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数智底座必备能力一:驾驭新技术,实现业务创新和高效运营

  • 2022-09-21
    北京
  • 本文字数:3919 字

    阅读完需:约 13 分钟

数智底座必备能力一:驾驭新技术,实现业务创新和高效运营

当前,全球企业都将数智化作为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通过推进数智化,让数智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企业希望能快速创新,快速组装及调整各类创新业务,能敏捷响应需求业务需求及迭代,能承受大流量的冲击而保持韧性,能更好的连接外部资源及能力,扩展业务边界及运营;能更好的沉淀数据资产,并基于数据及智能产生价值,产业龙头企业能构建产业互联网,柔性扩展,产业链价值重塑,资源有效配置。要想做到以上提到的这些,就需要一个数智化新底座。


通过统一的数智化底座,企业可以将技术、业务、数据深度融合,落地数智化转型,实现提质增效,迈向商业创新,成就高质量发展。


那么,构建企业数智化新底座,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轻松驾驭新技术、中台化的架构、快速构建创新应用、对外链接与集成。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四篇文章陆续为您揭开谜底!


技术已经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最关键的推动因素,如何轻松快速地驾驭新技术,这成为企业在数智化转型中的首要问题。  

规避数智化转型误区,快速驾驭新技术是关键


数智化转型看上去比较美好,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成功“上岸”。据麦肯锡的调查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失败率高达 80%,透过这组数据,我们也能够观察到企业数智化转型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误区。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企业进行数智化转型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企业只是一味地为了实现数智化而数智化,而没有思考清楚转型的目标以及驱动力,便很容易陷入误区。用友认为,企业数智化是途径,它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企业产出价值。数智化技术的意义同样如此!


大型企业数智化转型失败,除了认知问题、战略问题、内部协作问题外,也与技术的掌控能力息息相关。一种情况是,企业没有能力引入新技术或者新技术引入不成功。因为新技术的引入势必会增加学习成本以及适应成本,大部分传统企业因为核心技术供给不足,再加上历史架构包袱等问题,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同样受到了限制;另外一种情况则是,新技术与业务融合度低,也就是技术没有为业务带来真正的价值。


比如,当新系统上线以后,一线业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录入数据,其工作效率并没有得以提升,这直接导致了新系统在推广时的难题,其背后映射的根本问题是新技术没有与业务场景融合的问题。再如,有些企业表示数智化建设并没有带来商业创新成果,在利润、现金流等方面也没用带来明显提升。这则需要 IT 部门与业务部门的紧密协同,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将新技术与业务模式、业务场景相融合。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破技术屏障,让技术真正驱动业务,将数智化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其实企业并不需要从 0 到 1 自研繁杂的底层技术,只需要合适的技术平台,就可以轻松驾驭新技术。数智化平台是企业数智化转型的“赋能者”。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技术运营和技术管理复杂度,让传统企业的 IT 部门将精力投入到业务当中。帮助企业实现技术、业务、决策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企业效率和收益的提高;另一方面,构建出稳态与敏态兼备的技术平台,则能够担负起业务迭代变化和保障业务平稳运行的重任,为上层业务中台提供蓬勃的动力。

构建数智化底座:以云原生提升平台敏捷性


以上我们对数智化转型做了正本清源的阐释和说明,但是对于企业而言,最想搞清楚的是,究竟需要构建怎样的技术平台底座,才能实现业务创新和高效运营,降低企业技术运营和技术管理复杂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企业已经通过公有云、私有云,基本完成了业务应用的云迁移,接下来的重点是将企业的底层平台升级为云原生和智能化平台。


因为云原生将三方软件和非功能性能力的完全兜底,可以极大程度解放企业研发、运维人员的精力,并使其可以专注在业务上,同时解决了 SaaS 产品最忌讳的稳定性问题。对于传统的部署方式和资源进行云原生化,在资源成本和人力成本方面也起到了优化作用。


但由于云原生理念和技术体系过于庞杂、浩瀚,标准的云原生技术定义只聚焦到了技术侧的描述,很难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例如,大型国央企的母集团公司要求通过云原生技术,来实现技术的标准规范,并构建一体化平台;初创的独角兽互联网公司希望通过技术底座实现自主可控,自我建设中台系统并降低开发成本、运维成本;大宗贸易公司希望通过云原生技术平台化来建设自己的业务系统,未来开放连接上下游及周边服务来构建产业链平台。不难发现,需求不一样,底子不一样,对云原生 PaaS 平台的要求就不一样,绝不仅仅只是标准定义的云原生。


