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聊聊并发(一)——深入分析 Volatile 的实现原理

  • 2012-02-21
  • 本文字数:3527 字

    阅读完需:约 12 分钟

引言

在多线程并发编程中 synchronized 和 Volatile 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Volatile 是轻量级的 synchronized,它在多处理器开发中保证了共享变量的“可见性”。可见性的意思是当一个线程修改一个共享变量时,另外一个线程能读到这个修改的值。

它在某些情况下比 synchronized 的开销更小,本文将深入分析在硬件层面上 Inter 处理器是如何实现 Volatile 的,通过深入分析能帮助我们正确的使用 Volatile 变量。

术语定义

术语

英文单词

描述

共享变量

复制代码
在多个线程之间能够被共享的变量被称为共享变量。共享变量包括所有的实例变量,静态变量和数组元素。他们都被存放在堆内存中,Volatile 只作用于共享变量。

内存屏障

Memory Barriers

是一组处理器指令,用于实现对内存操作的顺序限制。

缓冲行

Cache line

缓存中可以分配的最小存储单位。处理器填写缓存线时会加载整个缓存线,需要使用多个主内存读周期。

原子操作

Atomic operations

不可中断的一个或一系列操作。

缓存行填充

cache line fill

当处理器识别到从内存中读取操作数是可缓存的,处理器读取整个缓存行到适当的缓存(L1,L2,L3 的或所有)

缓存命中

cache hit

如果进行高速缓存行填充操作的内存位置仍然是下次处理器访问的地址时,处理器从缓存中读取操作数,而不是从内存。

写命中

write hit

当处理器将操作数写回到一个内存缓存的区域时,它首先会检查这个缓存的内存地址是否在缓存行中,如果存在一个有效的缓存行,则处理器将这个操作数写回到缓存,而不是写回到内存,这个操作被称为写命中。

写缺失

write misses the cache

一个有效的缓存行被写入到不存在的内存区域。

Volatile 的官方定义

Java 语言规范第三版中对 volatile 的定义如下: java 编程语言允许线程访问共享变量,为了确保共享变量能被准确和一致的更新,线程应该确保通过排他锁单独获得这个变量。Java 语言提供了 volatile,在某些情况下比锁更加方便。如果一个字段被声明成 volatile,java 线程内存模型确保所有线程看到这个变量的值是一致的。

为什么要使用 Volatile

Volatile 变量修饰符如果使用恰当的话,它比 synchronized 的使用和执行成本会更低,因为它不会引起线程上下文的切换和调度。

Volatile 的实现原理

那么 Volatile 是如何来保证可见性的呢?在 x86 处理器下通过工具获取 JIT 编译器生成的汇编指令来看看对 Volatile 进行写操作 CPU 会做什么事情。

Java 代码:

instance = new Singleton();//instance 是 volatile 变量

汇编代码:

0x01a3de1d: movb $0x0,0x1104800(%esi);

0x01a3de24: lock addl $0x0,(%esp);

有 volatile 变量修饰的共享变量进行写操作的时候会多第二行汇编代码,通过查 IA-32 架构软件开发者手册可知,lock 前缀的指令在多核处理器下会引发了两件事情。

  • 将当前处理器缓存行的数据会写回到系统内存。
  • 这个写回内存的操作会引起在其他 CPU 里缓存了该内存地址的数据无效。

处理器为了提高处理速度,不直接和内存进行通讯,而是先将系统内存的数据读到内部缓存(L1,L2 或其他)后再进行操作,但操作完之后不知道何时会写到内存,如果对声明了 Volatile 变量进行写操作,JVM 就会向处理器发送一条 Lock 前缀的指令,将这个变量所在缓存行的数据写回到系统内存。但是就算写回到内存,如果其他处理器缓存的值还是旧的,再执行计算操作就会有问题,所以在多处理器下,为了保证各个处理器的缓存是一致的,就会实现缓存一致性协议,每个处理器通过嗅探在总线上传播的数据来检查自己缓存的值是不是过期了,当处理器发现自己缓存行对应的内存地址被修改,就会将当前处理器的缓存行设置成无效状态,当处理器要对这个数据进行修改操作的时候,会强制重新从系统内存里把数据读到处理器缓存里。

