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国产编程语言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中文真的不适合编程吗?
本期架构视点: 谷歌将在 2022 年杀死 Chrome apps;网传中科院计算所发明国产编程语言木兰;深圳法庭裁决 AI 生成的文章受版权保护;调查显示大企业中微软 Azure 比亚马逊 AWS 更受欢迎。
“智能物联时代的C语言”。
张宏波:我做ReScript,是为了传播更好的编程理念。
到底是自主创新还是红芯二号?
为何需要新语言?在云原生、WASM、大模型等新技术和场景下,对新语言带来新的需求。
中国需要真正自主的操作系统,首先需要我们完全自主的编程语言、开发工具和完全自主的内核,两者缺一不可。
Ending 定律:一切可编译为 WebAssembly 的,终将被编译为 WebAssembly(Any application that can be compiled to WebAssembly, will be compiled to WebAssembly eventually)。
任务背景 国际大环境就不用多说了。 对于数据库类的关键业务,全国产技术(国产CPU+国产数据库)和国外主流技术在性能上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经常需要借助分布式技术使用数倍的硬件才能获得类似的效果。
程序语言与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体现了计算机科学中的最核心的思想和技术,并且和业界新兴的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加速芯片、云计算、物联网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开发者们只需要关心问题本身的解决,而不用纠结语言编程技巧。
机会在哪里?
在奇点临近的当下,由于各种智能移动设备的先天优势,移动开发需求持续暴涨。我想,大多数互联网软件开发团队(尤其是创业团队)都会想用尽量精简的技术栈去支持多方产品的需求。如果能用一种既可快速上手又能高效运维的技术那该有多好。如果你通读本篇并有所思考,就很可能有与我相同的感受——Go语言就是这样的一门技术。
本文是“2022 InfoQ 年度技术盘点与展望”系列文章之一,由 InfoQ 编辑部制作呈现,重点聚焦操作系统领域在 2022 年的重要进展、动态,希望能帮助你准确把握 2022年操作系统领域的核心发展脉络,在行业内始终保持足够的技术敏锐度。
整理|辛晓亮 本周架构视点:阿里高层大地震;微信整改地方号;App;百度入局元宇宙;Windows;
在物联网领域,随着传感器采集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越来越多的场景每秒超过 50 万测点甚至 1000 万测点。
华为云的这群人在思考如何让老树开新花:智能感知的下一代技术能否撑起大语言模型的半边天?
从需求上看,从头构建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EDA等系统软件,是中国IT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
openEuler 自 2019 年年底开源后,终于进入新的运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