一般来说,要想让新的敏捷方法维持住现状,就得展示出强硬手腕来,让你的组织在实施中遵守流程。
-
“解决系统问题”
如果有些问题、组织内部系统性的问题让人们觉得痛苦,他们就很可能要求特殊对待。你要找出问题:> 在说“不”的时候,问一些问题。寻找背后的根源,最好能够找出模式。我发现有三种比较常见的模式,容易让人受不了——技术债、填的太满的管道、有问题的奖励制度。……
没有任何方法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都是管理问题,所以应该由管理层解决。如果管理层不关注这些问题,充其量也就是能做到增量式改进而已。 -
“能够聆听让人不快的消息”
实施敏捷意味着把更多的责任下放到团队,所以当团队跟管理层说“不”的时候,管理层要能够接纳意见。 Esther 回忆起她曾经工作过的一个团队,她们的经理就有问题,当团队跟他说“不”的时候,他就听不进任何意见。这个经理的反映一下子打消了团队努力工作的积极性。他们知道经理要在 12 周内完成 600 个点的想法只是想想而已,根本不切实际。如果他们知道存在有成功的可能性,他们就愿意付出努力,竭力达成目标。但是,就现在来看,是一点可能都没有的。经理的反映让他自己看起来很二。 你不想让自己很二,所以如果团队跟数据都说“不”的时候,做一些管理方面的应对吧。进行一些艰难的对话,做出艰难的决定,减少范围或者是延长时间。
想要了解 Esther 的完整观点,请阅读全文:三项执行层的支持,支撑起敏捷实施的天空 __。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