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视频分上下两集【观看下集请点击此处】,访谈文章可点击此处访问,核心观点如下:
- 领导层的战略决心与亲身参与是启动转型的第一推动力。 从如今的董事长、当年的总经理在调研归途中的果断拍板,到亲自牵头周度研讨会、直面历史短板,高层的坚定意志是打破传统国企路径依赖、克服巨大阻力的关键。
- “小切口,深纵深”是应对 AI 等新兴技术的务实策略。 与其遍地开花,不如聚焦于高频、重复、能快速见效的具体场景进行深度突破,通过快速成功来验证方向、建立信心,并为后续推广积累经验。
- 变革管理需要“软硬兼施”,既依靠机制也构建信任。 除了运用架构评审、预算分摊等“硬”机制,数字化部门更需秉持“服务而非管理”的心态,主动洞察业务痛点、设计解决方案、赋能业务团队,通过创造价值来赢得信任,潜移默化地培育变革文化。
- 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将项目成果转化为可持续的组织能力。 项目结束不是终点,必须将成果内化为流程、组织和标准。这需要业务领导亲自推动和第三方(如变革办)的介入,以确保局部效益能真正沉淀为整个组织的降本增效。
-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业务转型,而非单纯的技术升级。 这是一场触及业务模式、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的系统性变革。成功的关键在于业务、流程与数据的协同变革,其最大瓶颈往往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业务端未能实现流程一体化和数据标准化。
- 组织与文化的变革是转型成功的底层基石。广汽通过整合 IT 资源、转变总部职能、建立“变革办”仲裁机制、引入 IPD 等先进方法论以及培育“金种子”文化,为技术赋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土壤。缺乏这片土壤,任何先进技术都难以发挥效用。
- 在 AI 时代,高质量的数据和标准的流程是训练有效模型的前提。AI 的价值并非源于模型本身,而是源于其背后的高质量数据与业务运营。“上线只是开始,运营方得始终”,必须将 AI 运营职责内化至业务部门的工作流中,否则 AI 将可能成为负资产。
- 自研与掌握核心技术是数字化时代的关键战略选择。这关乎数据主权、成本控制和响应敏捷性。广汽集团强调将核心业务能力转化为自主可控的数据资产和组件化平台,通过自研摆脱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从而掌控自身数字化命运。
- 有效的治理模式在于平衡“集中管控”与“业务敏捷”。基础平台(IaaS/PaaS)必须公共化、标准化以保持稳定,而应用层则应采用微服务架构以支持业务创新。通过 COE(能力中心)和 BP(业务伙伴)组成的“真矩阵”组织,确保资源能被业务一线有效“呼唤”。
- 数字化转型需要坚定的战略定力和长远的投入眼光。尤其是对基础设施和底层能力的投入,不能仅用短期 ROI 来衡量。企业必须敢于为长远战略算账,避免因短期利益而错失未来机遇。同时,通过架构评审、预算分摊等机制,将数字化投入和责任回归业务部门,是驱动其创造真实价值的关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