这两件事情在 IA-32 软件开发者架构手册的第三册的多处理器管理章节(第八章)中有详细阐述。

Lock 前缀指令会引起处理器缓存回写到内存。Lock 前缀指令导致在执行指令期间,声言处理器的 LOCK# 信号。在多处理器环境中,LOCK# 信号确保在声言该信号期间,处理器可以独占使用任何共享内存。(因为它会锁住总线,导致其他 CPU 不能访问总线,不能访问总线就意味着不能访问系统内存),但是在最近的处理器里,LOCK#信号一般不锁总线,而是锁缓存,毕竟锁总线开销比较大。在 8.1.4 章节有详细说明锁定操作对处理器缓存的影响,对于 Intel486 和 Pentium 处理器,在锁操作时,总是在总线上声言 LOCK#信号。但在 P6 和最近的处理器中,如果访问的内存区域已经缓存在处理器内部,则不会声言 LOCK#信号。相反地,它会锁定这块内存区域的缓存并回写到内存,并使用缓存一致性机制来确保修改的原子性,此操作被称为“缓存锁定”,缓存一致性机制会阻止同时修改被两个以上处理器缓存的内存区域数据

一个处理器的缓存回写到内存会导致其他处理器的缓存无效。IA-32 处理器和 Intel 64 处理器使用 MESI(修改,独占,共享,无效)控制协议去维护内部缓存和其他处理器缓存的一致性。在多核处理器系统中进行操作的时候,IA-32 和 Intel 64 处理器能嗅探其他处理器访问系统内存和它们的内部缓存。它们使用嗅探技术保证它的内部缓存,系统内存和其他处理器的缓存的数据在总线上保持一致。例如在 Pentium 和 P6 family 处理器中,如果通过嗅探一个处理器来检测其他处理器打算写内存地址,而这个地址当前处理共享状态,那么正在嗅探的处理器将无效它的缓存行,在下次访问相同内存地址时,强制执行缓存行填充。

Volatile 的使用优化

著名的 Java 并发编程大师 Doug lea 在 JDK7 的并发包里新增一个队列集合类 LinkedTransferQueue,他在使用 Volatile 变量时,用一种追加字节的方式来优化队列出队和入队的性能。

追加字节能优化性能?这种方式看起来很神奇,但如果深入理解处理器架构就能理解其中的奥秘。让我们先来看看 LinkedTransferQueue 这个类,它使用一个内部类类型来定义队列的头队列(Head)和尾节点(tail),而这个内部类 PaddedAtomicReference 相对于父类 AtomicReference 只做了一件事情,就将共享变量追加到 64 字节。我们可以来计算下,一个对象的引用占 4 个字节,它追加了 15 个变量共占 60 个字节,再加上父类的 Value 变量,一共 64 个字节。

复制代码
/** head of the queue */
private transient final PaddedAtomicReference < QNode > head;
/** tail of the queue */
private transient final PaddedAtomicReference < QNode > tail;
static final class PaddedAtomicReference < T > extends AtomicReference < T > {
// enough padding for 64bytes with 4byte refs
Object p0,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a, pb, pc, pd, pe;
PaddedAtomicReference(T r) {
super(r);
}
}
public class AtomicReference < V >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private volatile V value;
// 省略其他代码 }

为什么追加 64 字节能够提高并发编程的效率呢? 因为对于英特尔酷睿 i7,酷睿, Atom 和 NetBurst, Core Solo 和 Pentium M 处理器的 L1,L2 或 L3 缓存的高速缓存行是 64 个字节宽,不支持部分填充缓存行,这意味着如果队列的头节点和尾节点都不足 64 字节的话,处理器会将它们都读到同一个高速缓存行中,在多处理器下每个处理器都会缓存同样的头尾节点,当一个处理器试图修改头接点时会将整个缓存行锁定,那么在缓存一致性机制的作用下,会导致其他处理器不能访问自己高速缓存中的尾节点,而队列的入队和出队操作是需要不停修改头接点和尾节点,所以在多处理器的情况下将会严重影响到队列的入队和出队效率。Doug lea 使用追加到 64 字节的方式来填满高速缓冲区的缓存行,避免头接点和尾节点加载到同一个缓存行,使得头尾节点在修改时不会互相锁定。

