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 #飞天发布时刻 正在直播!中企出海的「技术引擎」来了!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推理性能提升一倍,TensorFlow Feature Column 性能优化实践

  • 2021-05-22
  • 本文字数:3875 字

    阅读完需:约 13 分钟

推理性能提升一倍,TensorFlow Feature Column性能优化实践

写在前面

在 CTR(Click Through Rate)点击率预估的推荐算法场景,TensorFlow Feature Column 被广泛应用到实践中。这一方面带来了模型特征处理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线上推理服务的性能问题。为了优化推荐业务性能,提升线上服务效率,爱奇艺深度学习平台团队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性能优化方法。


经过这些优化,推荐业务的线上推理服务性能效率可以提升一倍以上,p99 延迟降低达到 50%以上。

背景介绍

Feature Column 是 TensorFlow 提供的用于处理结构化数据的工具,是将样本特征映射到用于训练模型特征的桥梁。它提供了多种特征处理方法,让算法人员可以很容易将各种原始特征转换为模型的输入,来进行模型实验。


如上图所示,所有 Feature Column 都源自 FeatureColumn 类,并继承了三个子类 CategoricalColumn、DenseColumn 和 SequenceDenseColumn,分别对应稀疏特征稠密特征序列稠密特征。算法人员可以按照样本特征的类型找到对应的接口直接适配。


而且 Feature Column 和 TF Estimator 接口有很好的集成,通过定义好对应的特征输入就可以直接在预定义的 Estimator 模型中使用。TF Estimator 在推荐算法的使用非常普遍,特别是它封装了分布式训练的功能。


下图是一个使用 Feature Column 处理特征,进入到 Estimator DNN Classifier 的示例:



虽然 Feature Column 使用起来很方便,模型代码编写比较快,但是在爱奇艺推荐类业务的线上服务落地过程中,一些性能问题逐渐凸显,下面将逐个介绍我们在实际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优化。

整型特征哈希优化

推荐类模型通常都会将 ID 类特征哈希到一定数量的 bucket 分桶,然后转换成 Embedding 再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比如视频类 ID 特征,用户 ID 特征,商品 ID 特征等。示例如下:



在` categorical_column_with_hash_bucket `的文档[2]里面说到:对于 String 类型的输入,会执行`output_id = Hash(input_feature_string) % bucket_size`做哈希操作,而对于整数类型的输入会先转成 String 类型然后再进行同样的哈希操作。通过查看源代码[3]可以看到这样的逻辑:



在推荐业务中,通常这类 ID 都是已经过某种方式的哈希,形成 64bit 的整型特征放到样本里面,因此必然要执行整型转化成 String 的操作。但是在 TensorFlow 的 Timeline 中可以看到函数`as_string`所对应的 TF 内部的`AsString` OP 其实是一个比较耗时的操作,经过分析对比发现`AsString` OP 的耗时通常是后面的哈希操作的 3 倍以上,如下图所示:



进一步分析`AsString` OP 内部的代码,可以发现这个 OP 内部还涉及到了内存分配和拷贝操作,因此比纯哈希计算慢就可以理解了。


很自然,团队考虑去掉相关操作来做优化,因此专门编写了一个给整型做哈希的函数来做优化,示例代码如下:



经过这样做区分类型的哈希方式,完全优化了原先耗时长的类型转换操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新加的哈希函数对应的新 OP 同样需要加到 TF Serving 中。

定长特征转换优化

定长特征是指使用接口`tf.io.FixedLenFeature`来解析的特征,比如用户的性别,年龄等,这类特征的长度通常都是定长的,并且固定为 1 维或多维。这类特征经过接口`tf.io.parse_example` 解析成 Dense Tensor,然后经过 Feature Column 处理,再进入到模型的输入层。常见的代码示例如下:



以上面的代码为例子,举例解析一下 TensorFlow 内部的 Tensor 转换逻辑。如下图所示,两个样本 user_name 分别为 bob 和 wanda,经过样本解析成 shape 为 2 的 Dense Tensor,然后经过`categorical_column_with_vocabulary_list`转换,查找词表分别转成 0 和 2,再经过`indicator_column`转换成 One hot 编码的 Dense 输入。



从上面的样本处理来看没有什么问题,然后再来看一下 Feature Column 代码内部的转换处理逻辑:



如上图所示,在代码中 Vocabulary Categorical Column 会先去除掉一些非法值,然后把输入的 Dense Tensor 转换成 Sparse Tensor,在 Indicator Column 中会再次把 Tensor 从 Sparse 转成 Dense,最后转成需要的 One Hot Tensor。


