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奖金+官方证书,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正式启动,点击报名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云浪生谈国内开源新趋势

  • 2015-02-16
  • 本文字数:1783 字

    阅读完需:约 6 分钟

在一个由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社交网络交织的时代中,开源已几乎无处不在。从近几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来看,其受欢迎程度已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仅以刚刚过去的 2014 年为例,从开源技术、工具、应用到本地开源社区建设都可以用火热来形容。微软开放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云浪生最近分享了对国内开源新趋势的看法。

社区重于代码,本地社区做大更要做强

开源社区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带动了本地开源社区的成长。目前,在 GitCafe、CSDN CODE、CODING、开源中国等流行的代码托管平台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本地开发者和开源项目。同时,中国原生创立的开源项目如 SequoiaDB, Seafile 和 Cocos2d-x 等也走向国际开源社区。

这预示着一个好的开始。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社区重于代码”的观点,这些领先的代码托管平台和开源项目的加入就证明了这一思潮。有数据显示,源自开源社区的开发项目的开发投资回报是单一厂商开发模式的 5 倍,足以证明社区的优越性。开源社区犹如一个代码的大集市,人气旺了,可交换的商品丰富了,市场才能更繁荣。

未来,随着国内开源社区规模的不断壮大,社区内代码和项目的日渐丰富,这将有助于开发者参与到社区的贡献和治理当中。在社区中工作,开发者可相互借助更有效的工具和平台来提升自身的成功率。

心动不如行动,大企业拥抱开源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强势崛起的背后,开源技术支持了 90% 以上的互联网产品,使得一大批小而精的创新型企业乘势而上。如果开源代表了 IT 行业的未来,那么,大企业的转型也将从拥抱开源开始。在这方面,国外的传统 IT 大公司已经开始行动,在 Docker 社区和 GitHub 平台中有越来越多来自传统大企业的源代码被采用,他们对开源社区不仅仅贡献代码,还参与到社区的治理中,并从社区的发展中获益。这对于中国企业是很好的启示。事实证明,开源非但没有削弱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反而加速了他们转型的步伐,其技术和平台优势也得以显现。

身处在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浪潮中,创新理念、商业模式、产业生态格局,直至用户行为都在不停的变化。如今的开发者更乐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工作。这也是微软开放技术的战略和使命,即为不同的环境和平台之间架起互操作性的桥梁。2014 年 11 月,微软宣布将.NET 开发平台开源的举措非常有力的推动了跨平台的开发,对于开发者而言大大降低了在不同平台和语言环境下的迁移成本。今后,类似的跨平台开发模式有助于实现更广泛的协同,大企业拥抱开源的最佳时机即将到来,国内同行们的步伐可以迈的再大一些。

协作构建开源生态圈,开源治理稳步推进

在这个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时代,建设生态圈的战略被反复提及,在开源领域亦是如此。未来,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将会把构建开源生态圈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个生态圈囊括了从开发者、开源社区,政府、高校到企业的多个相关方,而协作将是维系生态圈良性发展的基础。相比桌面软件时代,开源的生态圈中的各方关系也将更加微妙复杂。如果说以往传统巨头们依靠其花费数十年筑起的铜墙壁垒获得了竞争优势,那么今后,各方都将面临竞争与协作并存的格局,而参与协同将产生更大的价值。

正如开源社所秉承的“共识、共治、贡献”的原则,其治理方式犹如一个开源社区的联合国。目前,已经有 36 家机构加入其中,涉及开源硬件、软件、平台与社区等不同领域。开源社还推出“开源之星”、“开源大使”、“开源者行”、“开源学院”、开放黑客松平台、开源翻译平台和年度报告等举措。这些举措是由开源社成员自发协作而成的。我们相信,大家一起深耕开源这一大市场,获益的不是某个企业或机构,而是全体成员和整个开源社区。