那么是不是在使用 Volatile 变量时都应该追加到 64 字节呢?不是的。在两种场景下不应该使用这种方式。第一:缓存行非 64 字节宽的处理器,如 P6 系列和奔腾处理器,它们的 L1 和 L2 高速缓存行是 32 个字节宽。第二:共享变量不会被频繁的写。因为使用追加字节的方式需要处理器读取更多的字节到高速缓冲区,这本身就会带来一定的性能消耗,共享变量如果不被频繁写的话,锁的几率也非常小,就没必要通过追加字节的方式来避免相互锁定。

参考资料

关于作者

方腾飞,阿里巴巴资深软件开发工程师,致力于高性能网络编程,目前在公司从事询盘管理和长连接服务器 OpenComet 的开发工作。博客地址: http://ifeve.com


感谢郑柯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或者腾讯微博( @InfoQ )关注我们,并与我们的编辑和其他读者朋友交流。

2012-02-21 00:00116307

评论 3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菜鸟同问:为什么jdk1.8里面取消了PaddedAtomicReference?是有什么漏洞 或者 有什么更优秀的优化方案吗?
2020-12-03 10:42
回复
还有一个问题?CPU如何判断操作数可以被缓存?
2020-12-03 11:00
回复
用户头像
PaddedAtomicReference 1.8里好像没有了、
2018-11-08 19:46
回复
没有更多了
发现更多内容

【高并发】从源码角度分析创建线程池究竟有哪些方式

冰河

Java 并发编程 多线程 高并发 异步编程

学生管理系统详细架构设计文档

21°Char

Flink 实践教程-入门(7):消费 Kafka 数据写入 PG

腾讯云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Oceanus

如何使用 JavaScript 扁平化/非扁平化嵌套 JSON 对象?

devpoint

JavaScript json Object 11月日更

架构实战营模块三作业

spark99

架构实战营

数据产品经理实战-数据分析能力养成

第519区

数据分析 数据产品

探索式测试落地实践

刘冉

探索测试

软件测试中的服务虚拟化

刘冉

Mock测试框架 服务虚拟化

Java8中Stream初试

Geek_4bdbe1

契约测试理论篇

刘冉

软件测试 契约测试

EDAS 4.0 助力企业一站式实现微服务架构转型与 K8s 容器化升级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PaaS EDAS

大数据训练营一期毕业作业

朱磊

linux之ClamAV杀毒软件安装配置

入门小站

Linux

一分钟搞懂DDD

俞凡

架构 DDD

北鲲云超算平台对于基因组学研究能够提供哪些帮助?

北鲲云

学生管理系统设计文档

Geek_cb2b43

学习心得 - 架构训练营 - 第八课

Fm

学习心得 - 架构训练营 - 第七课

Fm

MyBatis 中为什么不建议使用 where 1=1?

王磊

mybatis

服务端系统性能测试

刘冉

性能测试

自定义View:如何实现图片放大后拖动和滑动效果

Changing Lin

11月日更

测试用例编写和管理

刘冉

软件测试 测试用例

Scrum模式之估算点模式读后感

Bruce Talk

敏捷 随笔 Agile User Story Scrum Patterns

纯CSS实现轮播图

Augus

CSS 11月日更

2021年了,数据分析还吃香么?

Geek_utwige

Python 最佳实践 数据分析 爬虫 职业发展

聚焦云原生,阿里云与 CNCF 共话「云未来,新可能」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活动 KubeCON

瀑布vs敏捷质量控制

刘冉

敏捷开发 敏捷测试

性能测试之并发模型对比(JMeter,Locust和Gatling篇)

刘冉

软件测试 性能测试 自动化测试

模块四作业

bob

「架构实战营」

Python 官方研讨会:彻底移除 GIL 真的可行么?

Python猫

Python

【架构实战营】模块三作业

liu🍊

聊聊并发(一)——深入分析Volatile的实现原理_Java_方腾飞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