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跟踪科技公司、科研机构和IT产业在人工智能方向的最新动态,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化落地案例,重点关注该技术在金融、教育、医疗、交通、智慧城市等方向的应用。


《2022 年度技术盘点与展望|架构师特刊》
在这场盘点中,InfoQ 编辑部全体编辑同学,细数了操作系统、数据库、AI、大数据、云原生、架构、大前端、编程语言、数字化、可观测等超过十个方向。

13 名华人科学家!腾讯俞栋入选 2022 年 ACM Fellow
最新 2022 年 ACM Fellow 名单出炉。

寒冬未散,手里没点“必杀技”,怎么翻过浪浪山? | 展望数据库工程师的 2023
最近几年,数据库技术十分火热,数据库开发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方向。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数据库工程师?2023 年,数据库工程师需要提升哪些技能,做好哪些准备?

微软 CTO:我用 GPT-3 写科幻小说
近日,微软官博发布了 Kevin Scott 关于人工智能如何影响知识工作者以及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看法。

微软将在 Azure 云服务中加入 ChatGPT,100 亿美元注资计划也在酝酿中了
在财务风险和回报之外,更大的收益是,微软可以与 OpenAI 一起开发 Microsoft Cloud 上的技术,这将使微软处于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消费技术的最前沿。

被下架一年半后,滴滴出行又“活过来”了
滴滴“活过来了”。

“实用主义”主导的数字化趋势下,云底座被撼动了吗?
80% 的企业已经考虑或正在考虑将已经部署到公有云上的工作负载迁回私有的基础设施。

Hackathon 特别策划 | 72 小时灵感冲刺,创意就该这么玩
LigaAI Hackathon 2022: We Code For Developers!

2023 中国技术成熟度评估曲线发布,六大发展趋势将影响软件研发行业
InfoQ 研究中心关注到了技术领域正在发生的诸多变化,因此研究发布了《中国软件技术发展洞察和趋势预测报告 2023》,希望能够为你提供更多参考。

百万 Twitter 用户集体出逃,“反推特平台”Mastodon 火了
互联网中心化终将走向大溃败?

抖音世界杯直播的低延迟是怎么做到的?
世界杯期间,抖音直播提供的 4K 超高清超低延迟看播能力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爆火一个月后,“顶流”ChatGPT 开始搞钱了
火爆全网、惊艳科技界,“顶流”ChatGPT 也开始琢磨赚钱了。


中国软件技术发展洞察和趋势预测报告 2023
本报告是岁末年初,InfoQ 研究中心团队献给全中国开发者的一份礼物。 我们希望通过系统的行业数据收集和分析,广泛的专家访谈和调研,以及严谨的研究模型验证与调试,洞察年度技术发展热点、分析年度技术发展特征、预测年度技术发展趋势。

直击指标分析与管理痛点,一文详解 Kyligence Zen 产品设计与技术实践
任何一款产品,在满足行业需求的时候都需要讲产品定位,也就是说要做大而全还是小而美。

芯片的后半场,“提速”依旧是第一要务,那除此之外呢?
面向未来的芯片厂商,应该以结果为导向

英特尔发布第四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PyTorch 训练性能提升 10 倍,安装量超 1 亿颗!
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将广泛的 AI 工作负载的推理和训练性能提升到新的高度。

百度智能云 2022 成绩单:云智一体深入产业,多领域蝉联市场第一
持续纵深发展的百度智能云

Flag Boot:基于范畴论的新一代极简开源微服务框架
Flag Boot 是一个基于 Scala 开发的轻量级的高并发微服务框架,为类型安全、服务治理等常见问题,给出了简洁且可扩展性强的解决方案。同时,它使用了基于范畴论的 Cats/Cats_Effect 等框架,针对抽象代数运算有天然支持。

火遍国内外,Web3 的狂热与现实
一文道尽 Web 3。

能与人类谈判、游戏水平媲美真人,Meta 是如何构建新人工智能 CICERO 的?
前段时间,Meta 正式发布人工智能 CICEROO——这是第一个在时下流行的战略游戏 Diplomacy 中表现达到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

大话“智能对话”
智能对话技术趋成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Clearview AI“偷”了我的脸,欧盟却对此无能为力
Matthias Marx 说他的脸被偷了。这位德国维权人士的脸苍白而宽阔,顶着是一头凌乱的金发。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家公司在未经他允许的情况下绘制了这些特征并将其货币化。就像发生在其他数十亿人们身上的一样,他的脸在未经他同意的情况下被变成了搜索词。

2023 年最值得关注的十大科技趋势,这些技术将迎来爆发,把握住风口和掘金机会!
模块化设计封装、全新云计算体系架构等技术入选。达摩院认为,全球科技日趋显现出交叉融合发展的新态势,尤其在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酝酿的新裂变,将为科技产业革新注入动力。

当架构进入“超高可用”时代,信创环境下的应用可持续运行得到保证
满足数字化及信创要求的、满足应用可持续性要求的、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要求的架构应该长什么样子?

挥别“中国芯”?消息称戴尔计划 2024 年全面停用中国芯片
全球芯片产业变局不断,对“中国芯”而言,有“危”亦有“机”。

高清云网可观测之全链路追踪实战
"1、云网缺乏可观测性的车祸现场 2、在线 Demo 演示,高清云网络全链路追踪能力展示 3、实战案例:精准定位 NFV 云网关性能瓶颈引发的应用故障 4、实战案例:精准定位 K8s 网络问题引发的应用故障 "

构建统一的云原生应用可观测性数据平台
"1、可观测性数据平台建设的挑战:Metrics、Tracing、Logging,一堆 Agent,数据无法关联;资源属性、服务属性、流程属性,需要为每个监控数据标记上百维标签,开发人员难,存储开销大。 2、介绍自动化的资源、服务及自定义标签标注机制:通过对接云 API、K8s apiserver、服务注册中心,自动为各类监控数据统一注入标签,打破数据孤岛。 3、介绍分布式的标签编码机制:在数据采集、写入和查询的全链路中对标签进行分级压缩和编码,将采集、传输、存储查询的资源开销降低 10 倍。 4、统一的可观测性数据平台在云原生环境下的落地实践,分享面向开发者视角的数据生成最佳实践。"

IT 系统为什么需要可观测性?
"1、为什么需要可观测性 2、可观测性平台的关键能力 3、如何构建可观测性平台 4、可观测性在行业客户中的实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