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Java 工程师的成长路线图是什么?

  • 2019-03-05
  • 本文字数:2663 字

    阅读完需:约 9 分钟

Java工程师的成长路线图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极客时间《Java核心技术36讲》作者、前 Oracle 首席工程师杨晓峰,今天,我想借自己的经历,跟大家分享 Java 工程师从新手进阶到专家的路线图是什么?有哪些阶段?每一阶段又该掌握哪些技能?


我经常能听到一些同学困惑,“面试造火箭,天天拧螺丝”,每天进行重复的业务开发,似乎自己的能力被日常工作限制,无法突破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我想说,难道懂得如何造火箭,还能没有实际价值吗?它的价值在于,当真的出现不可预测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你能不能 Hold 住。


举个真实的例子,前段时间周末,我被着急拉去优化一个 Go 语言开发的系统,马上要上线了但实际吞吐量与需求有数量级差距。对,你没看错,不是 Java 应用,而且我对 Go 的了解基本就是 HelloWorld 水平。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利用基础知识,快速定位问题,并通过两个代码量有限地修改,实现吞吐量的数量级提高。


  • 初始的表现是,非常低的负载下,CPU 利用率就已经超过 80%。首先,通过第 33 讲的类似过程,定位问题在于低效实现导致的高 CPU 占用问题,利用 Go Profiling 发现热点代码,据此快速查出一个最频繁操作的算法复杂度是 nlogn。

  • 修改为 logn 复杂度算法后,系统又表现出了新的特征,随着负载压力的提高,CPU 利用率无法超过 60%,内存、I/O 也还有很大余量,吞吐量虽然已经有数量级提高,但还是达不到设计目标。

  •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某共享模块,竟然有可观的同步开销,原来不必要的共享以及其实现内部采用的一些线程安全手段,限制了系统的扩展性。将该模块修改为非共享实例后,CPU/内存等计算资源就得到了充分利用,吞吐量基本达到理论峰值。


这个问题本身难度并不是很高,使用的也是基础知识和技能,但也能说明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可以让你剥开问题的表象,感受到技术本质的价值所在。


但是,我发现很多技术人不具备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觉得主要是以下 2 个原因:


  • 第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做了多年技术,开发了很多业务应用,但似乎并未思考过种种技术选择背后的逻辑。

  • 第二,知识碎片化,不成系统。无法完整、清晰地描述自己所开发的系统,或者使用的相关技术。


我去年在极客时间推出的《Java核心技术36讲》专栏,就是希望可以让你可以透过问题看到本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在专栏里,我从 Java 核心知识点和能力出发,精选出 36 道 Java 面试题。每期针对 1 道题目,不仅会给出典型回答和考点分析,还会剖析 Java 核心知识点,将其讲清讲透,让你彻底领悟题目背后所考察的能力,帮你梳理复习 Java 知识体系。不管你是在准备面试、还是想进阶 Java,你都可以通过这个专栏,提升 Java 技能。


“德雷福斯模型”是一个常见的能力、水平划分方法,我们可以试着把 Java 工程师划分为新手、高级新手、胜任者、精通者和专家。


那如何找到自己所处的能力水平,通过学习和实践实现进阶呢?

一、新手

如果你是新手阶段,全面、扎实地掌握语言的基本要素是当务之急。在这个阶段我认为是有无限可能的,因此我并不建议完全用《Java 核心技术 36 讲》专栏作为 Java 语言入门的课程,而是更应该找到更基础的、系统的 Java 书籍或者课程。


你可以在正规的指导下飞速进步,并培养出良好的编码习惯。然后可以再结合专栏,看看 Java 技术领域典型的、长期的热点话题,了解业界通常从哪些角度判断你的能力和水平。


你可以从专栏的基础模块,看到 Java 领域长期的热点话题(十年前面试就会问,一直问到今天),比如:

二、高级新手

工作了几年,整天忙于业务代码,很容易困惑下一步的方向在哪里,相当多的程序员长期停留在高级新手的阶段。一个常见的表现就是发展成为了“面向搜索引擎”编程工程师,擅长快速利用开源项目或者以往成果,完成一些“OK”的工程任务。这本无可厚非,职业路线很多,未必每个人都想成为底层专家。


但是,如果想在技术领域更进一步,一定要避免下面两个问题。


  • 面对没见过的、一定规模的或者较高标准的问题时无所适从,具体表现为“领导,你看这样行吗?”。没做过互联网高并发应用,难道就不能对并发编程有相对深入的思考吗?比如,习惯了使用 Executors,你有没有思考过不同的线程池到底适合什么场景?当前的实现在未来业务量增长下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 无法独立提供有说服力的、有深度的分析、设计和实现,比如业务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就变慢,调整 Heap 大小,似乎仍然 OOM。目前团队处理的方式就是重启服务器,有没有想过去发掘真正的原因,真正去解决它?


