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soa应用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近日,高德纳公司(Gartner,美国咨询公司)发布了一份报告,评估了主流应用基础设施提供商/厂商对系统的SOA风格应用与项目所提供的完整端到端支持的力度。
《程序员》杂志第6期做了题为“业务敏捷:SOA的本质”的专题报道。其中除阐述SOA的本质及和业务的关系外,还给出了一份对SOA在中国企业中应用现状的调查。
普元软件近日和港华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普元的新一代SOA产品EOSv6研发面向燃气、水务等公用事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InfoQ编辑就EOSv6产品的特点、在港华科技TCIS中的应用、和云计算如何结合等问题有幸采访到普元信息CEO沈惠中、中华煤气COO孙淑贞,和港华科技CTO熊桂平等。
本文将会对这个解决方案进行详细的讲解,后面会有更多内容,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文章。
最近,Digital Focus公司在报告中将他们为FHLBs做的SOA项目中使用敏捷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他们在递增式开发中采用了一种可以随着SOA业务增长而扩展的SOA平台,来更快地得到客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反馈信息。InfoQ采访了该项目的客户及关于该项目及business-IT结合应用的文章作者。
Gartner分析师们发现以下5种SOA设计模式获得了较多的采用 * 多渠道应用 * 合成应用 * 业务流程编配 * 面向服务的企业 * 联邦的SOA
BEA发布了在WebLogic 10.3中支持的SCA技术预览版,它是以开源的Fabric3运行时为基础构建的。InfoQ对Jim Marino和Meeraj Kunnumpurath进行了专访,前者是BEA Systems的技术主管,后者是VocaLink的首席技术人员。我们就他们对SOA和SCA的看法,VocaLink实施SOA的方法和这个技术的关键优势进行了讨论。
在这篇文章中,Adrien Louis和Marc Dutoo在一个典型的ESB场景中讨论了编配和路由的区别和优缺点。他们讨论了几种连接服务的方法,从使用如自定义路由这样的低级别方法,到使用如工作流和编配这样面向业务的高级别方式,并总结说不存在“一边倒”的解决方案。
InfoQ采访了Dino Chiesa,微软Connected System部门.NET的市场总监,以便更好地理解微软的SOA策略,及其客户如何使用WCF。
“SOA中国论坛”由普元公司主办,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三届,在国内SOA领域建立了一定的影响力。为感谢广大读者对InfoQ中文站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们和论坛组委会协商,面向InfoQ中文站注册用户赠送价值380元年票,欢迎报名获取。
Joe McKendrick在最近的文章里列出了Gartner的Yefim Natis在ebizQ"SOA In Action"活动上所陈述的SOA十大谜思,包括了对于SOA的支持者与反对者来说都存在的误解。
Gartner分析师Roy Schulte是SOA方面的专家,他参与编写了1996年那份为业界引入SOA这一术语的Gartner报告。前不久Susan Hall对他进行了采访。此次采访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是否应该重新调整对SOA的期待了?
Windows HPC Server 2008 R2 Suite是微软在技术计算领域最新的HPC解决方案,最初被称作对世界建模(Modeling the World)。其中的新特性包括: 工作站集群、对云的访问、使用SOA、针对Excel的服务以及对GPU的支持。
Thomas Erl是世界知名的SOA畅销书作者,他撰写了两本关于SOA的书籍。理解实施SOA过程中的陷阱有助于为你自己的SOA实现。Thomas收集了自去年以来所注意到的SOA实现八大陷阱,希望能为各位实现SOA提供借鉴。
InfoQ发布了Nicolai Josuttis的新书《SOA in Practice》的样章。InfoQ对作者进行了采访,内容涉及他对SOA的看法,业界对它的一些主要误解和SOA的关键成功因素。
在本次虚拟研讨会上,SOA专家们分享了他们对于SOA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的观点及看法。
John Evdemon,微软架构策略团队的一个架构师,发布了一个微软SOA抽象参考模型的介绍章节草案。根据Evdemon所说,这个文档以抽象参考的方式方便人们理解、设计、构建基于面向服务原则的软件架构。
《应用SOA》是由四位一流SOA专家合著关于SOA的新书,其主旨是帮助你成功地实施SOA。尤其是,这本书将帮助你把你的SOA项目与企业架构、IT治理、核心数据和BPM项目结合起来。
在这篇文档里,作者们提供了对当前SOA技术的概述以及如何在遗留环境中进化演进。他们还讨论了一些主题,如SOAP和REST两种Web服务的对比、企业级应用集成和在遗留环境下增量迁移到SOA体系。
本文探讨了由面向服务导致的结构性经济变更。当今大多数IT组织都在承受巨大的财务压力,试图在不断增长的成本和日趋平坦的预算之间保持平衡。因服务概念和在服务级别的重用而导致的结构调整承诺长效地减轻这种成本折磨。