先来思考一下上面两个转换操作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去除样本数据中一些异常的值,另外一方面是这样的处理其实是同时兼顾了输入是 Sparse Tensor 的情况,如果输入是 Spare Tensor 就直接做 Vocabulary 词表查找,然后再转成 Dense Tensor。这样转换虽然达到代码复用的作用,但是在性能上却有损失。如果能直接将原始的 Input Tensor 转换成 One Hot Tensor,就可以省去两个转换过程,而且 Sparse Tensor 和 Dense Tensor 之间的转换其实是非常耗时的操作。


再回到定长特征的原始性质,对于这类定长特征来讲,在样本处理的时候如果没有值,会被填充成默认值,而且在生成样本的时候都会被保证不会出现有空值或者 -1 的情况,因此异常值的处理其实是可以被省略的。最后优化后的内部转换逻辑如下图,省去了两次 Sparse Tensor 和 Dense Tensor 之间的转换。



除了上面的 Vocabulary Categorical Column,还有别的类似 Feature Column 也有同样的问题,因此针对这类特征,平台专门开发了一套优化的 Feature Column 接口提供给业务使用,优化性能效果还不错。

用户特征去重优化

推荐类算法模型都有个很典型的特点,那就是模型中会包含用户侧特征和要推荐的 Item 侧特征,比如视频的特征、商品的特征等。模型在线上服务部署的时候,会给一个用户推荐多个视频或商品,模型会返回这多个视频或商品的打分,然后按照打分的大小推荐给用户。由于是给单个用户做推荐,这个时候该用户的特征会根据推荐 Item 的数量重复多次,再发送给模型。如下是一个典型的推荐算法排序模型线上推理的示意图:



图示的模型输入有 3 个 User 特征,3 个 Item 特征,假定在对某个用户做推荐,该用户的 3 个特征分别对应为 u1,u2 和 u3。这时要对两个不同的 Item 做推荐评分请求,也就是一个请求里面有两个 Item,这两个 Item 分别为 I1 和 I2,这两个 Item 分别有三个特征,I1 对应 I11,I12,I13,以此类推,这样构成一个 batch size 为 2 的推理请求。从图中可以看到,因为是给同一个用户推荐两个不同的 Item,Item 侧的特征是不同的,但是用户的特征被重复了两次。


上面的例子只以 2 个 Item 为例,但是实际线上的服务一个推理请求会带 100 个 Item 甚至更多,因此用户的特征也会被重复 100 次甚至更多,重复的用户特征不仅增加了传输的带宽,而且增加了特征处理时的计算量,因此业务非常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本源要从 TensorFlow 的模型训练代码说起。TensorFlow 训练时的每一条样本是某个用户对某个 Item 的行为,然后经过 shuffle 和 batch 后进入到训练模型,这时候一个 batch 里面的数据肯定包含了多个用户行为的样本,这个和线上推理服务的输入数据格式是完全不同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想法,如果在线上服务就只发送一条用户特征会怎么样?快速的尝试就可以知道特征数据进入到模型输入层的时候会 concat 失败。这是因为 Item 特征的 batch size 是多个,而用户特征的 batch size 只有 1,示例如下:



为了解决 concat 失败的问题,单纯先从模型的角度来看,可以考虑在进入到输入层之前把用户特征还原到和 Item 特征同样的 batch size,如下图所示。



显然这个从数学模型上是可行的,接下来就是怎么在 TensorFlow 的代码里面实现这个想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复制的操作只能在线上服务的模型里面,不能在训练的模型里面。


目前 TF Estimator 接口在推荐类算法的应用比较常见,而 Estimator 接口提供了很好的模型区分方法,通过判断 ModeKeys 为`tf.estimator.ModeKeys.PREDICT`时是线上的服务模型,ModeKeys 为`tf.estimator.ModeKeys.TRAIN`时是训练模型,下面是示例代码:



在实际的模型上,需要将 User 和 Item 的 feature column 区分开来分别传入,这个对原来的模型代码改动比较大,batch size 的获取可以通过判断 Item 特征的长度来获取,这里不再赘述。


在实际的上线过程中,团队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只对算法模型代码做修改,在处理用户特征时只取第一维,但是实际发送的推理请求还是会把用户特征重复多次;第二个阶段才把发送的推荐请求优化成只发送一份用户特征,这个时候模型代码不需要再做修改,已经自动适配。



如上图所示,第一阶段的时候用户特征的输入还是重复多次,在模型中,对用户特征只取第一维再进行特征处理,示例代码如下:



