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工具价值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本周五,QCon 上海站,和你交流大模型时代下的AI托管
在 10 月 18-19 日举办的 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 2024(上海站) 上,阿里巴巴淘天集团技术专家刘祥宇分享了《AI 托管商家经营:1688 电商 AI 落地实战》,他结合 1688 商家端的 AI 实战,向参会者介绍了面向商家提供的 AI 智能化服务,包括咨询问答、 客户管理、 商品运营、经营计划等工作,以及业界领先的 AI 经营托管能力,并阐述相关的技术方案和踩坑经验。
Dennis Ehle在InfoQ的访谈中介绍了VersionOne的DevOps实践。他指出DevOps工具集目前是高度分散的,因此需要看透整个DevOps价值链,实现追踪从设计至最终交付的全价值流。
有哪些好用的云开发工具?
“个体与交互胜过过程与工具 ”是《敏捷宣言》的第一条价值观。不过,工具好象成了大多数敏捷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工具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什么情况下它又会对(敏捷)软件开发形成障碍呢?
敏捷杂志的四月期刊中重新审视了工具与敏捷开发的关系。敏捷宣言作者Ron Jeffries和Rally Software的Ryan Martens就软件开发中工具有效性陈述了不同的观点。
12月14日,和鲸科技与数据科学平台厂商 Weights & Biases 联合举办的目标识别类 Workshop 公益活动正式告一段落,这也标志着两家数据科学领域的杰出企业即将开启新的合作征程。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淘宝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商平台,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物环境,同时也为开发者和数据分析师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通过有效地调用淘宝API接口获取商品详情,再结合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可以为商家、市场分析师及研究
当下,企业的数据应用正在经历从数据采集到价值创造的演变,行业理念从数据中台,到进阶版的数据飞轮,数据分析正在不断突破“工具属性”的桎梏,深度融入业务决策。
是时候给开发人员磨一把锋利的“工具刀”了
最近,针对《敏捷宣言》中的“个体和交互胜过流程和工具”这一条存在的内在张力,社区中有很多讨论。本文检视了各方提出的一些观点。
Henrik Kniberg于阿姆斯特丹举行的Integrating Agile 2009大会上发表了《“敏捷”作为思考工具》的主题演说,以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引入敏捷方法当中遇到的问题。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应用架构设计!
按功能分类、按部署方式分类、按行业特点分类、按项目管理思想分类,是当下主流的项目管理软件分类方式。其中,按功能分类可细分为进度管理、任务协作、风险控制、成本管控等多种类型,能够针对项目所需功能进行精确选型。项目管理软件选择需匹配企业现状和管
本视频为霍太稳在DTDS全球数字人才发展峰会上的精彩演讲。
作者:京东零售 刘伟东
1.业务间的监控策略层次不齐:前后端针对监控专项的标准规范缺失,导致有的业务监控完善,其他业务缺复用不了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和日益复杂化,软件测试成为了确保系统质量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测试方法耗时耗力,且难以全面覆盖测试场景。如何选择一款高效、全面的嵌入式软件测试工具,成为嵌入式开发团队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2008年,“大数据”一词在《大数据时代》中被首次提出,距今已有整整14个年头。在这14年中,许多人亲眼见证了数据的力量,以及目睹它如何改变世界。大部分企业的决策者都明白了一个道理:数据才是企业中最有价值的商品,它可以被人为选择成就还是破坏业务。
云原生趋势下的平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