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大数据营销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随着人口红利消失殆尽,以及受用户触媒多样化、时间碎片化影响,企业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CMO 升级为CGO,希望能够利用数据协助营销升级,促进营销由企业的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实现由“营”销到“盈”销的蜕变。
在10月15~17日的QCon上海2015上,1号店资深架构师、《Storm技术内幕与大数据实践》一书作者陈敏敏将分享《1号店通用精准化平台架构以及大数据营销实践》。在大会开始之前,InfoQ就Storm、Spark等技术在电商领域的应用等话题采访了他。
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控烟局势的日益严峻,为了在逆境中谋求发展,各工业公司都在不断探索科技和品牌的创新之路。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如出一辙,数字经济活动需要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及相应配套基础设施。
金融行业一直以其特殊的行业属性与业务需求区别于其他传统行业,而在大数据应用方面,金融行业同样也是如此。从建立金融大数据平台的角度来看,其既具有其他传统行业的普遍需求,同时又在其他行业需求不明显的方面要求颇为严格,这自然就为金融企业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带来了很多困难。那么到底该如何满足金融行业大数据业务需求,并克服种种技术难题,最终建立起能够促进金融企业实现高效数据变现的大数据平台呢?明略数据作为主要面向传统行业的大数据平台供应商,在金融行业中同样具备丰富的技术经验,为此InfoQ对明略数据产品经理杨威进行了独家专访。
本文根据李想在中国技术开放日.上海站上的主题为“数据金融”的演讲整理而来。该演讲给大家分享了平安科技利用企业大数据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的一些经验,以及介绍了平安科技数据平台解决方案:量化、整合、数据生态圈。
在数字化转型的潮流下,各传统企业也不得不加重技术成分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挖掘大数据的价值是关键,我们总结了一些成功者的经验供大家借鉴。
转眼间,公元2016年已经过半。人类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领域又取得了诸多进展,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 本文将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盘点。 一、里程碑事件 二、开源项目(国际篇) 三、业界动态(国际篇) 四、开源项目(国内篇) 五、业界动态(国内篇) 六、下半年展望 七、周报集锦
如何运用自助式BI实现当代企业精细化运营,已成为企业运营管理的新课题。
近年来域外社交平台涌现污名化中国的舆论事件,事件背后的组织与个人对事件的发酵与传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数字中台模式是将共性业务服务和技术予以沉淀,避免相同功能重复建设和维护带来的资源浪费。集合了技术和产品能力的业务中台能快速、低成本地完成业务创新,数据中台则能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
对于AI飞速发展的今天来说,大规模的多维度、高质量的数据是其成功的关键要素,也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
此次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领域周报第3期。我们对该系列周报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NoSQL、大数据、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以及这些技术的应用(比如:推荐系统)等方面的新闻、杂谈和技术干货(包括文章和视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持续为读者贡献高质量的内容。
本文来自《百分点大数据技术》系列。
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超过40ZB。高效处理数据,逐渐也成为很多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10月20~22日的QCon上海2016上,我们就准备了很多大数据方面的精彩内容,邀请了Google、Netflix、LinkedIn、Spotify、阿里巴巴、百度、腾讯、360、携程等公司的技术专家,来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
百分点作为国内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服务商,希望每一个普通用户都能拥有使用大数据的能力,这种“赋能”也让其成功为2000家互联网企业和实体企业提供服务。刘译璟博士从北大毕业后,在百分点创业开始便加入了该公司,成为公司第一个技术人员,一路携手,互相成就,如今百分点已然是行业翘楚,而刘译璟博士也成为公司的技术副总裁/首席架构师。InfoQ采访了刘译璟博士,借此了解他的个人经历,以及探询百分点的技术和文化。
在大数据、AI盛行的时代,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第三方数据服务公司,都逐步认识到数据资产的重要性。营销是数据的变现的重要突破口,而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营销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大数据技术在传统行业的落地——用户360画像、标签、人群……成了一套大数据营销产品必不可少的元素。
Oracle的广告技术部门,因服务器处于不安全且未设置密码的状态,导致数据库中全球数十亿人的记录被泄露。
12月17日,中国技术开放日上海站成功举办,来自万达、维优区块链、京东云、恒生电子、平安科技、德国智能投顾Ginmon、众安科技的FinTech相关技术专家分享了他们对FinTech的看法和一线的工程实践。以下是分享内容的要点整理。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不断变化,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消费场景和产品使用场景变得多样化,品牌需重新定义消费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