也正因于此,传统企业引入底层技术支持平台也显得尤为必要。作为云原生开发和运维服务的实践者、受益者,用友站在企业的角度重新定义了“云原生”平台,为大型企业的云原生转型之路提供了完整的能力框架,即“云中立 + 敏捷工程化能力 + 微服务柔性装配 + 混合云部署”。



首先,用友 iuap 技术平台具备云中立特性。


根据 Gartner 公司的调查,81% 的企业正在与两个或多个公有云提供商开展合作,凭着灾难恢复、故障转移、成本优化等优势,多云架构逐渐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首选。为了使大型企业在不同的云上随意迁移成为可能,用友 iuap 技术中台将异构云进行了解构,使其可以兼容各个层。业务可以快速部署在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第三方云上,不用担心被某一家云厂商绑定。


同时,能够兼容 SpringCloud、Dubbo、EDAS 等微服务治理框架,并纳管其注册中心、配置中心等治理组件,实现不同框架的统一治理。


其次,实现了云上云下一体化的敏捷工程化体系。


用友自研的 YMS 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栈、基础技术组件、配置管理、商业中间件适配的能力 , 有效地支撑了公有云、专属云一套代码的交付体系。其可分可合能力,能够实现统一运行环境下的资源共享,降低微服务的服务器资源。


此外,还具备微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


微服务从代码编译、自动化测试、安全测试、打包、生成镜像等全生命周期,都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基于用友自研的 Hubble 系统,能够实现所有服务调用链路的录制、追踪,每次调用都可以录制下来形成报告,从而在根因排查时找到问题原始曝露点,便于故障定位和业务追溯。


除此之外,对于大型国央企而言,他们对于安全性、国产化以及自主可控也尤为关注。用友 iuap 的技术平台具备部署多数据中心的特性,在北京、南昌、海南等地有多个数据中心支撑用友云,从而帮助保护数据隐私。在信创国产化方面,用友 iuap 技术平台在底层对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中间件,进行了全方面的国产化适配。


比如,国有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中国一汽,未来目标是构建数字孪生平台,做一家一流的出行服务公司。做出行服务就意味着 IT 架构全面消费互联网化,服务、产品、协同模式都要变革,这时候只有云原生的微服务架构才能形成真正的敏态。


中国一汽通过打造数智化平台沉淀企业能力。基于用友 iuap 的云原生技术平台,将企业各项能力拆解成一个个可复用的能力块,并将通用能力沉淀在平台上,通过提供服务接口的方式共享给所有员工和业务,同时以开放共建的思路打造有持续生命力的数字平台。支持企业运营“实时在线、及时分析、智能管理”,实现核心业务的数字化、价值化、创新化。

新兴技术加持,企业业务创新再上新台阶


通过新技术构建智能的数字孪生世界,整合数据和智能技术,在数字环境中完全还原现实世界现实工厂、供应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等诸多事物,为企业运营、协作和创新等领域带来了新机遇。


在互联互通的产业背景下,AIoT、区块链等技术所带来的红利和优势仍是传统企业不容忽视的,尤其是物联网平台这一技术趋势,其在 2022 年影响力雷达中已经处在极高的影响力阶段。



拿 AIoT 来说,其主要解决产业链上下游的精细化分工和协作的挑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万物数据化、万物智联化;而区块链作为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技术集成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使不同系统间安全透明地共享数据。利用数字身份更好地明确数据的归属权,使用共识机制可以保证业务达成的高可信,使用智能合约可以简化业务流程并降低确认的复杂度,分布式存储可以保证数据安全和不可篡改,帮助企业高效可靠地完成业务交易。


为了帮助传统企业享受到 AIoT、区块链的技术红利,用友 iuap 技术平台除了支持云原生技术支撑平台、微服务治理平台以外,还将 AIoT 物联平台以及区块链平台纳入了基础技术服务的行列。