上面的模型代码可以同时适配推理请求发送重复的用户特征,或者只发送一条用户特征。因此在第二阶段的时候,不需要再修改模型代码,只需要优化发送推理请求的引擎侧代码。


经过这样的优化,线上推理服务不需要重复发送用户特征,不仅节约了带宽,而且减少了序列化的消耗。对一个 batch 中的用户特征只做一份数据的 Feature Column 转换,然后做复制操作,复制消耗的时间远远小于转换的时间。


这里其实还可以做进一步的优化,将复制操作延后到第一层神经网络的矩阵乘后面,这样可以减少第一个矩阵乘的部分计算消耗。如果用户特征的维度占比比较高,优化的效果会比较明显。

总结

本文介绍了爱奇艺深度学习平台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的一些 TensorFlow Feature Column 优化。经过这些优化,线上的推理服务性能效率提升一倍以上,p99 延迟降低达到 50%以上。而且相比较于做 op fuse,模型图修改等优化,这些优化在业务实际中也比较容易去落地。


最后,我们还是要肯定 TensorFlow Feature Column 给推荐类算法带来的特征处理便利性,它将整个特征的处理抽象出来,算法只要稍微适配一下样本特征就可以很快的做迭代和实验。


参考文献

1. https://www.tensorflow.org/tutorials/structured_data/feature_columns

2. https://www.tensorflow.org/api_docs/python/tf/feature_column

3. https://github.com/tensorflow/tensorflow


本文转载自:爱奇艺技术产品团队(ID:iQIYI-TP)

原文链接:推理性能提升一倍,TensorFlow Feature Column性能优化实践

2021-05-22 13:003172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面试官:GRE 和 IPsec 隧道有什么区别?

Ethereal

[银行面试系列]1 进入银行之前必须了解的20个问题

暖蓝笔记

3月程序媛福利 3月月更

“元宇宙”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

澳鹏Appen

人工智能 大数据 AR vr 元宇宙

44条工程管理经验教训

hongfei

项目管理 3月月更 工程管理 工程经验

如何在 eNSP 上保存配置?

Ethereal

MySQL数据备份,恢复和验证

wong

MySQL mysqldump

分享几个你可能不知道的交互式Git 命令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git 交互式暂存 交互式 暂存

比特币突破4.4万美元!美欧制裁或推动俄罗斯资金转向加密货币

CECBC

译文 | 一文看懂技术债

LigaAI

场景应用 技术债务 非功能性需求

让ICT飞鸟,长出数字能源的翅膀

脑极体

期待!Fedora 36 发布日期和新功能

Ethereal

搭建 VuePress 博客,你可能会用到的一些插件

冴羽

Vue 博客 vuepress 博客开发 博客搭建

如何在 Linux 中将主目录移动到新分区或磁盘?

Ethereal

pip手动升级

阿呆

Python pip

SpringDataRedis序列化带有双引号

编号94530

redis spring 序列化 Jackson

AWS S3 对象存储攻防

火线安全

云原生 云安全

将本地代码同步到gitee和github中去

布衣骇客

Git Commit #Github

要把微博、贴吧变成即时聊天,总共分几步?

融云 RongCloud

360携手HarmonyOS打造独特的“天气大师”

HarmonyOS开发者

HarmonyOS 应用开发

实践GoF的23的设计模式:SOLID原则(下)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设计模式 GoF 依赖倒置原则 接口隔离原则 SOLID原则

BabaSSL 发布 8.3.0|实现相应隐私计算的需求

SOFAStack

开源 密码学 隐私计算 国密 BABASSL

微信小程序图片拖拽排序探索

云小梦

CSS 微信小程序 图片拖动 movable-area

Linux运维必知:如何从其 PID 中查找进程名称

Ethereal

性能测试中Disruptor框架shutdown失效的问题分享

FunTester

Disruptor 性能测试 接口测试 高性能队列 FunTester

什么是元宇宙?为何要关注它?——解码元宇宙

CECBC

企业深入使用微服务后会面临哪些问题?云原生全链路灰度给了新思路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灰度 云原生微服务 链路

一周信创舆情观察(2.21~2.27)

统小信uos

Linux小技巧:如何在 Vim 中显示行号?

Ethereal

三条命令搭建自己的博客平台

山河已无恙

WordPress 3月月更

患上“远见病”的VR,不得不走进动物世界

脑极体

开发提效小技巧分享(一)

编程三昧

3月月更 前端工具

推理性能提升一倍,TensorFlow Feature Column性能优化实践_AI&大模型_爱奇艺技术产品团队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