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RightScale 的调查揭示云计算趋势:混合云、强化的管理和技术缺口

  • 2016-03-02
  • 本文字数:2315 字

    阅读完需:约 8 分钟

RightScale 发布了云计算行情 (“State of the Cloud”) 的年度调查报告,揭示了云计算的采纳和使用趋势。几项关键的结论是:大量企业正在使用混合云,安全问题不再是云计算的头号挑战,Docker 和 Ansible 的受欢迎程度迅速攀升,IT 中心在决策制定上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RightScale 是一家多重云管理服务厂商,它在 2016 年 1 月进行了此项调查,共计采访了 1060 位调查对象,其中 61% 的受访者来自北美,41% 来自大企业(公司员工超过 1000 人),59% 来自中小企业(公司员工少于 1000 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从事 IT 或运维工作,其余的来自开发或业务部门。

调查报告的第一个关键结论是,混合云的采用率呈上升趋势。95% 的受访者表示正在使用云计算,较上一年度的 93% 有所上升。公有云的使用率仅上升了 1%,而私有云的使用率攀升了 14%。使用混合云——这里定义为同时使用公有云和私有云资源池——的比例从去年的 58% 跃升至 71%。

第二项关键的结论是用户使用的云平台数量。平均每家受访企业使用 3 个公有云平台和 3 个私有云平台。有 17% 的受访企业在公有云上部署了超过 1000 台虚拟机,去年为 13%,而在私有云上这一比例更高,从 22% 攀升至 31%,这说明企业工作负载正在逐步转移到云平台上。RightScale 指出,私有云负载的上升“也许包括了从已有的虚拟化平台升级而成的私有云”。下图显示了在不同平台上虚拟机运行数量的调查结果。

安全问题是长时间以来 IT 团队对公有云持怀疑态度的最主要原因,但是现在已经被缺乏云计算技能所取代。"缺少云计算资源或知识"目前已经成为使用云计算时的头号挑战。虽然担忧云计算安全问题的大企业用户比中小企业用户要多,但在这些大企业用户中,将安全问题作为主要挑战的比例已经在过去两年内从 47% 下降到了 37%。位于不同云计算成熟度阶段的受访者对他们在使用云计算时的主要挑战进行了排序,他们反馈的结果不尽相同,但缺乏云计算知识都被排在了第一位。

RightScale 的另一个关键结论是:采用 DevOps 实践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DevOps 的采用率从 66% 增长到 74%。不过 RightScale 也指出,这些企业拥抱 DevOps 的程度并不均等。只有 21% 的企业在整个企业级别采用了 DevOps 实践,大部分公司只是在商业单元或团队级别采用 DevOps。

DevOps 实践通常伴随着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根据 RightScale 的调查结果,Chef 和 Puppet 的受欢迎程度相当,均有 32% 的受访者正在使用。在大企业用户中,Puppet 的采用率为 47%,略微领先于 Chef 的 37%,而 Chef 在中小企业用户中更受欢迎:Chef 的采用率为 28%,Puppet 为 25%。Ansible 取得了强劲增长,20% 的受访者表示正在使用,较去年的 10% 翻了一番,并且企业用户中有 23% 采用了 Ansible。Docker 的使用率也在过去 12 个月中有惊人的增长,27% 的受访者表示在使用 Docker,而去年这一比例仅为 13%。

AWS 依然是大部分公有云消费者的首选,不过其采用率和去年持平。Microsoft Azure 的采用率却在同一时期获得了显著提升。RightScale 同时也对 Google(包括 IaaS 和 Paas 产品)、VMWare 的 vCloud Air、IBM 的 SoftLayer、Digital Ocean 和 Oracle Cloud 的采用率进行了分析。AWS 在大企业用户中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并且获得了 6% 的提升。在中小企业用户中,AWS 的采用率则有小幅下降,Azure 有所上升。大企业用户和中小企业用户对云服务提供商的偏好也不同,虽然 AWS 和 Azure 都是他们的首选,大企业用户的次优选则偏向于 VMware 和 IBM,而中小企业用户更青睐 Googel 和 Digital Ocean。

公有云有众多拥趸,私有云也并不惨淡。RightScale 的调查显示,使用私有云的用户比例在不断上升,而且“每一种私有云产品的使用率都有显著的提升。”大企业用户首选使用 VMware 的技术构建私有云,而 OpenStack 排在第四位。使用私有云的中小企业用户比例要小于大企业,对他们而言 OpenStack 是第二位的选择。不过 RightScale 同时指出,有部分表示正在使用私有云的受访者其实是将他们使用的 VMware 环境也当做私有云,即使这些环境并不符合通常对私有云的定义。