我建议不要满足于这些表面的特征,要学会用白盒的视角看待技术内部,系统性的思路掌握普遍规律。即使未来你不在一线编码,或者未来不再使用 Java,同样的思维习惯和积累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胜任者

那如何才能算是摆脱了高级新手的阶段呢?或者换句话说,如何成长为团队的核心成员?这取决于你能背多大的锅、填多大的坑,比如你已经可以:


  • 独立负责做 GC 调优,即使没有历史经验,也能给出有说服力的方案。

  • 在 JVM 领域有充足的技术经验和知识储备。

  • 全面评估评估后台变慢等问题的复杂度、风险点、解决的可能性。

  • 对于所谓本质的思考和理解,能听懂深入的抽象观点。


并且,除了 Java/JVM,还要掌握更完整的技能树,例如分布式系统设计、数据库隔离级别选型等。


其实,《Java核心技术36讲》专栏的内容也是为了提醒胜任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会界限分明,团队核心往往要能够 Hold 住不同技术领域、切换不同角色,比如架构设计、核心代码开发、紧急线上问题攻关等。


掌握将“OK”的事情做到“excellent”程度的能力,不断地进行高效实践、领域的扩展和精深,我们就可以达到并超过胜任者,逐步成为精通者和专家。

四、精通者和专家

如果你已经精通 Java 语言或者是特定领域的专家了,那这个专栏对你的帮助可能体现在不同角度,可以当作特定领域的、不同视角吧。例如,在这个阶段,精通者或专家能够:


  • 提炼并发工具类的一般性指导方法。

  • 告诉团队如何写出安全的 Java 代码,防范看似安全下隐藏的风险。

  • 借鉴 Java/JVM 中的一些技术,从基础能力上提高自身平台的能力。例如,PHP 7 中引入的 JIT,带来了极大的性能提升,第 35 讲中对 JIT 的介绍,就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 如何通过 Container-Aware 技术,提高 Kubernetes 集群中 JVM 负载的可靠性。

  • 创造某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似乎 Java 工程师动不动就是 Happen-Before,除了耍酷,能不能从更高的高度看待:JMM 是如何实现了编译器工程师、JVM 工程师、Java 开发者甚至不同厂商之间的一致性规范?如何创造性地避免了早期 C++内存模型在不同厂商之间的混乱?

专栏读者评价

专栏订阅量稳居极客时间 Top 3,好评多多,部分如下:



2019-03-05 18:146631

评论 2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确实略软,没啥实质的东西
2019-03-06 09:25
回复
用户头像
软文
2019-03-06 08:34
回复
没有更多了
发现更多内容

《从0到1学习Flink》—— Flink 读取 Kafka 数据写入到 RabbitMQ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图文并茂讲述如何正确的使用缓存

小趴菜~

缓存 后端 缓存穿透 缓存击穿 缓存雪崩

极客时间的三种身份:碎片整合的大师、成长焦虑的救星、工作技能的提升站

大橘栗

《从0到1学习Flink》—— Apache Flink 介绍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从0到1学习Flink》—— Mac 上搭建 Flink 1.6.0 环境并构建运行简单程序入门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从0到1学习Flink》—— Flink 中几种 Time 详解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从0到1学习Flink》—— Flink 读取 Kafka 数据批量写入到 MySQL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要弄清楚if/switch的本质区别,以及优化方式

张驰

Java

你没必要活的那么累

小天同学

深度思考 个人成长 生活 成长 感悟

【迁移】CQRS很难吗?(译文:底部有原文地址)

罗琦

领域驱动设计 DDD

《从0到1学习Flink》—— Flink 配置文件详解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勇攀监控高峰-EMonitor之根因分析

乒乓狂魔

监控 全链路监控 故障定位 根因分析 AIOPS

码农理财(二)

北漂码农有话说

《从0到1学习Flink》—— Flink 写入数据到 Kafka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迁移】Flink vs Spark

罗琦

大数据 flink spark

《从0到1学习Flink》—— Data Source 介绍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从0到1学习Flink》—— Flink 项目如何运行?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写给产品经理的信(1):产品经理的经济基础逻辑思维能力

punkboy

产品经理 产品设计 职业规划 逻辑思维 工作

python 实现·十大排序算法之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南风以南

Python 排序算法

【迁移】撸论文系列之——Bigtable

罗琦

论文阅读 bigtable

Review week1: Amazon的领导力法则

猫吃小怪兽

学习 高效工作 程序员 个人成长

ARTS 第 51 周

马克图布

ARTS 打卡计划

【迁移】用Redlock构建Redis分布式锁【译】

罗琦

分布式锁

《从0到1学习Flink》—— Flink Data transformation(转换)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从0到1学习Flink》—— Flink 写入数据到 ElasticSearch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从0到1学习Flink》—— 如何自定义 Data Sink ?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从0到1学习Flink》—— Data Sink 介绍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从0到1学习Flink》—— 如何自定义 Data Source ?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迁移】读完了GFS论文之后的感悟

罗琦

大数据 GFS 论文阅读

《从0到1学习Flink》—— 介绍Flink中的Stream Windows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从0到1学习Flink》—— Flink JobManager 高可用性配置

zhisheng

大数据 flink 流计算

Java工程师的成长路线图是什么?_语言 & 开发_杨晓峰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