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经过多年的发展,去 Oracle 已经逐渐从“喊口号”变成企业真正的需求。数据量和业务量的爆发性增长,使得企业原先的 Oracle 数据库架构遇到了瓶颈,如何替换 Oracle、获得更好的扩展性成为了企业的新命题。

陆金所的全站去 Oracle 项目从 2018 年年中开始启动,历时 24 个月,在不做任何服务降级的情况下,通过上百次迭代和变更,把全站 98% 的数据库(涉及上万张表)从 Oracle 无缝切换至 MySQL。

本次分享我们邀请到了陆金所去 Oracle 项目的主导人和见证者王英杰,请他来详细讲解去 Oracle 的全过程。

直播大纲

  1. 去 Oracle 的背景和总体方案。

  2. 去 Oracle 的落地策略以及完成后的收益。

  3. 陆金所去 Oracle 工具演示。

受益点:

  1. 深入剖析金融核心系统去 Oracle 的难点和风险点。

  2. 给想去 Oracle 但不敢落地实施的同学提供真正的实战案例解决思路。

  3. 了解陆金所平台科技中心在去 Oracle 架构改造中逐渐形成的“方案—工具—人”的闭环研发管理策略。

讲师介绍

王英杰,陆金所数据库团队负责人。主导和见证了陆金所数据库和大数据平台全程的建设和演进过程。2018 年开始负责陆金所的全站去 O 项目,通过上百次迭代和变更在完全不做服务降级的情况下,把陆金所所有金融场景数据库在线完成去 Oracle 化,全程 0 故障 0 风险,并打造了一整套支持金融核心场景数据库开源国产化升级换代的方案和产品。

评论 (6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实践证明,再复杂庞大的系统架构改造工程,只要方案靠谱,总有办法由繁化简,平稳落地
2020 年 07 月 21 日 19:14
回复
用户头像
很棒的分享,感谢
2020 年 07 月 21 日 15:58
回复
用户头像
作为业务驱动型企业,尤其是金融公司,风险厌恶性,做这么大的改造,实在不容易。
2020 年 07 月 20 日 11:20
回复
用户头像
oracle数据库的性能是真的强,但是他有两个致命的缺点。1.license太贵,2.闭源。所以导致近几年的去o浪潮是愈演愈烈。
据我了解很多保险公司银行虽然高举去o的旗帜,但是他们真正的核心交易系统都不敢动。像陆金所那样完成98%转型的不多见。
很多传统的去o是直接将源端oracle数据库的元数据导入其他种类的数据库(mysql、PG等)。将其他数据库直接作为生产使用。一旦出现问题再反向回退,变更的真空期很长,很容易影响生产。(据说某银行的核心生产oracle数据库,这种方式迁到mysql后,slave库一直没办法跟master同步,准备回迁...)
陆金所的迁移方式还是很科学的,oracle和mysql作为异构主备(当然他们各自还有备库作保护),可以随时切换应用流量,流量切到mysql,oracle就是实时备库,反之亦可。实现了秒级回迁!
展开
2020 年 07 月 18 日 23:41
回复
用户头像
金融系统能把Oracle去掉,是非常有难度的,尤其要保证系统稳定,又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系统的自动切换,自动核对工具非常重要。曾经在阿里工作过的王英杰真是大牛,带领了陆金所的数据团队技术上了一个台阶,佩服佩服。
2020 年 07 月 18 日 15:54
回复
用户头像
能最终落地下来太不容易了,赞
2020 年 07 月 18 日 15:09
回复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