用友物联网平台 AIoT 是用友 BIP 的设备数据入口,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础底座,具备设备自发现,驱动自匹配,数据自采集能力,使用 SDK 和开放 API 的方式进行数据接入。以设备连接为基础,以业务赋能为目标,以云边协同为 纽带,构建互联、互通、互动的云边一体物联网平台。以 AI 为武器,贯穿感知智能化、分析智能化、控制 / 执行智能化。通过规则引擎,时序数据存储,数据魔方等能力和开放 API 持续深化北端业务承载能力,坚持数据驱动、数用分离理 念为业务赋能,促进上游业务快速发展。



用友 iuap 技术平台通过提供区块链平台,可以帮助央企贯彻落实区块链国家战略,降低他们部署区块链技术的使用门槛,使用户可以将精力专注于业务应用和场景创新。除简单易用以外,区块链平台还具备多链支持、灵活构建联盟网络、高权限信任保护、合规以及可治理的特点。


写在最后


迎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传统企业需要利用数智化技术让产品、服务、组织等各个层面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简单,而企业要做转型,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新技术作为核心手段。


企业如何能够降低新技术的拥有成本?如何能够解决技术与业务融合的问题?于用友而言,依托于 34 年的技术积累以及企业级客户实践,用友已经将核心技术能力抽离、提取,并以平台化的方式赋能传统企业。相信基于云原生的企业数智化新平台底座,传统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技术阻力也终将被打破,让数智化转型和商业创新更加便捷!

2022-09-21 17:073750

评论 1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还在饱受用友做的系统的折磨
2022-09-22 13:30 · 安徽
回复
没有更多了
发现更多内容

限流篇,欣赏阿里开源Sentinel

下雨喽

架构 设计 sentinel 限流

5W1H聊开源之What——开源协议有哪些?

禅道项目管理

开源

国内低代码产品是如何定位的?这3类,企业可自行对号入座

优秀

低代码

人人视频被迫下架:打击盗版视频网站任重道远

石头IT视角

《原则》(八)

Changing Lin

6月日更

深度剖析:Redis分布式锁到底安全吗?看完这篇文章彻底懂了!

Kaito

redis zookeeper 分布式 后端

HTTPS协议

IT视界

JavaScript 中数组 sort() 方法的基本使用

编程三昧

JavaScript 大前端 数组 排序 js

MySQL基础之六:连接查询

打工人!

myslq 6月日更

Python——输入输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程序

在即

6月日更

全过程智慧教育,看北京四中网校和亚马逊云科技如何实现?| 精选案例

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

🏆【声网 Agora】「PC端实现实时语音通讯4.x」

洛神灬殇

WebRTC RTC征文大赛 声网 6月日更

区块链+金融:当前区块链应用场景中最具活力的领域

CECBC

云原生推动全云开发与实践

阿里巴巴云原生

云原生

学妹问,学网站开发还是打 ACM?

程序员鱼皮

Java 程序员 算法 大前端 ACM

异构内存及其在机器学习系统的应用与优化

白玉兰开源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解决方案 第四范式 傲腾

项目管理与项目集管理、项目组合管理的区别?

万事ONES

项目管理 项目 PMO ONES

加快技术应用规模化 建设世界先进水平区块链产业生态

CECBC

浅谈Java中的TCP超时

Hoswey_洪树伟

Java、

为什么说产品经理也要学点技术?

LigaAI

产品经理 研发管理 技术团队 产品设计与思考

不管是三胎还是App!指望“拉新”太难了,还是要靠老用户!

友盟全域数据

APP开发

Java--JVM运行流程

是老郭啊

Java JVM JVM原理

公司:离职就是一场危机管理

石云升

创业 职场经验 6月日更

5分钟速读之Rust权威指南(十九)

wzx

rust 生命周期

做通才还是专才,你会怎么选?

架构精进之路

认知提升 6月日更

spring-beans 注册 Beans(四)BeanDefinition

梦倚栏杆

给你一直尝试和创新的机会!走进亚马逊云科技MRC团队

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

软件研发团队如何做好项目进度管理?

万事ONES

项目管理 研发管理 需求 ONES

分布式认知工业互联网如何赋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CECBC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测试转型

BY林子

敏捷测试 测试转型

操作系统内核是什么?Linux内核又是什么?读完这篇文章,我终于知道了

奔着腾讯去

c++ 操作系统 内存管理 Linux内核 进程管理

  • 扫码添加小助手
    领取最新资料包
数智底座必备能力一:驾驭新技术,实现业务创新和高效运营_云原生_郑思宇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