云浪生指出,过去一年,微软开放技术已为中国的开源生态建设实施了一批实质性的举措:我们在中国开放了 VM Depot;发起 Cocos2d-x 开放黑客松,为移动端的开源应用提供技术和跨平台支持;我们引入了基于 OData 和 CKAN 的开放数据平台,并携手聚合数据在聚合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开发者伙伴支持计划, 贡献 Azure 云资源以鼓励基于 OData 的数据创新应用;我们联合聚合数据、阿里 JStorm 团队和开源社成功举办的大数据实时分析编程黑客松,以支持本土的优质开源软件及开源社区的成长;微软.NET 框架开源更是整个 IT 业界的里程碑事件。此外,我们致力于推动开源标准的建设和完善,Windows Azure 先后斩获了云主机、对象存储、SQL 数据库、云引擎和全网负载均衡五大项“可信云服务认证”。

2015-02-16 23:061640
用户头像

发布了 501 篇内容, 共 279.0 次阅读, 收获喜欢 64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重新强调完成的定义

Bob Jiang

Scrum 完成的定义 DoD definition of done

半小时手工解决的活,让我意外学会了 python 的 pdfkit 库

小匚

Python python教程

DDD 实践手册(番外篇: 事件风暴-概念)

Joshua

领域驱动设计 DDD 事件风暴 事件驱动 Event Storming

从零开始制作一台计算机-概述

小兵

计算机基础

Web3极客日报#127

谢锐 | Frozen

区块链 开源 技术社区 Rebase Web3 Daily

如何更自信的写作

董一凡

写作

游戏夜读 | Two Sum问题的八个解

game1night

Vue+SpringBoot+SpreadJS 实现的在线文档

葡萄城技术团队

Spring Boot Vue SpreadJS

识别代码中的坏味道(三)

Page

敏捷开发 面向对象 重构 代码质量 代码坏味道

东哥和刘亦菲的故事

张利东

R

单核小鸡上的Minikube实践(一)

摩登土狗

Docker Linux DevOps k8s minikube

Web3极客日报 #128

谢锐 | Frozen

区块链 开源 技术社区 Rebase Web3 Daily

Deno 入门手册:附大量 TypeScript 代码实例

寇云

node.js typescript

Kafka系列第7篇:你必须要知道集群内部工作原理的一些事!

z小赵

大数据 kafka 实时计算

Spring Security 中的授权操作原来这么简单

江南一点雨

Java spring Spring Boot spring security

NIO看破也说破(四)—— Java的NIO

小眼睛聊技术

Java 学习 开源 架构 后端

产品周刊 | 第 15 期(20200517)

八味阁

产品 设计 产品经理 产品设计

项目提升服务过程与总结稿

Geek_bc0aff

回“疫”录(20):世界从来不会欺负听话的人

小天同学

疫情 回忆录 现实纪录 纪实

程序员的晚餐 | 5 月 18 日 瓠子,年少时的味道

清远

美食

设计模式前传——为什么要学设计模式

大头星

Java 面试 设计模式

换脸新潮流:BIGO风靡全球的人脸风格迁移技术

DT极客

谈谈控制感(7):底线思维与控制感

史方远

职场 心理 成长

ZooKeeper,到底如何选主?

奈学教育

JAVA主流锁

颇风

Java 多线程

npm下载electron缓慢的问题

玏佾

npm Electron

给苹果提醒APP配个助手

BabyKing

提醒助手 TODO 奇妙清单 Reminders Helper

MacOS 下使用VSCode进行GoLang Test报错

北纬32°

macos vscode Unit Test debug Go 语言

Kotlin 协程实践(2)之 异步和Callback地狱

陈吉米

Java kotlin 协程

Redis缓存三大问题

Bruce Duan

redis 缓存穿透 缓存击穿 缓存雪崩

Live2D for Unity入门篇 4.x

波波

编程 游戏开发 Live2D Unity

云浪生谈国内开源新趋势_微软_崔康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