RightScale 表示,IT 中心在制定云计算决策上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最初使用云平台的主要是个别的开发团队,他们为了开发特定的应用或项目而使用公有云。随着企业级云平台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IT 中心开始扮演云服务的中介角色,以确保进行恰当的管理、分配和控制。然而,在过去几年的调查中,来自企业业务部门的受访者表达了对让出控制权给 IT 中心的不情愿。

这种态度似乎在过去一年里有所改变,因为 IT 中心更多地参与到云平台选择、搭建私有云、制定政策以及向各部门提供应用准备方面的建议。目前,来自业务部门的受访者中,有 42% 认为 IT 中心应当选择公有云,44% 认为 IT 中心应当制定使用的政策,去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为 31% 和 34%。有趣的是,在业务部门的受访者中认为 IT 中心应当管理云部署的比例从 39% 下降到 29%,或许这表明本地的 DevOps 团队不希望由其他人运行他们的系统。

RightScale 认为此次调查揭示的最重要的两个现象是:一是绝大多数企业正在使用混合云,二是从以往由个别团队驱动的、分散的 IT 团队模式正在逐步向由企业级别的 IT 中心统筹管理的集中式模式转型。访问 RightScale 官网可以查看完整的调研报告

查看英文原文 RightScale Survey Highlights Cloud Trends: Multi-Cloud, Consolidated Governance, Skills Gap


感谢魏星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丁晓昀),微信(微信号: InfoQChina )关注我们,并与我们的编辑和其他读者朋友交流(欢迎加入 InfoQ 读者交流群(已满),InfoQ 读者交流群(#2))。

2016-03-02 18:001983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徐明强博士亲述:如何像微软一样建设企业文化,渡过至暗时刻

TGO鲲鹏会

微软 TGO鲲鹏会 企业文化

团队提拔人,要讲究先“实至“再”名归”

霍太稳@极客邦科技

创业 团队管理 人力资源

华为不能代表中国开源,请勿捧杀鸿蒙、方舟

小智

华为 开源 鸿蒙 方舟

周爱民:捡豆吃豆的学问(上)

极客时间

Java 学习 极客时间

秦粤:说来说去,到底Serverless要解决什么问题?

极客时间

极客时间 Serverless

吴咏炜:人生漫长,走点弯路在所难免

极客时间

学习 极客时间 编程

四火:聊一聊程序员学英语

极客时间

学习 极客时间

巨头过处,寸草不生

池建强

创业 互联网巨头

我看罗辑思维&得到简史

池建强

创业 产品 罗辑思维 得到

郭忆:数据中台,是陷阱?还是金钥匙?

极客时间

极客时间 数据中台

领导者应该承担一切责任,这才是领导力

小盖

读书笔记 团队管理 领导力

中年程序员都在想什么?

小智

程序员 中年 人生

刘超的创作故事:“趣谈网络协议”专栏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极客时间

看似努力,或许你是在浪费生命

霍太稳@极客邦科技

学习 深度思考 读书笔记 高效工作

王天一:如何成为机器学习工程师?

极客时间

学习 极客时间

苏宁云商向江旭:是时候让技术成为新司机了!

TGO鲲鹏会

2020,你怎么看?

池建强

2020 疫情 黑天鹅

我一个做内容的人,为啥要研究西贝?

小盖

极客时间

聊聊宿华:利他、活在当下、做大梦

小盖

胡夕:阅读源码,逐渐成了职业进阶道路上的“必选项”

极客时间

kafka 极客时间 源码

Gary的唠叨(一):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免疫力

小盖

Gary的唠叨 今日头条

裁缝铺里开始创业,340亿美元卖身IBM,红帽创始人的传奇故事

小智

开源 红帽

PingCAP CEO 刘奇:如何聚集精英技术人才

TGO鲲鹏会

雷蓓蓓:“学习”到“实战”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极客时间

极客时间 项目管理

那个忽悠了马云的“骗子”王坚,私下里是什么样的?

小智

云计算 阿里巴巴 阿里云

人啊,永远是得自己成全自己

小盖

读书笔记

我的内容创作方法论

小智

原创 内容 创作

周爱民:捡豆吃豆的学问(下)

极客时间

Java 学习 极客时间

易宝支付 CTO 陈斌:如何做一个好的 CTO

TGO鲲鹏会

比尔·盖茨:事了拂衣去

池建强

微软 慈善 比尔·盖茨

世界很大,你不必抗下全部

霍太稳@极客邦科技

创业 身心健康 生涯规划

RightScale的调查揭示云计算趋势:混合云、强化的管理和技术缺口_DevOps & 平台工程_Richard Seroter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