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tt Ambler 在极限编程的 yahoogroup(eXtreme Programming yahoogroup)里面提出了敏捷中的“屏蔽”并引发了后续的讨论,他说道:
“这就是那种被我称之为‘屏蔽’的很好的例子,你按要求写文档,参加会议,并做出很关注的样子……这样别人看起来你好像是在按照所谓的‘官方流程’在走。”
George Dinwiddie 对这个讨论做出了他自己的评价。
虽然 George 回避了关于道德的问题(“由于道德问题根本上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所以我在此略过不谈”),他还是指出了屏蔽的副作用。在一次讨论中,John Ross 发了一个有关 Polaris 项目的帖子,从中可以看到 George 提到的副作用。John Ross 提到:
“故事是关于 PERT 图这种类似于‘波将金村庄’(Potemkin Village)之流用来充门面的东西的。开发团队制作 PERT 图,是为了不让审核人员和委员会成员们打扰他们的开发工作,以保证系统开发的顺利完成。 可接下来审核人员们真的开始相信 PERT 图的作用了……”
George Dinwiddie 对这个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将之扩展到了对屏蔽的效果的类比:
首先,注意观察 Polaris 项目和 PERT 图的产出报告。如果确实没有采用 PERT 图来管理项目,而只是用它来敷衍项目的审核人员,那最终结果就很有讽 刺意味了,因为这样做反而强化了项目监督人员们关于如何管理项目的想法。长期的效果是带来更多的、有侵入性的监督与审核措施,而不是更少。
也许这并不令人奇怪。如果我们欺骗别人,那对于他们得出没有根据的结论,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惊讶的。同样的原则对于 Scott 描述的状况是不是就不起作用 呢?如果你只是产出文档,并参加一些根本不了解团队状况的项目审查会议,这是不是也会强化“类似的文档和会议是项目必需的”之类的信条呢?
根据合气道的用语,他总结出了另外一种策略:
“我对于武术和技击从来都不感兴趣,不过我从 Jerry Weinberg 那里了解了一个合气道的用语,而且我发现这个用语在很多场合都非常有用,这个用语是’center, enter, turn’
Center: 了解你自己,你是谁,你想做什么。
Enter: 了解别人。进入他们的世界,站在他们的旁边,而不是对立面。
Turn: 与他们一起,将他们的力量转变到更加有效的方向。当我做到上面这些时,我发现比试着屏蔽他们更有效率了。”
Donald Gary 也参与了讨论:
“Scott Ambler 关于‘屏蔽’的说法,对我并没有影响。以管理层要求的方式提供给他们需要的信息,我不认为这样做是个问题。如果这样做能帮助团队继续完成他们 的任务并(通过交付可用的软件)提供价值,我完全支持。对我来说,这只不过是 Scrum Master 的工作之一:移除障碍。
……
最后我知道了是什么在困扰着我,这不过是视角不足的另外一个例子。团队有团队的视角,而管理层有管理层的视角,两边视角各不相同。但是由于一些沟通的缺 失,彼此的视角可能永远不能合二为一。而沟通也就退而成为管理层和开发团队,我们和他们之间的沟通。在现实情况中,不可能出现没有团队的管理层,也不会存 在没有管理层的团队。就像‘心智’和‘身体’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
如果想深入阅读,可以去极限编程的新闻组查看相关的讨论:“屏蔽”的道德观,成功与失败的区别,或继续阅读 InfoQ 敏捷社区中的其他新闻和文章。
查看英文原文: Blocking: Useful? Dangerous? Ethical?
译者简介:郑柯,目前就职于一家医药电子商务公司,从事医用耗材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维护。有志于在中国的软件开发业界推广 Agile 的理念和方法论,笃信以人为本,关注 Ruby,关注敏捷,关注人。
活动推荐:
2023年9月3-5日,「QCon全球软件开发大会·北京站」 将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举办。此次大会以「启航·AIGC软件工程变革」为主题,策划了大前端融合提效、大模型应用落地、面向 AI 的存储、AIGC 浪潮下的研发效能提升、LLMOps、异构算力、微服务架构治理、业务安全技术、构建未来软件的编程语言、FinOps 等近30个精彩专题。咨询购票可联系票务经理 18514549229(微信同手机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